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校本课程《人生幸福课》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4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22-6-23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是一生的事儿,读《终身成长》
固定型思维的最本质含义就是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不要小看这一句假设。当我们每个人相信自身的才能是不变的时候,它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说,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包括他急于证明自己,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给别人看。
所以,我们可以说对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来讲,他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主题词就是证明。所有电影的大反派到最后无一不是为了向自己的父亲证明,向当年伤害过自己的恋人证明,向自己的母亲证明,向周围的人证明,向社会证明,他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因为他相信这个东西是不变的,所以他急于证明。
而真正的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去琢磨、去想,做错了一遍题以后,归纳总结思考,这才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因此,从学习方法上,这两种人就是不一样的。固定型思维的人能不努力就尽量不努力,在所有的考试过程当中,学习过程当中,只要能够达标,只要能够排在前几名。所以,你会发现为什么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真的是有影响的。
学校也是老师学习的地方。因为有大量的老师有着固定型的思维。比如说,我记得我们从小就听到一个说法,说女孩子过了初三以后就不行了,这种说法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讲的,特别多的老师天天这么灌输。所以,你会发现真的有很多女生慢慢地就开始落后了。那些女孩子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老师负面情绪的影响。因为我们在大学里边见到了很多女学霸,女生是完全可以学得很好的。但是,如果老师整天嘴里边念叨的都是女孩子不适合学数学,女孩子学个文科比较好等等,这些想法就是典型的固定型的思维模式。
所以,如果一个老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他能不能教,而是我怎么去教,怎么能够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变得更好。这时候学校的教育会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所以,打破老师对于学生的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教育当中,最能够给孩子带来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夸奖,很多老师现在学会了夸奖学生。但是,你知道如果夸得不对的话,会导致孩子更容易变成固定型思维,也就是千万不要夸她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有绘画天分、你真有书法天分,你真有数学天分。
你夸奖的都是这些固定的结果、这些评判,当这种评判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以后,如果刺激到了他的多巴胺,他觉得好开心,他今后就会不断地去追随这样的感受——怎么样能够体现出我的天分,怎么样能够体现出我跟别人不一样,怎么样能够体现出我的优势,开始去做那些事情,他失去了成长型的思维。
成长型的思维所要夸奖的地方是在于我看到了你努力的方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能够带来成长?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成功、进步,他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是来自于他用了正确的方法,做对的事。这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被慢慢地塑造出来。所以,这是它们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老师的自我成长能更好陪伴学生的成长,我们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都要考虑能不能对孩子的终身成长有利,这是我们的学习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6-23 16: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读后感
本学期我选择了《见识》这本书进行阅读。首先吸引我的是封面的几个大字“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这本书属于认知升级类的著作,读完后也有一些收获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本认知升级类的著作,专注于底层思维的升级,作者认为,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不幸的命运,因此,只有不断升级思维和拓宽见识,才能走得更远。
人们说,一本好的书能够撬动你原有的固化思维,并推动你迫不及待地去思考、去行动、去学习、去升级,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的话,这毋庸置疑是一本好书,因为,我正在被影响,并学着去思考去学习去升级自己的见识与认知思维。
关于见识:为什么人穷志短?
在书中,吴军老师对“人穷志短”从见识的角度作了新的解读:贫穷会令人走不出原有的生活圈子,以致缺乏远见。这里的贫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指精神上的。当我们不自知这种贫穷时,我们会认为现在所处的圈子及所拥有的一切,就已经是全世界,而这个全世界,便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书中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
关于阅读: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关于阅读的意义,它说,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我们今天有很多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渠道,但是它们不能帮助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不是给我们带来闲暇,而是让我们更加没有闲暇来思考。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在读纸质,我们必须有比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我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里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感,并最终成为个更好的人。
关于死亡:原来,死亡是人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
我从来不知道,死亡可以被赋予社会意义,在我的认知里,死亡更多的是个人、家庭或家族的意义,是结束,是继承,是哀痛,是恐惧,是最好不要面对的事实。而读了本书以后,对死亡的认知,被瞬间升华了,有生就有死,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不论走向死亡的一生是如何的,结果都终难逃这一基本规律。既然如此,为何不站在一生的最高度,去过好每一天呢?
这本书也提供了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
1.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贫穷没有必然联系。
2.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至于如何让人们愿意花钱,这是艺术。我们可能更需要独立思考,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找到那些随大溜的人忽视掉的机会。
3.关于金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4.阅读的意义。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輿论支配的方式。一本好书,本身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5.关于选择。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这本书的精华部分绝不仅以上几点,我只是摘取部分进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4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22-6-24 0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源于有一次晨跑听到樊登读书的推荐,于是买来读了。彭凯平老师写的《孩子的品格》它的副标题是“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普及了一个常识:好的心理学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经验总结。它直击的主题:怎么样能够培养一个更加阳光健康的孩子。这本书开篇就写了一个非常沉痛的案例。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心理学的作用不在于完全治好一个问题,我们就是给人一种希望、一个光明、一个援助。让那些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人知道有人可以去帮助他们,这一点很重要。
人是有一种内在的积极力量的,我要去鼓励他,去挖掘他身上的积极力量,并且帮助他设计出一些行为的规范。书中告诉我们: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这个能力是可以锻炼、修炼的。当然还可以沟通、交流、谈心、说话、运动、冥想,这些都能对情绪有帮助。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射。所以要想让孩子的情绪力提高,你得先管好自己的情绪。把抗逆力当作一个免疫能力。而抗逆力的锻炼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父母设计的。这一点其实挺重要的,因为如果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而是被父母安排抗逆力的锻炼时,他会产生反抗、焦虑、不理解、愤怒等情绪。所以,通过沟通、交流,让孩子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挑战,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发现,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共同设计一个抗逆力的挑战,比如钢琴弹多长时间,弹什么样的曲子,难度有多少,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孩子的自主选择其实是特别重要的。
有道无术,术可至深;有术无道,永远止于术。心理学给你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你懂了之后,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但是如果你学这个方法,学那个方法,却不懂得后面的科学道理,你就永远被方法所累,而且还不一定产生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脑科学,了解一些最新的研究,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发育的,搞清楚你自己的大脑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教育很简单。正本清源,就是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支撑、足够的爱让他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4

