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4|回复: 3

邓晓瑜的主题帖【2025上】

[复制链接]

12

主题

111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发表于 2025-3-5 2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邓晓瑜 于 2025-3-5 21:17 编辑

读《成长的觉醒》收获内心成长

  最初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樊登讲书中,我听了多次《成长的觉醒》,后来寒假我再次阅读这本书,我被书中新颖的育儿理念所吸引,书中从脑科学、心理学等多维度出发,为家长们打开了认识孩子成长的新视角,也让我对育儿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同时对日常教学也有积极帮助。

  在第一章讲解“孩子成长的幂次法则”中,让我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了全新的认知。一直以来,我总是希望孩子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进步,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也让自己陷入焦虑。幂次法则揭示了成长的积累性和突然性,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马拉松,前期看似缓慢,但在某个节点可能会出现爆发式的成长。这让我明白,作为家长,我要学会耐心等待,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积累,相信孩子的潜力。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我转变了孩子日常学习安排,从紧张的学习规划中,慢慢做“减法”,慢慢适合孩子日常所需,周末允许孩子睡饱,睡个懒觉,任何事情不再以家长的身份去强加给孩子,而是“蹲下来”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然后进行适当引导,顺应孩子成长的节奏,陪伴孩子成长。同样的理念,我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差异,做好班级教学和日常活动规划,在日常和家长沟通中,更多渗透“理解和尊重孩子”,多陪伴多引导。鼓励能够激活孩子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成长之路上,请允许错误发生。孩子在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的本质,本身就是在学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们的不完美,要心态平和接纳孩子的一切。
  在第二章讲解“帮孩子实现跨越式成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用求知之乐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开学初,在一次劳动与综实活动探索中,我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水培的绿甘蓝,孩子们看到已经慢慢长出来的小甘蓝的叶子,十分兴奋,并猜着自己还能水培什么蔬菜,孩子们分享着:胡萝卜、葱头、芹菜、大葱、白萝卜、白菜……,就这样“求知之乐”唤醒了孩子们动手探索的动力,开始着手水培自己喜欢的植物。在动手操作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孩子们融入生活和日常观察能力,感受着生活的乐趣和植物成长的神奇。
  第三章“情感引导帮孩子塑造行为”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无条件的爱”。日常生活中,之前我可能会用一些实物来和孩子谈学习:如果这次考试满分,爸妈带你去哪哪儿玩耍等等,想着以孩子心之所求来刺激孩子努力学习。再次读过这个篇章内容后,我再次意识到:爱孩子,不能谈条件,要无条件去爱孩子。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我想需要包容孩子的一切,包容孩子可以“慢半拍”,包容孩子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哭出来,理解孩子可以给家长撒娇或者出一些小失误。在面对孩子“小失误”“小错误”时,我能做的就是: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没事,我们可以再改,慢慢来,一定会更好的。”寒假看了《哪吒》,其中靖夫妇对哪吒的无条件接纳,是影片的核心教育理念。尽管哪吒是“魔丸”转世,被世人视为“妖怪”,但李靖夫妇始终相信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抵抗压力的铠甲”。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可以闪闪发光的。我们给的信任越多,孩子就越自信、越开朗,他的心性也就越坚强。这种无条件的爱并非溺爱,而是基于对孩子的深刻理解和信任,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父母始终是他的坚强后盾。
  第四章“做情绪独立的父母”中,我很认同“先有轻松的父母,才有自在的孩子”。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父母情绪对孩子的重要性。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在近一年的慢跑练习中,运动帮着我将“不稳定”调节成“稳定”,运动中的快乐也帮我拥有每一天的好心情。我的好情绪,好心情给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成长,同时我将自身的阳光温暖和感染着身边的孩子们和家长,将“好情绪”传递给身边每一位朋友。开学2周,我突然发现班级一位乐于表达的小男生突然变的像一只小刺猬:遇事莽撞,喜欢自己玩。有一次中午放学,我正常倒着走,带队走出校门,只看见这个小男生突然双手向上伸,好像还大声喊了一声。我第一反应:可能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以最快速度小声和他交流:“宝贝,和老师在前面走吧。”他同意了,于是他默默地和我一起走到班级对接点,队伍解散后,我和孩子家长交流了一下刚才孩子的行为,再问原因时,孩子一溜烟跑到车上什么也没说,家长对我笑了笑说:“老师,没事,回家后我劝劝他。”中午我和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沟通,经过了解知道这个孩子在生活中爱较真,性子比较直,自己感觉有理的事情特别会坚持,一着急就上火,家长也在慢慢引导。我建议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间陪着孩子外出走走,散散心,日常对孩子引导时可以“不强化,慢慢淡化。”同时我也了解到家长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多,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正常释放,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家长日常的紧张情绪影响着孩子变的比较敏感。我慢慢引导,慢慢劝说,并给家长一些方法,并和家长商量着一起帮着孩子改变和进步的方法。家长也在慢慢改变,孩子也在慢慢放松下来。一切慢一些,慢慢趋于正常……

