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故事讲述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次追风筝比赛后,哈桑被不良阿少年残忍伤害,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没有勇气站出来保护哈桑。强烈的自责与痛苦令阿米尔逼走了哈桑父子。不久,阿富汗发生战争,自己与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阿米尔接到故土朋友的来电,他收拾行囊回到阿富汗,历尽艰辛带回了哈桑的儿子,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救赎,终于,追回了年少时丢失的“风筝”。
书总是常看常新。学生时代,被阿米尔和哈桑的手足情所感动,因阿米尔的怯懦而愤慨,也曾为阿米尔最终得到心灵救赎而欣喜;为人师后,领悟到更多的竟是深藏其中的育儿知识。
打压式教育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打压式教育,在父母的眼里或许是刀子嘴、豆腐心,可传递到孩子心里的,却是一把把无形的利刃。阿米尔的母亲因难产去世,父亲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在当地可谓声名远扬,孔武有力、喜欢足球、比武竞赛,甚至还和黑熊博都过。生意的忙碌,使得阿米尔缺乏了父亲的陪伴。然而仅有的陪伴时光,在阿米尔眼中更多的是父亲失望的表情。久而久之阿米尔变得缺乏安全感、自卑、渴望被认可。
当阿米尔看到父亲抚摸哈桑的背时,他会感到嫉妒;阿米尔会为了讨好父亲而急切赢得斗风筝比赛;当哈桑受到欺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感,他选择陷害哈桑导致其离开。
做个与孩子共情的家长
家长应当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和倾听者,明白孩子的感受,懂得孩子的无助,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
阿米尔与哈桑受欺负已经不是第一次,父亲的冷漠让阿米尔内心长期感到孤立无援,让阿米尔与哈桑在受到不止一次的欺负时没有向大人求助,最终导致哈桑被欺负,阿米尔因没有施以援手,心中备受煎熬。
前一段时间发生在河北邯郸霸凌事件令人愤慨。据说孩子曾向家人反映过不想上学,可家人并没有采取措施,未能做到共情,受冷漠态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