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6|回复: 1

狄肖燕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1

主题

8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24-10-30 1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狄肖燕 于 2024-10-31 12:01 编辑

   《清明上河图》图名之谜
      九月份我在“帆书”APP听李晓愚老师讲了一本书《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很感兴趣,于是在网上买了纸质书阅读,感觉受益匪浅。
      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画作,它像电影一样记录下了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幅描绘太平盛世的作品背后,竟然还暗藏着惊天的迷局,它就是能够让人梦回大宋的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人,早年在京师游学,后来才开始学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擅长画舟车,市桥郭径,风格独成一家。张择端的生平事迹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唯一留给后人的线索是今代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上的85字跋文,存世作品仅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两幅作品,其中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国之重宝,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世界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作者讨统治者的欢心,赞颂太平盛世的逢迎之作。如果拿放大镜观察画作的每个局部,便会从中发现一些不那么太平的地方。
      我们先从这幅画的名称说起吧!《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不是清明节?这个问题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二字的确就是清明节,但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反对这一观点,比如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推测,有可能是夏秋之际。因为在店铺的招牌上写着“新酒到”。宋代酿酒通常都是中秋前后,而且画中还有送炭的驴车,说明天气开始转凉,百姓开始提早备炭。这些都证明画中描绘的是夏秋时节。还有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学者祝勇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季节,而是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都融入了画作当中。如果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指的不是清明节,那“清明”二字又该怎样解释呢?许多学者认为,“清明”指的是天下太平,世道清明。
      作者田玉彬在书中指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就是清明节,其实画家在卷首就已经很巧妙地植入了两个关于清明节的重要信息。
踏青归来轿子香
file:///C:/Users/JC-BJ-0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一个插满了鲜花的轿子。在经过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农舍之后,出现了一段道路,路上有一队人马正在行进,前面有仆人开道,后面有人骑马,还有人挑着行李。最有意思的是队伍中间的两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这顶轿子非常奇怪,上面插满了树枝,还有红色的花,像火一样热烈。
用花朵装饰轿子是宋代清明节的一项习俗。在宋代,政府规定以清明的第一天为界,连上前后各三天,一共放七天小长假,比我们还多。这个假期其实包括了清明节和清明之前的寒食节。那既然是假期,当然不光是上坟扫墓了,人们的活动非常丰富,有踏青、访友、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等。咱们现在清明节假期也踏青春游、上坟扫墓。
      清明假期当中最开心的人是谁?是宋代的女人。因为她们平时受到礼教的束缚很少出门,到了清明就可以借踏青的机会好好地放松一下。宋代有一个文人叫孟元老,他写了一本书——《东京梦华录》,里面提到清明节的时候,士大夫或者当官人家的女眷都会出门,叫“小轿插花,不垂帘幕”。它的意思是轿子上插满了刚刚采摘的鲜花,还要把轿帘拉开,让春光进入怀抱。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画当中的那一顶小轿子,轿帘还真是被掀开的,里面很可能就坐着一位窈窕淑女。
农舍道外挂秋千
      关于清明节的第二个信息,画家藏得更加隐蔽。在这支踏青队伍的后面是一片田野,田野旁是一座农庄,就在农舍前的树上挂着一个小秋千。这个秋千画在背景当中非常小,但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线索,因为荡秋千正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在宋词里,秋千绝对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道具,而且往往就出现在清明前后。比如欧阳修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农历三月暮正是清明前后,“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看又是秋千。古人通常会在这个节日之前把秋千给支起来,所谓“清明将近见秋千”。过完节之后,秋千不是一直摆在那儿的,而是要把它拆下来,所谓“牡丹开过解秋千”。现代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荡秋千,但是在古时候,秋千是一个非常具有季节性的标志。
      张择端厉害吧?通过一顶插花小轿还有一架小秋千,就把清明节这样一个重要的时令信息植入了画卷当中。在一个五米的长卷中,这两个细节真的是非常微小。
