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36|回复: 54

【必修3】读书推荐——推荐一本教育专著或童书

  [复制链接]

48

主题

99

帖子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8
发表于 2024-2-27 08: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您向老师们推荐一本您认为值得一读的教育专著或童书,并说明推荐理由。在个人主题帖下发帖分享(注意:请发个人主题帖,该教研版块不再发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72

帖子

8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29
发表于 2024-3-22 1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教育需要做出来
——读《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有感
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  姚丽萍
在翻阅《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基于现实从专业的角度想一想一所学校实践教育常识或者做“好的教育”需要哪些支持要素。这个问题并不难,在我看来,学校教育愿景即信念、学科专业领导者、学科专业教师、学校课程、家长、政府缺一不可。
做好的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在《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一书中,唐江澎校长以锡山高中为依托,结合一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用平实的语言系统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路径和方法。
唐校长立足于中国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改进创新的措施,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做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单项选择,既不要做一个只会空谈的理想主义者,也不要做一个没有目标的务实主义者。
唐校长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只有倡导对话式的民主课堂,才能滋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只有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才能培育出有个性的人才;只有学生深度参与学校治理,才能在治理体验中强化公民意识、学会责任担当。”
关于教育的常识,我们已经说了太多,那么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常识”?唐江澎在他的著作《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中给出了解答。
2021年,唐江澎的《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一书不仅在业界广受好评,在教育行业之外也备受关注,这是教育专业图书近年少见的阅读热度。
仔细观察,这部书之所以引起普遍的兴趣,大约有两方面的内在原因:一是国家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的当下背景,二是基础教育的内卷愈演愈烈。前者是国家对教育未来的期待,后者是社会大众的生存焦虑在教育上的折射,这种集体叙事与个体感受间的冲撞,使得近年来整个社会围绕教育都在渴望一种理性、深刻又富于建设意义的专业表达,此时《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出现了。
《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文字背后的千万感慨均已被作者说尽,实在没有再补充什么的必要。唯一要表达的是,一本言说教育常识的书如此轰动,说明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走得太过用力,以至于没了自身的朴素性。
另外一个原因是,比起“说”教育常识,唐江澎更应该说学校是如何“做”教育常识的,“做常识”的叙述会因为专业建设路径的呈现而更具现实价值与样本意义。后来知道,他的确正在写作自己是如何“做常识”的,即现在的这部《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
我个人认为《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要比《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更值得教育界内外关注。
文艺评论家汪政将《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评价为“一部诗性的教育叙事”,我想汪政先生将作者的教育叙事定义为“诗性”的言说,一定是在书中看到了唐江澎的“言说”有超越“教育现实”的理想主义追求。这一点我坚决认同,因为越是教育常识,越具诗性的朴素。在教育实践中,没有一点真正的教育理想主义,教育就会走向别无选择的工具歧途,这与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文明向往严重倒置,也与教育从业者的职业使命背道而驰。
但同时我也看重一种矛盾的社会存在,即社会活动中任何事物的诗性都会因其超越功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遭到具体功利诉求行为的反对甚至唾弃。当一个社会因为种种的原因而呈现普遍的功利诉求焦虑时,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只会有两个事实上的结局,一是放弃理想向世俗投降,二是坚守理想被世俗打败。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从业者无论是投降还是被打败,社会本身都不可能成为胜利者。
唐江澎本人并不是教育乌托邦的信仰者,而是一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从业者,他走的是一条既能坚守教育的诗性又能满足现实功利诉求的道路。因此我们看到,锡山高中既践行了朴素的教育常识,同时又拥有了大众需要的具体结论。尽管这种结论在锡山高中的校园里早已经不是社会人眼中所见的结果,而是国家对教育的真正期待,但现实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会使得学校发展的空间变得更大。唐江澎的“好的教育”或者“理想的教育”之说,我以为必须要有这样的解读在其中才算是完整的。
