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会琴

刘会琴主题帖

[复制链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2 0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庄趣味运动会

本帖最后由 刘会琴 于 2023-12-12 09:51 编辑

                                                                                                               市庄趣味运动会和颁奖c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书目《你好,小孩》
推荐理由:这本书,从多个维度提到了如何善意地对待孩子,我总结了归纳了主要是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并结合李小萌老师的一些教育理念,谈谈如何善意地对待孩子。
一、家庭友好:
1、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早在孩子的婴儿时期、孩提时代,他就在接收和感受这个世界给他传递的各种外来信息,此时主要接触他的是父母。父母的拥抱或是冷漠、父母的微笑或是愤怒、父母的语气或是说话的音量高低都会给他传递了一种情绪,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养育责任人,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和启蒙者,父母的善意直接关系到了孩子最初的健康成长,不容忽视!李小萌老师也在视频中提到,父母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多丰富的教育背景,你只要全心全意地去爱他,就能让孩子收获到满满的爱,孩子从父母那里需要的是稳定和持久的爱。有些父母可能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长期出差,并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李小萌老师也说到有一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并不在身边,但是却可以从他眼里看到了光芒,他认为父母虽然不在身边,可是父母曾经告诉过他,他们是在各自努力去生活和奋斗,他觉得即使父母身处异乡,父母也是爱他的。虽然我并不提倡和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和他分开,因为父母的陪伴和老人的陪伴,这从本质上说,还是有区别的,老人可以暂时代替父母去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但是他代替不了父母给孩子的爱,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启发,两代人的教育理念还是存在着天壤的差别的。另外,父母虽然不需要有多高的学历,但需要的是父母必须有自己持续专注和热爱的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让孩子感到特别骄傲的事情,孩子每每向别人谈起的时候,他会觉得特别地自豪。换句话说,你可以没有高学历,可以没学过什么专业知识,但是你一定要有拿得出手一门技能,是在孩子面前,他可以为你骄傲的事情,并且他也可以从你身上学到一种不言放弃的精神!你不需要在他面前面红耳赤,对他大声呵斥和教育,你什么都不需要做,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鼓舞,就是对他最大的爱和善意!
2、父母在孩子面前需要重视管理自己的情绪。有许多父母觉得孩子是他的“门面”,他们担心孩子所犯下的错误会给他们失去面子,有时会因为一时情绪失控,去用难听的言语辱骂孩子,如果孩子反复遭受父母的恶语相向,他们会反过来同父母站在一起,去讨厌自己,去否定自己,并且认为父母是正确的,长期以往会让他们觉得自卑和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李小萌老师在视频中也有提到,父母有时会有情绪也是正常的,父母毕竟也是一个正常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难免也会发泄,可以理解,但要学会“灾后重建”。什么是“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就是在情绪过后,能立即懂得修复,不让这种情绪去影响孩子,善于用“我”字来开头,而不是去攻击孩子,将自己当时对于孩子发生事情的理解和感受说给孩子听,使得孩子能明白和理解父母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正常人,也会有情绪的时候,这样父母的情绪在得到孩子理解和包容以后,也能控制和缓解。
3、明确自己的角色,做60分的父母,成为孩子的副驾驶。父母需要有高度的意识,这辆车是孩子自己的,明白他们才是人生中的主要驾驶者,他们需要自己握住方向盘去往自己的目的地,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副驾驶,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一些建议,但不能代劳他做任何事和替他做任何决定。孩子的每一次人生中的一件小事,都是他体验和认识到自己的机会,比如弹钢琴、做手工、画画、做家务、做一道可口的饭菜等等,他都可以从中去学到什么,父母们并不需要包办代替,你的包办代替可能就剥夺了他们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一次重要机会,剥夺了他们体验生活的各种乐趣,他们也需要从自己的一次次体验中去挖掘和找寻他们身上的种种可能。李小萌老师在视频中也提到,她的女儿在和爷爷用一根木叉去做一根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她在心里也会担心孩子在做手工的时候,不小心弄伤自己,但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没阻止,只是在她身旁观察她是如何做手工的,并在她需要的时候总是鼓励她,给她指引和启发,循循善诱的让她明白原来做手工是有那么多的乐趣。