  《成长的觉醒》不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帮助父母自我成长的书籍。它让我明白,育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在读书中获得启发和力量,与孩子共同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1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晓瑜 于 2025-3-18 11:40 编辑

浅读《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一部家书,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以及子孙后代的人生教科书。
       在《了凡四训》里,第8页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一定记得,一定要对人宽容,一定要和气慈爱,一定要保养精神。宽容待人,对他人的理解更是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们在处理学生事情的时候也是在润“善”。播种“善”的种子,日行一善。郭校之前给老师建议:每日夸赞三个孩子。被夸赞的孩子内心一定会很开心,而且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老师的心情也是很阳光的,积极向善的。善心、善行、润心、感化。比如上周,我班有一位同学,每天都是踩着点儿到班级,课上我观察,这位同学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因为踩点到班级没有较好的课前准备,间接的导致他上课听课效率不高。课间,我了解他的基本情况,他支支吾吾,没有表达清楚。于是,我和孩子的妈妈进行了沟通,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位同学每天早餐吃的很多,而且吃饭速度比较慢,早晨有时需要30分钟。为此呢,妈妈还埋怨家里的老人,埋怨做饭多了,孩子吃的时间长了,耽误了上学时间了。我一听就赶紧劝妈妈,我说:“老人帮忙做好早晨已经帮助我们做了好好多工作,我们首先要感谢长辈的付出,春季正是孩子长身体的好时机,孩子多吃一些是好事儿。”于是我和孩子妈妈商量着:怎么能帮助孩子在吃好饭的前提下,可以8点15前到班级,不影响当天的课程学习。于是我和妈妈利用时间倒推法进行了时间分析:孩子家住盛世天骄,预计从下楼开电动车到学校预计15~20分钟,如果8:15到学校的话,那早晨最晚7:55出家门。我和妈妈沟通了一下出门时间,约定孩子7点50出家门。在和妈妈沟通完意见之后,我又和这位孩子进行了时间分析,孩子答应老师7点50出家门应该没问题。接下来的时间,我耐心观察:这几天,这个孩子每天都可以按时到班级,课前进行简单准备后课上可以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一天的学习和活动状态非常好。比如这个例子中,我在帮孩子处理到校问题时,也帮妈妈协调了家里日常相处关系,也传递着尊老、感恩的向“善”信息。
       在三月初,我在班级内引导孩子们“互帮互助”,力所能及做好事,在学校全面进行卫生好习惯养成时期,孩子们陆续加入到日常的“弯腰行动”中。
       在日常教学中,给孩子们种一颗“善”的种子,向善向上影响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1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14: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高绩效教练》有感
       这本书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练不是教授,而是创造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给孩子们创设较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呢?结合几个实例说一说。
       比如:在本学期初,为引导孩子们深入感受春天的生命力。我们进行了水培活动,在水培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练习了动手能力,也融入生活,开心地感受着春天的生命力。
       在生字书写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书写-比对-修改,上学期基本一笔一画书写引导,在书写中记忆点线格的书写技巧,本学期在书写过程中,我会多问一问,问一问这一笔书写在什么位置会更好,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的能力,然后老师示范学生描红书写,再进行练习,在上学期借助点线格书写的基础上,本学期学生们能找到一些书写技巧,在老师说口令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跟着说,规范书写。
       老师的引导和指挥除了在教学中,日常学生的行为规范,甚至日常大课间都需要老师去引导和影响。新学期,大课小课编排后课间15分钟的变化也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如何玩得好?玩不出问题?如何玩得开心?其实也需要老师正面引导。开学初,我和孩子们慢慢适应着15分钟的大课间,起初我发现:课间孩子们更多的是跑呀、闹呀,孩子们之间对玩的方式不同没有限制,所以也会出现小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比如:有的小孩用力抱同学了,对方被抱哭了;有的小男生一起玩相互碰撞的游戏,结果对方撞流鼻血了……。我想:看来课间15分钟的玩,也是需要老师来引导一下的。于是在一次升旗结束后,针对“课间15分钟如何能玩好”的问题,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开心的交流,同时也给孩子们留了一项开心的任务:晚上和家人一起找一找课间15分钟可以玩的游戏,写在纸条上提供给老师和同学们。第二天,我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游戏建议:木头人、丢手绢、猫抓老鼠、老鹰抓小鸡、转圈圈、萝卜蹲、丢沙包……。课间,我指导孩子们玩丢手绢,慢慢地,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小团队和谐地玩。在语文学习《怎么都快乐》时,孩子们在课上分享了课间玩的小游戏,看着每一个开心的笑脸,我内心满满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1

