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聚焦教育专著,分享研读的收获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发表于 2021-5-28 0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

       这学期我一直在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这是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教育书,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理论深度来说。教我们如何做老师,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孩子犯错,我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是以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因为这种教育效果最快,孩子因为害怕老师的威严而屈服做出暂时的妥协。教育者遇到问题时不能不知道怎么处理,只知道发火,当带着情绪去教育别人的时候,却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觉得不听话的孩子,尤其那些不良行为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作为老师或老师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需要成长。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更新的理解。
      老师的情绪言语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书中倡导对待孩子要“和善和坚定”,和善坚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坚定的氛围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和善和坚定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讲求“和善而坚定”的前提,是教育者抛弃惩罚、羞辱孩子。因为没有人会因为被惩罚、羞辱了而去更好地做好事情,顶多只是出于害怕而屈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且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反叛、敌意、报复等坏的种子。而不会去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仍然是问题。这样的惩罚会一点点地抹杀孩子的自我,变得讨好或自卑。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他是想寻求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揭秘:“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老师都想教育好孩子,这也是作为老师的基本责任,但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教育或引导孩子。《正面管教》给予我很好的指导,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教育方法,而本书所讲的正面教管,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值得我认真学习。在了解正面管教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正面管教,它有什么好处,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何?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两个核心词,那就是“和善”和“坚定”,它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教育方法。跟传统管教最大的区别是:它不羞辱孩子,以尊重合作为前提,和善和坚定地与孩子一齐解决问题,通过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当于通过错误来进行教育的方法,把孩子犯错变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的孩子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正面管教》帮助我消除了对孩子不尊重的、没有长期效果的错误管教方法。帮助我找到了这种对于不完美的相处方式,从而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真正享受到为人师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2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发表于 2021-5-28 14: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本帖最后由 牛便芹 于 2021-5-28 14:28 编辑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本学期学校领导为我们老师推荐了日本国际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教授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看着书名我疑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定下心来轻轻翻阅,序言中,佐藤学教授极其深刻地提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孩子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看了这一段话,方知“静悄悄的革命”原来如此啊!在书中佐藤学教授用朴实的文字叙述了许多观点和教育案例,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发人深省,颇有启示。
    (一)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手势”教学。
佐藤学教授在参观多所学校时,没有哪次看不到“手势”教学,佐藤学教授提出观点:“手势”在操作上制约着孩子,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孩子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因为只能赞成或反对,所以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看了这样的观点使我们也联想到自己的课堂,也是如此,当提问时老师关注最多的就是举手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不举手的孩子,当回答问题不响亮时,我们会对孩子有“声音再大一点”“再完整一点”这样的要求,可能每堂课都少不了这样的词汇,而不举手的孩子往往会给他们贴一个“发言不积极”“不善于思考”这样的标签,佐藤学教授认为面对这些不举手、不确定回答的孩子,我们老师更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地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允许孩子发言模糊一点,允许进度慢一点,在组织、引出孩子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二)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的神话。
润泽的教室。看到这个名字不禁又是疑惑:什么是“润泽的教室”呢?润泽一词反馈给我的是清新、温暖、和谐的感觉,书中是这样写道: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孩子都不受“主体性”束缚,孩子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润泽的教室里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奏都是那么的柔和,再联想到我们的课堂,“小脚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这些话语孩子已经倒背如流,在这种拘束不自如的状态下,孩子如何安心?如何无拘无束?面对积极发言的孩子表扬:“你真棒”,对于那些认真倾听却没有回答问题的孩子得不到等同的尊重,并在学期结束会给予“上课希望你能积极发言”这样的评价,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教师却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让我们的评价“更加积极地发言吧”改为“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发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为此教师要言传身教,首先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课堂上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从他们的表现的语言中解读他们学习时的心情、想法,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与孩子“心心相印,产生共鸣”。