4、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唠叨,去强化和催眠成为父母嘴里的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父母需要时刻管住自己的嘴,你的唠叨,会让孩子觉得很反感,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青春期的孩子,听到父母的唠叨,可能还会直接摔门,甚至和父母发生争执。父母的唠叨并不能给孩子任何的正面教育,反而会强化和催眠他们,让他们变成父母嘴里的人,每一次的负面暗示和强化,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灾难。我的想法和建议是:我们需要坐下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他们已经长大了,父母需要慢慢退出孩子的舞台,做一个倾听者,多听少说,和孩子多沟通。我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在这点上,我也有好多时候做得并不够好,总是没忍住去和孩子唠叨,但是回头想想这对他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给了他更多的心理压力。有时我看到孩子会因为什么事情忘记和我说,导致之后引起很多麻烦和不好的结果,我会唠叨和责怪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地焦虑。后来沟通中才明白,原来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他认为有些事他自己可以有办法处理和解决,只是处理的结果有时会搞砸,可是在我看来这件事很严重,从他的角度看,他并不认为这件事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因此,我想说的是,父母会觉得一件事孩子没做好,会有多么地严重,可是孩子会从这件事中看到许多正面积极的部分,反而父母的唠叨都是多余的,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让他们变成一个消极负面的人。
5、父母是外界压力的过滤器,不是压力的放大器。父母可能会比孩子接收到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我们不能把更多的焦虑去传递给孩子。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一些事情,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压力,此时,父母要做的是如何化解和消除这件事情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让它慢慢过去,而不是放大焦虑,将事情积压在孩子心头,一直无法消除。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澄清和解释,同时,让孩子明白,父母是他身后最强大的支撑和力量,遇到事情别怕,还有父母在他身后给他支持!
6、不要用“暴力”或是“武力”去对待孩子。在友好家庭中,最忌讳的就是用“暴力”或“武力”去解决当下的问题,那是最伤害孩子的做法,从身体、心理和言语上给孩子造成多重伤害,甚至是在孩子埋下了磨灭不去的阴影。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难题时,他心里会产生压力,如果父母不去帮助他,还甚至辱骂孩子,用暴力去殴打孩子,孩子会知道在他面临困难时,他是没有这个能力去解决当下问题的,他也不知道当下的问题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放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中,它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他会因为父母对他这种压力酷刑的处理方式,他会觉得束手无策,他更加地迷茫和绝望,长大成人以后,他也会很自卑,觉得任何小事他都不能处理好,甚至会逃避。在友好家庭中,理想的友好环境应该是: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难题时,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他会被父母的爱包围,他会被善待和信任,他会更有动力去想对策和办法,独立去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他会寻求父母的帮助,他不会轻易放弃!在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觉得这些已经不再成为他的困难,他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觉得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学校友好:
1、慎用“竞争机制”,学校应采取的不是竞争压力的环境,而是合作交流的环境氛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离不开“比较”这个词,从孩子出生,就会听到老一辈说谁家家的孩子是在读什么培训班,给孩子一些启蒙教育,将来孩子必将是个优秀的人。谁家家的孩子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他从小就是尖子生,将来会有多出息。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会听到这样“比较”的声音,使得我们孩子总是处在一个焦虑的环境中长大。樊登老师在视频里有提到,在一个社会的群体中,其实真正养家糊口的是合作的技能,并不是说你很厉害,你把别人都一一打败了,你就成功了,而是你和更多的人合作,一起协作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在学校,考试只是一个模拟环境,即使分数很高,超越了别人,但如果只是单兵作战,走上了社会,容易孤僻,一个公司也不是仅仅只依靠一个人的业务多么精湛而存在。在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需要与大家一起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可以完成。
2、老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孩子。李小萌老师在视频中有提到她女儿在线上忘做作业,这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老师还特意电话联系和她沟通,李小萌老师赶紧向老师道歉,由于她工作太忙,是她疏忽了。老师回应道:“不不不,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知道你在职场上打拼很忙,还要同时照顾小孩,我只是跟你确认一下,如果孩子的课外作业不是特别多,接下来我会提醒她写这个作业的。”事后,李小萌老师和她的女儿一起制订一个时间表,把这件事情纳入时间表里,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在这里举这个例子,是想说老师并没有用一种过激的方式,在群里用批评的方式,将哪位孩子以及家长,一起拿出来进行批评教育,给孩子和家长贴上一个标签。如果老师这么做了,家长看到这些以后,也会一同将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而李小萌说女儿的老师用这样委婉的方式,善待了她和她的孩子,给予了她们理解和体谅。
