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邓晓瑜 于 2023-6-7 21:03 编辑
读《非暴力沟通》分享一次有效的对话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书中所讲的是该博士发现的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阅读这本书也让我学到很多。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一直没有一个恰当的理解。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生活。 我读这本书时,边读边勾画,收获颇多。以下摘录《非暴力沟通【珍藏版】》导言。 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沟通的对方也懂得这种方法。只要我们遵循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发自内心得给予,并尽我们所能让对方知道这是我们唯一的动机,对方也会加入我们,最终双方必然能以善意相待。 其中,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我们观察事迹上发生了什么。不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利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 第二步,表达出我们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 第三步,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 通过这三个要素的觉察,我们清晰和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状态。 第四步,一个具体的请求。 我们通过感知对方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连结,进而聆听他们的清酒,来找到通过什么方式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更丰富。
读到这些,我想到了班级一位学生:张钰硕,这是一位心思细腻、有想法、不爱言谈的男孩,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一个影响他学习的问题:课上专心自己的折纸。最初,我在课下发现他脚下有碎纸时,顺着碎纸发现他的折纸小作品,当时我只是提醒他注意自己区域的卫生情况,注意纸屑要及时收起来。然后几天里,我突然发现这个小男生居然在课上专心研究折纸,发现后担心折纸影响他课上的学习,所以善意的提醒他课下可以折纸,并没收的课上的小作品(课下我又把作品归还给他。)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折纸的情况越发严重,可以说是痴迷于自己的折纸中,于是我也正视的面对这件事情,本着不打击积极性、不影响学习的原则和钰硕进行了一次交谈。 我:“钰硕,今天又折了一件什么作品呀?” 钰硕看着我很感兴趣,也放松下来说道:“老师,我试着折了一只小鸟。但是,感觉不太漂亮,我想再改进一下。” 我看着他手里的小鸟作品,心想我都不会折,居然这个小男孩折的如此形象,:“钰硕,你比老师强,我都不会折小鸟。你可以教教我折吗?” 于是,钰硕就在我面前的桌子上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不一会,小鸟折纸就折好了。 我:“钰硕,你的小手真巧。老师很喜欢你的折纸,这可是你的一项专长哦。老师和你商量一下事情好不好?”钰硕点点头。 我:“你看,课上老师讲解新知识的时候,你觉得折纸重要呢?还是学习新知识重要呢?” 钰硕想了一下说:“学习重要。” 我:“对,我们上学首先要学习新知识。但是,你这么喜欢折纸,而且小手这么巧,咱们的折纸也不能埋没了。你……能不能帮老师折纸吗?” 钰硕一听我的邀请,眼睛突然一亮:“当然可以了。” 我:“好,那咱们一言为定:你每天折一件小作品,存放在老师这里,帮你保存好不好?” 钰硕:“行。” 我:“你帮老师折小作品,咱们课上就可以不折纸了,可以吗?” 钰硕:“嗯,好的老师。我一定做到课上专心听讲。” 我们拉钩并大拇指相对加盖章。这件事情就在很愉快的沟通中定了下来。 接下来每天早读,我都会收到钰硕送来的小作品:花篮、皇冠、小乌龟、小汽车……,钰硕每次把作品放在我手上的时候也会和我说几句小作品的设计和想法。然后再看课上,钰硕开始了专心学习,再也没有发现碎纸落地的情况。 在六一儿童节之前,我为全班学生准备小礼物“信”的时候,钰硕、凯琳和我一起为全班同学折叠“梦想小飞机”,钰硕脸上露出了开心地笑容。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沟通呢?我也尝试着在书中寻找着答案。 第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随便地批评指责别人。 第二,关切地倾听别人,而不是在未细心观察上解读为批评指责。人们容易混淆观察与评论,倾向于听到批评而反驳对方。比如,他是个懒惰的人。这就是评论。他是个四五天都不出门的人。这是观察。有人认为他不经常出门就认定他是懒虫。但未曾细想,几天不出门的人就是懒人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念于人就是一种暴力沟通的表现。 第三,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的描述下来。要成功的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第四,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效的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第五,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进行相应的放松,比如听音乐,跑步,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座寻找爱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拥有爱的能力来支撑生命中的各种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