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7|回复: 3

张丽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10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24-9-30 14: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心换心,关注每个学生 --《在乎每一只鸟》读后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暑假闲暇之余,我阅读了由周明老师编写的《在乎每一只鸟》,倾听了一位二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田园里的教育工作者的独白。乍看书名,我心想,真是形象,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每天不正如一只只活泼的鸟,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肆意快乐地吵吵闹闹吗?
"在乎每一只鸟",其实是对师德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教师,在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者应该相信学生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具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我曾带过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在心智发展等各个方面极不成熟。有时我们会笑称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幼儿园毕业听不懂老师的话很正常;有时候让他们传达个消息,结果传达给家长就"变味"了;给他们布置个任务,问他们明白了吗,他们大声地回答明白了,让他们实践时个个都将迷茫的大眼睛挂在了脸上;还有些时候,一件小事或一个小问题他们问了一遍又一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现在想想,是我对他们的期望太高,对他们的要求过于严格了,而忽视了他们只是处于一年级并且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时刻反思自己,要用发展的、包容的眼光来对待孩子们,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求全责备,不强求他们做到十全十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整天跟孩子们打交道,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从中发现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阅读中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太关注那些展翅高飞的鸟,似乎很少回头看看那些更需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小鸟。身为教师应该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需要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教师需要"目中有人"。眼中的人,应该是"发展的人"、"平等的人",关爱每个学生,才是真正"在乎每一只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的。尤其是在现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要建立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因此,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应该视差异为一种财富,要珍惜并开发这种财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被教育者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教育者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下,一些教师的眼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备受关爱,是老师心中的宠儿;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也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信任,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为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
      我深信,每个学生就像那一只只渴望哺育的小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被忽视,都值得被善待,身为教师要为每一只鸟的飞翔提供广阔的天空。我应真正地在乎每一只鸟,帮助更多小鸟乘风破浪,翱翔长空,纵使是飞行暂时落后的小鸟,我们也应尊重这种差异,维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耐心等待他们振翅飞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6: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感
       身为一名教师,我常常站在讲台上,心中满怀着将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好的壮志豪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历程中,我渐渐察觉到,仅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权威的姿态,根本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难以有效地引领他们茁壮成长。就在此时,《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恰似一盏璀璨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使我对教育方式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认识。
一、教育的本质:了解与尊重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一书,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了解与尊重。作者樊彤以其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倾听孩子的内心,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她强调,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而是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导他们,避免粗暴、蛮横的打压和灌输。
在书中,作者对她女儿的教育充满了宽容和平等。她时常与女儿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女儿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女儿能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心声,更培养了她的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善良友爱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真正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长为有主见、有责任感的人。
二、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了解孩子内心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当孩子被大人认为做错事情时,他们总是被批评、指责,很少有机会解释和辩解。这时,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或许就能发现他们并不是无缘无故犯错,而是出于某种好心或误解。正如卢梭所言:"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有说话的权利,这是他们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尊重这种权利,给予孩子申诉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三、平等交流的力量
      平等交流,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这种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在《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中,作者通过与女儿的平等交流,不仅增进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更促进了女儿的成长和进步。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平等交流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解,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实践中的反思与改变
      读了《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后,我深感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我意识到,自己曾经也忽略过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甚至有时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决定在今后的教育中,认真践行书中的教育理念。我将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申诉的机会和权利。我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同时,我也会注重与孩子的平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温暖。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而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时刻铭记这一原则努力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重要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7 16: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同名字一样,这是一本心理书籍。从书本的故事内容来看,其实很简单。整体讲述的是蛤蟆先生的自我心里救赎之旅。回到庄园的蛤蟆先生倍感抑郁,在众多好友的帮助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在10次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从排斥自我到接纳自我,最终找到不快乐的原因和自己的人生坐标,弄清楚自己处于哪种人生状态,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和归宿。
