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旭 于 2024-6-30 16:26 编辑
观摩新华区评优课总结活动学习心得 吴旭 薛明 (薛明) 一、课程流程 第一课时学习的第一首古诗,第二课时学习的后两首,两个课时是紧密衔接的,大致流程都是从“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进而过渡到读出情感”。为了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两位老师借助的学习策略除了常见看插图、看注释,主要都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借助课前师生共同查阅、准备的资料包解决问题”这一策略。 一上午听下来,感触特别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关注教材整体性”、一个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关注教材整体性 第一层含义是关注课时之间三首古诗之间的整体性,《芙蓉楼送辛渐》作为三首诗的引领,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古诗的支架。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迁移到《塞下曲》和《墨梅》的学习中。 第二层含义是关注整个单元、整本书、甚至是整套教材的整体性。拿这一课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通过学习一首诗,带动多首诗的学习。还要站在整个古诗教学来看,我们的教学目标并非仅仅是这三首诗本身,而是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感受诗词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整体教学、整体设计的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三、授之以渔 整个两课时听下来,另一个特别深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在教诗歌本身的相关知识,更是在教学诗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用教材教。这两节课主要的方法是提出问题,并借助资料来解决自己在学诗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个策略听起来是不是还挺熟悉的。在四上和四下分别涉及到过。课堂上呈现资料是丰富的,多学科融合的,印象深刻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呈现了资料的出处,例如是来自老师、高德地图、教辅、网络等等,就是在第一课时学会了去哪搜资料,搜什么样的资料,才能为第二课时搭建支架,第二课时一个孩子说自己的资料来源于“文心一言”这个APP,这不仅是在学古诗,更是在学解决问题,是高站位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这也和第一条“教材的整体性”相辅相成,其实,一直以来自己都觉得梳理教材是更高站位的人负责的事情,这次听课反思后才觉得,梳理教材、语文要素,包括对课表的整体把握,是在座的我们应该做的事,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走好每一步。
(吴旭) 备课时要有大单元的观念,注重语文要素前后的联系。但是我们上课的时候,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一节一节地在上,所以我们还得关注我们要上的每一节课。 一、要关注每一节课的课后题。 因为课后题作为一个支架,它会告诉我们怎么去研究这个教学内容,帮我们抓住教学方向和重点。 举个例子:这节课的第一个课后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昨天金地小学的韩校长提到一个我之前没有深入地去想过的问题,他说为什么把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放在第一首,并且唯独它需要默写呢?是因为孩子们对王昌龄相对要熟悉一些,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就学过他的《塞下曲》,孩子们了解到的王昌龄是边塞诗人,但在这首诗里,它本身边塞诗的意味就不大了,这中间肯定王昌龄经历了一些什么,这是这节课的一个切入点。第二个就是《芙蓉楼送辛渐》,咱们这课一共有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这首诗里头就有四个,在这个时候这样默写这首诗的意义就是它还可以极大的减少咱们识字写字教学的压力。所以我们还得去多研究课后题。 二、要多角度地、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去理解古诗 1.理解古诗的时候,学生只要理解大意就可以。不需要去抠字眼,去逐字地翻译,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上课的两位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多次提到说,你只要理解大意就可以了。 2.多个角度进行切入去理解古诗,读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精神品质的视角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比如作者角度、读者角度、历史角度和我们现实角度等。通过多角度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因为古诗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它是古今都适用的。(一会给大家看个小视频) 3.通过多种形式去理解古诗,比如配乐朗诵、吟唱古诗(比如赵老师开设的那个社团)、给古诗选择合适的图片,给图片配上合适的文字和古诗等。 下图1:课堂上一个共学单:选图没有对错,每一幅图都可以说出他的理由来,至于他选择哪幅图其实不重要。因为他在想哪个图更合适的时候,他会反复的去品味这两首诗,这品味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下图2:课后延学单:必做题是让孩子们梳理古诗的方法,选做题是对这个单元后面的几篇课文里出现的几个人物用合适的诗句来形容,我觉得这就是古诗中所表达的精神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