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萱

《非暴力沟通》之我见

  [复制链接]

5

主题

3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3-6-25 14: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暴力沟通最大的难点就是情绪的控制,脾气上来了,什么事实、感受、需求、请求,通通抛到脑后,只想把火发泄出来。火撒出来后,有那么一刻,倍爽,全身通透。然而快感持续不到一分钟,又开始自责,后悔没控制住情绪。
      非暴力沟通步骤说起来很简单,就4步:讲事实、谈感受、说需求、提请求,但做到真是太难了,这需要改变我们二三十年,甚至好几十年的说话习惯,而且这是一个理智战胜本能的过程,所以真得需要我们大量地刻意练习。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只有将书中的方法用于行动,才不算白读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1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发表于 2023-6-25 15: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暴力沟通》之我见
     语言暴力可能大家更多想到侮辱、谩骂、讽刺、挖苦等。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我认识到,还有一些被我们忽视,或者不被我们认为是暴力的语言暴力。该书的核心,即“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何为观察?观察就是我们看到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客观事实。我们班有个学生经常迟到,劝说多次后无果,对比书中的建议我认识到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说:“我发现你一周迟到了三次……”这是基于事实的观察,而“你爱迟到,不遵守纪律……”就是评论。评论,特别是像“爱迟到,不遵守纪律”这样的绝对评论,对人有很大的伤害性,容易造成对立情绪。因此劝说时我们要学会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客观事实,而不是说出由观察给出的评论。何为感受?感受是个人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心理体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上例中,当老师发现学生一周迟到三次,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说“我希望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或者说“这个学生没救了”,这都不是感受;你是在说你的希望,你是在给他下结论。感受,应该是:“看到你一周迟到三次,我很生气……”之类的话。何为需要?需要就是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多人,面对某人某事,大多是指责、批评、抱怨、否定。忙乎半天,对方很迷茫,甚至产生心理对抗,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可以说:“看到你一周迟到三次,我很生气,我需要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减少迟到次数,……”何为请求?请求他人帮助。请求他人要清楚、具体,不能使人产生歧义。比如上例,你可以说:“看到你一周迟到三次,我很生气,我需要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减少迟到次数。请你以后上课铃声落之前进班,好吗?”这样,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说法。如果你说“你经常迟到,不遵守纪律,没救了,请你家长来”等之类的话。他会想:“我一周不就是迟到了三次吗,怎么会算是经常迟到呢?怎么就算是不遵守纪律了?就凭这我就没救了?这算是多大事呢,我不让我家长来。你如果非让他来,我就跟你没完。”这样,我们往往旗鼓难下,进退两难,有时还会造成激烈冲突。其实,与夫妻、子女、同事、领导、下属说话,都是如此。少些抱怨、指责、评论、批评,多些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人人心里会更舒服;家庭、单位、社会,会更和谐;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需要提醒的是,在别人批评、指责、评论自己时,我们也要学会反过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有时,不回应,不说话,好像谈不上语言暴力,但是,这种冷战也是暴力沟通,不是我们希望的沟通模式。
    这种“非暴力沟通”模式,需要我们认真研读、细心体会、勇于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2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3-6-28 1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暴力沟通》的有效课堂迁移

《非暴力沟通》的有效课堂迁移
  并不是只有打骂人、战争、杀戮才是暴力,在我们生活总语言上的“暴力”往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将爱、包容、理解注入语言,才能使我们与周围的人情意相通。
  我将“非暴力沟通”迁移到课堂上,收获不小。
  今天我们上复习课,讲昨天做的一张卷子,班里的一个比较叛逆的男生最近学习浮躁,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此前班主任、家长和我已经多次与这个孩子谈话,但这个孩子一点不改变,反而越来越不好好听课。仿佛自己不好好上课就是对老师和家长的报复。今天上课,我想到何不换一种方法来引导他。他在自己座位上玩东西,我没有直接提醒他好好听课,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大家觉得自己上课不好好听课,对老师来讲有损失还是对自己有损失?”
  “自己有损失。”班里陆陆续续响起了许多回答。
  “那大家想象一下,我们每天来上学,就像背着书包来学校装东西回家,知识就是我们要装回家的东西,把它们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带回家才值。那我们是不是装的越多越好?”
  “是!”此时那个叛逆的孩子已经把玩的东西收起来把原本歪在一边的试卷拿到面前了。
  “那现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是我们使劲儿往自己脑子里装东西的时候?”
  “是!”这时候别的原本说小话的个别孩子也开始拿起笔改刚刚讲过的练习了。
就这样,一整节课我鼓动同学们使劲装使劲装,同学们也都全部抖擞精神认真听讲、仔细改错。班里还时不时响起孩子们的回应:“老师,我装完啦!”同学们干劲满满地听了一节复习课,听课效率特别高。
  用非暴力的方式比之前上课三不五时地停下来维持秩序更有效也更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11 , Processed in 0.0943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