从教育的诗性出发,一个具体的受教育者来到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拥有智慧;对学校来说,学校存在的意义是让每一个到来的受教育者成为“人”,“成全人”是学校的应有之义与自然使命。学校承载的这种关乎人同时也是关乎国家关乎族群未来的责任,其实不是唐江澎一个人该有的坚守,而应是所有教育从业者的意志,然而正如汪政先生所言,当越来越多的教育主体集体不自觉地丧失了教育诗性,丢掉了教育哲学的时候,锡山高中的存在就成了“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唐江澎式的存在就成了“异数”。
正是锡山高中这种有别于他处的异质,让对教育焦虑不安的大众包括教育专业人士获得了一种事实的慰藉。所以,喜欢《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的人,更应该看看这本《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前者主要在“说”,后者说的是如何“做”。
校长没有信念,学校没有共同愿景,就不可能有方向一致的实践努力;一所学校没有学科专业领导者,就不会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和专业作为;没有专业的学科教师,就不会有真正的学科专业教学;国家课程没有校本化,学校没有学校本位的课程,学校没有适切自身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就难有学生真正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界,都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有深刻的影响;政府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不仅是管理者,更应该首先是服务者和保障者。
当所有因素都变成了一所学校教育实践的支持要素时,我们就一定在做“好的教育”。锡山高中是如何做到的?这本“把理想做出来”的书一共5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对应着一个读者群。
•        “向着地平线前行”的阅读对象是校长,让校长们明白如何寻找自己的教育地平线,其实这部分也面向所有的教师,校长的办学追求必须获得全体教师的认可,信念统一了才能有共同的教育努力。
•        “探寻学科组建设的专业路径”是面向教研组长的言说,锡山高中造就学科专业领导者的秘密全在这里。
•        “课程开发者的梦想”是说锡山高中的课程体系建设,阅读者会从中看到一所学校为了学生的成长在课程建设中会有多大的付出。
•        “个人意义,在课堂中生长”的阅读对象在本书中虽然是语文教师,但我以为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该读一读,相信会从中收获不少启发,懂得如何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学科教师而不仅仅是学科教师。
•        “教育的声音”是写给家长们阅读的,尤其在教育的现实语境中,这些内容家长不可错过。
但唐江澎没有在《好的教育:把理想做出来》中写到地方政府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知道他会不会专门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聊一聊这个话题。起码,在我们看来特别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2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发表于 2024-3-27 0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政涛教授著的《教育常识》一书中是这样解释教育常识: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遵循的。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内容上把高深的理论化为实践的细节,是一本高效课堂的实践手册,更多的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的。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是我们年轻教师修练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用书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在书中李教授引用了苏格拉底的故事:石雕是刻出来的,可苏格拉底的父亲却用了“唤醒”一词赋予了石雕灵魂。同样,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所应做的和能做的,就是激活早已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把他们变成生命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学生不是等待老师雕刻的石头,他们是一颗颗沉睡的种子,教师所需做的只是把他们唤醒,而不是拿着刻刀把他们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
       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罗杰斯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如何将一名学前儿童转变为一名学生,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得出的观点。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儿童自身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可以有助于他们变成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读懂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教育教学就有了前行的基础。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这就说明课堂不仅仅要有教,更要有学。要让课堂回归本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时间、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学习。放出学生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求一种适合自己教的方式、适合学生学的方式。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也需要实践与应用。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08

