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1下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8

主题

20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0
发表于 2021-12-10 15: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崔金柳 于 2021-12-10 15:27 编辑

    《爱弥儿》
       卢梭曾经当任过短暂的教师职务,这简短的教育实践引起了卢梭对教育问题的浓厚兴趣,从此他观察思考,遂于1762年完成了他构思20年、撰写3年的教育名著《爱弥儿》。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书中第二卷中,写到:如果孩子长得很聪慧,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远虑!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的根源。象人这样短暂的一生,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可靠的现在,简直是发了疯!这种发疯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为它随着人的年龄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时刻都是那样的猜疑、焦愁和吝啬,宁愿今天节约一切而不愿百年之后缺少那些多余的东西。因此,我们现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时间、地方、人和东西;我们个体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书中在谈到孩子幼年教育时,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到达相应的年龄阶段必然会明白一定的道理,这时在进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学习,相信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0的,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很难有共鸣的,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差的,或者说无。从小给他们灌输一个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书中所说,可能会取得反效果呢?这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学习起步时,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而且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3

帖子

5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9
发表于 2021-12-10 15: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传》读后感
       孔子是我们懂事起最早接触的大家,上学后又不停地学习有关他的知识、言论。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被尊为至圣先师,更被历代皇帝加封了无数头衔。当然,这种加封不排除“利用”的色彩。鲍鹏山先生所著的《孔子传》,他所理解的孔子,更加接近我心中的孔子,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焉。其中的某些观点也具有突破性,对孔子言论的解释也很精彩。
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很远,但其思想却具有前瞻性,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一个人的思想太过落伍,或者太过超前,都是为世所不容的,孔子的思想是超前的,因而注定寂寞。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大概如是。寂寞者惟其寂寞,乃是在于坚守,如果放弃信念,随波逐流,那是不会寂寞的。所以说,寂寞是圣哲自己的选择。我们看到孔子内心对真理的仰望与追寻,因为他有这样一颗纯粹而不断进取的心,故他能从一切境界中学习,能从《关雎》这首讲男女爱情的诗中看到君子之道。他的行为、他的教诲,都是这样一颗心的自然流露。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因为自己所属的不同的阶级、族群,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形成种种的隔膜、误解,其根源都是一“我慢”二字。而好的教育能消解这种隔膜。而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断切磋琢磨,不断上进的心感染了弟子,因为他的生命有方向,弟子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孔子,对中国几干年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推动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几干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自觉承担起天下兴亡的重任。他们严格的要求约束自已,“君子”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字眼;他们自觉地进行文化的传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修史集,兀兀穷年;他们还会在国家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写下一个个文人报国的传世佳话……杜甫,范仲淹,苏轼,岳飞,文天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周恩来……这数不胜数的名字,正是这崇高人格的伟大后继者。而这个名单,还将会越来越长。
      一个名字,传颂了两千多年,现世安稳,他温良敦厚的性格,他先天下的济世情怀,他那放诸现代仍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精神家园中最温暖的守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5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发表于 2021-12-10 16: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书中作者说,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幸福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5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21-12-10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有感
  这是本写给老师的书,班级里总有那么些学生:有的顶撞老师,经常迟到;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甚至离家出走;教师在他们身上花费很多精力,然而收效甚微。教育这些学生,需要耐心,更需要教育的智慧。自从去年接手两个班并担任他们的数学老师后,我在每个班也有了几个“头疼”的对象,面对这些性格迥异,各有特点的小朋友我也一度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去接招,但经过这一年的实践以及阅读本册书籍,应对这些小朋友我也有了些自己的“灵丹妙计”。
  就给“问题生”下定义这一点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问题生,指的是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个案诊疗的学生。”这是王晓春老师相对来说倾向的一个说法,而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对于问题生的定义不必过分较真,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诊疗当中。
  这类学生在教师工作中处于什么位置?无论是已有经验的累积还是书中王晓春老师的观点,我发现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倒挂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孩子,本该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到多数人身上,然而许多教师实际上是把重点放到问题生身上了,因为他们害怕“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结果满脑子都是“老鼠屎”,这一点是我们许多年轻教师应该注意的,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在意那些问题生,忽视了绝大多数的孩子。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 ,问题生只是教师工作对象的一小部分,对问题生教育绝不是越重视越好,教师也不该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花费过多的精力。谈及问题生教育,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本质上没有差别,只不过科任老师更侧重维持,因为你没有精力做细致的诊疗工作。优秀的课任教师,因为课讲的好,吸引学生,许多问题就会消解,不过面对问题生,最好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得已再请班主任,否则可能会降低你的威信,眼前虽然可能解决问题,长远来看麻烦更大,学生口口相传,往后的学生就会欺负你。假如课堂上出现个别学生的问题,尽可能当堂自己解决,避免请班主任“做主”。

