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0|回复: 4

王倩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23-5-22 15: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在“帆书”上学习了《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在无助中看到些许光亮。成长型思维告诉我们,此刻的失败,眼前的落寞,当下的困境,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这一切都会过去,而留下来的,一定是从中所获得成长,所以只要我们一直是成长的状态,我们就没有失去什么,而是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成长型思维,让我拥有了空杯心态,永远是生长和学习的状态,让我更乐于接受外在的挑战和自己的不足,迎难而上,虚心求教。又或者说,成长型思维会让我们成为长期主义者,克服一切焦虑。毕竟一定程度上,成长型思维者不会失败,因为我们会把失败看作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
       自己明白了成长性思维的重要性,作为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我又在有意识地引导班级里的孩子们拥有成长性思维,鼓励孩子们在失败中短暂难过后进行反思和总结,重点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收获,把这次失败当作下次成功的开始。令我欣喜的是,在一次复批孩子们的练习题时,发现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每一处错题处标明了错因,还给自己写了“加油!”,并附上了笑脸的配图,我也由衷地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无比开心。除了学习,班会课引导孩子们学习与人相处也会涉及成长型思维的思想,这样孩子们在与别人发生不愉快时才更会以宽容的心态寻求对方的原谅或者接受对方的歉意,并思考以后如何尽可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或者更好解决此类问题。相信孩子们也能在成长性思维的影响下更加全面发展。
       学习成长性思维,我们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3-5-22 15: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一次例会中谈到了教育犯错学生的原则,如下:
      1、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谁都会犯错,知错改错是一种美德。
      2、犯错正是学习进步的机会,把教导犯错学生当成培养其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过程,和善而坚定。
      3、学生犯错很正常,容纳学生犯错,使其免于恐惧。
      4、学生犯错可以批评,但应是建设性批评,避免侮辱、恐吓、吓唬、体罚,不去动辄通知家长,应与其商量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5、去教导,不要评判。
      6、把学会道歉作为能力来培养,明确道歉是请求对方原谅。道歉三部曲:承认,和好,解决。
      7、问题尽快解决,不让受伤害学生带着委屈回家,教育其宽容大度。
      8、积极关注并教导犯错学生,是教师立德树人的要务。
      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愿孩子们在教育中免于恐惧,在自由中拥有自律。作为一名姐姐,我也在看家长要如何更好地对待孩子的犯错:
      1.犯了错误就要惩处
     小孩犯了错误,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处。比如:小孩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尽管他不是有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假如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
       2.惩处的“量刑”要适当
      惩处小孩的目的是为了小孩的良性转化,惩处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小孩的行为。惩处过重容易引起小孩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小孩引以为戒。因此惩处小孩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处的痛楚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步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处
      家长应和小孩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小孩明白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处。如此,小孩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小孩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处小孩。若是小孩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往常相同的惩处,如此家长才能在小孩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模糊
      惩处小孩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小孩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小孩讲清他应该如何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小孩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行为,家长在惩处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模糊其词甚至让小孩“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小孩改错旧没有目标,成效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小孩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小孩真正体会到受奖的欢乐;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明白自己错之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小孩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假如在对小孩实施惩处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小孩受了委屈,赶忙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处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处——奖励——惩处的恶性循环会使小孩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处归于失败。
       6.及时惩处莫迟疑
惩处的成效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刻越短则成效越好。因此家长一旦发觉小孩犯错,只要情形许可就应赶忙予以相应的惩处;假如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便于马上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制造条件,尽可能让小孩回到与原先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小孩一起回忆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讥讽
家长惩处小孩应力戒讽刺讥讽,更不能自恃“小孩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小孩。实践证明,讽刺讥讽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小孩的理智能够同意的范畴,将会刺伤小孩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处小孩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小孩心灵中最敏锐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处小孩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成效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小孩喜爱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小孩“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小孩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事实上他可能什么都没听到心里面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全然就没听。小孩之所以说明白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终止斥责。因此,当小孩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说小孩“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把家长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说小孩“不听话”。事实上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小孩分不清主次,不明白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小孩“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成效。因此,家长在教育小孩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小孩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许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小孩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小孩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小孩说得一无是处,直至不记得本次训教的主题了。小孩如何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往常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子破摔、我行我素,如此的教育成效可想而知。因此,家长训教惩处小孩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小孩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小孩仍当以理服人。惩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处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小孩说理,否则,小孩在忍耐了惩处之后将依旧如故。因此,家长在惩处小孩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什么缘故会受罚、明白犯错误的缘故,讲清楚假如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处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小孩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再犯。因此,让小孩明白自己受罚的缘故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处小孩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3-5-25 16: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是治愈教师在校生活的良药      

       眼里有亮光,心中有暖阳,我认为学生是治愈教师在校生活的良药。他们总在无形中给疲倦的我带来一丝不可言说的力量:课堂上我享受着全身心授课的快乐,课下我欣赏着孩子们之间的活动,课下碰到他们,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和他们打招呼,甚至想拍拍他/她的肩膀,说一声:“你好呀!”“你好帅气/你好漂亮!”“你今天真精神!”“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我喜欢学生们听我讲课时专注的神情,喜欢跟学生们互动时调动他们的思考,喜欢学生们簇拥在我身边听我解答某一道她们不懂的小知识,我更喜欢他们的天真可爱以及团结友爱的美好品质。他们说老师你真好!但我想说:你们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1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教研中,王萱校长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做懂得进退自如的智慧型教师”这一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并且会继续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开始了思考“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领。因材施教,也是自古就提出的教育理念。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有人适合钻研文学,有人喜欢物理知识。而教师该做的绝不是让学生如同流水线产品一样,千篇一律,唱起歌来都一个调。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发起者。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的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作出合适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沉闷死板。根据学生个性把握教学方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可以主观判断,领悟,从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到知识,让课堂成为自己自主学习发展的平台。教师的作用不只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想要的,所擅长的,所适合从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上也会诚实地体现出来。而教师通过同一间教室,发现坐在其中的各个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天赋和爱好,给予其适当的点拨,并且在其迷茫时给予鼓励。不认为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育人,是让一个人焕发出自己的光彩,健康而积极地找寻自己想要的人生。以学生为中心,认可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高效学习。不让知识固化,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中活起来,这是我力求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最近听了听了樊登老师讲的《我会独立思考》这本书后,更加认识到了认识到了独立思考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能力。
       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时,往往会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别人走,完全把独立思考抛在了脑后,长期就形成了大脑懒惰。
       怎样学会独立思考?先要会提出问题,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我们要保持住有一个好奇心,对事物的好奇,所以说好奇心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工具,很多人都不敢去提出问题,去向别人请教一个问题,越是这样,就越不敢和别人交流。第二就是要去寻找信息去建立联系,要从联系中得到结论,同时也要判断我们收集的证据可不可靠,真不真实。接下来评估证据,这里面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重要性、准确性、相关性。在完成所有信息的评估后,似乎就可以得出结论,但中间多了一步“产生好奇”的步骤,如果现在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了,那么,我们就迈出了“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理性思考的习惯,只要学会自我判断,才不会被任何“权威”或者“主流”的声音裹挟,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7 23:03 , Processed in 0.0957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