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丽萍

【必修第一项】我最得意的一节课

  [复制链接]

5

主题

42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9
发表于 2024-12-30 08: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蹲踞式起跑

水平三    五年级              机场路小学    翟鹏飞
一、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的5年级,男女比例相当,各方面素质一般,存在着个别差异。但总体的性格活动好动,求知好奇心都比较强,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简单的体育基础知识。
二、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本课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掌握并能说出蹲踞式起跑姿势技术要点。
2.70%的学生能用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姿势完成15—20米起跑后的加速跑5-6次,并且通过跑格子的游戏有加大步幅、提高步频意识,有30%的同学随堂组内跟进学习。
3.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和负荷目标。
三、本次课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改善提高步幅和加快步频的意识。
四、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③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习愿望。
④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习方法
2、直观图片法:通过出示完整的动作图解,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个更直观的影响。
3、练习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和练的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平等、高效的学、练平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4、设问法:通过步幅的大小,设问让学生自己明白步幅、步频对起跑的作用。
五、为了达到本次课教学目标,该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主要采用一些激励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宣布本科的内容。
(二)准备部分
通过“蛇行跑”、活力健身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步:出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图解,使学生对起跑的动作技术建立一个初步印象。

第二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分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尝试练习。
第三步:让学生带着尝试中遇到仔细观看教师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示范及讲解,使学生对比并建立起“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动作印象。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在分组练习。
第四步:为了解决本次课的难点,我先巧设反问引发思考:“同学甲在途中跑步幅是2.2米,同学乙在途中跑步幅是2.0米,请问甲乙两同学谁的跑速快?通过对比思考,学生明白了步幅、步频对跑的重要作用。接下来设计跑格子的游戏,学生根据不同距离的“标志格”来了解起跑时步幅应该小,步频应该快,等到加速后步幅应该大。
第五步:将学生分组,由小组长带领开始跑格子的游戏。让学生在跑“格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去验证步幅、步频对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的重要性。
(四)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练习,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
八、通过上面的教学步骤,本次课的预计效果:密度25%——35%。强度中等。心率120次/分。学生基本能够完成本次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发表于 2024-12-30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船、弯”等 10 个生字,会写“月、儿”等 4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 师:今天,咱们要来学一首新儿歌,题目是——《小小的船》(板书题目)。
• 发音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轻声“的”,以及生字“船”的三拼音节读法,出示“船儿”,对比儿化音与双拼音节的差异。
• 生自由发言,分享在生活中见过的船儿,教师顺势导出儿歌中的“月亮船”,开启新课学习。
2. 初读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左手压书,右手指字,眼睛看老师,耳朵认真听,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随后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教师针对朗读情况简单评价,重点表扬读音准确、朗读流利的学生。
3. 理解生字
• 出示韵母为 an 的“船、弯、看、见、闪”几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读音特点,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平舌音,发现字形上的共性。
• 过渡:瞧,谁“爬”上屏幕啦?(弯弯的“月儿”出现),引导学生朗读“月儿”,列出“船儿”“月儿”,强调双音节特点。展示“弯弯的船儿”与“弯弯的月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外形相似处,加深对字词及形象的感知。

4. 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二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 安排学生反复朗读,朗读结束,师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两句,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月儿?”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出这是一个“弯弯的”“小小的”月儿,相机板书“弯弯的”“小小的”,追问:“和只用‘弯’‘小’相比,加上重复的字,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 教师进一步引导:“咱们再仔细瞧瞧,这月儿除了弯弯的、小小的,它还是怎样的呢?”学生找出“两头尖”后,教师追问:“那你们想一想,怎样的月儿才是两头尖的月儿呢?”老师展示满月、半满月、尖尖的月儿三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两头尖”的月儿。

• 随文识字出示两个字谜,“一横一筐,两个小人藏中间”“一点一点大”,引导学生根据字的形态猜出“两”和“头”字,学生猜出字后,说一说思考过程,增添识字趣味。
(2)学习第三四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 安排学生反复朗读,朗读结束,师提问:“同学们,假如咱们都坐在小小的船里,抬头看,会瞧见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借机引出“闪”字,先展示“闪”字及本课重点偏旁门字框,讲解“门里加人就是闪,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让学生站在门框下,接着快速一闪而过,师讲解这就是‘闪’字所描绘的动作,随后拓展四个门字框的生字,简单讲解这几个生字与“闪”在意义、用法上的异同。

