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回复: 3

丁燕的主题帖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04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4-9-26 2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丁燕 于 2024-9-29 16:22 编辑

                                         《陪孩子终身成长》
       我在看完很多的亲子类图书以后发现,其实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孩子,孩子究竟是一个机械体,还是一个生命体。这是完全不同的出发点。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学问,叫作简单的科学,有一种学问叫作复杂的科学。简单的科学是说,每一个事物可以分成很多个步骤,可以分成很多个部分,它的各个步骤和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追溯。符合这种条件的就叫作简单科学。
   我们非得把这么一个富有生命的人,变成一个善于考试的机器。这就是我们用错了手段,我们对一个有生命的孩子用了简单体系的手段。
   这本书开篇就说,有很多人现在质疑说,亲子关系对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有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决定性的作用是需要定义的。这个很难讲,有一本书专门讲说,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不是父母,而是他的伙伴,其次是老师,最后才是父母。
   当这个孩子内心当中存在着生命力,你抑制不住他。他就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寻,不断地自己找书去读。这才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发展最重要的来源和力量。
   我们如果理解清楚了复杂体系和简单体系的区别,也就是知道了生物体和机械体的区别,我们就知道,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如果劲使得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么一定是因为方法错了。
   那么具体来讲,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的这三根支柱,或者说,最早的三行代码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叫作无条件的爱。一个人内在的能量是来自于爱。就是你为什么愿意为这个社会做事,你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上愿意探索,愿意解决很多的问题,愿意创业,或者愿意从政?原因是因为你爱这个社会,你对这个社会想尽一份力量。但是你想,当一个人开始不爱自己,不爱社会的时候,他不会有动力去创造一些东西。
   无条件的爱能够带来什么?就是信任、尊重、安全感,这些东西全都是来自于无条件的爱。当父母喜欢用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时,孩子在不断地跟你学习。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在青春期以前,你对待这个孩子的方法有多么简单粗暴,多么容易搞定他,你就会收获一个多么残酷的青春期,就这么简单。因为他在跟你学习,他在跟你学习所有处理问题的方法。
   管孩子最高的境界,叫作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孩子做错了事,一定有人指出来,一定有人要指出,要纠正他,这个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他会知道,我的爸妈是关心我的,我如果做错了事,他们会指出来。但是你要知道,无条件的爱不代表溺爱,无条件的爱是可以批评的。
   第二根支柱叫作价值感。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边讲说,一个人这一辈子寻找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两样,一样叫作归属感,一样叫作价值感。无条件的爱可以带来归属感,他知道我属于这个家。情感引导就是能够最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的方法。也就是说,塑造一个孩子的行为最有效的时机,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事的时候。
   第三根支柱叫作终身成长的心态。一个人这一辈子就算有爱,有价值感,他也很难不遇到挫折。但如果遇到了挫折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害怕,我不敢做了,我太丢人了,我不要再做了,那么他永远不可能继续迭代。那真正能够让他不断地向前迈进的,就是终身成长的心态。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在教养孩子的那些年里,用了太多不科学的方法,虽然我们的父母就是那种传统方式教养我们的,即便我们平安长大,但是内心一定有抹不去的伤痛,不被肯定的烦恼。多提升自己,尽量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4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10: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学生不生气的智慧
       一、用正念与学生相处,就会减少许多怒气,以积极正确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上,而不是一味的盯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就能更加冷静和理智,减少不必要的怒气。
       二、我们有时生气是因为付出了精力却没有看到效果。要知道,不是努力教育就会见到效果,允许效果不明显,甚至允许没有成效。
新接的一年级小马同学,开学的前两天课间不进班,大课间“欣赏”高年级做操,上课不听讲,随便说话,一节课提醒十几次,是真生气。后来和家长沟通之后,家长给孩子做了检查,典型的多动症。好吧,那就先从基础的开始,从课间知道进教室,吃面包在教室里吃开始。只好了一天,所以你看这样的孩子短时间内还没有看到效果。
但是我们也不是放弃了,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一定立即会看到成效,我们需要接受这一事实并持续努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可能。
      三、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会收获不一样的感觉。作为教师,情绪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处理学生的问题,还能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样教师会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4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1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家长愉快沟通的智慧
重视家校关系
      孩子出了大问题,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是问题家长。班主任不要做到处救火的“消防员”,而是做点灯人。不是等孩子出了问题才跟家长沟通,而是在接手新班时,对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有一个基本了解。
      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对学校、班级有更多的了解。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适应班级等情况,也让班主任对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有更多了解。让家长知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家校一路相互陪伴中成全彼此对孩子那一份同样炽热的爱。
看见孩子,肯定孩子
      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很在乎自己的孩子,耐心地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喜欢拍下来,发在班级群。
开学初,孩子们早上一来已经在教室里晨读了,我随手拍下来,发到家长群,肯定孩子们早读习惯越来越好;中午上课前,有一个女孩自己在鹿鸣书院读书,周围打闹的学生也没有影响到她,我拍下来发到群里,后续几天,有更多的学生到鹿鸣书院去读书了,还会把掉落的书捡起来收好。   
      在学校,班主任要学会打着灯笼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寻找属于孩子的一顶“桂冠”,让孩子因这顶桂冠而自信,让孩子暂放光彩。
      孩子出现问题,与家长沟通,也不是一打电话就数落孩子。而是先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做得好的地方,再说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想听到的不仅仅是孩子出现了什么状况,而是更希望老师告诉自己,可以怎么办。真诚地向家长提出改进建议,让家长感受到:作为班主任,我们真的把学生放到心里,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
升级班主任心理年龄
      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和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家长,面对形形色色、不同教育层次的家长,班主任只有不断升级自己的心理年龄,提升教育水平和沟通艺术。成为懂教育、懂孩子的教育专家,用自己的专业素养赢得家长的信任。
倾听各种声音,但不借由他人来定义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几乎所有的关系中,最糟糕的关系是:离不开融不进。最糟糕的理解就是都是对方的错,陷入了怨妇思维。在家校关系中,无论班主任还是家长,如果陷入了这种思维,就会心怀恐惧、焦虑。一年级太多班务,连上厕所我们都跑得去。常常忙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一边抱怨,一边又担心孩子,陷入怨妇思维。后来洞察了一些事,心里多了一些审慎和坚定,少了一些焦虑和抱怨。当自己变了,整个世界都变了。家校关系,与其恐惧不被信任,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升级班主任心理年龄,对学生倾情以待,彼此相互成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4