  教育问题生大致有上中下三条策略,上策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能够把课上的尽可能吸引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到不上课就吃亏了,那么自然问提升课堂纪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但这一点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还是较为难达到的,而中策和下策中则有许多我可以在现阶段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中策中有一点-不搞“态度挂帅”令我感受颇深,问题生闯祸的时候常常顶撞询问或干预老师,很没礼貌,老师出于自尊或碍于面子就可能怒火万丈,不顾一切地要压倒问题生的气焰,打掉他的恶劣态度。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弄不好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教师的身份就会蜕变成学生的吵架对手,不得已只好由第三方出面解决。学生必须尊重老师这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此事不能着急,你不能要求学生在气头上立刻道歉,这违反人之常情,因为通常人们道歉都是冷静下来之后的事情。问题生出了问题,即使他态度不好,也不要急于“打态度”,要先调查事实,当你平静的向他询问事实经过的时候,他的恶劣态度就会很快降温。这一点对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在面对课堂或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突发情况时,我不急着让孩子马上认错,嗯 是尽可能以后平和的态度去询问前因后果,搞清“为什么?” 再说“怎样做?”
  有的老师说,问题生教育,采用上策(晾在一边),我没那个教学水平,达不到那个境界,采用中策(诊疗),我一时掌握不了这种专业技术。那怎么办?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下策-维持,相当于医院的“保守治疗”。恰当的妥协和让步,既然维持教师就不要打算事事顺自己的心,对待某些学生可以适当给点“特权”;不要和问题生撕破脸,对待问题生的错误行为可以惩罚、可以批评,既然打算维持,就千万不要和他们叫阵,主要目的还是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并非不负责,如果教师与学生恶斗不断又不能取胜,整个班级就始终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那损失就太大了,教师的失败感也会加重。
  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孩子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十足的问题生,但其中一个班里有位小朋友天天上课就是不听课,如果听了也就是故意和老是接话茬,导致我的课堂很难进行下去。课下我也和这位学生沟通过,这位小朋友人很聪明但就是不愿意学习,或者说不愿意在不能受到唯一关注的环境中学习,这种孩子急需老师或家长的关注,一但关注不足,他就会给课堂“使坏”,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也尽可能在课堂中去专门注意他,但是毕竟精力有限,有时还是无法关注到,因此每每面对这个孩子我总会有一种无力感,该怎样帮助这个孩子我也是不断变着法子去探索,也许未来我能找到一个更加恰当的方式吧。

  有时候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使得教师无法专心钻研教学,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平衡好好教学与管理这些特殊孩子之间的关系,既管理好这些学生又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2