• 学习“看”字,教师先让学生站起来,模仿把手放在眼睛上四处张望的动作,同时引导:“想象坐在小小的船里,看看能瞧见啥。”学生做完动作,教师出示古文字“看”,解释:“古人造字时,这表示人用手遮眼张望,就是‘看’,让学生再用“看”组词、造句。

5. 巩固生字
• 教师把本课学过的生字呈现在屏幕上,组织学生用多种方式认读:先进行排火车读,让学生依次读生字,教师评价“排火车读得又快又准,大家都跟上节奏啦”;再安排男女生分组齐读,比一比哪组读得好,教师评价“男女生齐读声音响亮,字音准确,真不错”;最后玩抢答游戏,教师指生字,学生快速举手抢答朗读。
6. 回归全文
• 学生练读、回读《小小的船》,教师给出明确朗读要求:“注意读出儿歌的轻快节奏,想象自己坐在月亮船上的画面”。
7. 探寻叠词
• 屏幕出示课后练习,“月儿——弯弯的月儿,船——小小的船,星星——闪闪的星星,天——蓝蓝的天”教师引导学生找每组前后两个词的不同,多让几位学生发言,学习叠词。

• 教师顺势出示拓展练习,如“(  )的苹果”“(  )的眼睛”等填空题,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小组内轮流说,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叠词又多又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叠词知识进行填空,鼓励他们说出“红红的苹果”“大大的眼睛”等答案。

三、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结束后,我对课堂情况进行了深入反思。从优点来看,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成效显著,字谜、动作演示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在朗读指导方面,初步达成了正确、流利朗读的目标,学生们能跟上节奏,字音准确。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待改进。在启发学生想象环节,虽有涉及,但深度和广度不足。例如在引导学生想象坐在月亮船上的情景时,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挖掘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部分学生意犹未尽,想象的翅膀未能尽情舒展。后续教学中,应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如果你驾驶着这艘月亮船,你还想去哪里,看到什么”,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描述心中奇幻之旅,让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元。
另外,在有感情朗读指导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仅靠简单提示朗读节奏、画面想象还不够,应增加配乐朗读环节,挑选轻柔舒缓、贴合夜空意境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地读出韵味;同时加强教师范读对比,通过不同情感、语调的朗读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表现力,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更深入地领略文本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4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发表于 2024-12-30 1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立朋 于 2024-12-30 11:02 编辑

      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多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我们体育组教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到体育教学、体育节、校园吉尼斯等活动与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主要有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与劳动学科的融合、与国防教育的融合、与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的融合。例如:接力跑+古诗词结合;接力跑+数学公式。
     在体育节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设置的比赛项目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融合,例如转抢标志盘,在跑动的过程中,有古诗词闯关、数学口算题、中英翻译等。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体育教学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说明:本次体育教学课主题为篮球运球技巧提升,面向五年级学生,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更扎实的运球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片段过程:
     情境导入环节(在室内进行):播放一段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展示专业球员娴熟的运球过人技巧,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篮球运球技巧提升,并提问学生想要像视频中的球员一样出色,需要从哪些方面改进运球。
     自主探究环节: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每组发放一个篮球和一份简单的运球技巧提示卡,提示卡上包含了如手腕用力方法、身体姿态、运球高度等基础要点,但没有详细的讲解。学生凭借之前所学知识和提示卡,自行尝试运球练习,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各自的运球感受和问题,初步探索适合自己的运球改进方式。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但不直接纠正动作。
     集中讲解环节:教师召集全体学生,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的运球难点和问题,如“球总是控制不好方向”“运一会儿球手就酸了”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结合正确的运球动作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慢动作分解视频,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手腕、手臂、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动作,找出差距和改进方向。
     小组合作练习环节:学生回到小组,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再次进行运球练习,组内成员互相观察、互相纠正动作,并通过设定一些小组运球挑战游戏,如小组接力运球比赛、规定时间内不掉球计数比赛等,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强化运球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总结评价环节:各小组集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运球技巧展示。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投票评选出“最佳运球手”,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运球技巧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运球水平。
    教学片段反思:
   本节课是体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这样从自主探究到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单一讲授和示范、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技能的掌握中,不仅提高了篮球运球技巧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实现了从“教”向“学”的课堂微改革目标,后续教学中将进一步优化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6

