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6|回复: 0

破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复制链接]

17

主题

78

帖子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3
发表于 2021-6-25 16: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好多差生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
在班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自暴自弃,厌学弃学,破罐子破摔。是典型的屡教不改、无药可救的“厚脸皮”、“老油条”。这样的学生大多已经形成对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
那怎样避免和消除这种无助感呢?
首先,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是防止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最有力手段。一般来说,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客观、完善的自我意识,这时他人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而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很权威的,因此,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会极大的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识,即使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当真诚的关心他、重视他时,学生也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产生控制感而不是无助感。
其次,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于纵向比较,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一个成绩差的学生的转化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被忽略,或者努力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学生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习得性的无助感。所以,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勤奋性,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对自己产生自信。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更能防止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第三、提高学生的挫折忍受力。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对挫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让他们明白,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学习中遭受到挫折和困难是很平常的事情,要对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此外,老师要耐心的辅导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学生应对学习困难的能力。这样,当挫折来临是时,学生就不会因为毫无准备和无力应对而感到失去控制,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第四、 学会正确归因。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对行为的结果无力控制”,这其实就是一种消极的归因,即把失控受挫归结于自己没有能力。而通过适当的归因训练就可以防止这种消极认知的产生。比如有人提出了“积极归因训练”模式。“积极归因训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努力归因”,即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把它归结于努力与否的结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通常也不会由于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将来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层含义是“实现归因”,老师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现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了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其学业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业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总之,习得性无助感容易在学生多次遭受失败和挫折后产生,这种无助感产生以后对学生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损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学生,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远离无助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1:57 , Processed in 0.0677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