3、学校和老师应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还记得孩子刚背着书包进学校的情景吗?他们是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和好奇心来到学校的,他们会认识许多和他们一样但又不同的同学,还会遇到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可爱的老师们,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是新鲜、有趣的,可是如果老师们日复一日,每天都是灌输给他们课本上那些乏味无趣的知识,每天都是抄写、默写、做卷子,甚至占用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取消他们的体育课,延迟放学时间,就是为了让他们订正错题,这不仅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浇灭了他们心里的热爱和火苗,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我建议老师在第一节上课的时候,可以用前半段20分钟时间,抓住学生们参与的兴趣,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和趣味题。关于老师在上课前20分钟时间,是用学校书本上的内容还是课外的思考题,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用课本上的,孩子们都预习过了,有些孩子提前把知识都学习完了,对书本上的这些,他们早已经了然于心,在20分钟前布置思考和趣味题,这不是超纲,而是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使得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活跃一些,如果老师们能够将课外思考题和书本上的知识挂钩,那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了。老师除了布置思考题,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调动孩子对这么学科的积极性,让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开动脑筋去思考,去解答。
4、学校和老师不能打压、贬低、轻视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并向父母告状,将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全部丢给父母解决。首先,我认为老师首先得弄清楚,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纪律的原因是什么?是他想引起老师和孩子们的注意,还是因为他对老师上课不感兴趣,或是因为他对老师的上课表示兴趣,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表现自己。弄清楚原因以后,老师可以分别有针对性地去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其次,教育不是靠批评、体罚,也不是甩锅。有些学校的老师认为,孩子的纪律问题,都是由家庭父母管教不力导致,老师认为要管理一个班级,那么多人,他会管不过来,如果不严厉地对待,对学校不好交代,上课如果扰乱课堂纪律还是小事,如果下课课间打闹,影响到班级的学习氛围,影响到班级的荣誉,孩子如果有什么磕碰什么伤,容易出现更大的隐患,所以,老师们需要家长也一起和他们统一阵线,这样他们才更有时间去抓学习,他们认为抓学习才是最根本的。但是,老师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班级,孩子们全部都乖乖地很整齐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在盯着老师上课,这样就真的好吗?下课了,孩子们还在课桌椅上学习,订正作业,教室里的孩子依然安安静静,甚至喝口水、上个厕所,都不愿出去走走,楼上楼下都一个样,根本不像是下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打打闹闹都见不到、听不到。这才是孩子本该有的样子吗?李小萌老师也提到,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衷,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可是如果老师们将所有的目光都死盯在学习和纪律上,这势必会适得其反。每个孩子都是正常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时期这样过来的,应该特别了解孩子,不应该对孩子太过于严苛!
5、老师不要用变相体罚或惩罚去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我认为李小萌老师说得有一点,我非常地认同。老师们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纪律这件事情上,纪律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学校是一个塑造全人的地方,学习只是评价或者塑造孩子的一个维度。正常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学习好、友爱、善于合作,都应该是在同等的评价体系下去给孩子画勾的。当学校用一种特别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去打压孩子,就会抹灭了孩子本然的天性。有些学校会用罚抄写、罚站、跑操场、做俯卧撑等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育者不是法官,不是警察,永远得相信生命是在不断地完善的过程中的,教育者需要助孩子们一臂之力,送他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6、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他们,多给每个孩子机会,去发挥和创造属于他们的舞台。老师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智慧的心,对待班上的孩子,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没有,就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创造机会,让他们变得积极和自信。学校如果有一些兴趣课和拓展课,可以让孩子们自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培养他们感兴趣的技能,从培养兴趣中,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社会友好:
1、社会应多多考虑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对社会的认知会比较的片面和有限,作为社会,应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出发,使其能获得对社会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有些环境和场合,可以设立儿童区域或者亲子区域,让孩子们可以有在家的感觉,给孩子们更大更舒适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让他们自由、放肆尽情地玩,可以毫无顾忌。这样大人们也会比较的放心,不会担心孩子吵到别人。在公共餐厅里,服务员可以提前准备好孩子的餐具和碗筷、宝宝的座位椅,对于孩子有什么忌口或是对某些食物的敏感,可以提前询问,尽可能地做到细致。
2、不要用成人的要求去对待一个年龄段较小的孩子。社会无需用一种成人的目光和标准去对待一个年龄段较小的孩子。年龄段较小的孩子,他们根本不能自律地去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如果他被成人大声呵斥,他不能明白成人为何这么做,他们不能去体会和明白成人的大脑逻辑,对一个年龄段较小的孩子来说,就是吃喝拉撒、玩儿。李小萌老师也在视频中提到,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在飞机上哭,妈妈没有办法通过言语去控制他,她向全飞机上的人挨个道歉,这其实真的不需要!即使是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也可以用一种柔软的态度去回应,孩子也能明白和理解。孩子在被社会理解和关照,他在被周围的人善意地对待着,这会成为一份礼物,终究在他成人以后,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馈于这个社会。对于一个年龄段较小的孩子,他希望外部的世界是可以信任的,是安全的,我们成人的言语和行为,大到每一句话都可能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李小萌老师说,有一次在公园里遛弯,有两个刚会走路的小宝宝,晃悠到扫地阿姨的旁边,就很好奇地看,他肯定被这件事所吸引住了。保姆却对孩子说:“小心挨揍!”这位保姆她传递给了孩子是怎样的外部世界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善意、理解、包容去对待一个年龄段较小的孩子,相信这会是对孩子和母亲最大的爱和支持!
3、每个社会上的服务人员遇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视作自己的孩子对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服务窗口的每位工作人员,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除了代表公共服务事业的窗口形象,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门面,我们每位服务窗口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我记得李小萌老师在视频里提到2个例子,老师们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集体解散时,难免会躁动,他们不会让博物馆安静得连根针都听到,这时就需要看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意识是什么?如果孩子们在此时,能够一起合作去探索,那该有多好!工作人员如果一味地大声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孩子会感到害怕和不理解。还有一次她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她有工作要处理,她与孩子商量,让她自己去影院看电影,然后散场会在门口等她,后来有位工作人员非常细心,看到孩子自己进去,就特别交代孩子,在电影散场以后,不要从出口出去,因为出口的地方,可能要绕很大一圈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他深怕孩子会迷路,找不到母亲,嘱咐孩子还是从原来入口的地方原路返回。工作人员也提前让李小萌老师进入了电影院去接孩子。我觉得这位影院的服务人员,真正做到了站在孩子和母亲的角度,去为他们着想。我们的服务窗口真的需要这样用心、换位思考、有爱善意的工作人员。
     以上我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介绍了父母和学校以及社会如何各司其职,为孩子提供友好的环境,善意地对待孩子。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就像播种了一颗种子,用心地对待、悉心地呵护他们的成长,给他们时刻浇灌和培养,每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都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他们今后的样子。只有我们每个人开始从自我做起,我相信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从量到质发生彻底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4: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学期、新气象    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全体同学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同学们文明礼貌上课认真,校园操场上展示着孩子们的精彩的新年作品,一起看看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6: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唱歌前需要注意什么?
唱歌前一天:晚上不熬夜,保证睡眠。熬夜会让声带充血,影响第二天发声状态。
唱歌前一小时:注意饮食,太饱不方便腰部气息发力,太饿体力不支,不吃辣的,甜的,冰的等刺激性食物。
唱歌过程中:如同运动员的热身训练,唱歌先做发声练习,歌曲难度有简单到困难,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上来直接唱高难度的歌曲,这样不但唱不好歌曲,还容易扯嗓子,唱坏声带。要想长期的唱好歌曲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注意:(唱歌期间如果喝水,喝温开水,不要喝凉水。因为歌唱的时候,声带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导致声带充血发热,喝冷水就像把块热铁放到冷水里一样,滋啦就硬了,直接影响接下去的歌唱状态,长久下来声带就会越来越没有弹性,越来越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16: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学习一首新歌?