帖子

3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1
发表于 2024-12-30 15: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你相见            精彩”剧"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熠熠生辉的故事,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勇气。为了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古人的智谋与担当,四七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本剧《西门豹治邺》表演活动,带领大家穿越回战国时期的邺县,体验那段传奇的历史。
       为了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我们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放手让学生担任编剧,每个小组自行商讨并分配角色。排练期间,孩子们认真对待,不断揣摩百姓和官吏的角色性格,领会古人的语调、动作及表情,真正做到了心入其境,身临其境。





       人人都是小编剧。同学们模仿阅读链接,自编剧本,手稿上的每一笔都透露出他们的用心与认真。
       经过小组同学们的鉴赏,我们优中选优,评选出最佳剧本,并将其打印成电子版,准备搬上舞台。同学们自由结组,不让一个人掉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排练,他们排练时的专注与投入令人感动。

       从确定表演课本剧起,各小组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为了还原战国风貌,同学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设计了古朴的衣衫,一针一线缝制出衣角的褶皱;绘制了简易但氛围感十足的道具,如邺县地图、巫婆法杖、官印等,样样精巧。演员们更是日夜揣摩角色,“西门豹”反复拿捏威严又亲民的语调,“巫婆”苦练狡黠阴森的眼神,力求贴合人物形象。

       表演当日,大幕拉开,观众瞬间被带入邺县的世界。旁白沉稳开场,诉说着邺县的民生疾苦,台下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西门豹”大步登场,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尽显清官气度;面对“巫婆”“官绅”的勾结作恶,他不动声色、巧设妙计,一句“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平和中暗藏机锋。“巫婆”哆哆嗦嗦地被投进漳河时,全场哄笑;“官绅头子”磕头求饶,涕泗横流,活灵活现的演绎引得台下掌声雷动、呼声不断。

