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8|回复: 7

孟丽佳主题帖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发表于 2021-11-2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1 19:58 编辑

整本书阅读听课有感
听了张丽琳老师和陆军红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我收获很多。学习到了很多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1、关注封面封底,封面上有作者、出版社、书名、图片等信息内容,封底有名家推荐,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信息,学生能初步了解书的内容。
2、关注目录,通过目录学生可以知道整本书有多少章节或几个故事,大概内容是什么。如通过《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神话》的目录,学生就能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名称,页数等信息。
3、在教学生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时,张老师引导学生用“想象法”“代入法”“预测法”这三个阅读方法。问题引导如:你的头脑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预测故事情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4、阅读《中国古代神话》,陆老师讲解了以下阅读方法:关注题目、抓关键事件、聚焦重点词句、评价人物。
5、在讲《中国古代神话》时,陆老师还帮助同学清楚认识了“著书与编书”的区别,避免混淆。著书:是原创,主要是一个人完成。编书:是对原著进行整理改编后作的,是自己或多人的作品编辑成书。
两位老师的板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板书设计重点突出、有创意,书写整齐、漂亮、简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1 20:02 编辑

                                                          整本书阅读方法——做批注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阅读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把读书感想和问题随手批注在书中空白处。做批注,用语要简洁、精炼,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上学期,学生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初步学习了这种阅读方法。这学期,我想进一步拓展丰富这一方法。
   为了加深学生对批注阅读的认识,激发学习这种方法的兴趣,我首先出示批注例文的图片,让学生赏析。然后把自己对文章的批注展示给学生看,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的读书感悟,让学生感受批注阅读的实效,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做批注的愿望。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文中出现的注释和旁批等批注内容,我在课上教给学生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批注内容:
  (1)注释: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懂的概念,通过查字典、翻资料将其弄清楚,并且注释在旁边。既帮助理解,又有助记忆,同时也为下次阅读扫清障碍。
  (2)批语:将阅读中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疑问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3)警语:对于文中十分重要或再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上“注意、重要”等字样,为阅读提供帮助。
   根据批注的位置,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尾批。
   这一方法重点是教学生抓住文章的批注点,也就是文章值得去批注的地方。一般是:含义深刻的句子、最打动的地方、描写生动细致的词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地方和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告诉学生批注可以写什么:打动自己的地方写感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最后教给学生批注一般使用的符号,每种符号代表的意思要明确,要固定,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更换。
   明确批注方法之后,我和学生在阅读课上一起批注阅读了《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批注阅读的认识与使用。最后师生一起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
   希望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批注阅读的方法后,能把这一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今后我会多和学生一起反馈交流阅读批注,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1 20:01 编辑

整本书阅读怎么教——做好“三课一评”

今天阅读看到了有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怎么教的内容,很受启发,摘抄一些主要内容和老师们一起分享。
文章提到许多单篇文章都来自整本书,所以将单篇置于整本书中就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常态,即由单篇而“窥”整本、从整本而“瞰”单篇,引导阅读穿梭于整本与单篇之间(实为整体与部分之间)。这样,既能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又能提升单篇阅读的品质,一举多得。
我们的教科书编者做了精心设计,主要反映在精读课文的“阅读链接”中,如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链接了泰戈尔多部著作。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包括启动课、跟进课和分享课三种样态。
1、启动课的“启”大致包括:
(1)用心创作并演讲一段导语;
(2)绘声绘色讲一个故事(可以是书中的精彩片段,或是自己或名人阅读此书的经历);
(3)精心设计的一串问题;
(4)制造悬念;
(5)阅读策略或技巧传授,如寻读(快速找到问题答案的阅读技巧)、跳读(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先跳过)、猜读等。
2、跟进课有以下基本样式:
(1)讲授(温习)新的阅读方法,如做批注、写读后感、缩写(写梗概)等;
(2)补充专门的文学鉴赏小常识,如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烘托、情节曲折设置、结尾出人意料、孕育言外之意等;
(3)命制若干思考题促进思维向纵深处延展;
(4)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由同名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段、话剧片段)进行对比;
(5)与自己的生活对接;
(6)解答疑惑解决问题;
(7)知识竞赛(主要针对阅读科普读物)。
3、分享课主要有三种样态:
(1)以口头形式呈现(与口语交际课整合),如推荐一本好书、讲一个书里的故事(或我与书里的故事)、就书中的观点即兴发言或展开辩论、讲“亲子共读”故事等;
(2)以书面形式呈现,如专项展览(如批注、读后感、缩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综合展览(如手抄报、海报等)。
(3)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呈现。比如,校园/班级读书节、课本剧等。
读整本书,教师要“教”,更要“不教”。“不教”,即自己读——与学生一起读,与学生读同一本书,与学生分享读书的方法、乐趣和收获。如此,“不教”胜于“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1 20:01 编辑

