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月芳

【选修一】营造尊重、平等、友善的校园人际环境——善...

[复制链接]

28

主题

111

帖子

4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4
发表于 2025-3-31 14: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心开始,善意待人

        善意待人是人的修养的基本常识问题,是人与人实现和谐交往,和睦相处的一个基本准则。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善意待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意对待每一个心灵正处于萌芽敏感期的孩子,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让自己获得职业幸福感。
        一、善待自己,就是不跟“差生”较劲。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上课不守纪、作业不交,下课常惹事,苦口婆心劝了没用,严厉批评反而变本加厉。你越较劲,他越叛逆、摆烂,最后气得自己血压飙升,学生却依旧我行我素。说明这样的教育无效。
       “差生”就像一块硬石头,你越砸,手越疼;不如换个思路,把他当成路标——绕过去,继续往前走。 不较劲,不是放弃,而是用更聪明的方式,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活得有路。老师不是救世主,我们总想“拯救”每一个差生,但现实是:有些改变需要时间,甚至需要他们自己撞了南墙才能回头。有个学生逃学,我劝了两年都没用。毕业后他去打工,吃了没文化的亏,自己跑回来问我:“老师,现在学还来得及吗?”  
      与其较劲,不如让他在别的方面找到价值。就像樊登在《成长的觉醒》里说的那样“教育的真谛是鼓励,不是纠正。”差生不是没优点,只是他们的优点不在学习上,不在守纪上。教育不是把差生改造成学霸,而是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赛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被欣赏的感觉。我有个学生叫小宇,他不守纪,学习不用心,就把精力放到了别的杂事上,经常惹事。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想教育好他但效果也不好。后来,有一次运动会班级特色项目展示时,我特意把机会给了会跳街舞的他,他发挥得特别好,跳完后同学们为他欢呼,还把他抬了起来。我也在班里大加表扬,自此以后他改变很大,跟我亲近了很多,愿意跟我主动交流了。我说的话他也愿意听了,各方面都慢慢变好。我为他提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他毕业后还多次抽时间来看我。说他参加了校体育队,体育老师很欣赏他,他准备以后走体育专业。我也很欣慰,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
      二、 善待自己,就是学会管理自己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一个成大器的人,一要经得起烦恼,二要受得了气愤。别人让我们生气,我们要忍得住气愤。遇到事情,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现象不放。如果事情让我们生气了,我们要立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不能生气。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通过6秒的冷静来提高情商,让自己从问题中走出来。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强者任行为控制情绪。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教育教学中不管遇到多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难处理的问题,教师都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不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不和自己的情绪过不去。要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的变化,积极预防,及时地控制好身体和情绪的不适。从思想上不能和学生、和家长产生对立情绪,感情上不要厌恶,行为上不能打击,要保持和颜悦色的教师形象。
     《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混乱和无序是童年的主旋律”这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还强调这也是我们人类的优势。既然这样,我们就没必要为学生的一些小错误生气。我们班有几个懵懂少年,他们经常凑在一起做一些不守纪,不上课,破坏学校公物,惹别人烦的事情,他们自己有时玩闹,有时又会打起来。以前我曾为此烦恼,曾经因为他们生气,现在遇到他们惹事,我会静下心来,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情感引导法和《高绩效教练》中的grow模型慢慢引导他们感受做了这件事后自己的感受,明白与此相关的他人的感受,思考这样做的坏处以及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和以后要做到什么。这样的解决方法比起以前批评训斥的方法他们更能接受。有一天中午放学时,学校的刘师傅找到我跟我说小义的事。原来是我们班的小义玩男厕所的水管,被师傅抓住了,我先安抚好刘师傅,跟刘师傅说了孩子的情况并表示我一定会好好教育孩子。想起以前小义不只一次玩男厕所水管,玩操场的水龙头,把自己玩一身水,喷得别人跟我告状,还把水龙头弄坏过。我曾经很着急,给他讲过道理,也曾经批评过他,但事后他好像没听进去,还继续玩。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好。这次我换了一种态度,心平气和地跟他一块分析这件事情。我先问他:“知道老师为什么把你请到办公室来吗?”他说:“知道,因为我玩水管了。”我问:“那你知道我怎么知道的这件事吗?”他说:“知道,是门口那个师傅说的。”我赶紧夸他:“你很聪明,知道我找你什么事,也很诚实,因为你跟我实话实说。跟聪明诚实的孩子聊天我很开心。事情解决起来应该也会很愉快,对吧。”我接着问:“那你知道门口的刘师傅为什么跟老师说这件事吗?”他说:“因为我玩水,水流了一大片。浪费水了。”我说:“再想想还因为什么?”他说:“不知道。”我说:“水流了一地,影响大家上厕所吗?”他想了想说:“影响,大家得绕着走,不绕着有可能会滑倒。”“是啊!你说对了。那你知道对刘师傅有什么影响吗?”他看着我没说话。我一步步引导他明白这样做不仅浪费水,还给同学们造成了麻烦。流到地上的水自己不扫别人就得打扫,同学们上厕所时因为地上有水还得绕着走,不绕着走容易滑倒,你弄坏的水管刘师傅得修,修不好学校得因此花钱买新的换上……。这给别人、给学校包括他自己都带来了不便和浪费。他明白了自己玩水的坏处,也知道了自己不能再这样玩水。自此以后再没听到过他玩水。可见这样的教育效果更好。