所有演员兴奋异常,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带给自己十分深刻的感受,让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这个故事,了解了故事中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变化。并选出了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此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剧情,感受故事,爱上阅读。也希望学生们保持住这份激情,在阅读中创造,在创造中对阅读更感兴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5
发表于 2024-12-30 15: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比尾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伞、公、兔、尾巴”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疑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 能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4. 理解把字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读好疑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2. 难点:读好疑问句的语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做游戏:我说你指。教师说身上的部位,学生摸自己身上对应的部位,当老师说摸尾巴时,学生感到奇怪不知道摸哪,教师总结,人类尾巴退化了成了尾椎骨,不过他依然有保持平衡的作用。不同动物的尾巴有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比尾巴大赛,以此引入课题《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疑问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节读课文,规范纠正“谁”字的读音。
2. 讲解疑问句的正确读法,朗读时语调应是上扬的,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句的语气再次朗读课文
3.带领学生找本篇课文小诗出现的轻声词语(尾巴,猴子,兔子,鸭子),回顾之前讲解读轻声时,要读得短而快。全班齐读巩固轻声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找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全班齐读第一小节,随后出示诗的末尾标红的音节,学生观察后发现,都有前鼻音韵母an,教师总结,在小诗中最后一个字运用相同的韵母结尾叫做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之后再找学生读第一小节。找学生朗读第二小节,随后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2. 认识动物及相关生字词。
•今天森林王国里比赛的小动物来到了课堂上,全班一起认识一下它们,通过开火车,全班齐读等形式,读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这6个动物。
思考:老师出示伞的图片,让学生与“伞“字进行对比(课后第二题)
•学生回答并总结“伞”字的撇和捺很想伞的伞面,上面的架子很像“伞”字的撇和点,老师补充,握伞的的地方很像“伞”字的竖。老师总结,通过图片,我们也可以认识一个字。
• 思考:一把伞的“把”字是什么偏旁,一般和什么有关?
• 学生回答,是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教师拿出一把伞给学生演示,用手把一把伞握住,这里一把伞的把就表示的是一个量词了,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并出示刀、钥匙、扇子的图片,除了可以说一把伞,还可以说什么。
• 学生回答,一把刀、一把钥匙、一把扇子,随后全班齐读体会把两次的用法。
3.第一场比赛已经结束了,教师提问,第一场比赛比的是尾巴的什么?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比尾巴的长和短,谁的尾巴像一把伞,比赛的结果是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4.理解课文中的生字
• 通过兔子和猴子尾巴的图片,来让学生明白长短的含义,提问学生,为什么猴子和兔子的尾巴不一样长,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猴子的尾巴长是因为可以够住树枝爬树,兔子的尾巴短是因为方便逃跑不被吃掉。随后让学生齐读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这句话。
• 再次展示小白兔的图片,引导学生兔子的上半部分,像“兔”这个字的上半部分,耳朵像一个新的偏旁,斜刀头。兔子的前腿和后腿分别像“兔”字的撇和竖弯钩,最后的点像兔子短短圆圆的小尾巴。
• 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见过带斜刀头的字,回忆在哪里学过,是什么字?学生回答,在《画》里学过,远看山有色的“色”字,和读一读的《家》学过,小河是鱼儿的家中的“鱼”字,都是斜刀头的字。
• 展示小松鼠的图片,提问学生,我们已经了解了猴子和兔子尾巴的作用力,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降落伞的作用,随后教师出示降落伞的图片,总结松鼠又大又蓬松的尾巴可以保护松鼠从树上落到树下时避免受伤。
之后,采用分组读、师生互读,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课文的一二小节。
5.理解课文中的生字
• 学生回答学生朗读公鸡的尾巴弯,教师讲授公鸡的公偏旁为八字头,前面学的伞字,偏旁为人字头,再让学生回忆伞的图片,人字头为伞面,如果是八字头的话,伞面就开了,会漏雨,以便让学生区分开公和伞的偏旁。
• 教师再次让学生回忆课文中哪里出现过“弯”这个字,学生回答,课文《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一起读中的月儿弯弯,以及《四季》中的谷穗弯弯,让学生加深对弯字的印象。
• 朗读鸭子的嘴巴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扁字的含义,教师出示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鸭子的嘴巴和尾巴都是扁扁的。
• 朗读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之后教师提问,什么叫最好看?学生回答,没有比他的尾巴还好看的动物了。教师总结,没有比它再好看的,那么它就是最好看的。
• 教师组织男女生一问一答读三四小节。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要读出节奏,通过拍手的方式师生齐读课文。
(四)领悟问答形式,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同桌两个互相问,用谁的什么?谁的什么最什么?来问答?
学生回答,谁的耳朵长?大象的耳朵长谁的翅膀最好看?蝴蝶的翅膀最好看。
(五)总结升华
每个小动物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1. 找一找其他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 背诵课文。
四、教学反思
1.要更加注重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感。
2.疑问句的反复练习:读好疑问句的语气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教学中,尤其是小节中的长的疑问句,我应该给学生明确朗读的划分节奏,并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好疑问句的朗读技巧。
3.课后延伸的辅助:面对突然出现的好几种动物,学生可能一时难以准确判断出每个动物所呈现的鲜明特点,我应逐步引导学生,分组呈现动物的图片,并且还应先找一些学生做问答的练习示范,让其他学生清楚这一环节我要做什么,我怎样去做,之后再让同桌两个做练习,这样拓展延伸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75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4-12-30 2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云超 于 2024-12-30 21:57 编辑

                                                                                                                              语文微变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小老师带领,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数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小老师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果物呢?,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通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同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六、总结提升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美的事物。

