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静敏

分享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15

主题

91

帖子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9
发表于 2023-9-28 1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偷时间的孩子》描写了孩子三剑客,民宇、建浩、志勋,三人是同班同学。因为贪玩,他们错过了去补习班的时间。正当他们想起会受到妈妈们的责备,想着没有时间该多好啊!突然家里的时钟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的愿意的话,去往没有时间的地方的门会打开。进入时间世界后,孩子们尽情地玩,但是玩着玩着也突然无聊了起来,想回家了。但是他们却被告知要把所用掉的时间偿还才能回家。找回已过去的时间太难了,孩子们都很后悔到了时间世界。孩子们为了回家,艰难地翻过又高又险的山,摔倒在悬崖上划破了手,被树枝划破了脸,吃尽了苦头。*终他们打动了时间时间的管理员,将他们送回了原来的世界,孩子们吸取了教训,决心要自己做个生活计划表,跑着去赶已迟了的学院的课程。
      电脑游戏就像是消耗时间的怪物一样。经历过打游戏的孩子都知道,感觉只是打了一小会,其实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读了这本书之后肯定会跟书中的三位小男孩有很多同感并且得到教训。世间一切事情都有其该做的时间,偶尔会想着: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就不会那样做的,如果那个时候努力做的话……等后悔的事情。明知道逝去的时间是捡不回来的。因此,要珍惜现在的时间,不要到过去之后再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78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发表于 2023-10-8 1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如歌》作者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于漪老师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园地,在语文教育、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和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产生重大影响,《岁月如歌》是她的从教经历、心路历程、经验成就和思想成果。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失落有收获……《岁月如歌》作者回顾了求学和从教生涯,总结了自己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的岁月人生,既有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心得,更有一位在逆境中成长、不断奋斗的教育家的教育思考。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于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一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于漪老师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地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她钻研教材的精神让我钦佩不已。以此对照自己,感到有着极其遥远的距离。
最后,我把我喜欢的于漪老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4

帖子

6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4
发表于 2023-10-8 10: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亚玲 于 2023-11-28 16:30 编辑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

之前听其他老师分享过这本书,感觉书中的很多观念很吸引我,于是在暑假买了这本书开始读。雷夫老师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要有爱和执着,要用心去教授学生知识,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努力地去创新,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勇气,激情四溢的去践行。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觉得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本书的特色有:
1.简单实用: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2.与众不同: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 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
3.指导家庭教育:文字中处处提提示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4.人性的光辉: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第 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好书,它值得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一读再读。雷夫老师是蔚然屹立的一座山峰,登峰的路径他已经为我们开辟,登峰中的挫折也已经预先告知我们!也许我们不能向他那样到达那高度,但这不妨碍我们向着这座山峰攀登。也许我们登不上他的峰顶,但我们可以登上自己的顶峰。一个人,一座峰,让一座座峰形成连绵之势,也蔚为壮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8

帖子

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6
发表于 2023-10-8 15: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佳鑫 于 2023-10-10 09:16 编辑

《小王子》读书分享
  《小王子》这本书,走进带着淡淡的诗意和哀愁的童心世界,如同行一次精彩的旅行,让人沉醉其中。
   六年前的撒哈拉大沙漠中,因飞机故障被迫降落的“我”意外结识了来自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他纯洁、忧郁,和他一起度过一段梦幻般的甜蜜时光。在短短的一周的相处里,“我”从小王子身上领悟到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最终小王子离“我”而去,回到了自己的星球,那个只有三座火山和一朵玫瑰的星球。
   多么令人心碎的故事!小王子为了得到心爱的玫瑰原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一心要回到自己的星球为她遮风挡雨,这就是爱的责任。
   “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用眼睛是看不见事情的本质的”。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处处都有感人的故事。在雨天,母亲将伞倾斜向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淋得湿透;寒风凛冽下,父亲毅然脱下自己的外套,将自己的孩子紧紧的裹住;日常生活中,就连动物都有感情,他们在主人力竭推不动小车时,会蹑起脚,缓缓推动小车,懂得知恩图报……难道这些是在我们眼里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理所当然吗?不,我想并不是,假如我们能够用心灵去体会这些爱与责任,懂得怎样接受爱,付出爱,传递爱,那么我想我们的心灵能够得到熏陶,日子也会充满色彩。
   小王子喜欢仰望星空。在面对浩淼的蓝天时,他就变成了一个敏感、忧郁的人。曾听过一句话:孤独寂寞的人总是仰望天空。我想说一个人虽然一生都无法踏遍所有的山川,但是抬起头,我们就会拥有全部的天空,那颗熠熠生辉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在小王子的话里,我读到一种伟大的感情:博爱。博爱或许就是小王子的小小星球上有一朵他牵挂的小花。
   看到这个故事我总是觉得自己就是那支玫瑰。
   这只小王子辛苦栽培、照顾,花了时间和心血养成的玫瑰,曾经她拥有小王子的所有宠爱和照顾,但是最后还是和小王子说了再见。“我们当时太年轻,不懂得如何去爱”。
   如果你爱上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夜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It is the time that you havedevoted to your rose that makes your rose so important”
   我们付出的时间都十分值得是那些时间让我们变成现在的我们。
   Roses will bloom all the tim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3