帖子

5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0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15: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晓瑜 于 2025-4-15 15:30 编辑

读《不管教的勇气》(跟着阿德勒学育儿)有感
   摘录这本书的一些重点内容和记录一些感受。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作者提到“我们只有与孩子建立了良好关系,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有效指导。”“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自立需要以下三个条件: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正确应对孩子的学习。”“构筑良好亲子关系的小窍门。”
  第一章: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中说到:孩子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气。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而独立。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随时能够调整目标方向。一定要尊重孩子,每天平安无事地活着就很可贵。
  第二章:会学习的孩子和不会学习的孩子,中说到:学习是必须由孩子自己来解决的课题,不是为别人而学,谁都无法代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轻易放弃的孩子和继续坚持的孩子。”此章节中说到:所有的孩子在学习上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任何学习困难的孩子极少。作为父母往往想给孩子一些帮助,但有些时候父母原本处于对孩子着想的一些言行反而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班级有一位男生范泽楷小朋友,爷爷是退休教师,爸爸和妈妈平时工作忙,孩子常常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在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方面还是用爷爷教学时代的方法,比如练习写字,大量的书写;严格管教,不听话就会打孩子。以至于,在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我就发现这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小男生,现在课上很散漫,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书写对即可,并没有静心去研究如何写更规范。在一次和泽楷妈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妈妈的担忧:爷爷对孙子的教育方法过于苛刻,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和反感。于是在一次放学遇到孩子爷爷时,我首先认可了爷爷的严要求,也和爷爷进行了沟通:在日常引导孩子学习中也要尊重孩子的接受程度,尊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孩子做朋友,一点一滴来引导和进步,可以调整一下目前的管理力度和教育方法,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读学校推荐的图书,用新的育儿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学习是必须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根本无法代替孩子学习,父母不能干涉孩子的课题。如果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即使无人强制也会主动学习。假如说孩子不学习父母由责任的话,那就是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
  第三章: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中提到了我们常说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的短处或缺点就像是黑暗,黑暗既然无法移走也不能消除,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可以了。如果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不要看短处,要看长处。或者把看似短处的地方当做长处来看待。另外,在看孩子行为好的一面时,可以尽量不去关注行为的不当之处。这样一来,黑暗就会渐渐消失了。不指责,不拿孩子做出气筒,平等的看待关于孩子的各方面问题,心态放平,一切就会很自然、很顺利的进行。
   相信,不管教的前提是对孩子的尊重和顺应孩子发展情况,用阳光向上的教育力量引导孩子们快乐、开心学习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8 00:56 , Processed in 0.0900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