     教学反思:
       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出赞美秋天的话。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
      本节课中,师生关系融洽,我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地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教师用内在感召力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教学准备还不够充,分课件如果能动起来就更好了,尤其是“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和“树叶黄了,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进行比较时,如果真的有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更好了。同时,多一些合作、探究的学习环节,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发表于 2024-12-31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Lesson 1 Li Ming's family》(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Lesson 1 Li Ming's family》是冀教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以介绍李明的家庭为主题,通过展示李明一家人的图片及简单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以及描述家庭的基本句型。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成员的词汇,如 father, mother, brother 等,以及 “This is...” 的句型来介绍家庭成员。能听懂、会说、认读本课内容,并能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
2. 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中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对话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家庭,培养创新思维。
4. 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家庭成员的词汇和 “This is...” 句型。
(2)能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
2.教学难点:
(1)理解和区分不同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2)在实际情境中自然流畅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李明一家人的图片和创设家庭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家庭成员的词汇。
3.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游戏活动,如 Bomb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李明一家人的图片、单词卡片、老师全家福、奖励贴纸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家庭主题。
(1)教师播放一首关于家庭的英文歌曲 “A happy Family”。
(2)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What's the song about?”“Who is he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family”
(3)教师展示李明一家人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Li Ming's family。
2. 学习新知识
(1)听课文朗读,完成任务单。
(2)出示李明一家人的图片,依次介绍家庭成员,如 “This is Li Ming's father. This is Li Ming's mother. This is Li Ming's brother.” 同时出示单词卡片,教授新单词 “father, mother, brother” 等。
(2)教师强调发音,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如 “father” 和 “mother” 的发音区别。
(3)教师通过闪卡游戏、大小声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新单词。
3. 学习句型 “This is...”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介绍家庭成员的句型。
(1)教师再次指着李明一家人的图片,用 “This is...” 句型介绍家庭成员,让学生熟悉句型的用法。
(2)教师让学生用 “This is...” 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如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 等。
(3)教师请几位学生到前面来,用 “This is...” 句型介绍自己带来的家庭照片上的家庭成员。
4.播放录音,进行跟读。再次语音练习。
5.情景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1)教师展示自己家庭照片进行介绍,再让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然后进行对话演示。
Student A: Hello! 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Student B: Nice to meet you. 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my sister...
(2)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3)教师请几组学生到前面进行展示,评选出 “最佳表演组”。
5. 拓展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
(1)教师让学生用彩色笔在家庭树模板上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在旁边用英语写上家庭成员的名称。
(2)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家庭树,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3)教师请几位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家庭树,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庭。
6.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1)教师提问学生:“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用英语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关于家庭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掌握了重点单词和句型,并且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之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发音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增加朗读时间;在小组活动中,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教师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发音的训练,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小组活动的设计,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4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发表于 2024-12-31 1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璐瑶 于 2024-12-31 13:54 编辑

探秘山海 写绘神奇

                                                                                                       ——《孩子读得懂的山海经》整本书阅读推进课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读《神兽》一书时了解的神兽形象和故事。
2.梳理读书时用到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阅读材料:《孩子读得懂的山海经》系列读本
2.辅助材料:学生作品、阅读记录单
三、教学过程
孩子们,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山海有经,古木有灵。这学期我们一起读《孩子读得懂山海经》,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1.梳理《神兽》
我们知道这个系列读本分为神兽、神话、异人国三册,上周我们读完了这本《神兽》,在这本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充满古人想象力的神兽。
其实《山海经》里的神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电影《神奇动物 格林德沃之罪》里,吸引了众多眼球的金毛小怪兽,就来自《山海经》。
它是谁?驺吾。
(1)神兽大放送
在读神兽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试着用多种形式记录下来书中的神兽,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成果吧。

(2)神兽征集令
如果你能领养一只山海经里的神兽,你会选谁呢?(外形、神奇特点、想向它学些什么本领)
(3)读书小妙招
在读这本书时,我们试着运用了一些之前学过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你能说说你用到的阅读策略或者阅读方法吗?
阅读策略:预测 提问 阅读方法:批注
2.开启《神话》
大家一起梳理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有效,或者收获更多。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开启《山海经》系列神话这本书的阅读了。
请大家翻开目录,看看目录里有没有你熟悉的神话人物?你能跟大家说说吗?
接下来请大家根据目录提示找到第一个故事《陆吾》。
先找到原文部分,老师带大家先读一遍。
自己读原文,可以试着借助注释理解原文的意思。现在和你周围的学习伙伴一起说说原文的意思吧。
谁想跟大家说一说这段原文的意思?一起理顺意思。
现在去读一读前面的故事吧。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试着运用前面梳理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可以边读边预测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旁边做出批注。遇到生僻字可以积累到阅读单上。
谁想来说说自己做出了哪些批注?
孩子们,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大家可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运用阅读策略和方法,做一个有智慧的小读者。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旨在帮助孩子梳理在已读部分了解到的神兽,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用到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并提醒学生可以在后续阅读时继续使用这些阅读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看,学生对“神兽征集令”这一环节的问题更乐于分享,所以可以考虑将“神兽大放送”和“神兽征集令”交换顺序,这样课堂伊始的气氛会更好一些,更容易带动学生进入状态。
在“神兽大放送”环节,展示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不同种类的作品,如果可以将故事、孩子本身和作品三者联系起来效果会更好。例如,有一些孩子选择用“画出你脑海中的故事”阅读单记录读书所得,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试着把学生自己的小画和故事中的插图做对比,把学生作品和故事文字关联起来。
学生在回答“神兽征集令”的问题时,可以将PPT出示的提示更改为发言提示语,鼓励学生在中年级回答问题说完整的一段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3