帖子

4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0
发表于 2022-6-24 0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思维泥潭》这是一本帮你解决如何创新的书。
首先要知道我们有一个认知框架。而这个认知框架是由范式造成的。范式是一切事物的联系,是理性和情感的结合。所以我们很难打破范式。就好像有人说,所有的孩子都不用上学一样,大家会认为这个人疯了。所以打破范式很难被人接受。因此我们就很难跳出框架,就很难自由的思考。
提高对当前框架认识的办法就是练习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普通人看画是看它美不美,艺术家是拿放大镜去观察的,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看得非常仔细。假如你是创业者,就要像艺术家一样去仔细观察,观察那些让你觉得不对劲的。然后想办法去解决它。当发现很多人不愿出门就可以吃到家附近的美食,美团外卖应运而生。
尝试运用隐喻,把两个毫无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如,时间就是金钱。
最有利于我们创新的是两个工具:冥想和放松。当你经过大量输入,深入一个主题,仔细去想怎么解决问题的时候,怎么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反而在你跑步,听歌,散步,冥想的时候,突然灵感就来了,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9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2-6-24 1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是心中要有爱,对他人有爱,对自己有爱,非暴力是爱的外在形式。在沟通过程中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解读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体会各自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合理地表达出来,使得双方能够互相理解,最终实现和谐的、充满爱的沟通。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假设人感受的一致性以及同理心,即人的基本感受是相同的,正因为人类的感受相通,所以才能相互理解。
      读这本书一方面能够学会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法,另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也是对心灵治愈的过程。书中对人心理需要和感受的剖析之精准,时常让人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早点知道这些该多好啊。在此,我非常感激本书作者和译者,让我们知道应当多注重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表达这些需求使沟通能够愉快地进行,下面列一些令我感触较深的点,谈不上感受,权当杂记吧。
      1)外在的驱动力是压力,内在的驱动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总是以"应该"做什么来要求自己、命令自己,那他一定会偏离自己的内心,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就像恋人刚开始是出于对对方的喜欢,所以一切关系都很融洽。而当热恋期过了,出于让对方幸福这一责任方面的考虑,爱情往往变得沉重起来。
      2)喜欢使用暴力的人,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是因为他内心的平静遭到了破坏,尤其是被暴力所破坏,所以他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内心的和平。但暴力从来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因为暴力不是人内心最终的需求。
      3)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需要,故而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靠、更长久。
      4)向别人倾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像有些东西在你你说出来的时候你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它。在痛苦的时候,合理的倾诉能够避免自己被充斥在头脑里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5)最后,这本书值得时常拿出来看看,当作一碗心灵鸡汤吧,需要的时候治愈一下自己的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6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6-24 15: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硕硕 于 2022-6-24 15:39 编辑