(三)“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本章作者运用了某次研究会上的课堂录像进行讨论,在观察第一遍录像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出的反应就是教师针对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一一地进行补充:“是说的xx的事情啊。”“你在说xx吧!”,看到这样的应对学者给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一个个发言一一附和、帮腔,一一评价,一一概括其意思呢?对啊,在我们的课堂中有许多地方和录像中的老师给予学生回答的反应也是如此?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我就不自觉地附和一下,或者帮助回答不完整的幼儿说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为什么?那应该如何做出应对?再一次观看录像,看到授课者边“嗯、嗯”地点头,边热心的倾听着学生的发言,而发言的学生却感觉不到自己的话老师是否听明白了。可以看到,倾听的教师与其说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还不如说在学生说话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有时候孩子回答问题后我也会给出这样的“嗯、嗯”的回应,书中阐述了一位与会教师的对此现象的体验:“那种也是教师的一种焦虑感觉,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佐藤先生作出了评论,他把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为棒球员接球游戏,当球被接住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会保持愉快的心情,那么师生交流就应该以愉快为基础。教师应该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的确,有的时候在课堂上脑子里常常会想着下一个环节是什么?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总希望与我的答案要一致,有时学生回答不在点子上,就尽量往我所希望的答案上靠拢,这样的应对方式不是一个好的棒球手。
我的启发是:教师要给学生细化倾听的要求。当学生要倾听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要求。倾听时要做到“四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专心听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当别人说完后,自己要能复述别人讲的大概意思。二要耐心,别人讲话时,不能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要发表意见时,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看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一个个案例就如同看到了自己,让我进一步看清哪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从我做起,积极地投入到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6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3
发表于 2021-5-31 1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技能教养法》让我受益匪浅。
  孩子们生来就具足资源,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职责不是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欣赏他们的天赋,为他们的创造力注入活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力做到不干扰孩子的成长之路了。基于这个理念,解决孩子现在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谈论焦点,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学习技能讨论,立刻会变得轻松容易并富有建设性。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15个步骤:1把问题转化为技能,2商定要学习的技能,3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4给技能取个名字,5选择一个魔法宝贝,6招募支持者,7建立信心,8筹划庆祝的方式,9技能下定义,10广而告之,11练习技能,12提醒技能,13庆祝成功,14把技能交给别人,15左手下一个技能。
  通过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学生掌握了把数学本夹在课本里面,这样本记得带了,还知道昨天学习的页数。做题的时候,能快速的拿出本来,认真书写。跟学生单独聊天,教学生掌握了书写格式,上课坐姿端正,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因为有个别的学生上课看书、说话、干别的事)。
  我儿子掌握了,早上自己定闹钟起床,自己收拾整理书包,学习上的困难知道寻求帮助,自己寻找喜欢的老师,自己主动完成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3

帖子

5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9
发表于 2021-6-2 1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感悟与困惑
《儿童技能教养法》是一本引发思考并吸引你无法停下来阅读的书。在每个技能结束时会提出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下一个技能就会告诉你解决的方法,引导着你不停地读下去。在这本书中不单单详述了技能还教会了我一些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方法。可以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与家校沟通之中。
读完之后最喜欢第十五个技能,问题解决了,新技能掌握了。很有成就感,就会迫不及待的自己想去尝试一下,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第一个技能——“把问题转换为技能”成为了拦路虎。对我来说,它太难了。透过各种问题找到要学习的技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孩子也许面临的不是一个问题,他的问题太多了,比如:上课看其他书本,不看黑板;不听老师讲课;手上不停地玩东西;与周围的人说话,很少写作业……哪一个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呢?究竟先让他学会做什么,才能让问题一一消失,这是我遇到的困惑,遇到的难题。
我把我所了解的关于这个孩子的问题一一列举。又找他原来周围的同学了解,因为孩子们彼此了解,可以说出一些他需要或者加强的技能是什么。先让孩子们说他的有点然后说他需要加强的技能,在他的小伙伴说的时候这个孩子也在旁边,有了前面优点的铺垫,更有利于这个孩子接受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且享受到这个技能给他带来的好处。接着与他家长沟通,如果我们直白的讲孩子的问题,若是非比寻常的家长也许会心平气和与你谈论孩子的问题,但是作为大多数普通家长,他们可能会像受到攻击时本能地自我保护,把过错推给别人。比如说,在家他不这样;也许是他同学的过错;他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他以前不这样,跟着老人的原因……这样很难让我们的谈话进行下去。所以我会根据书上所说,与家长沟通时讲孩子需要哪些改变,我们应如何配合。有了这样的开始家长变得滔滔不绝起来,开始叙述孩子在家的一系列表现,比如,会帮助家长做家务,但是马马虎虎;打扫地面用很长时间,可是又不干净;和老二在一起玩一会就烦……他说完之后,我们就一起分析,孩子要先做到哪一点才会有所改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孩子需要耐心。把耐心变成一系列需要学习的技能。比如在课堂上端正坐好;能够正视看黑板……后面也按照书上所说进行了实施。可是效果甚微,这个时候会让人陷入迷惑中,我找到的首要学习技能对吗?
儿童技能教养法看似简单但学会不易,必须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学会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7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发表于 2021-6-4 1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后感