帖子

2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3
发表于 2021-12-11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期其实想读的书有很多,可是时间总是不够用,能拿出大段时间静心读书的机会着实不多,因此《陶行知教育名篇》也只是粗略阅读,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却有很多收获,很能引起我的思考。从陶行知的理念中我感受到,有爱才会有真教育,我认为老师爱学生,应该是理智的爱,客观的爱,老师足够客观和理智才更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发现个性,及时帮助学生。而理智的爱也是严格要求和亲近的关爱都需要,小学学生还处于爱和老师亲近的年龄阶段,老师严慈并济才能做到更好地推动学生向上的进步和成长。在和学生相处中,既做学生的导师,又做学生的朋友。用知识引导他们,用关爱拥抱他们,要试着站在他们的高度和角度想学习,想相处,想这个世界。
      要想做到更好地教育不同的学生,还得学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陶行知曾对教师们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生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当班主任看到不合规矩,尤其是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友爱同学爱打闹伤害别人的学生时,的确特别生气,容易忍不住训斥学生,带班两年半,也一直摸索着如何在和颜悦色中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不怒自威,如何你笑着,学生也遵守纪律。实践中的确很难很难,佛系教师不好当。但是还是得一点点实践,如何春风化雨,如何更温柔的看待学生犯错。有一种观念一直支持我,那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会变化,教育中不能过分拔高,可能今年不会的明年就会了,可能这学期还不会学习,下学期就顿悟了。用发展的眼睛看待他们,耐心等待,也许这就是静待花开吧。但是光等不行,也得做点什么,比如按时浇水施肥,遮挡风雨等。懂得欣赏学生,还得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抓住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也是试误的过程,在一次次尝试和失败中,也许正是为翅膀在积蓄飞翔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2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9
发表于 2021-12-11 1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德的起源》
    马特里德利著作的经典书籍美德的起源,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识的美德是指存在社会潜意识里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它主要提供一种自制的,积极的态度,我认为站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美而是不需要理由的,一个人拥有美德,那将是好上加好的事,如果一个人没有美德,他只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也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他在别人眼里不怎么完美罢了,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对美德产生了新的认识,一个更贴合这个世界,更贴合人的本性的认识。这本书于2004年问世,作者本身也是一名动物学家,这样这本书对人类的剖析显得更加理性。
    美德的起源,这本书一共有13张,今天我与大家分享本书的前七张,通过阅读,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要点,一、基因具有他的一个固有的本质,二、相互协作背后的秘密,三,打破信任的后果。首先说基因具有他的一个固有的本质,作者在书中明确的表述出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书中作者引用了年轻的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一句话,让人细思极恐说,我们人类只不过是一些活着的机器,一些只知道执行程序的机器人,我们只会按程序来保护一些叫做基因的自私的家伙,这虽然是真理,却仍然让我们感到诧异,虽然早在几年前我就知道了这一切,但我好像一直都没有完全适应这一事实,试想一下,每一机器都像被催眠一样,四处奔走,奉行着自己的真理。所有基因的真理都一模一样,但逻辑上又相互矛盾,这一阵你就是我所携带的遗传物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因此,为了他们的生存,以所经历的沮丧,痛苦甚至死亡都是值得的,你正是这样一些具体的综合产物,长期以来,一直坐着逻辑谬论的服务。
作者表达蜂巢中的判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自然界中只要存在互相协作的地方,就无法避免类似的冲突,无论在合作的哪一个阶段,都会出现判断,都会有破坏团体合作的个体分子,和谐状态,必须以自私生物个体的判断得到压制为前提,人类社会中也同样存在着自私的个体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而丰巢中的判断者,其不得而终的后果,也证明了打破信任的后果,个体思域与互助并不一定相容,那也得看从哪个方面去看。
文章提出的囚徒的困境就呈现给我们一个严酷的事实,自私自利之间是如何建立起不受禁忌,道德约束以及良心谴责的协作关系,热带雨林就是囚徒困境中的产物,雨林中的树木都是靠消耗集体的能量,使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他们只顾自己的成长,却从不繁殖小树,
如果树林之间能联合起来清缴所有的大树,并且规定所有树木最高只能长到十英尺,那大家都会分享到充足的能源,然而,他们根本做不到,那岁月如何能引导人们与社会与他人为善,后来有两项研究协作互惠的实验,推翻了上述的囚徒困境,实验表明,30年来,人们从求助困倦中得出的结论一直都是错的,同时,作者还列出了许多例子,以此证明一件事,在社会生活中互惠互利,似乎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私欲驱使我们的本能,我们无需认识分析推理就知道以德报德,根本无需别人教导如何去做,一天天的过去我们自己就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一原则,使之渐渐在心中根深蒂固,因为大自然选择了这一机制,帮助我们从社会生活中获取更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而要强化上述这样的机制,使自己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以德报德,才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反而言之,处于基因自私的本质没有什么义务比报恩更重要,谁都不会信任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样的话题同样可以被放大到社会市场公共利益与个人所得,回顾注重技术的时代,如果某一生物将集体利益置于自身个体利益之上,那是因为他的命运与其所在集体的命运息息相关,更确切地说,集体的秘密只是她的命运。
人类社会是一个更高维度的抽象的生命体,而我们人类个体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胞,站在个体这个维度,我们不过是在私域的趋势下,让自己更加美丽,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站在集体社会这个更高维度的生命体来讲,他不过也是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所谓,美就是美的事物得,也就是得到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周围环境中更多的一切。这或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5
发表于 2021-12-11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文佩 于 2021-12-11 18:06 编辑

