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廖建勇 于 2024-9-26 16:37 编辑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成书至今已有100多年。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群体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等群体智慧,但本书却直言不讳、简单粗暴地指出群体的诸多劣根性,认为群体中累积起来的只有愚蠢的智慧,而非天才的智慧,正如群体不会比伏尔泰更智慧,而是伏尔泰一人要比整个世界更智慧。 尽管书中的一些理论前后有些矛盾,有些观点过于极端和消极,有瑕疵,不敢苟同。但这本书问世一百多年了,某些观点可以说是先知先觉,当下仍适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为己所用吧。 《乌合之众》是法国作家勒庞对于群体心理研究思想成果,其中在第二卷第一章对蓄积因素中对教育的论述,颠覆了人们传统认知。他认为教育不会带来十分有益的教育成果,教科书教给我们的知识,只是让我们教条地背诵记忆,灌输肤浅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会通过教科书的学习在智力上有所提高。统一的教育模式下,学到枯燥并不实用的知识,不利于创造力发展。所以被教育捆绑的孩子,心怀不满,不适应传统教育。 “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和个性。” 在勒庞看来,教育并不会对人进行改造,教育在最适合学生学习年龄,隔绝了成功的必要因素。人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需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取,去沟通交流获得自己需要信息。无论事情成败都需去实践,离开封闭的环境去接触生活,学习那些与生活切身利益相关的技能。 在人的智力发展方面,教育是可以改变的。但教育并不是提高智力的唯一因素,因为智力不同于知识,堆砌的知识并不一定能转化为智力的提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智慧代替了智力。对于人的智慧,是靠悟性。有人读一辈子书,掌握了很多知识,但进入社会后未充分利用起来,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罢了。而有人读书不多,但善于从其它渠道获取知识和经验,并善于吸收和转化,从而成为拥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这可以说增长了智力。 关于作者的教育观,如今看来颇有同感。有些教育就如作者文中描述那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坐在教室里,反复机械背诵记忆,祈祷在考试中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考试过后,那些知识迅速从大脑中删除,忘得一干二净。那些空洞的知识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社会实操技能中却吃了很多苦头,使得在大学毕业后变得迷茫,不知所措。进入工作,才恍然大悟,发现理论与实际从不是那么完美的结合,短时间难以实现自己价值,更不要说成为行业中佼佼者。很多东西还得从零开始,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甚至要重新认知世界,树立新的角度去认识某一行业,放眼世界。由此可见,教育不是在教室里啃本书背理论。这种教育方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不适应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特别是填鸭式应试教育、人为强制的训练、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等不当教育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 正如庞勒所说: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未考虑到年轻人毕业后的年龄以及他们可选择的职业,未考虑到年轻人将要投身生活的世界,未考虑到在融入社会之前必须先学会适应社会,未考虑到要在社会中站稳脚跟须有强大的意志...... 现实中,课本之外的很多实用知识学校没有给年轻人,没有给他们应付生存所需装备、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综合能力。在教科书和考试之间,更需要实践教育来支撑,帮助学生们提升综合能力水平。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遗憾的是在他们最适合综合素质提升之时却未能得到提升,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尝到了苦果,不得不重零开始。 回首一百多年前《乌合之众》中提到的教育之殇,不仅在当时背景下有用,放到当下教育之中,也极为适用。因此“办一所有趣的学校,做面向未来的教育”让孩子们诗意地飞行,向着远方,就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具体表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