帖子

4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发表于 2024-3-28 09: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猪唏哩呼噜》童书推荐

本帖最后由 刘彦平 于 2024-3-28 10:00 编辑

《小猪唏哩呼噜》童书推荐

       3月份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了《小猪唏哩呼噜》这本童书,感觉这真是一本好书。本书以小猪唏哩呼噜为主人公,语言风格风趣幽默,能让我们从头笑到尾,内容又发人深省,是一本适合所有人读的书。
       作者孙幼军,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生跨越了许多不平凡的时代。创作了一部了不起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感动了几代人,成为经典。他主要从事童话创作,曾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评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首奖等多种奖项。1990年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奖及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是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本书讲述的是小猪唏哩呼噜的历险故事和生活故事。因为唏哩呼噜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头也不抬地"唏哩呼噜、唏哩呼噜"一片响,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唏哩呼噜是一只不平凡的小猪,别看他小,经历过的事情可不少,恐怕有的大人都不如他。快看!唏哩呼噜被大狼叼走啦!要被分成块放进小狼宝宝的肚里,他并没有怕,而是巧妙地逃脱了大狼的手心;还战胜了要吃掉小狼宝宝们的月牙熊呢!他为鸭太太做保镖,一个人赶夜路到城里送鸭蛋,真勇敢!还帮鸡太太鸡宅捉鬼呢……
      不仅如此,小猪唏哩呼噜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事:他想挣点钱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可是狐狸掌柜说话不算数,让他吃了不少苦;为了还钱,唏哩呼噜给象博士当保姆看孩子,象博士"咬文嚼字的,小猪唏哩呼噜受了不少的冤枉气……可是,小猪唏哩呼噜才不在乎这些呢,因为他是那只著名的小猪唏哩呼噜啊!
      片段欣赏:
小猪吓跑了大狼