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模式。本书第一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便是这个。在教学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奖励和惩罚作为管理方式的管教方法。原本这在我看来并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在书中作者点出了这其中的问题。
奖励和惩罚的形式只是在于控制学生,而正面的管教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真正专注的学会去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因为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是目标被动的接受奖励或者是惩罚。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拥有价值感,让学生学会自律和自我控制。正面的管教是一种内心的塑造,我们需要让学生自己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让学生不断拥有追寻的力量,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正面管教的价值和意义。
拥抱成长,根植教育。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会逐渐成长,耐心执教,用爱浇灌学生的成长,根植教育的土壤,让祖国的花朵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1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1-6-4 16: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
       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
       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
      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是班主任,就更需要我们去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品质。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这种沟通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学习,锻炼他们承担责任,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学习这些能力。这种方式与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提倡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小组合作之中分工明确,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书中告诉我们在接受过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时,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学生们学到的很多社会和情感技能都表现在以下“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中。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我能行。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四项技能: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2、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这样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教室之中不管是和教师还是学生之间都有一种和谐友爱的气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班级,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能够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与人沟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技能对于一个孩子将来进入社会会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他们更快融入社会之中,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这种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那么,我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中要学会了与学生们一起建立惯例、找出需要做的事情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1-6-4 17: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
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一新,发人深省!
“倾听”是佐藤学反复强调的重点。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该开展哪个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耐心听。
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听讲,其实是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教师首先不去“倾听”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来听讲呢?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所以,只有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对于那些上课发言不积极的现象,我们才会多—些理解。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活动中,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的效果也是不全面的.课堂常规的养成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而倾听习惯正是体现一个班级常规好坏的重要点.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课程标准也曾指出:“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这实际上就是说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的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别人说话.因为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1

帖子

4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发表于 2021-6-6 1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军红 于 2021-6-6 19:58 编辑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问题:从本年级里或者曾经教过的学生中,列举2-3个行为不良学生的典型表现,分析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除了家庭因素外,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他(她)?


  在我当班主任13年里了,根据以往对学生的印象,以前的学生,比较听话,好管;现在的学生存在叛逆、调皮、学习主动性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行动执行慢等等现象或者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孩子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每个班级里总有几个这样的“熊孩子”,令老师感到教育的困惑:熊孩子为什么总是调皮捣蛋?一次又一次地教育过后,孩子也会不停地认错说道歉,但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吗?那为什么还在重犯呢?
