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刘震云历时三年的倾心之作,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以河南延津为背景,小说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杨百顺、牛爱国分别的一出一回,好像总是在重复相同的故事,从起点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两人千丝万缕的联系皆因说得着说不着而起。 一、“不是…不是…而是…”中的绕 文中的一句话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能绕出十句话,十句话能绕出一万句话,一个人和事绕出另一个人和事绕,而人和事绕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绕,是人和人互相绕。人和人不交心,心里是一个意思,讲出来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事情如同一个毛线团一样,弯弯绕绕,最终揉作一团。 二、说得着与说不着 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话找话,无法言传,像影子一样跟着人的苦闷和孤独。我们希望有人说得上话,希望摆脱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都处在摆脱孤独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制造某种虚假的响动和声音。 三、平凡小人物的孤独 文中的各种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卖豆腐的、打铁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真正还原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从底层民众的角度书写了一种平民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有一定的难度,不深入读下去,不深切地体会,很难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值得重复去读,常读常新,获得不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