      大狼越跑越慢了,鼻子还"呼哧呼哧"地直冒白汽。小猪说:"看您满身都是汗,累死啦,让我自己走吧!"
      大狼先生放下他,喘着气说:"好吧。我真饿得一点儿力气都没了,要不然,拖你这么一个小东西算得了什么?我拖过一个比我还大的小牛犊子,一路飞跑,信不信由你!"
小猪跟着大狼走。
       一想到大狼要吃他,唏哩呼噜心里总是害怕,他担心地问:"您敢保证,用您那根木头棍子'砰'一下子,咬的时候就不疼了?"大狼先生笑起来:"傻瓜蛋,这可不是什么'木头棍子',这是枪!有一天,一个打猎的家伙躲在树后头用这个东西瞄准我。我一看他离我好近,反正我也逃不掉了,就朝他猛一扑。那个家伙摔倒了,把这玩意儿也扔了。他爬起来就跑,这么着,这件宝贝就归我啦!这里头还装着好几颗子弹呢。我一扣扳机——你瞧,就是这个铁钩钩儿,子弹就“砰”一下子射出去。你还来不及疼,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猪仔细看,那东西确实不像木棍子。小猪指着一个亮晶晶的圆筒筒儿,问大狼先生:"你说的那个死蛋,就是从这里打出去的呀?"
大狼先生说:"不是'死蛋',是'子弹'。也不是从这里打出去的,是从这根长铁管子里打出去的。这个漂亮的圆筒筒儿是瞄准镜。放枪的时候,往这里头瞧,一瞧,东西就近了,打得可准啦!好比我要打一只乌鸦,我就让圆筒筒儿里头的黑十字对准乌鸦的脑壳。我一扣扳机,'砰'一声响,子弹准打在乌鸦的脑壳上!"
       小猪朝四周看看,幸好没有什么乌鸦。大狼问:"我说稀里糊涂,你找什么呢?"
      小猪说:"错啦,不是'稀里糊涂',我叫唏哩呼噜,因为我吃东西很响﹣-'唏哩呼噜、唏哩呼噜'!"
      大狼说:"那就'唏哩呼噜'好了﹣-喂,唏哩呼噜,你是不是想找一只乌鸦试试?"
      小猪连忙说:"谢谢您,我不要试!您的这件东西,一点儿都不好玩!"
       大狼先生最怕人家说他的宝贝不好。他不服气地说:"你又没试,怎么知道不好玩?"
       他举起枪,瞄着前面的灌木丛说:"你瞧,要是没有瞄准镜,你光看见一片绿。可是往瞄准镜里看,你就能看见一个一个的大叶片,对啦,还有一颗红色的大草莓!我要是现在开枪,准能把它打飞!"
       小猪往灌木丛那边看,什么红色的东西都没有。
      他说:"那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草'!"
      大狼先生得意地说:"看不见吧?你过来!"
      他把枪放到小猪手里:"好!现在你再往那个圆筒筒儿里看!"
      唏哩呼噜端着枪,使劲看。圆筒筒儿里只有几片很大的叶子。
     大狼先生着急地说:"笨蛋,方向不对!-﹣我指给你看!"
     他跑到灌木丛前面,找到那颗红草莓,指着说:"你往这儿瞧!"
     小猪移动枪口,仍旧没找到草莓,可是他高兴地叫着说:"哈,大狼先生,我瞧见您啦,真大!这圆筒筒儿里有个黑十字儿,正好在您两只眼睛中间!"大狼先生"腾"一下子跳开,大吼一声:"开什么玩笑!"
     看见枪口又随着他身体转过来,大狼吓得浑身发软。他怒吼一声:"狡猾的东西!"
      接下来他就一头钻进灌木丛,没命地奔逃起来。
      小猪放下枪一看,大狼已经无影无踪,只听得灌木丛里"哗啦哗啦"一片响。他觉得很奇怪,问自己说:"他怎么跑了呀?"
      看看手里的枪,小猪又追上去喊:"大狼先生,大狼先生!给,你的枪!"大狼先生远远地听见小猪叫喊"给你一枪",逃得更快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
      …………
      书中的主人公小猪唏哩呼噜并不是为了逗笑而诞生的,既有傻孩子傻福的憨厚,也有大智若愚的机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善良、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傻得执着,傻得可爱。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值得孩子们学习。孙幼军先生在唏哩呼噜身上寄寓了完美的儿童形象,虽然完美,但很真实、质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6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1
发表于 2024-3-28 15: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悦培 于 2024-3-28 15:11 编辑