      三、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善良的心对待他人。当教师善心待学生,学生感受到善意才会给教师回报善意,才会有好的转变。当教师善心待家长,家长感受到善意,才能家校携手,助力学生成长。教师善待学生、善待家长才能实现教育目的,也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
      有人说:教师要习惯用柔和明媚、善解人意的眼神去看待别人。眼睛是心灵之窗,当你用善意的眼神去看别人,对方能感受到善意。
      教师要保持和颜悦色,给人一个好脸色。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微笑就是心灵的发言人。施与对方一张微笑的脸、一份温柔的表情,不但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而且还能增强他人的自信,传递给人以正面的能量。如果教师流露的是肯定和赞扬的微笑,就会给学生支持和鼓励;如果教师流露的是否定和批评的表情,则会使学生感到羞愧和自卑。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能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关系。因此,教师千万不能吝惜自己的感情,要尽量展示发自内心深处、传达爱意的微笑,使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对学生说话,首先,从态度语气上应该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在真心地关心他、帮助他;其次,教师的言语应当是肯定的,鼓励的。把带刺儿的话变成花儿送给学生,把批评的话涂满蜜汁送给学生,尝到甜头的学生一定会很乐意接受教师的批评。教师一定要做到善良。起心动念对别人心怀善意,即使生气时也要表现出友善,更不要以自己强者的姿态去成心戏弄和捉弄学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疏远学生,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学生;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也是再善待自己。
      我在教育教学中,也努力让自己做到善待他人,和善而坚定。面对学生不守纪的表现,如果是个别学生有小错,只要不影响大家上课就先不理,给他自己调整的机会;当个别学生影响大家上课时就盯着他,让他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吗,不改就走到他跟前手势提醒,课间找他谈心。违纪学生较多时就暂停讲课,盯着他们改错。我们班那几个调皮的学生我也尽量做到小错不理,大错和善引导;少跟家长告状,只有必须家长帮助的才跟家长说,也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帮助他们的人,不是他们的“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0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5
发表于 2025-4-3 08: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造尊重、平等、友善的校园人际环境
——聚焦低龄儿童教育实践
在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校园里,一年级是孩子们踏入集体生活的初始站。在这里,我致力于营造尊重、平等、友善的人际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尊重:在理解与包容中培养平等意识
尊重是构建和谐校园人际环境的基石。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尊重意味着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当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时,教育他们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睛看着对方,认真聆听。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例如,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倾听同伴的发言,不打断、不嘲笑,等对方说完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发言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尊重不同的观点和选择。在课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们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的情况。这时,教师会引导他们进行讨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理解即使是不同的观点也是有价值的。比如在讨论故事中角色的行为时,有的孩子可能觉得某个角色的做法不对,而有的孩子却有不同的理解。教师会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理由,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并不影响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
