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1下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6

主题

5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1-11-5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哲学的源头: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而不是一直存在的,包括上帝。哲学的必要条件:好奇心。不对世界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哲学家努力掌握永恒不变的事物
这本书通过书信、提问、对话等形式引发思考,兼备生动的例子,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简明易懂并充满趣味地讲解了一遍。小说的体裁让它本身也是个充满悬疑性的故事,到后半部分更是把故事自身作为最重磅的例子融入了要介绍的哲学思想中,比如上帝和世界的关系,比如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十分精妙。
通过这本书纵观哲学史,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家们的两大命题是尝试解释世界的本质以及什么是自我,很长一段时期内实质是理性和感性之争。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感官而来,我们能够确认的只是我们感官的感受,而非世界本身。也许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不仅是周围的物质和人,甚至包括时间和空间。经验主义哲学家柏克莱正是持此观点,只不过他加上一条这些幻象都是上帝创造的。自然科学告诉我们,生命就像一艘船,它的意义就是运载基因到下一个港口。自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历代的哲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萨特的理论最令我信服,他说世间不存在永恒的价值和规范,每个人都必须发现和创造自我的意义,寻求每个问题自己的答案。我们没有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的自由,但作为自由的个体,要不断地选择,并为做的每件事负责。逃避选择,或者说随大流,那就是自我欺骗,放弃了创造自我意义的机会。在某一方面接受萨特的观点,并不代表他就是“对”的。这也是《苏菲的世界》带给我思维方式的一大转变。
打开《苏菲的世界》,我才意识到小时候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竟然也有哲学的影子。囊括人类与世界的终极原理,那些关于思维与存在的高深逻辑,原来也可以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是这种孩子般的温馨也把我带入了烦恼中—我们探索千年,忙碌一生,却无法确定我们个体的存在与否。
苏菲,本应是故事的主角,却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世界原来是贾德爸爸笔下的配角,她的家人、朋友、哲学老师来自虚无,并终将会随着小说的结束而消失。在故事的结局,她与哲学老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这个虚无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真实世界的生活,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们,而他们也无法改变真实世界。
生命由一串巧合组成,奇妙而珍贵。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怀疑过我的存在,即使当我意识到苏菲并不存在是件很悲哀的事情,我还是对生命保持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庄子》里曾经有一段:“昔者周庄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究竟是我们在做梦,还是梦中的人物梦到了我们?上帝存在与否,灵魂存在与否,我们存在与否,一代代仁人志士甘愿用一生的质疑和探索去完善它,这是哲学的幸运还是悲哀?
因为那几千年前的疑问,辩论家们用几千年的著书立说来荟萃思想,科学家们试图用剖析自然来寻找真理,唯物主义者用解剖和实验证明立场。我想当初的质疑者大概不会想到,因为这个问题,世界开始忙碌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启发人们用怀疑与思考证明自己是存在者;黑格尔的辩证法,用动态的包容升华于寻找永恒真理;尼采的“上帝已死”,无情地揭示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解释宇宙存在的关系;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肯定了“我存在”比“我是谁”更加重要。而神话的流传、宗教的兴起和艺术的萌芽,也都因我们对生命的探索产生。可以说,正是这种怀疑给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意义,同时教会我们怎样坚忍地拿起手中的天地神石,擦出照亮广袤大地的文明之火。
如果说对存在的思考让我痛苦、矛盾,那么值得庆幸的是,《苏菲的世界》把始终贯穿的哲学精魂涓涓传递。其实,苏菲的世界也很精彩。苏菲师生的哲学课是世界灿烂哲学史的迁移,从演说、艺术,到科学和诗;从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到伦敦和巴黎;从神话传说、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早期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论升华,从中世纪的黑暗,穿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生,到马克思、达尔文,不断延续到将来的未知。多少理论的推翻与诞生,凝聚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中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6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21-11-8 16: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暑假期间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

帖子

3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9
发表于 2021-11-9 14: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是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
《吾国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的一部作品,最早在美国出版,后来才有学者翻译。我读的是黄嘉德所译的翻版。这本书从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几个方面来去剖析中国人民与西方人的性格思想,用生活方式作对比,来用自己的方式去介绍中国。
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客观冷静也不乏犀利的去剖析中国这个民族人的精神特质。比如书中有一句“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它实事求是,一针见血的写出了国人的老实与忍耐是一绝。