帖子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0 16: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能让学生去真正自主地去学习?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作者约翰 · 霍特说过:“最合适的学习方式,是给予孩子自由和时间,让孩子主动学习,而教育能做的,是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提供指导帮助。”
       一、学习是孩子的本能
       二、孩子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干预1:纠正
      比如孩子写错字,老师就会立即帮助孩子纠正,其实写得歪的不离谱就没关系,不是所有错误都是现场立即“扶直”了,要给到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时间过程。
      干预2:安排计划
      有时候老师都帮孩子安排好了,但是计划最好是一起制定,而非老师单独制定,老师单独制定,学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既然有人安排,自己还干嘛费劲安排呢。但是如果一起计划,老师起到帮助引导与梳理就非常好了,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也可以增加锻炼学生任务拆解以及主动思考的机会。
      有时时间到了,虽然没有按计划全部完成,但也已经完成了90%,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没完成的部分自己承担后果。所以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列计划,要将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做不到的下次继续就好。
      三、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来源
     当将独立的事物个体与自己相关,孩子才会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那么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呢?有三个学习动力:好奇心、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咱们分别来看一看。
     学习动力1:好奇心
     学习动力2:表达自己
     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体现的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底层通用能力。也只有表达自己,才能向他人同步自己的需求,相互看见是需要首先看见需求的,人是社会化动物,需要通过交流表达需求来增进相互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学习动力3:证明自己
     随着学生理解他人与认知自己越来越多,通过完成某个事件来证明自己可以,也会越来越迫切。这三条动力来源中,我自己最喜欢好奇心这一点,要永远对外界保持好奇心,甚至对自己保持好奇心, 这是行动的最根本动力。
     四、什么才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想长远管理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需要一些长期有效的方法,这里分享几点小tips。
1)从结构上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会
2)阅读相关传记生平,增加对话的质量与时长,帮助知识拓展
3)遇到单个难题,请学生认真读题,答案往往藏在题目中遇到难题,不要及时帮孩子解题,而是首先要引导孩子自己解决,大声读题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答案往往在题目当中。
4)帮着学生细分任务,建立过程小目标,创造自我比赛的竞争成就感学生喜欢比赛,如果没有对手,自己就可以是对手,那么通过拆解任务,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的方式,可以创造自我比赛的竞争感。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收获一份成就感,这个小小的成就  感会帮助指引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所有的任务。
5)改变督促学习的语言表达,从质问到具体要求这一点尤其重要,改变话语,听者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
    比如下面这些表达,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批评和指责:
    为什么会做这么慢?
    这么久怎么才做这么一点儿?
    你能不能快点儿做?
    你就不能认真写字吗?
    你就不能好好动动脑筋吗?
    如果以上表述稍做一下变更调整,把具体要求说明确,但态度依然坚定,听起来埋怨意味儿就会大大减少:快点儿做,别磨蹭了,抓紧时间,8点之前必须做完!
    认真点儿写字!
    自己动脑筋好好想想!
    专心点儿,要注意力集中!
   上课要认真听讲,别开小差!
   快点儿把作业本拿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16 00:14 , Processed in 0.1062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