      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是于老师从教50多年的全面总结,在这本书中,于永正老师用平时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给了我深刻的感悟。
      那么怎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也是思考过的,也提问过我的学生,但是答案多种多样。如:“有好的才学,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就是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的喜欢老师。其实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渴望自己的老师,都能喜欢自己。
1、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于老师在书中介绍到,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他的影响很大,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她,如果老师能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别样的境界。“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爱心,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的力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理解与宽容学生,关心与关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理智与情感交融的氛围中享受爱的滋养,实现快乐成长。于老师用了这样一句名言“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对待学生,要有爱的包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那么那些“火”可能自然而然就熄灭了。再想想我,我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老师,可能是因为个别学生的不听话而想发火,现在再想一想于老师书中所说的,对学生的“调皮”又有什么可以不包容的呢?要从孩子的角度来想这个事,火自然也就下去了。

2、欣赏学生
       教师应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欣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即使它是那么的“昙花一现”,哪怕进步是那么的微乎其微,都要真诚的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对我有信心”。对“差生”,更不要让晕轮效应成为他们的定格。教师如果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唤起学生的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欣赏,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开发他们封闭的心扉,修补他们心灵的困惑,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对于如何能够做到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于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讲课时,眼观六路,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学生;课外活动时,加入到学生跳绳的行列……而光有这些还不够,还缺了最重要的,那就是微笑。微笑是老师的名片,脸上有笑学生就会有亲切感而无惧怕感。
3、为人师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大量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当教师的言行一致时,教育的效果最大。于永正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着榜样的影响力。比如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将自己装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在穿戴上一点儿也不随意;再比如他无论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都工整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潦草;再比如再比如他犯了错误一定会当着学生的面承认,不掩饰不支吾。只有自己做好了,才会带领孩子们跟着一起做好,这才能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并在教育教学中实践,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1-12-12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美的历程》

“美”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能让读者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书。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这部书的“美”,首先最主要地体现于作者对“对比”这种表现方法的纯熟运用上。
    文章中诸如“如果说,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中唐以后)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当我们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美的把握和运用,一句话概括了从战国到中唐之间的中国美的灵魂,而且这句话本身也是如此地具有美感。句子的排列虽然不是那么的工整一致,却在各个时代的对比中,将每个特色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句子中所用的诸如“表现”“突出”“呈现”这类的词语,也恰到好处地配合着作者要描述的内涵。
    相同的句子,文中还有“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此观点的正确性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印证,例如,词大多描述生活情态,恰好符合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晚唐“对日常生活得兴致”,并且也符合历史上盛、中、晚唐的人们的思想情况。对文字的运用如此娴熟而又准确,相信李泽厚先生已经对中国的美的灵魂掌握得相当精准。本书的封底中提到:“他(李泽厚)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李泽厚先生以极其细腻的感觉体验着、感受着中国的美,并且将其用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读者,不仅教授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美的熏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发表于 2021-12-12 15: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劳动教育的光辉思想主要有:一是劳动教育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是劳动教育给正在成长中的人赋能,三是劳动教育可以为幸福人生奠基。而这三方面联系起来看,恰好形成了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尤其是第一条,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对我们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无劳动、不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对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单独的智育,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以德育为核心,共同服务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
     教育的初心是立德树人。回归教育的初心,就是要回归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劳动教育本身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回归劳动教育,就是回归到培养爱劳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4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5
发表于 2021-12-13 08: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      
1.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我觉得作为教师最应该关注的就是那些脸上很少有笑容的孩子,还有在班里没有存在感的孩子,孩子的这种性格会让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缺乏兴趣和主动性,所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体会和伙伴相处的快乐,是很不错的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要多一些爱的鼓励,多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做事、一起聊天,全方位的关心学生的生活。
2. 让班级成为思考的王国。一个善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生动、形象、有趣,给人惊叹、富有智慧。有效的传授和获取知识,就必须打开学生的思维,不能让学生成为承载知识的机器,不能捆住他们的幻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翅膀。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或是班级活动中,我们都要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激发者,让学生总是在发现中思考,在质疑中获得新知。
3. 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所学到的和学生潜力所学到的,要比老师教的多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成功的教育模式,就是给孩子“渔”而不是“鱼”,只有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具备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品格。所以或教育或教学中更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认识自我、自我反思、自我管理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多关注自我行为,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8:14 , Processed in 0.0768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