帖子

2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发表于 2024-12-31 17: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识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理解“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种方法(如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
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领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晋西北地区的地理、经济、环境图片,以及老人植树造林前后的对比图)。
相关图片资料、小黑板等教学工具。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展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引导学生描述所见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揭示课题《青山不老》,提问: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2. 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在课题上加上一个醒目的问号,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对“老”的理解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 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
反馈交流: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教师适时引导。
2.出示学习目标:
识记本课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
艰辛与决心。
3.检查生字词:
认读生字词语,重点指导“肆虐”等难记词语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感悟奇迹
1. 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从文中找出相关句段加以说明。
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并引导学生齐读。
2. 品味“奇迹”:
引导学生理解”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一连串数字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通过计算3700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之大。
3.朗读感悟:
朗读描写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段落,感受老人的艰辛与决心。
引导学生想象老人植树造林时的场景,体会老人的不易与坚持。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伟大精神。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思考“青山不老”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回顾上节课内容: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 揭示本节课目标:
深入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的精神品质。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理解,领悟精神
1. 分析老人植树造林的环境:
提问:老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描写。
展示晋西北地区的地理、经济、环境图片,加深学生对老人
所处环境的认识。
2. 体会老人的艰辛与决心:
提问:老人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描写,体会老人的艰辛与决心。
3.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提问: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引导学生从老人的精神品质、植树造林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含义,体会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伟大精神。
4. 朗读感悟:
朗读描写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段落,感受老人的精神品质。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 分析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等部分,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2. 学习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3. 讨论交流:
提问: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联系实际生活:
提问: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老人一样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青山不老的含义
1. 与山川共存
2. 与日月同辉
3.环保精神永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领悟了“青山不老”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撰写感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家园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0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3
发表于 2024-12-31 19: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刚刚结束了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的学习,这是一段关于阅读和成长的旅程,每个孩子都是这旅程中的主角。
这篇文章,是作家叶文玲对童年阅读生活的温馨回忆。她的书籍从简单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旅程不断延伸。孩子们在课堂上,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了这段旅程。他们用色彩和线条,绘制出自己的阅读历程图,每一幅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这些孩子们,他们没有专业的绘画技巧,但他们有最纯真的想象力。在短短几分钟内,他们就能构思出自己的阅读历程图,这让我惊叹不已。他们的画作中,有的用鲜艳的色彩表达对书籍的热爱,有的用细腻的线条描绘阅读时的宁静,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个性和创意。
在分享环节,孩子们自信地走上讲台,讲述他们的读书故事。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们分享的不仅是读书的经历,更是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长生果”一般,滋养着他们的心灵,激发着他们的潜能。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在课堂上绽放。他们的每一次创作,每一次分享,都是他们个性和才华的展现。这些孩子们,他们不仅是未来的读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
当你们看到孩子们的阅读历程图时,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童年的阅读记忆?是否也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到骄傲?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他们心灵成长的见证。在这个“读书明智”的主题单元中,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阅读,更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爱上阅读,学会思考,勇于创造。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长生果”,在阅读的滋养下,他们将茁壮成长,绽放光彩。在这个温馨的教室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与“长生果”的奇妙旅程。他们用童心绘梦,用创意启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继续在书的世界里,探索、创造、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4:52 , Processed in 0.0818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