帖子

5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9
发表于 2023-10-11 15: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翠珠 于 2023-10-11 15:58 编辑

《猜猜我有多爱你》
   当妈妈后总想着什么时候我可以和宝宝一起阅读,在她半岁之前还可以给她读读书,虽然反应不是实时的,但我也乐此不疲。会爬之后突然间就不喜欢听书了,现在周岁过后我们又开始慢慢给她读起来了,虽然她不一定在听但是玩一会儿会爬回到我的怀里和我一起看。说一说我们近来读的这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完后我在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时我们需要回归最纯粹的情感,思考一个看似简单但却深刻的问题:究竟,我有多爱你?这个问题贯穿着爱情、亲情、友情的方方面面。
   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比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中的小兔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认真的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而大兔子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如此一来,不仅确定大兔子很爱自己,更希望自己的爱能胜过大兔子的爱。他想尽办法用各种身体动作、看得见的景物来描述自己的爱意,直到累得在大兔子的怀中睡着了。这本图画书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比较。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两只兔子都获胜了。整个作品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构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细节设置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这本书旨在强调,爱不仅仅可以用言语来表达,还可以通过行动、陪伴、理解来传达。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爱的本质。爱不是简单的情感,而是包容、理解、陪伴、奉献的集合体。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我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和传达这份深情。这本书提醒着我,爱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温暖人心,改变世界。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次温馨的亲子共读之旅,坚持对宝宝表达爱,接纳宝宝的各种情绪,正面反馈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宝宝学会表达爱和情绪,是我们永远需要学习的课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12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09: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绩效教练》读后感

《高绩效教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激发学生内驱力方面的点滴启发:
1.教练就是要学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对方把事情做好(唤醒)。——老师即便自己心里有主意,也不要轻易直接给学生指令或建议,而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变成学生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这样学生自己更有内驱力和责任感,更有自主性和创意。


2.要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存在的时候,我们才肯放下老师的架子,而变成教练,不断地去提问,用提问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状况。


3.惠特莫博士发明的这一套GROW模型,G、R、O、W这四个步骤,就是目标、现实、选择和意愿,这四个步骤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责任,同时认清自我的现状(需要老师的指导),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4.Coaching教练式辅导的死敌是leading引导。一旦他听出你在引导他,效果就打折扣了。所以,其中的关键是不评判。这一点既可以运用于学生,还可以用于与家长的沟通。


5.在未来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的是被激发,需要的是被辅导,而不是被指令。因为人们都越来越有个性,人都越来越独立。


6.做教练,重要是学会提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学生问你,老师这事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只需要说一句,你觉得呢?你就已经从一个指令型的老师,开始逐渐地变成一个教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1

帖子

4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4
发表于 2023-10-30 2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刘彦平 于 2023-10-30 22:06 编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 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 、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网络上对兴趣的解释。是 啊,如果一个人在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他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同时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为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甚至可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如果作为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将事半功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雷夫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他与学生利用10分钟长的时间玩"Buzz"游戏。他用玛西·库克数字砖教数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都可以想象到孩 子们上课时因紧张兴奋而快乐的表情、动作。他们的心一定在碎碎直跳,他们一定经常盼望这样的快乐的时刻每天都快点到来,他们一定也会为了更好的参与而努力准备。
  雷夫老师还会放映电影,帮助学生喜爱和了解历 史,让学生无形中受到教育。上自然课给了孩子更多动手操有作的机会,做中学,做中体味。56号教室还有做剪贴画、万圣节面具、自画像、线绳作品、表演魔术这样有趣的作业。好奇心强又爱玩的孩子在做这些的时候哪一个不会乐在其中。
  最让我震撼的是雷夫老师还会引导孩子们自组乐团和合唱团,在圣诞节为游民义演, 自行排练表演莎剧。让孩子 们在56号教室这个小社会里去体验经济制度的运作;带孩子们行万里路……在这样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能力不断增长 ,同时灵魂也在不断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1

