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7|回复: 3

周会巧的主题贴

[复制链接]

5

主题

51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发表于 2023-6-14 07: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会巧 于 2023-6-14 07:53 编辑

      “写给孩子们看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深深地吸引他们,使他们能够很好地走入到故事中的世界中去,感悟得更多,并认识得更深刻。”----阿尔蒙德
    《小猪唏哩呼噜》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完全可以吸引孩子的眼球,又可以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书中来,感受小猪的天真、善良、可爱。结识一本好书,如同觅到一位知己,一位好友,它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
      唏哩呼噜被大狼叼走,要被分成块放进小狼宝宝的肚里,他并没有怕,而是巧妙地逃脱了大狼的手心,还战胜了要吃掉小狼们的月牙熊,成功地保护了小狼们;他为鸭太太作保镖、一个人赶夜路到城里送鸭蛋;还帮鸡太太鸡宅捉鬼呢…这样总是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小猪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因为他毕竟还只是一只小小猪,太单纯也太善良,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家伙总是想欺侮它,打他的主意,想占便宜,像狐狸掌触到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之后,他们的心灵或多或少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作为父母、老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去欣赏那些美丽的、正义的、光明的事物,小猪唏哩呼噜给我们提供了一柜的说话不算数、象博士的“咬文嚼字”都使小猪唏哩呼噜受了不少的冤枉气,也吃了好多的苦。可是天性乐观开朗的小猪唏哩呼噜却不在乎这些。不过小猪唏哩呼噜并不是为了逗笑而诞生的,他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孙幼军先生在唏哩呼噜身上寄寓了纯真善良的儿童形象,虽然不完美,但很真实、质朴。
      小孩子的世界是纯洁的,当他们接个很好的素材和榜样,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低年级学生认真读的一本书,从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能让孩子在开心的同时,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明白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1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07: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这段话出自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七任亲善大使黑柳彻子讲述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
      这本书的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小豆豆因为淘气,在原来的学校总是打扰别的同学学习,还总是站在窗户边上看艺人表演,被老师同学认为是异类,最后被退学。妈妈又给她找到了一个新学校,就是巴学园。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小林校长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没有一丝的不耐烦喝厌倦。巴学园还有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问大家是否都带来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巴学园还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慢慢地,老师即会知道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孩子们度过了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校长小林先生总是想尽办法抹去孩子的自卑,激发他们的自信。他为残疾同学专门设计运动会的比赛规则,让他拿到第一名,他还常常肯定像小豆豆一样的孩子,经常对他们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呀!“乳糖小豆豆们童年生活一直沉浸在自信开朗中。这本书能让孩子们学到来自心底的感恩、自信和尊重。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有如下的教育观:
      1、用心倾听,尊重孩子,赢取童心。
      2、用心去感化,引导孩子,教育才能发生作用。
       3、走进孩子的心里,做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
       4、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玩中学。
       5、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专注力。
       6、让孩子充分体验生活,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7、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
       8、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9、放手让孩子经历不同寻常的“大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10、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释放孩子的天性,接受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形成完整的自我界限和独立的人格。真正的教育是热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1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07: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我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日本的一线教师三好真史。该书将教导学生的语言系统的分为“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五种类型,根据每种类型分别介绍了教师可以应用的10种方法,并加入案例研究与要点总结。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教导学生所需的语言技巧,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
      当前教育界存在着“表扬才能促使学生成长”的导向,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三好老师, 说出了教育者应该说出的大实话: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如果把教育比成驾驶汽车, 表扬是油门,批评就是刹车。如果教育就是表扬,我们首先的假设前提就是学生是完美的;或者说,我们只需要关注学生成长中好的一面,可以完全无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错误和缺点,那最后的教育结果会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批评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批评是需要使用语言艺术的,把握度非常重要。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过度批评(过度行为矫正)。或许很多老师已经习以为常,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些。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惩罚这个学生作业就可以了;但是很多老师对于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惩罚还会附加打扫班级,这些显然已经失去了批评的本真,让被批评的学生感觉到不公平,不合理。 这种伤害,从某种程度上讲,或许只会让学生更叛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语言,还要学会运用提问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如何避免或者下次更好地处理。如果老师都能在实际的教学上多一些提问,让学生说出老师想让学生说出的话,将结论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并且对学生行为的改进程度进行评价,相信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点也非常重要,我们习惯告诉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告诉孩子怎么做;但其实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想象他也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使用积极、简洁、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课堂上对优秀生的鼓励,可以使他再接再厉;对渴望进步但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鼓励,可以使他看到自己的潜能,树立进步的的信心。
      总而言之,《教师语言艺术》这本书中丰富的教师语言范例给了我很多启发。要做到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不容易,但我们只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积累,勤于采集大量的语言材料,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加有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1

帖子

3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0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引起我的共鸣。教育孩子,就像牵着-只蜗牛去散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与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们会有失去耐心或者被气疯的时候。但你若能静下心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你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其实是那么美妙。所以,我们不管是做家长的还是做教师的,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陪他们一起静静体会生活的滋味。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所面对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而学生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有家庭条件的差异,有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有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等等。我们常说"有教无类,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不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有选择职业的权利,也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可是我们却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回头想想我们平时面对成绩不理想或者犯错误屡教不改的孩子时,不由自主地用 “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而我们的学生久经此种情形之后变得麻木,因此出现了下一次的"暴风雨”会来得更猛些的恶性循环。很少有老师会静静地坐下来“和风细雨”地用真诚去和学生交流,用等待的心态理智地去接受孩子的”犯错”,用乐观的态度采取恰当地行为去引导孩子,那主要是我们对孩子缺少一份等待。
      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样的,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复 杂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孩子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他(她)们的个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形成也应该是在反复的"碰壁”与”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律,社会就会倒退,而我们的孩子则将会成为“次品”或"废品”。呐喊、痛乐、抱怨、牢骚、叹息,是对教育的关注、关心和责任,是对问题的一种正义宣泄,其豪气值得欣赏,其拳拳之心天地可鉴,但仅是对问题的放大,倾倒心中之积,对解决问题还是无济于事,反而会使更多人失望,让人找不着北,无所适从。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允许孩子“犯错”,教师应该学会等待,在你耐心地引导中等待孩子们慢慢地进步与成长。
      正如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7 22:25 , Processed in 0.0955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