我们常说,细节是魔鬼,欣赏艺术也是这样,抓住了细节,往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古人看画不叫看画,叫读画。为什么用“读”而不用“看”呢?“看”只需要用眼睛,“读”就不一样了。除了用眼睛之外,你要调动你大脑当中储存的丰富知识。所以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古画,信息量非常大,只有带着独特的观看方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去解读,才能够看得仔细,读得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0 1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图名之谜
九月份我在“帆书”APP听李晓愚老师讲了一本书《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很感兴趣,于是在网上买了纸质书阅读,感觉受益匪浅。
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画作,它像电影一样记录下了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幅描绘太平盛世的作品背后,竟然还暗藏着惊天的迷局,它就是能够让人梦回大宋的国之重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人,早年在京师游学,后来才开始学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擅长画舟车,市桥郭径,风格独成一家。张择端的生平事迹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唯一留给后人的线索是今代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上的85字跋文,存世作品仅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两幅作品,其中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国之重宝,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世界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作者讨统治者的欢心,赞颂太平盛世的逢迎之作。如果拿放大镜观察画作的每个局部,便会从中发现一些不那么太平的地方。
我们先从这幅画的名称说起吧!《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不是清明节?这个问题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二字的确就是清明节,但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反对这一观点,比如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推测,有可能是夏秋之际。因为在店铺的招牌上写着“新酒到”。宋代酿酒通常都是中秋前后,而且画中还有送炭的驴车,说明天气开始转凉,百姓开始提早备炭。这些都证明画中描绘的是夏秋时节。还有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学者祝勇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季节,而是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都融入了画作当中。如果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指的不是清明节,那“清明”二字又该怎样解释呢?许多学者认为,“清明”指的是天下太平,世道清明。
作者田玉彬在书中指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就是清明节,其实画家在卷首就已经很巧妙地植入了两个关于清明节的重要信息。
踏青归来轿子香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一个插满了鲜花的轿子。在经过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农舍之后,出现了一段道路,路上有一队人马正在行进,前面有仆人开道,后面有人骑马,还有人挑着行李。最有意思的是队伍中间的两个人抬着一顶轿子。这顶轿子非常奇怪,上面插满了树枝,还有红色的花,像火一样热烈。
用花朵装饰轿子是宋代清明节的一项习俗。在宋代,政府规定以清明的第一天为界,连上前后各三天,一共放七天小长假,比我们还多。这个假期其实包括了清明节和清明之前的寒食节。那既然是假期,当然不光是上坟扫墓了,人们的活动非常丰富,有踏青、访友、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等。咱们现在清明节假期也踏青春游、上坟扫墓。
清明假期当中最开心的人是谁?是宋代的女人。因为她们平时受到礼教的束缚很少出门,到了清明就可以借踏青的机会好好地放松一下。宋代有一个文人叫孟元老,他写了一本书——《东京梦华录》,里面提到清明节的时候,士大夫或者当官人家的女眷都会出门,叫“小轿插花,不垂帘幕”。它的意思是轿子上插满了刚刚采摘的鲜花,还要把轿帘拉开,让春光进入怀抱。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画当中的那一顶小轿子,轿帘还真是被掀开的,里面很可能就坐着一位窈窕淑女。
农舍道外挂秋千
关于清明节的第二个信息,画家藏得更加隐蔽。在这支踏青队伍的后面是一片田野,田野旁是一座农庄,就在农舍前的树上挂着一个小秋千。这个秋千画在背景当中非常小,但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线索,因为荡秋千正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在宋词里,秋千绝对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道具,而且往往就出现在清明前后。比如
李清照在《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欧阳修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农历三月暮正是清明前后,“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看又是秋千。古人通常会在这个节日之前把秋千给支起来,所谓“清明将近见秋千”。过完节之后,秋千不是一直摆在那儿的,而是要把它拆下来,所谓“牡丹开过解秋千”。现代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荡秋千,但是在古时候,秋千是一个非常具有季节性的标志。
张择端厉害吧?通过一顶插花小轿还有一架小秋千,就把清明节这样一个重要的时令信息植入了画卷当中。在一个五米的长卷中,这两个细节真的是非常微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10:01 , Processed in 0.0897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