摘抄:
1.老年人的巨眼看尽了一切过去与一切现代生活的变迁,也有许多是浅薄的,也有许多对于吾们人生具有真理的意义。吾们对于进步略有些冷笑的态度,吾们也有些懦弱,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吾们不喜在球场上奔驰突骤以争逐一皮球,吾们却欢喜闲步柳堤之上与鸣鸟游鱼为伴。
2.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
3.它必须坦白而无愧,因为真实的中国人是宏伟的人民。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扰纷扰,无愧于人。
    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现状,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习俗习惯,让我们可以客观了了解中国人的思想与传统,这本书只看一遍还比较浅显,值得再细细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1

帖子

2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1-11-9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蒙蒙 于 2021-11-9 16:00 编辑

读《老子注译与评价》有感:

1 根据马王堆出土的帛本校正,也纠正了一些在漫长岁月里抄传中的错误。
2扎实的学术研究。每一章都是按照原文,注解,翻译,点评这个逻辑来的。特别值得讲的是,这个注解基本上把从古至今的学术大家的解释点评都涵盖了进去,在对比之中选出更准确贴合原文的意思。
3前面有多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总体概述,简介,后面有历代老子注解的评价。十分严谨,富有批判性精神。没有一味地吹捧,或者贬低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没有故弄玄虚,让读者迷失在老子的玄妙之门里。总之,应该是最大程度上清晰易懂地讲明白了道德经吧。

一些想法:

老子的哲学真是朴素唯物辩证主义,抛开对[道]这个超现实的概念的描述,老子在讲述现实世界的 时候,基本上都是用二元对立,互相转化的模式去阐述他的思想。

老子很懂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在描绘他理想中的完美国家的时候,他都有强调人民富足安康是一切的前提。所以道德经也不是什么空想哲学思想。(就算在现在, 也只有北欧这些富裕的共产主义国家算达标了吧。整本道德经政治色彩很浓厚,很大的篇幅都在讲治理国家的准则,君主应该怎么做。而他的哲学思想也是受时代和现实情况影响。他的反战,休养生息,不妄为思想,也是基于战国时代连年战争,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发出的感慨。所以没必要赋予这本书过多的神秘色彩,而误解了它最核心最基础的东西。

话又说回来,老子毕竟是个哲学家,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大道理,大方向,具体的治国方法论几乎没有,或者全靠有缘人自己悟了。

当然,我觉得静心凝神,克制过多的欲望,这些对个人来说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0

帖子

2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6
发表于 2021-11-11 08: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多元智能新视野》有感
      真的非常高兴拜读了《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多元智能新视野》这本书正是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闪光点并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对每个孩子都创造出最理想的教育,从而让每个学生能成为一个自信、自强、自觉的学生!可是由于现在学校里基本上还是通过标准化正规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智力高低、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所以老师因为班级排名的压力,只能主抓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多元潜能。请让我们给每一个孩子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能优势的机会,在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中,变“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7

帖子

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
发表于 2021-11-11 14: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晓花 于 2021-11-11 14:39 编辑

教育专著——《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
这本书是于老师从教50多年的总结,是他在教堂上辛勤耕耘数10年的心得与经验,这本书语言按平时事例鲜活,读起来让人愉悦。怎样做才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提问过,比如幽默的语言,和蔼的话语,精彩的课堂等等。书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喜欢老师。书中提到的几点印象比较深刻:
1.做甘草。与老师把自己比作甘草,首先甘草温后性温让你在脾气上来的时候懂得控制,学会要冷处理做到温而不猛,一个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形容于老师的笑于,老师的笑是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评学生,语文课上画画课后闹矛盾,李老师不像其他老师一样拉出来批评,而是以笑话制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既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让学生颜面尽失,这让我想到了陶行知的4块糖的故事教育,大家向来都是吧。甘草的第2个特征是包容于老师用这样的一句话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对待学生要包容,出于理解的那种包容,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反观自己做的不太好,有时候个别不听话的孩子有时还喊两嗓子,这点做得不好,应该像于老师一样做到包容耐心进行教育。甘草的第3个特征是调和中庸之道是儒家观察世界处理形式的基本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类似的话,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征,而事中则是美德的特征,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至高的道德境界,于老师甘愿做干草,做一个动脑子的人,做好人,做温和的人,宽容,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我想带着思考去教书育人,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少走弯路,才能不善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一校长提出的理念,不暖我而和做,温和而坚定的教师。
2.激励学生。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教育的第1个名字叫影响,那第2个名字便叫做激励,只有蹲下来看学生牢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就很容易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把课上的有意思,把课上好是我们最重要的看家本领,让学生不喜欢都难,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也是我们学校的理念,办一所有趣的学校,包括有趣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完善自己课堂,上有意思的数学课,让学生在趣中学,乐中做。
我由衷的感到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是一座珍贵的精神宝藏,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做一个喜欢学生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1