典型案例:
  案例1:提起明泽这个名字,我的头脑里,立刻闪现出一个调皮捣蛋、打人骂人的小男孩。他的自控力比较弱,平时表现很“突出”,每天都有学生来告他的状。课间往女生身上吐口水了,把同学推倒脑袋撞在桌子角上起了一个大包;体育课上跑步横冲直撞,把同学撞倒在地上擦破胳膊了;美术课上、科学课上随便离开座位,还跟老师顶嘴,甚至骂老师……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甚至不服气的样子,让他看着老师的眼睛,他的眼睛瞟来瞟去,目光总是不能集中,好像批评的不是他,当着老师答应的好好的,保证能改正,过一会儿就又犯了。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沟通,平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配合老师也是做了很多的教育工作,但是收效甚微。
  案例2:玩失踪的光远。他课堂上经常走神,小动作不断。他经常带钱到学校,在上学途中买零食吃;遇到每周大扫除时间,教室里就没了他的踪影,悄悄地躲到厕所和同学玩;课间操时间,跟老师躲猫猫,躲到厕所不去操场做操……小问题不少,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件事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他的父母在南三条经营批发小玩具的工作,每天早晨需要早早去工作,7点左右就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孩子中午在学校吃小餐桌,下午参加课后服务到6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周六日父母也不休息,让光远一个人在家。他感觉父母的陪伴时间太少了,为了让父母对他多一些关爱,就想出了玩失踪的主意。一天下午课后服务期间,他把书包丢在学校,悄悄地出校门,当看到爸爸来接他的身影时,他急忙调转方向跑了。得知孩子跑出校门没有踪影后,学校领导老师、热心家长们急坏了,纷纷出去寻找,查监控,询问学校附近的商铺,都没有结果。到了晚上九点半左右,我们班的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在北郡A区发现了他,当时他正和其他同学玩得起劲儿。他为了让父母担心,对他多一些关爱,竟然生出这样的想法。
  分析原因:
  1. 自控能力差,表现欲强。
  孩子在低年段最易表现出活泼好动和喜欢模仿的特征。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一些学生从小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本能发展,在需要纪律约束的环境,比如课堂上,自然难以控制自己。上课时,不是动动这个,就是摸摸那个,课后喜欢到处乱跑,打打闹闹。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仿效周围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含有暴力等不良影视文化信息的传播、一些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大多数顽皮学生都是性格倔强
  大多数熊孩子都是性格倔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在家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遇到孩子犯错,对孩子打骂较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无心学习,因而在课堂上也难有积极的表现。
  3.渴望被关注
  熊孩子的顽皮,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动,表现为多嘴、多手、多脚,不停去骚扰周围同学,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渴望关注的表现。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师和同学不愿接近他,不愿与他交流。由于他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和了解, 因而心理失去了平衡, 自己感到很孤独,表现出对教师同学产生一种讨厌、憎恨情绪,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表现为与老师对着干,不听老师教导,甚至用破坏学校公物和欺负同学来泄恨。其实他们是希望别人关注他、尊重他、信任他。
  如今,“体罚”已经成为极其敏感的教育字眼。老师在管教学生的时候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但是,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头疼不已,不能体罚也不能过多批评,老师如何接招真的是智慧大考验。作为教师 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呢?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要全面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尊重孩子