《晴天,有时下猪》读后感

   这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矢玉四郎创作的,很受读者欢迎。这本书充满荒诞之美的童话,不仅是给孩子看,连成年人都会爱不释手。内容超级好玩,人物可爱极了,充满对童趣之心的回味。我喜欢看童话,就是因为它们有超越平凡生活的神奇瑰丽幻想,越奇异,越吸引。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故事讲的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畠山则安非常喜欢写日记,一天不写就会坐立难安。和子老师告诉他日记是不可以给别人看的,结果有一天放学后他发现妈妈正在偷看他的日记,于是他就想写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让妈妈看后大吃一惊,他决定开始写明天日记,因为明天还没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被偷看也没关系。他开始写厕所里面出现蛇,妈妈做油炸铅笔,金鱼飞起来做鬼脸,想不到的是竟然都实现了。则安以为是他们看完日记之后故意演出来的,于是他就写了一个他们绝对演不出来的事情,晴天,有时下猪。结果第二天醒来之后电视里面的天气预报和报纸都在一本正经的报到这件事情,下午天上也真的下起了猪,则安很慌乱,开始想办法补救,最后则安把日记擦掉,世界才恢复原来的样子。
   则安为了写明天的日记,净想荒唐的事。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全是胡思乱想。但胡思乱想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你胡思乱想了一百次,一定有一个非常出色的点子。发明电灯的人也好,第一个开飞机飞上天的人也好,驾驶快艇横渡太平洋的人也好,一开始都被讥笑为是“胡思乱想”。要决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是要靠举手的人的多少来表决吗?这种方法当然是方便了,但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好。经常是大多数的人都错了,只有一个人正确。所以,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说出来。一定要把自己的胡思乱想说出来。就是被人嘲笑、生气也不要紧,在学校里,记住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但是没有课本自己也想不出新的玩法是多没有意思啊。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大人,一定要自己编出自己的课本来。所以,趁着现在,就要创造出一个灵活的脑袋。就像我们平常的教学,一味的枯燥无聊不仅孩子听着没意思,我们讲起来也是兴趣平平。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正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时期,在教学时插入一点有趣的充满想象力的内容,会把他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课堂中,更加方便我们组织课堂,完成教学计划。作为大人,我们也试着写写明天的日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发表于 2024-3-28 17: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朝娟 于 2024-3-28 17:12 编辑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读后感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育系教授彼得·利耶达尔的全新力作。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研究与探索提出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主动思考的方法,建立思考型课堂,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教学。引导孩子摆脱假装思考的恶性循环,真正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中完全处于不思考的状态,甚至是长久处于这种状态。老师每堂课做足了准备,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但反响平平,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太理想。除此之外,老师们应该同样有以下的困惑:已经要开始讲解了,学生竟然还是停留在读不懂题目的阶段,更别说知识的理解,高阶思维的进阶。面临着种种课堂困境,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起源于学生善于“假装思考”。所谓的“假装思考”,学生从天亮忙到天黑,从上课忙到下课,于是我们也开始认为他们很努力,只是缺了点天分而已。但其实,他们只是假装在思考而已,逐渐养成不善于思考的习惯,导致思维不能进阶,阻碍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这本书中,作者做了10000小时的课堂研究,列举出影响学生“自主思考”的14条因素,包括思考题、学生分组、笔记本、课桌椅、提问类型、听课姿势、家庭作业、题照难度、巩固方式、笔记、评价与评语、评分方式。作者从14个方面,向我们建议了多种教学策略,还进行了工具包的分类,使得策略更加合理实施。