帖子

4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7
发表于 2021-11-11 17: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军红 于 2021-11-11 17:31 编辑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以前听于老师讲课,被他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喜欢上他的教学,喜欢看他的教学实录。读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再一次给我思想触动,同时又愈感亲切。书中有于老师对语文教育的见解,更多的是他的语文教育实践——课堂教学实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于老师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幽默的性格、高尚的品格。读着读着,就如同和一个慈祥和蔼的人在对话,从中获取他历经风霜的智慧。我愈发喜欢上这位白发苍苍、久经风雨、充满智慧的老者。
        与于老师共事三十多年的学弟朱友明称他是“甘草”,是因为于老师他温和宽厚,他包容,他“谙熟中庸之道”。对学生的过错理解宽容,微笑温和面对每一个学生,努力把握好“度”,不“过”,也“无不及”。批评学生后不忘安慰一番,被于老师形象地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如甘草般温和的人,如甘草般有智慧的人,如甘草般无私奉献的人,如此的修行,怎不让学生喜欢,让我们为之钦佩?
       我像于老师一样,也有这样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有时问自己,我的学生喜欢我吗?
       记得教的上一届学生,调皮的小男孩很多,只要犯了错误,我有时对他们会很严厉的批评,有的家长对我说,孩子对我是又怕又喜欢。每次要进教室时,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远远的看到我迅速跑开了,互相传递消息:陆老师来了,快坐好!我感觉和孩子们的心隔着很远很远。我就暗暗想一定要改变自己,对学生温柔些,尽量不发脾气,只讲道理!我时刻谨记于老师的话,用真心宽容对待每一个孩子。
      班里有一个特别捣蛋的男孩谢明泽,他常常大闹课堂,在地上爬来爬去,有时大喊大叫,气得老师无法上课,批评教育显然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改变。不过很给我面子,也许畏惧我是班主任吧。这学期刚开学,换了新教室,多媒体鼠标里没有电池无法使用。谢明泽看到了,第二天悄悄地带来了两节电池,鼠标能用了。我对他说:“你就是鼠标保管员了,上课播放课件时,你来帮老师点鼠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从谢明泽的眼睛里看到被老师重用后的欣喜。接下来的课堂中,谢明泽听讲更专心了,因为他要时刻关注着老师,听老师的命令随时点击鼠标。数学课老师也能安心讲课了,英语课也能正常进行了,老师激励的话语,让他每天都在进步……老师一旦怀着坦诚、尊重和平等,有很多问题、矛盾就会自然消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变得融洽。任何真情的流露,都会收获感动。
      于老师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该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
      孩子的鞋带开了不会系,我会蹲下来亲自教给他系鞋带的方法;孩子的指甲长了,课间我会让孩子坐到我的腿上给剪指甲;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室外卫生区,在尘土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每周三是我班的美发日,男孩子最喜欢的小平头、小毛寸在我的手下十分钟就搞定,公主头、小辫盘发更是小女孩们的最爱。给孩子们理发成了我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看到出自我手的“作品”们,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每次给学生理完发后,他们都会向我伸出大拇指,调皮地说:“谢谢陆老师,您这免费理的发比大理发店理的都帅!”        和学生经过三年多的磨合期,我的心态越来越像于老师了,做到了温柔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了!但是,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我,我并不确定,因为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而且是真正的喜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老师一生都在践行“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无论是他的人格魅力还是教学魅力都永远熠熠生辉,读于永正,读于永正的书,不断修行自我,不断完善教学。引用于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1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1-11-11 18: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家宏 于 2021-11-11 18:39 编辑