  “全面接纳孩子们的调皮。当孩子们的情绪被接纳,孩子们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一种信赖感,也更有可能跟你成为亲密的朋友。”当孩子们的调皮被允许,他们会感到调皮没有带来应该出现的老师的怒吼和气恼,会觉得调皮失去了意义,自然而然不再调皮捣乱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不管学生多么多调皮,但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错误尽量不去计较,说多了只能增加逆反,要知道,调皮的学生大都聪明、敏感、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有充分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这样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与你产生共鸣。否则,学生如果觉得自尊心总是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就会破罐破摔,想改变他们就会很难。
  2、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与鼓励
  当全班都在乱糟糟地说话的时候,我总是不说话。只做一个动作——将大拇指伸向某个同学,这个动作会吸引孩子们观察,那个同学做什么了,就得到老师的大拇指了?仔细一看,那个同学什么也没做。原来什么也不做,也能得到大拇指。于是,争相效仿,课堂迅速安静。他们坐姿不端正的时候,我总是说:“我喜欢梁君毓,因为她是第一个坐好了,坐姿真端正!”于是,其他人的坐姿自然端正起来。
  其实,面对调皮学生要有一套“非一般”的教育方法。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是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好学生往往缺少的是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差学生往往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平时,我们要应尽量注意学生不调皮的时候,有意识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比说“你今天很细心听课” “你今天正本作业书写非常漂亮,老师为你点赞”等鼓励的话。调皮学生在老师表扬时,得到全班同学的注意,也会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骄傲。
  3、行为训练克服学生坏习惯
  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但规则意识不能缺。对学生进行礼仪训练,把训练内容归纳为“坐、立、行、听”四个方面,对学生讲规矩守纪律非常有效,对调皮学生也很奏效。
教师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课堂纪律来进行班级管理,用纪律管理学生,奖励与惩罚并行。纪律既然制定,就要坚持实施下去,否则会给后来的课堂管理带来不便。管理内容可以包括课堂之上的规定、去洗手间的规定等。
  4、多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其实调皮孩子更渴望能多与人交往,大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玩伴,所以在学校中和同学们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过度活泼、顽皮的表现,借此“宣泄”。所以,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让他们尽情玩耍,通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在家中,也可让他们多做些安静的活动。如拼图、画画、手工制作、听故事、看图书等,通过动静结合,引起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5、尝试管理班级,体会为班级服务的感觉。
  众多熊孩子没有改正坏习惯,是因为他不能体会到什么是班级荣誉感,什么是班级团体,因此让他们做做班干部,管理班级,让他们体会下其他孩子不听话的情况,让他们互换角色,这样就能让熊孩子明白老师的不易,促使他们变得更好。
  6、了解熊孩子们的想法。
  老师们应多多关注熊孩子,要尽量了解为何他们会做出这种坏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我们班之前有个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庭原因导致成绩下降,老师们了解之后,给他梳理心理,辅导他的作业,终于让他成绩再次上去。
  综上所述,对熊孩子给予适当的批评,然后要多多奖赏,多多夸奖,让熊孩子们改变观念,向好孩子的方向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1

帖子

4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发表于 2021-6-6 19: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军红 于 2021-6-6 20:01 编辑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问题:从本年级里或者曾经教过的学生中,列举2-3个行为不良学生的典型表现,分析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除了家庭因素外,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他(她)?

  在我当班主任13年里了,根据以往对学生的印象,以前的学生,比较听话,好管;现在的学生存在叛逆、调皮、学习主动性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行动执行慢等等现象或者问题,可以说大多数孩子是或多或少存在的。
  每个班级里总有几个这样的“熊孩子”,令老师感到教育的困惑:熊孩子为什么总是调皮捣蛋?一次又一次地教育过后,孩子也会不停地认错说道歉,但他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吗?那为什么还在重犯呢?