《关键对话》心得体会
       该书给我很多的启发。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意味着更多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教学生活中的沟通工作,更需要谨慎对待。本书学的技巧可以帮助我安全有效地在关键时刻表达自己的观点。它改变了我在家庭和工作中的一些错误沟通方式。书中介绍的技巧是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在综合团队建设、绩效管理、冲突化解、问题解决等诸多领域都有行动技巧指导。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对话呢?
       首先是关注内心,从心开始。要想解决双方的问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你要询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想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我不想我们双方争吵偏离问题而导致我们关系破裂,我的目的是想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寻求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通过审视内心的真正目的,这时候的你就开始懂得理性思考问题了,即使对方表现得很暴躁或者沉默逃避,这时候你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如何把对话拉回正轨。
       其次,营造安全感是健康对话的关键。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畅所欲言;而营造安全的氛围首先就是需要觉察,需要注意观察,观察别人的状态、觉察自己的状态,用以确认现在的氛围是安全的、可以正常交流的。观察也正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必须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再次,我们还需要掌握关键对话的技巧。
       技巧1:道歉
       当你冒犯了别人,或者是得罪了别人,首先要真诚的道歉,对你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去道歉。这样做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气氛,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尽量弥补过错。
       技巧2:对比
       通过对比来消除误会,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句式:“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这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消除别人的误会,重新建立安全形势。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明确你是尊重他们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
       在对话中运用正确的技巧,可以使我们达到更有效的沟通,教学工作可以更顺利的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1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7
发表于 2022-6-24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有感: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作者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你幸福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摇头或犹豫。其实,幸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后,幸福便唾手可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财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而这种意义来自我们在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亲子等人生课题中的创造与收获。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在书中,彭老师把幸福定义成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工作累了一天,回家躺着休息很快乐,但如果一直这么躺着,就没意思了;学习太紧张,玩手机、玩游戏,休息一下很快乐,但如果没日没夜地玩,人也会感到很空虚。“有意义的快乐”离不开目标与创造。
1.当我们为生活设定积极的目标,勤于创造而非消耗时,我们就能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温暖而持久的幸福。当然,生活不总是阳光灿烂的,一定有挫折、痛苦,我们应该如何控制负面情绪,才能常享幸福这种有意义的快乐呢?在书中彭老师提到“五施”——言施、身施、眼施、颜施和心施,就是说,做五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就可以让人获得幸福的感受。2.
2.心花怒放是自我的一直积极向上,幸福快乐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心,想法和行动达到这些。行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老以为是性格决定的,其实是行为决定的。生命有限,充分享受每一个瞬间,把每一分钟活得幸福愉悦,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3

帖子

2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
发表于 2022-6-24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方法》心得与收获
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到幸福?实幸福快乐的秘诀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于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换一种角度生活,以用心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忙”,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或许我们在探索幸福途中会遇到挫折,遇到阻碍,这都不能我们停止追寻幸福,我们务必时刻的谨记机遇是从困难中孕育出来的。就像书中提到的一样,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避免的痛苦,同时也会有很多内在与外在的,影响我们获幸福的阻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何种困难状况下,都允许自己去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幸福没有终点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更加的幸福,这就是从幸福到更幸福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