      第一次咨询。面对心底的不开心,面对整个人都不太好,我们会怎么做呢?朋友让蛤蟆先生去咨询心理医生,哈蛤蟆先生选择了认可与行动,在他的心里,他希望自己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希望自己能走出去,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前提。第二次咨询。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听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被社会磨平棱角的我们似乎很难回答:"你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我们总是觉得应该这样,不开心也需要这样,在这问题的索引中,我们要关注自身。第三次咨询。回忆童年。其实关于童年的篇章,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籍《亲密关系》,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带给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且潜移默化的,它是性格最初形成的场所,我们要在根的本质中,去找寻自己真正的童年环境。第四次咨询,分析童年。这是一个多角度的共情,是蛤蟆先生与童年的共情,以及它和咨询师之间的共情,有了这份情怀,我们的沟通就显得较为随和,无任何利益性质的前提下,我们与童年的创伤握手言和,只有清晰的了解过去,才能勇敢的迎接将来。第五次咨询,是蛤蟆先生的遗留问题,在面对愤怒这一情绪中,我们可以转变一种发泄方式,从而得到更全面的成长。第六次咨询,走过了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开始进入父母自我状态。父母是第一教育人,教师是第二教育人,在第三人的发展过程中,蛤蟆先生认知自己与第三人的相处关系,并逐步认识两个关系中的自我感受。第七次咨询。这是一次成果的咨询,在对已发生的童年以及童年环境,在充分认知后,蛤蟆先生有了一定的感悟,也明白很多情绪的由来是自己产生的结果,在面对这份情绪过程中,蛤蟆开始向着未来进军。第八次咨询。回归原生家庭,属于前几次的一种总结概括,这是一种温润的心理慰藉。倾听别人的故事,以同理心的方式去陪伴,是最为有效的心理媒介。第九次和第十次是心理管理的尾声,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游戏的反转可以调动我们的内心的情怀,这对于蛤蟆先生也是一样的,在爆发中,个人情感得到了充分释放。至此,蛤蟆先生把心理咨询师当成了最为信赖的朋友和最为值得尊敬的父亲。
      网上有人说,这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其实不然,整体品读下来,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对于没了解过心理学的人来说应该会是个很容易读进去的入门,成年群体也能在里面获得自我认知的方式方法。在沟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下,一个人的"不开心"是社会现状,如何突破呢?蛤蟆先生选择了自我式的主动治愈。在这一治愈过程中,倾听、共情、沟通技巧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在这一发现自我的过程中,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以及抑郁的情境都是我们每个人心理角落的隐藏表征。我们在找寻自己的过程中,回顾童年,回忆环境,接纳自身,进而找寻自己。
      这本书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说,是一次心理教育的探索。在教育的跑道上,似乎总有几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常常是办公室里热议的对象,是学生团体生活中的刺儿头。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些"不一样"的学生更应该是每个教育者关注的对象,"问题学生"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以及老师对他们认识不深,只有运用正确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拿现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是新时代下最年轻有活力的一批人,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作业、考试、竞争、睡眠、父母的期望、原生家庭等各种因素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学生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还欠缺成熟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整个教育系统侧重角度之一。而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有所行,有所为。"成长过程中的心里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李玫瑾在育儿座谈上的分享。阳光的背后便是希望学生都能拥有健康心态。我热爱着的教育事业,因此也热爱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工作以来,我一直将成为"有温度的心理老师"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用自己的热爱与真诚对待工作和学生。心理学习的道路上,我也有着诸多努力,从阅读书籍,到参加短期培主、长程学习,我先后学习了"音乐治疗 GIM"、"沙盘游戏治疗"、"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经常利用主题班团日活动等契机,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进行个案心理辅导,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改变看问题的方法。我希望自己能在教育过程中,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此次 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的新理论让我有了新的教育方向和动能。我会以"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心理沟通"为媒介,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和发现自己,点亮未来之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是啊,一个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好教师,只有懂得了解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我要切实发动自身教育者的力量,同时借助家长的力量,社会的力量,通过浸入式感染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继续奋力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0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等一朵花开》有感
      当我翻开《等一朵花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它将带给我怎样的心灵震撼。这是一部由林帝浣所著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次阅读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林帝浣,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多聚焦于生活的美好与哲理,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深受读者喜爱。《等一朵花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诗意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时间、生命和等待的深刻理解。《等一朵花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本散文集。它是一部温馨而深刻的小说,它讲述了主人公在忙碌而又单调的生活中,偶然间发现了一株即将绽放的花苞,从而始了一系列自我探索和内心成长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等待。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的感触是对生活的重新认识。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被时间的洪流所裹挟,匆匆忙忙,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书中的主人公在等待花开花落的过程中,学会了放慢脚步,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让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一场赛跑,更是一次次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惜。
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在告诉我们,美好就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它的眼睛。比如主人公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听着老人们闲聊的声音,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也可以在繁忙之余,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去感受生活的温度?
      我被书中的一句话深深触动:"生活不是赶路,而是走路。"这句话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往我总是急急忙忙,生怕错过每一分钟,但书中的主人公却用他的行动告诉我,慢下来,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味道。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步伐,不再为了赶路而走路,而是要学会享受走路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6:56 , Processed in 0.0753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