二、平等:在互动与合作中建立友好关系
平等是校园人际环境的重要特征。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一个没有偏见和歧视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与同学们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平等的含义,我们在班级中倡导互相帮助的精神。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鼓励其他同学主动伸出援手。比如,有的同学忘记带文具,其他同学会主动借给他;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大家会一起讨论,帮助他理解。通过这样互助的行为,让孩子们明白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大家是平等的伙伴,共同成长。
在课堂和班级活动中,我们也会尽量创造平等的机会。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分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做出贡献。在评选奖励时,制定明确、公平的标准,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
三、友善:在关爱与分享中营造温暖氛围
友善是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孩子们之间传递温暖和关爱的桥梁。一个友善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平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关爱之心。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们关心身边的同学,当同学不舒服或伤心时,主动询问并给予帮助。比如,有的同学在课间不小心摔倒了,周围的同学会主动安慰他,扶他起来;有的同学在学校生病了,其他同学会关心他的病情,表达自己的担忧。
分享也是友善的重要体现。我们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物品和快乐。在学校里,可以开展“分享日”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手工艺品、图书等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分享,孩子们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能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给予。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榜样。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在与孩子们相处时表现出友善和亲和力。
营造尊重、平等、友善的校园人际环境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通过日常的教育和引导,让尊重、平等、友善的理念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让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温暖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0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5-4-7 16: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待所有人
善待学生是我们工作的重心,也是建立积极师生关系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有情绪共鸣,如,当学生考试失利,先问“你此刻感觉如何?”,这种回应能让学生感到被理解,再引导其反思会更有效。要尊重学生,不随意打断学生说话,即使学生观点错误,也要等他说完。一次课堂上,学生坚持“地球是平的”,我让他用实验证明,最后他主动查资料纠正了观点,以后课上课下都对老师很信服,所以尊重比强行说服更有力。
避免公开批评,可以私下沟通能保护学生自尊。有个总迟到的孩子,单独谈话后才知道他在帮单亲妈妈照顾弟弟,了解背后原因后,与他的家人沟通了解决办法,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曾有个“坐不住”的男生,让他在课间播放知识点相关的短视频,他坚持做的很好,这样他既发挥了特长班里又掌握了知识。要让学生的错误成为其成长的机会,如当学生作弊时,不直接惩罚,而是问:“如果重来,你会选择诚实还是高分?”引导其自我反思,这样比训斥更有效。
真正的善待,是让学生感受到“我被看见”——被看见需求、被看见独特性、被看见成长的可能。这种情感联结,往往比知识传递更影响深远。
我们也要善待自己,这是可持续生活的根基,如我们要善待自己的身体,要坚持“睡眠优先”原则,让思维更敏锐。平时久坐后要适当站起来靠墙静蹲或踮脚,医生朋友告诉我:肌肉收缩能促进血液循环,比咖啡更能缓解疲劳。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在自己情绪不稳定时放首平静的曲子能降低自己的焦虑。要梳理自己的心绪,可以每月给自己写一封信,用对待好友的语气肯定:我看到你坚持完成了项目,即使遇到阻力也没放弃,这非常了不起,这样能使自己更加的自信向上。
我们还要善待身边遇到的所有人,如对同事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赞美,对领导的指正心存感激,对家人真诚的表达我们的关爱,对外卖员真诚地说谢谢,要学会保留善意,如进门时帮后面人留门,同事打喷嚏时递纸巾,邻里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善待他人吧,善待他人不是牺牲自我,而是用智慧让善意流动,从微小改变开始,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回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6
发表于 2025-4-8 1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中的善意循环


