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巧手工坊社团自主管理实践探索 一、实践背景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自我意识萌发的关键阶段。折纸社团作为学校特色社团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发挥创意的平台。因为折纸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载体。探索一年级折纸社团的自主管理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能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目标 1.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安排折纸活动流程,如准备材料、整理工具等,提升自我约束和时间管理能力。 2.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社团活动中,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复杂折纸作品,使学生学会与同伴沟通、分工、相互帮助,增强团队意识。 3. 增强责任意识: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社团管理任务,如视频播放员、考勤管理员等,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对工作负责。 三、实践过程 1. 前期准备 (1)社团组建:学期之初,我整理了社团简介和教学计划,学校领导及各班班主任帮助在班级招生,吸引对折纸感兴趣的学生报名。然后根据报名人数进行统计,按班级进行考勤分组,结合人数会略有微调。 (2)选举负责人:通过学生自荐、民主投票的方式,在社团中选择各类管理员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协调成员关系以及与教师沟通等工作。 (3)制定规则: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折纸社团的活动规则,主要是材料使用、课堂纪律等方面。规则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呈现,方便学生记忆,提醒学生遵守。 2. 活动开展 (1)自主学习折纸技巧:我会在每次活动开始时,通过示范、视频演示等方式讲解一种新的折纸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先尝试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若无法解决再向教师求助。例如,在学习折小狗时,教师示范完基本步骤后,学生分组练习,有的学生狗耳朵部分总是折不好,小组内其他成员会帮忙观察并提出改进建议。 (2)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划分小组并布置合作任务,如折创意龙爪主题的折纸作品用于装饰手指。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折难度较大的指甲造型,有的负责给作品绘画,有的负责为大家佩戴。在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3)自主管理社团事务:设立不同的管理岗位,如视频播放员,课前会为大家播放小视频来放松和收心;考勤管理员,负责每次活动前记录考勤,并和老师沟通;问题调解员,活动中遇到什么争议或者矛盾会主动去协调,必要时请求教师帮助;这些岗位定期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社团管理。 3. 评价与反馈 1.学生自我评价:每次课程结束前,留出 5 - 10 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回顾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等,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2.小组评价: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对方小组的作品和团队协作情况。评价时,要求学生说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小组互评,促进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的作品以及社团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和折纸技能。 四、实践成果 1.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社团规则,主动完成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在没有教师过多督促的情况下,也能有序开展折纸活动,如自主准备材料、整理活动场地等。 2.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同伴的想法,能够根据团队目标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在完成复杂折纸作品时,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不断提高,合作效率明显提升。 3.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担任社团管理岗位的学生认真履行职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例如,考勤管理员每次都能准确记录考勤,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能及时和老师沟通。我能看到孩子们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渐地成长。 六、实践反思 1.教师引导需适度: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果教师干预过多,会影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但如果完全放任自流,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影响活动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好引导的度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2.关注个体差异:一年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自主管理和折纸技能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自主管理模式,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而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在学习折纸技巧和承担管理任务时遇到困难。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社团活动中有所收获。 在近期的自主管理实践探索中,社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平台。我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将进一步完善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