1.激发学习兴趣~布置思考题:在上课后五分钟内布置思考题,激发学生不断经历思考、尝试。
2.探索课堂合作~频繁随机分组:探索课堂合作方式,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可以打破学生之间的社交壁垒,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之中,促进知识的流动。
3.改变被动行为习惯~机智运用白板:在教室中布置白板能让学生更敢于主动参与课堂解题过程,改变其被动的行为习惯,老师要学会肯定错误想法的价值,让学生更加敢于表达。
4.打造自由思考空间~课桌随意摆放:通过环境的变化,促进学生思考、合作、试错。
5.应对学生的提问~只回答持续性思考问题:持续思考的问题:表明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想要继续探索。在应对学生提问时,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不仅可以减少教师任务量,还可以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6.提高课堂参与度~站着口诉题目:布置题目时,老师和学生都站着,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老师不需要把整个路目全部写在黑板上,只用写题干的重要数据,引发快速思考。
7.布置有效的作业~布置自测题:重新定义作业或练习题,帮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促进主动性。
8.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知识流动起来:允许学生之间交流解题思路,互相借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活跃度、培养学生自主性。
9.设置有梯度的任务~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布置题目要“够一够才能摘到”,转变参与方式,让学生变为活动的主题。
10.分层巩固知识点~底层巩固:从基础开始让所有人没有知识盲区、再阶梯式上升难度。
11.记有用的笔记~记有意义的笔记:注重板书,给出重点,给出专门的时间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笔记。
12.评价核心素养~立足于能力:结合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评价注重过程,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13.进行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反思: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
14.进行总结性评价~运用数据收集式的评分方式:采用数据收集型的评分方式,更精细地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读完《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才意识到,原来不是学生不爱思考、不能思考、不愿思考,可能是我们没有创设或利用好现有的素材、展示方式和机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契机。建立思考型课堂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些合适的思考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度参与,让他们愿意参与到任意的数学思考活动中去,学会主动思考,就要改变他们被动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把课堂互动和有效的作业结合在一起,帮助孩子们能够及时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64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发表于 2024-3-29 11: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

    我们都明白,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于那是总是违反纪律、扰乱班级的秩序学生就是爱不起来。纪律不好,成绩也差,看到他就心烦!让我打开这本《感谢那些“折磨”我的学生》时,仿佛打开了教育智慧的百宝箱。
在这本书中,熊华生老师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不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处于困境中,亟需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却因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而被教育者视为有“问题”的学生。课堂上爱说爱动、扰乱班级秩序,总是“挑战”你的极限……我们班也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小张。小张平时行为习惯差,被同学“投诉”的声苣此起彼伏,所以他有时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陷入恶性循环了。于是我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经过多方面观察、了解,我从语文老师那里得知他语文课经常举手回答问题,还从体育老师那里得知他跑步跑得特剧快,发现他的这些闪光点,我在班上不断地肯定他,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唤起他向上的信心,也让班里的同学把昌光转移到小张的优点上,逐渐让他感受班集体对他的接纳与善意。当他上课坐不端正、作业不够红整,我不断地提醒他,给他调整的时间:我还暂时降低对他的要求,只要他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都及时育定他,鼓励他。慢慢的 他有了自信和兴趣,上课坐得越来越端正,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感受到他的变化,他的妈妈也很感动,有一天她在家长群发了一段话:老师,谢谢你们,让我的孩子没有因为头发异常而觉得跟别人不一样,也没有因为头发异常而觉得自卑,让他感到这一刻教育之难有了缓解,沟通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是的“经常迟到 抗拒写作业”“课堂上爱说爱动”“学习困难”的这些“问题学生”正如似祜水一般,但它的内在却孕审着春天的希售,只要经过这个严冬,它就有可能换发新的生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面对这些“树苗”时,也应多一份耐心和爱心,用心浇灌,帮助他们超过“塞冬,走向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3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发表于 2024-3-29 14: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这本书是由海姆·吉诺特博士所写的,他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年轻时做过教师,在美国有大量崇拜者和追随者。他的一系列畅销书改变了美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窘迫处境,为数百万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开辟了成功交流的有效途径。该书在美国出版后,曾被全美教师协会推荐为教师必读书;在我国台湾出版后,曾被许多学校当课本教材使用。他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变成了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为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主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乍一接触到这本书,以为和其他教育类的书籍又雷同,无非罗列一系列的事例,发些感言,然后是语重心长的总结:让我们热爱职业-教爱教书育人。谁知,当我认真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说教,并不是单纯的要我们爱教师这个职业,这本书中,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人本主义情感:要关注孩子,关爱孩子,从说话的细节说起,这并不仅仅因为我们是教师,更因为我们首先是人,尊重人性要高于其他一切,我们职业的责任感并不是来自我们对法令的畏惧,而应是来自我们心底的爱-对人类的爱,对孩子的爱。

