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1|回复: 6

郭增强的主题帖(三年级下学期)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发表于 2022-5-19 14: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课如何高效

    做一名好教师,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的扎实。除了以上内容,我认为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应该是高效。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老师的知识储备要充分,对课堂生成的要有全面的预见性,真正做到一桶水与一碗水的比例储备。这需要为师者精心研究文本,搜集相关资料,先把自己武装的慢慢的,才能走进讲台,才可以对一节课驾驭自如,游刃有余。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需要教师认真上课。如果把上课比作一场战斗的话,备课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备战期,那么上课就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战斗了。在这场战斗中,学生和老师都是战士,但不是敌人,敌人是影响和制约师生教学高效的因素,比如,学生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突发事件、文本的重点及难点等。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化险为夷,逐个击破,上一节高效的课不是问题。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做好课下辅导,制定出科学的弥补措施。任何一个老师,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当堂的教学目标,总有一些后进生、接受能力慢的学生、一些粗心的学生,需要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总结归纳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辅导,需要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对症下药,尽最大能力弥补这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4: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课堂需要动静结合,体现高效。
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同时,我们要安排“静读”“静品”与“静悟”三种学习状态。
让学生在静读中自主学习;在静品中咀嚼词句;在静悟中表达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4: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课堂之动”与“课堂之静”相得益彰
什么是语文课堂的“动”?什么是语文课堂的“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静,也没有绝对的动。之于教学亦是如此。静与动是相对的。语文课堂上的“动”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应是基于“听说读写”之上的言语能力的积累、感悟、品位和运用。而“静”亦不是表面所呈现的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它是思维、观察、注意、倾听等能力的根须在活跃地汲养、生发。
1、语文教学,要静中求动。“动”是小学生典型的个性特征。小学生的天性爱“动”:爱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身,什么都爱动一动。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动”:需要主动、自动、能动,需要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参与不仅仅是参加,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参与的关键是一个“动”字。首先要引导学生“身动”:如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脚、动身,遵循学生的天性,突出语言训练的实践性特点。其次要引导学生“心动”:如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商量和选择的权利,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突出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之中。
2、语文教学,要动中求静。学好语文需要“静”,静不下来的课堂,学习质量肯定大打折扣。静,应该是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前提。在有效的课堂静态环境中,师生平等、和谐对话,安安静静的课堂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那恰巧是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能力在提高。沉心学语文,真正学会倾听、阅读、思考、写作,“静”是有力的保障。孔子教育学生,最喜带着学生到自然中去,远离尘世的喧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外部环境的清静有利于学习者不受干扰,专注学习。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思维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在接触所学知识前,在学习探究知识中,以及结束知识学习后,都应该留足安静的时间,让学生沉思品悟。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讨论的群体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创造“静堂”,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充分的空间,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4: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有机结合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于是老师们认为语文课要“读”占鳌头。于是乎现在的语文课堂,读书的时间和量都非常充足,默读却被冷落在一旁。《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和默读能力是各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我们的教师沉溺于对朗读的“宠爱”之中,试问:何以完成我们《课标》提出的目标?在不经意间,我们的阅读教学步入了“读”的误区:用“书声琅琅”代替“静思默想”。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一切问题在琅琅读书声中都能解决吗?未必!所以说静思和内化相对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实际上也是提倡学生要做个读书的有心人。 当然一般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会要求思考问题。可学生怎么能在读课文时,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呢?那么,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开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本来是一中张扬个性的读书方法,但是大部分学生都选择高声朗读。试问,这种效果好吗?与其让学生有口无心地朗读,不如在课堂上“静悟”,培养其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画,以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位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选择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
    不同的教师,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教,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能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学习效率也就高了。至于具体的教学方式的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最适合,需要教师在日常上课时不断摸索。另外,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累了或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高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楼主| 发表于 2022-5-19 15: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7 23:15 , Processed in 0.1609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