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

1、内容梳理是整本书推进的基础工作
  学生纵观全书,顺着某一角度,理出作品中的情节脉络、人物关系、行动路径、变化路线等等,为后续的深入探讨打下基础。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容梳理:绘制海伦的人生轨迹图,梳理海伦一生中的关键事件,横轴写年龄,纵轴写事件。为完成这一轨迹图,学生需要多次翻阅书籍,遴选出对主人公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绘制人生轨迹图的过程,即是进一步了解人物的过程。
2、话题探讨是整本书阅读深入的路径
什么样的话题才是优质有效的呢?
(1)选定作品的主题,这个主题并非思想主题,而是作品传递的一种精神追求、思想高地。
(2)逻辑关系的建立。话题应该围绕主题,呈现一定的逻辑关系,使得话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话题群”。
(3)表达形式的优化,即话题的表达要呈现一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例如作家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将主题定为“成长”,围绕主题设计相关话题:刚开始的米加和后来的米加有什么变化?在他身上,有什么是始终没变的?这样紧扣“变与不变”,实现了童话的深入阅读。
3、任务驱动是整本书阅读的持久性动力
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一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重读作品,加深理解。例如,阅读《夏洛的网》,请学生自由组成阅读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比较童话版和电影改版的差异,并对电影版的改编发表看法,形成研究报告。这项任务的完成以细读和重读为前提,因为任务本身具有挑战性,兼带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学生表现得积极而投入。
4、跨学科视角为整本书阅读扩展空间
   要让整本书阅读深入且生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发挥所读书的最大价值,教师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应具有跨学科的意识与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1 20:01 编辑

古诗小达人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开始背诵古诗,到三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看到一首诗,学生能从诗题和诗句所描写的景物中获取一些信息来理解诗意。学习了课本袁枚的《所见》,杜牧的《山行》和唐刘禹锡的《夜书所见》后,我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首诗都是诗人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行的人、物、事写出来,内容生动有趣,也很容易理解。让学生觉得写诗挺有趣,一点儿也不难,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写诗的热情,我先把自己在生活中写的两首小诗读给学生听:
课堂所见

铃响进课堂,喝水拿书忙。师来急行礼,端坐齐听讲。

秋雨行

秋雨绵绵送寒凉,师生纷纷添衣裳。午后天气转晴朗,放学相约去操场。

       因为写的内容正是近两天的生活场景,学生听了很有共鸣,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大家跃跃欲试,觉得自己也能当一名小诗人。有的学生当场就做出了一首(打油)诗。
操场行——郭宇乔

人山人海操场聚,跑步跳绳玩游戏。花绳真是轻而细,许多同学笑嘻嘻。

学泳所见——黄偌菡

一儿来学泳,一头没水中。偌菡跟着学,学会满池游。

吵架所见——刘昊睿

爸爸妈妈在吵架,我捂耳朵妹妹哭。妈拿扫把打爸爸,爸爸身上出伤疤。

大街所见——尤凤遥

行人路边走,汽车地上跑。商店排一行,菊花满院香。

      我当堂诵读了几位学生创作的诗句,有些学生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大家觉得写诗有趣又好玩。正直中秋佳节,大家都会走亲访友或者外出游玩,我鼓励学生学做小诗人,把自己假期中的所见所行用五言绝句或者七言绝句诗句的方式写出来。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作品:
中秋行——刘锦泽

中秋雨哗哗,地上溅水花。人们去团圆,见面笑哈哈。


中秋行 ——黄偌菡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全家围着月亮坐,和和美美庆团圆。


中秋行 ——陈家彬

十五月亮圆又圆,亲朋好友来吃饭。好酒好菜齐上桌,有说有笑过中秋。


中秋所见——孔语聪

八月秋雨急,中秋路人多。匆匆回家去,故里共团圆。


中秋所见 ——田沛齐

蓝天白云和秋风,山间溪水响叮咚。全家老小刨花生,欢声笑语爱劳动。


中秋所见——赵嘉琪

十五中秋月儿圆,把酒当歌露笑脸。桂树玉兔看人间,合家欢乐赛神仙。

      从收上来的作业来看,学生对自己创作诗感到新奇又有趣,大家都还进行了诗配画,有心的学生还模仿语文书的内容给自己的诗加注释和翻译。为了让学生把创作写诗的这份兴趣延续下去,我鼓励大家可以在日记本上以诗的形式把当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希望能在平时的读诗背诗写诗中培养学生一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1: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12-8 21:48 编辑