典型案例:
  案例1:提起明泽这个名字,我的头脑里,立刻闪现出一个调皮捣蛋、打人骂人的小男孩。他的自控力比较弱,平时表现很“突出”,每天都有学生来告他的状。课间往女生身上吐口水了,把同学推倒脑袋撞在桌子角上起了一个大包;体育课上跑步横冲直撞,把同学撞倒在地上擦破胳膊了;美术课上、科学课上随便离开座位,还跟老师顶嘴,甚至骂老师……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甚至不服气的样子,让他看着老师的眼睛,他的眼睛瞟来瞟去,目光总是不能集中,好像批评的不是他,当着老师答应的好好的,保证能改正,过一会儿就又犯了。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沟通,平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配合老师也是做了很多的教育工作,但是收效甚微。
  案例2:玩失踪的光远。他课堂上经常走神,小动作不断。他经常带钱到学校,在上学途中买零食吃;遇到每周大扫除时间,教室里就没了他的踪影,悄悄地躲到厕所和同学玩;课间操时间,跟老师躲猫猫,躲到厕所不去操场做操……小问题不少,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件事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他的父母在南三条经营批发小玩具的工作,每天早晨需要早早去工作,7点左右就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孩子中午在学校吃小餐桌,下午参加课后服务到6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周六日父母也不休息,让光远一个人在家。他感觉父母的陪伴时间太少了,为了让父母对他多一些关爱,就想出了玩失踪的主意。一天下午课后服务期间,他把书包丢在学校,悄悄地出校门,当看到爸爸来接他的身影时,他急忙调转方向跑了。得知孩子跑出校门没有踪影后,学校领导老师、热心家长们急坏了,纷纷出去寻找,查监控,询问学校附近的商铺,都没有结果。到了晚上九点半左右,我们班的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是在北郡A区发现了他,当时他正和其他同学玩得起劲儿。他为了让父母担心,对他多一些关爱,竟然生出这样的想法。
分析原因:
  1. 自控能力差,表现欲强。
  孩子在低年段最易表现出活泼好动和喜欢模仿的特征。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一些学生从小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和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本能发展,在需要纪律约束的环境,比如课堂上,自然难以控制自己。上课时,不是动动这个,就是摸摸那个,课后喜欢到处乱跑,打打闹闹。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仿效周围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含有暴力等不良影视文化信息的传播、一些社会现象的耳濡目染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大多数顽皮学生都是性格倔强
  大多数熊孩子都是性格倔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在家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遇到孩子犯错,对孩子打骂较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无心学习,因而在课堂上也难有积极的表现。
  3.渴望被关注
  熊孩子的顽皮,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动,表现为多嘴、多手、多脚,不停去骚扰周围同学,很多时候这都是一种渴望关注的表现。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师和同学不愿接近他,不愿与他交流。由于他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和了解, 因而心理失去了平衡, 自己感到很孤独,表现出对教师同学产生一种讨厌、憎恨情绪,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表现为与老师对着干,不听老师教导,甚至用破坏学校公物和欺负同学来泄恨。其实他们是希望别人关注他、尊重他、信任他。
  如今,“体罚”已经成为极其敏感的教育字眼。老师在管教学生的时候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但是,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头疼不已,不能体罚也不能过多批评,老师如何接招真的是智慧大考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呢?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要全面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尊重孩子
  “全面接纳孩子们的调皮。当孩子们的情绪被接纳,孩子们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一种信赖感,也更有可能跟你成为亲密的朋友。”当孩子们的调皮被允许,他们会感到调皮没有带来应该出现的老师的怒吼和气恼,会觉得调皮失去了意义,自然而然不再调皮捣乱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不管学生多么多调皮,但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错误尽量不去计较,说多了只能增加逆反,要知道,调皮的学生大都聪明、敏感、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有充分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这样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与你产生共鸣。否则,学生如果觉得自尊心总是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就会破罐破摔,想改变他们就会很难。
  2、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与鼓励
  当全班都在乱糟糟地说话的时候,我总是不说话。只做一个动作——将大拇指伸向某个同学,这个动作会吸引孩子们观察,那个同学做什么了,就得到老师的大拇指了?仔细一看,那个同学什么也没做。原来什么也不做,也能得到大拇指。于是,争相效仿,课堂迅速安静。他们坐姿不端正的时候,我总是说:“我喜欢梁君毓,因为她是第一个坐好了,坐姿真端正!”于是,其他人的坐姿自然端正起来。