读《岁月如歌》有感

    于漪老师的一生,是不断追求,永不停息的一生。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刚开始担任中学历史教学,后因工作需要,又改教语文。命运虽然捉弄人,但她却是最认真的有心人,在孜孜不倦不断求索中快速成长。当她被评上特级教师时,她却在《意外的惊喜,清醒的定位》一文中写道一切从零开始,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追求卓越,努力缩短的距离,向名副其实的目标……”在荣誉面前,于老师没有半点骄傲的情绪和虚荣的表现,反而在心里建立更清晰的内心价值系统,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做到日有长进,月有长进,年有长进。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自我教育并成长。
    读着于老师的文字,内心总会涌动着一种满满的感动。感动于她的坚韧,感动于她的执著,也感动于她的真诚无私。正如原全国政协常委、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所言:于漪的学术造诣、教学成效、待人之道,有口皆碑,无不称颂,足为楷模。她的一生,可以说把自己全部的光与热,献给了教育,献给了人民。
    读着她的文章,我不禁心潮澎湃。世间竟有如此至真至纯至爱之人,用一片热爱浇灌三尺讲台,以一片赤诚教书育人。字里行间喷涌出心中的歌,那么朴实,那么真挚,那么嘹亮,又那么直抵人心。于漪老师一生,平凡而伟大。她真的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身洁白,通身光明。她的每一堂课都是用生命在歌唱,歌里有她不断求索的音符,有她奋斗不息的乐章,有她无私奉献的真情。
    读完这本书,我再细细端详封面,上面写着几行小字:岁月如歌,往事依依,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欢乐,有失落有收获……教育事业真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们应该从于老师身上汲取一份力量,寻找一颗初心,坚守一种信念,以于老师为榜样,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唱出属于自己的教育之歌,生命之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8

帖子

5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5
发表于 2021-11-15 1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感悟
做了将近6年的老师,对于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直很困惑。暑假正好有机会看到了于永正老师的作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读完这部书,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于老师说:“教了48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为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塑造自己,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我感觉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1.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像于老师一样,必须具备教育教学的智慧,具备与孩子交流的智慧。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未来,以博爱的胸怀面对全体学生。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老师,温和而宽厚,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
2.童心不泯,与学生打成一片。无论校内外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课间和学生一起玩,进行家访,保持幽默,和学生一样做业余活动……另外,要经常提醒自己,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少些严肃,多些活泼;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包办,多谢自主。
3.努力把课上的有意思。把课上好,是每一位老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把课上得有意思于老师是分两章阐述的,所以,我认为这一条是于老师让学生喜欢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应是我们老师最该努力追求的一条。上好每一堂课就是最好的师德,是我们学校老师共同的誓词,不懈的追求。
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最有魅力的,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一定是最温柔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努力的向着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转变,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受同学欢迎的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1

帖子

3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
发表于 2021-11-15 11: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佐藤学的这本书,薄薄的一本书中却蕴含着许多值得反思的教育理念,我刚刚读完第一章,对书中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手势”教学感受颇深。
       你还在追求按部就班为讲课而讲课的课堂吗?你等待过那些正在思考而有些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吗?你希望听到的每一个答案都是你所需要的吗?你是不是喜欢打造“发言热闹的教室”呢?读完《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后,你会觉得这样做只能让教育被表面化,陷入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
       佐藤学教授在参观多所学校时,没有哪次看不到“手势”教学,佐藤学教授提出观点:“手势”在操作上制约着孩子,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孩子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因为只能赞成或反对,所以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看了这样的观点使我们也联想到自己的课堂,也是如此,当提问时老师关注最多的就是举手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不举手的孩子,当回答问题不响亮时,我们会对孩子有“声音再大一点”“再完整一点”这样的要求,可能每堂课都少不了这样的词汇,而不举手的孩子往往会给他们贴一个“发言不积极”“不善于思考”这样的标签,佐藤学教授认为面对这些不举手、不确定回答的孩子我们老师更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地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允许孩子发言模糊一点,允许进度慢一点,在组织、引出孩子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听过玉玲的两节语文课,一节是《“贝”的故事》、一节是拼音教学,这两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玉玲对学生的等待,她眼中有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说的慢的、声音小的,她都及时鼓励,为了纠正一个读音,她反复范读、找学生读,直到学生明白了、懂了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她关注课堂生成,她是为了学生而为讲课,不是为了教案、更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这就是名师的课堂,该有的热闹也有、该有的倾听也有,孩子们在课堂上都在悄悄地成长。
      《静悄悄的革命》让我进一步看清了哪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从我做起,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改变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5:56 , Processed in 0.0930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