   "不迁怒"的智慧

      日积月累有一句《论语》中的话: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学这句话时我问学生: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做过“迁怒”别人的事?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连举了生活中好几个例子:
      庞新泽有一次放学不知道为什么事情生闷气,这时班里一名值日生拿着扫把扫地,不小心划到他的衣服,他立刻觉得这个同学是在挑衅自己,本来就生气的他马上暴跳如雷,对这个同学挥舞起拳头。这名值日生也不示弱,两人拳打脚踢起来。
      妈妈下班回来不高兴了,就看哪哪都不顺眼,回去就吼自己不知道写作业,不收拾玩具,光知道玩。就会觉得妈妈脾气很暴躁,不想和妈妈说话。
      学生们的发言也让我想起一件家长“迁怒”教师的事。一次放完学已经二十分钟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家长打电话给我,但是我当时有事没有接到,家长发语音质问我孩子去了哪里,语气非常强硬,连一句老师都没有称呼。虽然这名学生最后平安到家了,但是整个晚上我的心情都非常糟糕。
      想到这里,我也反思起自己有没有做过“迁怒”别人的事,尤其是对学生,答案是肯定的,顿时内心感觉很愧疚。因为“迁怒”时说的话做的事是不理智的,是伤人心的。作为一名教师,始终要有为人师表的形象,你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深的影响。
      从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迁怒”的危害伤人伤己,知道了遇到事情要分清对错,要冷静对待。我也从学生的讨论中反省了自己,“不迁怒,不贰过。”圣人的话非常有智慧,希望这句话今后警醒我做个内心有静气、处事沉着冷静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07: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2-6-28 07:41 编辑

   如何帮学生走出三四年级“分水岭”

        步入三年级后,我发现班上有几名学生,之前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这一年学习大幅度下降。经过多次和家长和学生沟通后,我发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一二年级多是基础知识,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很多是幼儿园就学过的内容,所以有点“欺骗性”“吃老本”。
2、三年级知识量提升,知识面宽,难度加强。比如语文学科,从基础的音字词句扩展到句式练习、篇章阅读(课内课外)和作文。
3、一二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现在懒散、拖沓的学习态度。
4、有的家长不重视学习,有的家长是能力有限,帮不上忙。
  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家长做了一些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更多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家庭学校教育共同促成的结果。希望能引起对方的重视,家校联合,加强对孩子的督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学生安全度过三四年级“分水岭”。
1、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所谓温故知新,从刚学完的内容中,也能有新的感悟和新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及时翻书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家长同学,不要把问题搁置一边不闻不问。
2、建议家长用心陪伴孩子写作业。现在学生面临的“诱惑”太多,如果从小没有家长的陪伴,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学生没有认真写或偷工减料,不能随便放过。不管是作业的正确率还是字迹书写,都要严格把关。
3、鼓励学生每天阅读,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好的阅读习惯,大量的课文阅读,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展知识面,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2-6-29 16:31 编辑

      班上有个男生性格暴躁冲动,总是打架,一言不合开打,别人不小心碰一下开打。有一次上课间操,学生到了操场跑向站队的地方,后面一个同学没有及时刹车,胳膊甩到他的后背,他回头问了一句:“你干嘛撞我?”就开始打起来了。还有一次,早上我还没进班,就听见教室里传出非常大的摔东西的的声音,顺带着桌子凳子倒的声音,一听动静就是在发泄怒气。我赶紧进班,只见这个男生像愤怒的狮子一样站在那里瞪着班里的一个女生。当时班里的其他同学也都吓得站在一旁不敢出声。经过了解,我才知道早上他进班之后骂比他先到的四个学生都是大傻X。一个女生气不过就去追他,这个男生气恼了就把女生的东西狠狠地摔在地上。
  他每次暴怒发脾气或动手打人时,都觉得是别人先冲撞自己。而对自己不文明和具有挑衅性的语言和行为完全没有意识。一开始碰到这种事情我都会严厉地批评,告诉他遇事一定要冷静。几次之后,我发现没有什么效果,只要他觉得有一点被冒犯,那脾气就像炮竹一样一点就着。
  我想着对这种孩子不能以暴制暴。再有这种事情发生时,我会让当事人把事情经过讲一讲,双方前因后果说清楚之后。我会问他们:下次碰到这种事情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在跟学生相处时,我会试着引导他:你觉得这样说是不是在挑衅对方?换一种说法会不会更好?应该怎么说?真的是一句一句教他怎么去沟通去表达。还有一点就是让孩子学会尊重,让他知道尊重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经过多次苦口婆心地沟通,孩子也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但有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住爆发脾气。整体情况比之前好多了,他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但是每次忍住没有动手时他都会大哭一场。问他为什么哭,他总是说别人欺负他。给他解释后,他也能明白别的同学并没有恶意,能理解对方。
  对学生的这个性格要想一下子改正过来肯定是“道阻且艰”,需要家长和老师耐心引导。遇到此类事情我觉得要及时找到这些冲突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干预,减少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保持班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6 02:07 , Processed in 0.0794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