一、善待学生
      一年级新生面对新环境常感不安,我班上的佳泽便是如此,初入学时眼神满是焦虑。课堂上我关注他的情绪,用鼓励目光给予支持;课间陪他聊天、熟悉校园。渐渐地,他变得开朗,还会分享小发现。这让我明白,要用耐心和爱心呵护孩子的脆弱内心,给予及时关怀。班级管理时,我和孩子们共同制定如“排队快静齐,不推也不挤”这类简单亲切的班级公约,执行时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奖励小贴纸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塑造健全人格。
通过“我的好朋友”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孩子们分享相处趣事,学会倾听与协作,挖掘他们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潜力,让他们在被善待中学会善待他人。

二、善待自己
      一年级教学任务繁重,我曾全身心投入工作,结果身心俱疲,失去耐心,还影响了教学质量。我意识到善待自己对教育至关重要。于是我制定作息表,每晚11点准时睡觉,早上提前半小时晨练,课间到校园散步。工作之余,每周安排固定阅读时间,周末和朋友聚会。这些改变让我状态回升,在课堂上更从容,能用更多耐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三、善待他人
       初教一年级时,我在拼音教学上遇难题,同组老师分享制作拼音卡片游戏、编儿歌等经验,帮我提升了教学效果。此后我也积极分享识字教学窍门,大家定期研讨,相互学习支持,让教学更顺利,课堂更高效。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同样关键。班上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差,我与家长耐心交流,得知家庭环境变动影响孩子情绪后,我们共同商讨对策,我在学校给予更多关注,家长在家营造安静环境。我尊重家长付出,分享教育方法,这种家校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助力孩子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6

帖子

5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8
发表于 2025-4-10 08: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佳鑫 于 2025-4-10 08:24 编辑

善待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善待学生、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方面,我有着一些亲身的做法和深刻的心得。
    在善待学生方面,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我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当学生犯错时,我不会急于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引导,让他们明白错误所在,并鼓励他们改正。比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我课后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便鼓励他通过积极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展现自己。此外,我还会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在善待自己方面,我深知教师工作的压力和辛苦,所以会注重自我调节和放松。我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做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运动等。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不会过分自责,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让自己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在善待他人方面,与同事相处时,我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与家长沟通时,我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些做法,我深刻体会到善待学生能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善待自己能让我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状态,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善待他人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将继续践行这些理念,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

帖子

9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3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说话方式改变
去评判的语言:用“我注意到...”代替“你应该...”(例:“我注意到你给按钮加了悬停效果”)
建设性沉默:当学生求助时,先问三个问题:“你尝试过什么?”“哪里卡住了?”“希望我怎么帮你?”
错误资源化:将常见操作失误整理成《BUG宝典》,学生可匿名投稿“最有趣的翻车现场”
二、课堂管理改变
信任代替管控:将机房电脑主页设置为“学习资源导航站”而非监控界面
留白创造可能:在《认识键盘》课时,“意外”发现有的孩子在记事本写诗,有的尝试用快捷键画图
柔性规则力量:用“如果...就可以...”句式替代禁令(例:“如果完成主任务,就可以探索工具箱”)
三、教学方式改变
去比较化设计:用“版本迭代日志”替代分数,学生在1.0到3.0的自我升级中感受成长
隐性分层支持:为焦虑的学生预设“代码锦囊”,但需主动举手才能获取
放大过程价值:将“未完成作品”纳入展示墙,标注“进行中的奇妙旅程”
四、评价多元:设置“创意星”“坚持星”“互助星”等非竞争性勋章
教育或许就像编写程序——
最好的代码不是运行最快的,而是留有扩展接口的;
最美的课堂不是完美无瑕的,而是充满生长可能的。
让我们继续以温柔之心呵护成长,以坚定之姿守护童年,在信息科技课堂里,为每个孩子构建自由生长的“数字栖息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7