帖子

4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4
发表于 2023-10-30 2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本帖最后由 刘彦平 于 2023-10-30 22:13 编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是的,雷夫老师做到了。 他的学生"很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 他的学生在班上能为了不干扰别人自行调节说话音量, 他的学生一起到饭店也会被饭店员工称赞是他们见过的最和善、举止最得当的孩子。他的学生乘飞机时, 机长和机上的乘客总是用掌声赞许他们安静的态度和礼貌的举止。他的学生会在圣诞节期间用温暖的歌声和美丽的微笑温暖游民的心。他的学生还 会每年积攒衣物和生活用品去救助游民……他的学生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老师是做到了。但是这一切得来多么不易啊!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 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他逐 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 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 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 进的观念和认识。雷夫老师也被称为"全美最好的老 师!"惟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 M、B、E勋章和"全美最佳教师奖"的老师。是啊!雷夫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他自己,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他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才做出了这样超凡的成就。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雷夫的生活: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 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2点钟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 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 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他在自序中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 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 的会很痛苦。"雷夫的成功让人羡慕,他的付出更让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6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1
发表于 2023-11-2 16: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养一只鸭子》读后感
《我想养一只鸭子》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由陈诗哥创作,其内容简洁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十分适合二年级的孩子阅读。
故事以一只小鸭子的视角,描述了它在空旷的世界中如何通过思考和勇敢的冒险,最终结识朋友、体验爱恋、组建家庭,从孤独中找到了独特的快乐。这部童话故事,表面上看是关于一只小鸭子的成长经历,实际上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即生命的起源。这种主题的表达方式,既满足了孩子们对动物天然的喜爱,又通过小鸭子的视角,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和理解这个世界。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对于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让孩子掌握并复述作品的内容,不应过分深究和反思童话的主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以点到为止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本书的主旨,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复述、训练语言表达、培养想象力等方面。
这部作品充满了美妙、神奇和幻想。例如,《鸭心》一章中,小鸭子在梦中看到了一系列奇妙的物品,这些物品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幻想和想象力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此外,故事中天真无邪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部作品的特色之一。例如,“我常想,鸭子为什么叫鸭子?叫瓜子不行吗?”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一个七八岁孩子会提出的,这样的语言风格既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又与书本故事有很好的联结,能够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总的来说,《我想养一只鸭子》这部作品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儿童文学的魅力。它既适合二年级的孩子阅读,也能引发大人们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和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象力的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1

帖子

6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9
发表于 2023-11-7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娜114 于 2023-11-7 08:59 编辑

学语文,就一件事
——再听于永正老师讲座

  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做,孩子就一定会有好的语文素养!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的高考成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叫“语文实验室计划”。
“计划”规定:
  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一位教高一的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悄悄推开教室门,对读书的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于是又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出一张语文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这两个孩子并没有学过高中的语文课本,但是平时一直坚持阅读。结果,李校长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0点几)。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老师们默然。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语文学习是不是很简单。
     秘诀是什么?两个字:读、写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这样做了。好,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中学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来了?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前些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日记中,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实际上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邓老师接着说:“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杨老师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
第一句是:“读书要早,著书要晚。”
冯先生后来虽然又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读书仍不间断。
第二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
第三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己要多看几遍。”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们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学了,就叫背。李振村痴迷语文了。徐老师看李振村作文写得好,说:“一个未来的作家将在我们村里诞生!”并偷偷送了几包书给李振村读。那年头,像茅盾的《林家铺子》、茹志娟的《百合花》都不准看的。徐老师在李振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激情和梦想,带着少年李振村一头扎进书堆里而不能自拔。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会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谈到习惯,不由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了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到了五、六年级,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写一篇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著都有画书。看了画书,便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是《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后来又读了《水浒传》,一者喜欢书中的人物,二者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李老师的启迪和激励,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又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成了读书读报的习惯的奴隶。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让孩子学好语文?
  我的老师告诉我: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做,学生就一定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14 21:59 , Processed in 0.0947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