帖子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0
发表于 2022-6-25 1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读后感
何为幸福?古今中外,大家对幸福的理解各有千秋, 就像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感受也完全不一样。那究竟什么是幸福呢?通过阅读学习彭凯平教授的《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这本书,我对人生的幸福有了深刻的理解。作者彭老师说,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
要想获得幸福的人生,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那种快乐。我总结了几个彭老师的观点:
一、活在当下。
很多时候我们不幸福,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主要就在于我们太焦虑。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在当下。把当下的这个时刻过好。如果每一分钟都是心花怒放的,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将是心花怒放的,不是吗?
二、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适当的抬头,我们总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如果我们总是低头,我们总能看见泥泞。
三、常怀感恩之心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的今天都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我们吃的粮食都是无数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浇灌的。你可以说,我用钱买了啊。那如果人家不要你的钱,不种呢?或者不卖给你呢?感恩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恩孩子带给你的共同成长的经历,感恩你的爱人为你做的爱心早餐,感恩朋友们愿意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包容你。
四、敞开心扉,走出去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是从人际关系而来的”。我们需要别人的认同,我们需要去找到共同体,去寻找“共同体感受”,只要我们走出去,我们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我们只有敞开心扉,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
五、用爱他的心经营爱情和家庭
爱是什么?不要错以爱的名义去绑架我们的另一半或者是家人。爱是无条件的,爱是尊重,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爱也是一种承诺。任何的感情都需要经营,只是经营的货币是爱而已。
六、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天地之母,他可以润泽植物,可以滋养动物。当我们亲近大自然的那一刻,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自然这位母亲无形的爱,它能融化我们内心的忧愁,可以淡化我们内心的仇恨。何不去亲近她,并感受她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呢?
以上六点,是我读完此书的自我总结,我相信每一个人读一遍此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每读一本书,都是和作者的一次对话,不是每看完一本书就可以过好一个人生。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愿我们都能带着彭教授的建议,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6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发表于 2022-6-25 19: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姬欣 于 2022-6-25 19:23 编辑

《洞见》的收获与心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赖特的《洞见》,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他通过现代科学,尤其是进化心理学,打破人们对佛学的传统认知,立意新颖,看他在书中层层分解有种抽丝剥茧的步骤感,去掉浑然一体的装饰,直达核心。
《洞见》—书有两条主线,一是用自然选择的进化心理学建立与佛学的联系,作证佛学教义的真实合理;二是介绍佛学提供的一种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冥想。
这两条主线在书中一直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如果我们对佛学为什么是真的并不抱有执念,那完全可以简化一系列的论证,更多地体悟冥想的神奇,当我们洞见自己的内心,就能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力量。
接下来我主要来说说冥想的神奇。
当人们通过修习正念冥想,掌握沉浸在每日感觉中的本领,就能极大限度地改变知觉,以前听起来呱噪的乌鸣,变得美妙动听;窗外大街上串流不息的汽车行驶吉和邻居嘈杂的装修声不再会搅扰到难以入眠;对花花草草无感的人,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闻闻花香,抚摸斑驳的树干甚至可能与某种没有接触的小动物产生一种亲密的联系。作者将这种理解定义为对生物体更清
晰的领悟,而不仅仅指模糊的和平、爱和理解。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陷入教育孩子的焦虑当中。父母对孩子有种天然的控制欲望,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样子成长,忽略孩子的真实意愿,造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常习正念冥想有助于减缓焦虑,降低控制欲,如此父母和孩子都会变得更幸福。对待外人也一样,正念冥想的训练让你不再对马路上突然变道的司机爆粗口,避免变成追上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路怒;甚至对以往看不惯的“敌人“也能换个角度申视,重新获得认知,而建立起一种同情。
正念冥想让我们能清晰地体验感觉,而不是不加鉴别地被动服从,从而培养选择喜悦、快乐和爱等各种感觉的能力。因此,持续的修习可以丰富情绪,使人的情感变得更敏说,使人变得更幸福喜乐。对待世界的方式更自由、更快乐、更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10:42 , Processed in 0.1280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