1,(语言标准)多次朗诵,语言标准,带上气息,带上情感。
2,(节奏旋律)打准节奏、唱准旋律,高低长短,分毫不差。
3,(规范演唱)气息第一、位置第二、声音松弛、共鸣充分。
4,(情感处理)整体布局、字句处理、强弱起伏、色彩多变。
5,(能演能唱)发声正确、注重表演、感动自己、感动观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0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会琴 于 2024-4-2 08:58 编辑

歌唱气息的8个奥秘:

1. 唱低音时,声带松,气息通过声门的压力就弱;唱中音时,声带较紧,气息压力就渐渐加强;唱高音时,声带更紧,气息压力更强。一成不变的吸气方法会导致歌者失败,不同乐句都必须有不同的气息吸入量。

2. 无论什么时候,气都不能过紧和过僵,这会使声音发硬唱不动,高音唱不上去;也不能太松,这会使声音没力量,失去支撑,从而加重了咽喉及声带负担,使声音空洞无力。

3. 自如地换气,是歌唱艺术的重要技巧。要把握换气时机,不要失去呼吸支点。气量不足时,不要加力收缩腹肌,要扩张两肋。

4. 换气不及时,会使横膈膜压力控制不力,造成声带振动不平衡,无法形成正常的气柱支持,从而导致声音发虚,上气不接下气,这也就是失去呼吸支点的症状。

5. 呼吸要稳定地放在腰的周围。起音与呼吸有关,音起得好,既不费气,也能听到自己好的音色。呼吸要有弹性。当完成了下肋向两侧扩张,小腹向内微收的吸气动作后,腹部仍要具有弹性,不能有任何僵硬的感觉。否则,喉部肌肉也会紧张。

6. 呼吸训练可以用长音练习和弹性练习交替的方式进行,长期坚持才能提高能力,才能运用自如。呼气的方法比吸气的方式更重要,气一定要自然平稳送出,切不可过冲挤出、吐出。

7. 在初级阶段,是在打开喉咙发声的基础上练气;在高级阶段,则是在气息基础上练声。呼吸是自然的功能,不可以用强力支配它,要在自然基础上建立应有的歌唱呼吸,要分辨呼吸过猛和呼吸均匀之间的区别。

8. 好的声音是用气息吹出来的,像吹瓶子口一样,特别是在高音区。这需要自下而上畅通的管状腔体,好的声音是坐在气息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7: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会琴 于 2024-4-16 17:04 编辑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4月7日,[color=rgba(0, 0, 0, 0.9)]石家庄市合作路小学[color=rgba(0, 0, 0, 0.9)]邀请全国著名指挥家孟大鹏老师走进学校“赵涛合唱工作室”,为合唱团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自2024年入选“赵涛校园合唱工作室”项目学校以来,合作路小学定期邀请知名美育专家赵涛老师为学校合唱团进行专业指导,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综合能力。[color=rgba(0, 0, 0, 0.9)]本次“[color=rgba(0, 0, 0, 0.9)]美育专家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了美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color=rgba(0, 0, 0, 0.9)]推动了学校社团水平和艺术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助力了学校艺术教育品牌的打造。
      
    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不断探索创新学校美育工作新途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会琴 于 2024-5-23 15:25 编辑

                  
             5月21号下午刘月芳主任和我陪曹家琪老师参加了新华区小学音乐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家琪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无论从教具还是备课都很到位,因此上课时沉稳大气,循序渐进,老师精讲细做,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学习急急风,仔细听、用心做,从个人到小组各个环节都努力去尝试,争取做到最好。课后月芳主任进行的精彩的评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20:00 , Processed in 0.085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