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1|回复: 0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17

主题

78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发表于 2020-12-10 16: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防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已经发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预防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已经发生的心理问题。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首先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1、意志力差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因而就更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 情感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
4. 情绪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
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生学习的兴趣的诱导,培养各方面特长。
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中,正是萌发各种奇特的思维想象的阶段,有各式各样的好奇心,对什么都很感兴趣,都喜欢“打破砂锅部到底”。因此,你越是封闭它,否定它的事情,他越想靠近它,了解它,试试它。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发展智力,培养特长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加以保护、顺应童心童趣,进行正确的兴趣诱导。鼓励他们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指导他们参加各种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既能满足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特长的形成和培养。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音乐、美术、书画、球类等兴趣小组,参加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朗诵、表演、读书比赛等有益的活动,以此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意志,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激烈的活动中进行拼搏,学会竞争,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二、,为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教师要尊重差生的人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唤起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如果他们偶尔做了一件好事,教师不是及时地表扬鼓励,而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无异于给他们美好的心灵蒙上阴影,压抑了他们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如果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出现错误,教师不是找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表扬鼓励,而是批评指责,这无异于给他们火热的学习热情浇上一瓢冷水,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我”很笨的自卑感,直至自暴自弃。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三、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时时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楷模。
儿童的模仿力极强,别人的衣着、言语风度、待人接物等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但由于他们判断是非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差,模仿时不能选择正确的对象,只要好玩,什么都想模仿,所以,在他们身上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说话庸俗、衣冠不整、行为轻佻等,都是受别人的影响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学生在校的时间长,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多,对心理尚处于形成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及至生活作风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就应努力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既注重身教,又注重言教。无论何时何地,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楷模,给学生一种心胸坦荡、恭谦有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格示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时期,主要体现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方面,把握不好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价值不高的人。所以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更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健康心理的人,给孩子一个成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
月第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7 23:50 , Processed in 0.0708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