帖子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刁敬娟 于 2025-4-15 14:47 编辑

                                          善待他人 传递温暖
   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中有一个主题是:随时做好“感恩”的准备。书中说:“我一直告诉自己,事事感恩是提升心性、点亮命运的第一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持有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困难来了,那是成长的机会,应该感谢。好运降临,更是难得,当然更要感谢。
   我非常认同以上书中的这段文字。我们想要营造尊重、平等、友善的校园人际环境,心存感恩,随时准备说出感谢就非常有必要。
   所以我觉得心存感恩,会更容易随时准备说出“感谢”;心存感恩,内心会更加柔软,会更容易温柔以待他人。心存感恩,也更容易幸运。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个小故事:
   几年前的一天,我带着两三岁的小二宝从新百广场游玩出来准备回家,一推自行车,发现自行车后轮胎瘪了。我一只手推着自行车,另一只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边走边找寻修自行车的摊位或门店。走着走着,眼前一亮,看到一家门店写着“精修电动车”,心里想:精修电动车,没写不修自行车,上去问问,就有可能性。门口的修车师傅也正在忙活着。我上前询问:“师傅您好,您这儿修自行车吗?”修车师傅回应:“不修,只修电动车。”
  我心里凉了半截,望着眼前长长的大马路,也看不到一个修自行车的摊位。心里想:修电动车的师傅,肯定也会修自行车。所以,鼓足勇气,又试探地问:“师傅,那麻烦您能帮我看一下我的自行车吗?后轮胎瘪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时修车师傅:“稍等一下哈”。 我:好的,谢谢!
  没过两分钟,修车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对自行车后轮胎一番查看后,说:是气针坏了,得需要更换轮胎的内车带。
  修车师傅:你需要等一会儿哈,我这儿没有自行车的内车带。
  我:好,没问题(心里想:这修车师傅还得去哪儿买自行车内车带呀)
  这时,修车师傅拿起手机:喂,你给我送一条自行车的内车带过来,快点儿哈,这儿有一个女的带个小孩儿等着呢。本来是想让她们去你那儿修的,后来看孩子还小,还得走那么远。干脆你把车带送过来,我给她修上吧。你骑电动车送过来也快、、、、、、
  没过多久,车内带就由另一名修车师傅送了过来,很快自行车就修好了。
  听到两位修车师傅的手机通话,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感恩于修车师傅心底的善良、体谅、破例相助以及另一位修车师傅的配合。感恩于被温柔以待,没有被拒绝。之前就很喜欢的一句话并一直在践行: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通过修车师傅这次破例相助,更坚定了我心存感恩、乐于助人、温柔以待他人的信念,将心底的善良、互助和体谅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具体到我的日常教学,比如发现个别同学听课状态不如以前,通过与这些同学深度沟通,找出问题原因并及时做出调整。只要这些学生有些许的变化,就及时给与肯定,并表示感谢:谢谢你在老师的课堂上有这样认真聆听的表现,你今天又是进步的一天!大力表扬孩子们表现好的方面,而不是追究着他们的问题不放。温柔以待我们的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心存感恩、善待他人的种子。做善待儿童的教育,从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9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前天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善之花处处开
老师,我们组的手工得了第一名!”小萱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手里高举着一张奖状,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看着那鲜艳的奖状,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几周前,那场关于“友善”的“小风波”。  
班里开展了一次主题是“梦幻家园”的小组手工活动。本想着这是一次锻炼大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的好机会,可没想到,活动刚开始就状况百出。我在教室里巡视时,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原来是第二小组,平时活泼开朗的小峰正涨红了脸,大声冲同桌嘉怡喊道:“你怎么这么笨,剪个窗户都剪不好,这可怎么办?”嘉怡眼眶泛红,委屈地嘟囔:“我已经很努力了……”组员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指责,原本热闹和谐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我下意识到,班里看似关系融洽,实则部分同学缺乏友善相处的意识。“不能让不友善的小火苗在集体里蔓延。”我沉思默想着。  
我先引导小峰换位思考:“别人这样说你,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我错了,当时太冲动了。”他低着头说。我鼓励小峰去和嘉怡道歉。  
如何引导全班同学在心里埋下友善的种子呢?班会课上,我开展了一场“友善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播放同学间互帮互助的视频;齐诵《友善三字经》;情景剧表演;“情绪猜猜”游戏;讨论:在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是友善的表现?体育课上,“合作传球”、8字跳大绳;道法课上,结合绘本《手不是用来打人的》,剖析友善内涵。我将日常善举与《小学生行为规范》对照,引导学生发现友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点滴行动中孕育友善之花。  
我们一起制定了“友善小组”评比规则。每周一评选并奖励一片“友善叶子”来点缀小组的“友善之树”,同学们都希望自己小组的“友善之树”能枝繁叶茂。  
瞧,课间,有的同学互相分享学习资料,有的耐心地给同学讲题;小组活动时,大家也懂得互相尊重、分工协作,不再轻易争吵;体育活动中并肩作战动作优美。  
看着小萱手中的奖状,我知道,友善的种子已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友善之花处处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06:22 , Processed in 0.0844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