作者用很直白的方法告诉我们老师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它既不像某世俗一样抹煞老师的巨大作用,也不像有的人那样,把教育抬上万能的神坛。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独特功能,但也不要成功则喜,失利则痛,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爱的传递,没有万能的方法保证这种传递没有风险,职业的责任感是保证这种传递最有效的基本措施。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高声吟唱爱心对于教师多么重要,也没有反复强调责任之于教师的重要,相反,作者甚至有些不厌其烦地告知我们:什么是最佳师表,怎样做是最差师表;平时如何与学生交流,冲突时应该怎样;表扬、管理、鼓励等都应该注意什么。这似乎陷入了常见书籍的怪圈:技术至少NO.1。但静下心来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说话方式,而不建议我们采用另外的说话方式,因为除了各国的国情不同,教育体制有差异外,更在于我们在对待教育的本原,教育的思维方面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当今中国,我们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促进了孩子的成绩,就等于把美好的未来放在了孩子的手中,也近似于十分完美的履行了教育职责。这值得我们每个教师进行反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9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发表于 2024-3-29 15: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园丁,而不是木匠
       我近期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叫作《园丁与木匠》,你一听这个书名就知道,到底选择做园丁还是做木匠,这是在教育工作中一个不言自明的选择。所有人都理解孩子是生命体,所以我们应该做园丁,而不是做一个木匠,把孩子“砍”成某个样子。但在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和老师之所以觉得累,就是因为我们做了大量“木匠”的工作,而忽略了“园丁”应该做的事情。
    得出这个结论并不难,难的是“为什么”。这本书的核心理论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作者是一位发展心理学专家。所以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们就能彻底明白选择做“园丁”是有道理的。我们父母那一辈,大多没有考虑过给孩子报早教班,没有想过规划孩子的学业,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生活和工作,所以孩子就是自己玩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教养这件事上下功夫,家长和孩子都变得越来越不开心,而且我们也并没有看到教育成果有显著改善,反而有很多令人担心的迹象。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两个悖论。第一个叫作爱的悖论,第二个叫作学习的悖论。什么是爱的悖论?第一种紧张关系是依赖和独立。孩子将来是要独立于我们的,所以我们希望他能够学会独立。
接下来是学习的悖论。孩子在长大了以后要工作,他将要应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负担,但是他的成长却是在玩耍中实现的。这也让很多家长觉得难以理解,他们觉得孩子如果将来要学习和工作,那么就应该好好学点有用的东西。
       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呢?接下来,我们来揭示孩子学习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叫作边看边学。作者认为,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实现的。大家可能会说不对,我们都是通过上学学习的。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你有多少东西是上课学会的?这一生当中你所学会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你自己想学才学会的。我们人类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从出生就开始模仿。
       第二个方法,叫边听边学。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引用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中所做的科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经过很多年的跟踪,人们发现不同的家庭环境下,父母跟孩子所说的单词数量是完全不同的,三年下来大概能相差三千万的词汇量,而这三千万词汇量会影响孩子头脑的发育。所以你跟孩子说什么样的话,丰富度如何,都会影响到他大脑神经元的建立。
接下来的第三个方法更厉害,叫边玩边学。玩耍就是学习,但是玩耍有很重要的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玩耍不是工作,所以玩耍不产出任何成果。第二个特点,玩耍一定是有趣的。如果不好玩的话,它就不叫玩了。第三个特点,玩耍必须是自愿的。就是这事得孩子自己愿意玩。第四个特点,只有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玩。第五个特点,玩当中充满着重复和变化的模式。玩的过程中既有重复的模式,一遍一遍地重复,比如我们小时候在操场上疯跑,你追我,我追你,也不断有变化的模式。这是玩的五个特点。
     今天的学校教育发明了目标导向。学校的教育太过于目标导向,尤其是考试都变成了标准化模式,变成了谁能够适应考试就显得谁聪明。因此我们过度地强调集中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一个人可变性的可能。
      重要的学习在课外。大家如果去听课就会发现,除了这个教授真的特厉害,他的个人魅力和气质带给你的冲击很有价值之外,剩下的东西课本上都有。如果你能够认真地把课本全看了,你发现老师讲授的内容甚至都没有课本上的多,课堂上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那么课堂的价值在哪儿呢?课堂的价值在于“示范”。
      父母之所以总想“做木匠”,就是因为他们看不惯,觉得孩子自己的那套不行,应该像他们这样。孩子所生活的时代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把他们打造成我们想要的谦谦君子,而是应当允许他们自己去发展、去适应。
      最后要强调一件事,“做园丁”这件事跟贫富无关。所以无论贫富,只要我们愿意选择“做园丁”,我们就可以“做园丁”。反过来,正是因为我们想“做木匠”,才导致我们有更多的支出。为什么给孩子报那么多的班,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在大街上长大,我们相信孩子只能坐在教室里长大,所以我们交了大量的智商税。而且在给孩子花钱这件事上,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愿意倾其所有,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们绝对不能倾其所有地去打造孩子,那就不光是做木匠了,而是开了一家木工作坊,把自己家变成了一个工厂。
      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悠闲地喝着咖啡的“园丁”,而不是做一个浑身冒汗、挥舞着大斧的“木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2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24-3-29 15: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有感
       在思考题布置下去之后,我特别期待学生向我提问,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动过脑子之后真诚的发问,所以我也必须热情的回答他们。
       但我读这本书时了解到原来一个老师每天平均要回答学生400多个问题,甚至有的老师一天要回答600多个问题。听起来我们的学生似乎思考量非常大。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没有经过思考,是不用回答的。
       这些问题分为三类,第一类叫“接近性问题”。课堂上我们总能看到这种情景,当我们走近时,学生立马把小脑袋抬起来,举手发问“老师,是写这道题吧”“这道题是写在本上吧”“用写答案吗”“是要算出所有答案,还是只写一个就够了”……其实这些问题他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之所以还问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让我觉得他一直在认真听课、思考。
       第二类问题叫“停止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在数学课上尤为常见。“老师,你看我做得对不对” “这样做行吗”“这道题有正确答案吗?”……这种情况可能是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他也不清楚自己的思路对不对,但他已经不想再做下去了,所以他希望老师能替他解答这些疑问。如果我们直接回答了他们这类问题,可能暂时解决了他们的疑惑,但长久而言,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像这两类问题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在学习了这本书之后,再面对这些问题,我会用反问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说“你还能发现其他问题吗? ”“能说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为什么你这样觉得呢? ”“换一种思路再想一想呢? ”……用反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慢慢的学生就会理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而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就是第三类——“持续思考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也是可以提出类似的这样问题。在学习“年月日”这个单元时,书中有一道题:连续三天日期之和是48。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提出来很多问题,比如 “连续三天日期之和有没有可能是49、50,或者其他数”“连续四天、五天日期之和又有哪些特征”……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我们的“思考大军”。我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才能真的了解到问题的本质,也能在深入思考后,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15 , Processed in 0.0948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