其实,面对调皮学生要有一套“非一般”的教育方法。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是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好学生往往缺少的是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差学生往往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平时,我们要应尽量注意学生不调皮的时候,有意识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比说“你今天很细心听课” “你今天正本作业书写非常漂亮,老师为你点赞”等鼓励的话。调皮学生在老师表扬时,得到全班同学的注意,也会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骄傲。
  3、行为训练克服学生坏习惯
  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变相体罚”学生,但规则意识不能缺。对学生进行礼仪训练,把训练内容归纳为“坐、立、行、听”四个方面,对学生讲规矩守纪律非常有效,对调皮学生也很奏效。
教师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课堂纪律来进行班级管理,用纪律管理学生,奖励与惩罚并行。纪律既然制定,就要坚持实施下去,否则会给后来的课堂管理带来不便。管理内容可以包括课堂之上的规定、去洗手间的规定等。
  4、多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其实调皮孩子更渴望能多与人交往,大多数孩子在家中没有玩伴,所以在学校中和同学们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过度活泼、顽皮的表现,借此“宣泄”。所以,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让他们尽情玩耍,通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在家中,也可让他们多做些安静的活动。如拼图、画画、手工制作、听故事、看图书等,通过动静结合,引起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5、尝试管理班级,体会为班级服务的感觉。
众多熊孩子没有改正坏习惯,是因为他不能体会到什么是班级荣誉感,什么是班级团体,因此让他们做做班干部,管理班级,让他们体会下其他孩子不听话的情况,让他们互换角色,这样就能让熊孩子明白老师的不易,促使他们变得更好。
  6、了解熊孩子们的想法。
  老师们应多多关注熊孩子,要尽量了解为何他们会做出这种坏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我们班之前有个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庭原因导致成绩下降,老师们了解之后,给他梳理心理,辅导他的作业,终于让他成绩再次上去。
  综上所述,对熊孩子给予适当的批评,然后要多多奖赏,多多夸奖,让熊孩子们改变观念,向好孩子的方向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42

帖子

8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8
发表于 2021-6-8 1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本讨论班级管理的读物,《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着眼点在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
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围绕这七项核心内容阐述了具体的执行方式。
其中,我认为对中国现实的情境最有触动的一个提法是——学会放弃责备他人的受害者心态,并接受一种承担责任的心态。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成人的固有思维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从摔倒了怪地板、碰破了怨桌角等等鸡毛蒜皮开始的教养心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乃至于民族群体心理的影响至为深远。“这不赖我呀!”“这不是我干的!”“为什么就冲着我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卸责、推诿、冷血、怨恨……一系列负面情绪悄然滋生。“我”是对的,“我”是无辜的。犯错的、担责的一定是别人。在大学里,要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在单位里,呆不下去一定是别人故意为难;好不容易创个业吧,合伙人之间互相埋怨,最终分崩离析。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至于概括本书的精髓,我认为书中呈现的两张表格就已经足以说明正面管教的内涵。
一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对立学派”,这张表格从七个方面的对比关系(谁创立了这个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什么在激励人们的行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对别人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成年人最有力的工具是什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对危险和破坏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最好)呈现了“在美国的学校中占比主导地位的传统方法”和“正面管教(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区别;
一是行为不良的孩子的“错误目的表”,从孩子的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中,提出——“如果父母或老师的感觉是、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如果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密码信息、父母或老师主动的赋予孩子力量的回应包括等详细内容。
这两张表格的呈现,从本质上阐述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与我们惯用的行为主义的教育方法(刺激——反应)不同,正面管教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相信人自身所具备的主动、积极的精神与力量。
至于书中提到的教师团体互助;设立行为惯例表;班会的8项技能;从头脑、内心和直觉出发的话语;对应四种错误目的的鼓励话语都是非常可行、明确的操作方法,极为实用。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而“在纠正前先建立情感联结”更是必要的管教的前提,那就是爱与信任、温暖的关系。这,是真正的教育生发的土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6:08 , Processed in 0.084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