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回复: 0

王芬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48

帖子

10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4
发表于 2025-10-9 08: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知觉醒》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读完《认知觉醒》后,我深感这本书就像一位懂教育、懂心理的良师益友。它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释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大量实用的方法。对于日常忙于教学、管理班级、与家长沟通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下面我围绕这两个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感受和计划:

1. 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或印象最深刻的点是什么?

给我启发最大的点是 “元认知”能力的强大作用以及 “耐心”的神经学原理。

首先,是关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阐述。 元认知,通俗讲就是“对自身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是我们最高级别的脑力。书中把它比作一个“灵魂伴侣”,时刻从高处、深处审视着自己,让我们能够自我审视、自我控制、自我引导。

· 对我的启发: 作为老师,我立刻想到了这不只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能力,更是需要教给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前我可能会批评一个学生“你怎么又走神了?”“这道题为什么一错再错?”。现在我会从“元认知”的角度去想:这个学生是否缺乏对自己学习状态的监控?他是否能意识到自己何时走神?他是否在犯错后有过对错误原因的反思?
· 教学中的应用: 我会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比如,在解题后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在学生犯错时,引导他进行“错因分析”,让他自己讲述思考过程,找到“卡壳”的点;在课堂尾声,让学生进行“本节课小结”,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这些都是在帮助他们搭建元认知的框架。

其次,是关于“耐心”的科学解释。 书中用大脑的结构(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这是因为天性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更喜欢即时满足、简单反馈,而弱小的“理智脑”还难以抗衡。

· 对我的启发: 这让我对学生和自己都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学生写字潦草、计算马虎、遇到难题就退缩,不是他们“态度不好”,而是他们的“理智脑”还没发育成熟,更容易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支配。同样,我自己在批改大量作业、处理班级琐事时感到烦躁、想发火,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过于自责。
· 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了原理,就能更好地寻找对策。我不再会单纯地要求学生“你要有耐心”,而是会通过设计游戏化挑战、分解任务目标、及时给予正向反馈等方式,让学习过程本身变得更吸引“本能脑和情绪脑”,从而为“理智脑”的成长赢得时间。对自己,我也会在情绪上来时,先意识到“这是情绪脑在主导”,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让理智脑介入。

2. 我打算利用书中的哪些“小工具”提高自己的认知?

我打算将以下几个“小工具”切实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① “元时间”工具(在选择的瞬间暂停一下) 书中提到,在需要决策的瞬间,有意识地停顿1-2秒(元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选择在长远来看意味着什么,就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 我的应用:
  · 面对学生突发状况时: 当有学生突然吵架或发生意外,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焦急或生气。现在,我要求自己在开口说话或采取行动前,先深吸一口气,停顿一秒,问自己:“我现在的处理方式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真正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元时间”能让我更冷静、更理性地处理问题。
  · 下班后的时间选择: 回到家很累,本能脑想刷手机放松。在拿起手机前,停顿一下,问自己:“刷一小时手机和阅读半小时书/做十分钟运动,哪个会让明天的我状态更好?”这能有效减少无意义的消耗。

② “反思日记”工具(每日复盘) 书中极力推荐通过每日反思来提升元认知能力。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聚焦于当天的最触动自己的点(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进行深度分析。

· 我的应用:
  · 记录教学得失: 今天哪堂课哪个环节效果特别好?为什么?(是因为一个有趣的例子还是一个小游戏?)今天对哪个学生的批评好像效果不好?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 记录情绪波动: 今天为什么因为一件小事烦躁了?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是睡眠不足?还是对某个问题的焦虑?)通过书写,把自己和情绪分开,更好地认识自己。
  · 计划行动: 根据反思,明天我可以在哪件小事上做出一点改变?比如,明天要找某个学生真诚地聊一聊,或者尝试一种新的课堂组织方式。

③ “清晰力”工具(化模糊为具体) 焦虑往往源于模糊。书中的方法是把困扰我们的问题写下来,进行拆解,让目标、路径、任务都变得清晰具体。

· 我的应用:
  · 备课: 不止步于“明天要上语文课”,而是把它清晰化为:“明天《西湖》这课,核心目标是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方法是通过对比朗读和仿写练习,时间分配是导入5分钟,精读20分钟,仿写15分钟。”
  · 处理复杂工作: 当觉得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事务千头万绪时,拿出纸笔全部列出来,然后按“紧急重要”四象限分类,一次只专注于解决一件小事。清晰本身就能消除焦虑。

总结而言,《认知觉醒》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本提升个人认知的书,更是一本教育学的参考书。它让我从脑科学的角度重新理解了我的学生,也让我掌握了更多与自身天性合作而非对抗的方法。我计划从运用“元时间”、书写“反思日记”、提升“清晰力”这三个小工具开始,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更睿智、更平和、更有效率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0-20 19:52 , Processed in 0.0976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