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旭红 于 2023-6-12 18:11 编辑
读《中国八大诗人》有感 今天我来分享在樊登读书里听的一本书《中国八大诗人》,其中的一位诗人白居易,他让我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谛:境随心转,花开满蹊。 一代才子,光明磊落。他将自己的一生,都镌刻在那精妙的诗词之中。他的诗多是白描之作,就像他的心田,一眼便能望穿。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他就是“长恨歌主”,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每当我经历困难和压力,被焦虑和挫败折磨时,有一首诗都会治愈我,它就是《大林寺桃花》。我好奇,大林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当我搜索资料时,才知道在六十年代,因为要修水库,大林寺被拆除了,只剩一片如琴湖。 虽不能再看到当时白居易到底被怎样的风景所治愈,但如琴湖上的细雨和庐山顶的雾气应该还是一如当年,并没有变,变得只是你我,大概这就是:境随心转吧。那些晶莹的诗句,承载了千年前的喜怒哀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品味笔墨流转中的繁花春景。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一年,此时的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而去年秋天,他才写完《琵琶行》。他进入仕途本来就比别人晚,跟他同年及第的元稹比他小八岁,元稹曾在《酬乐天》中写道:“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期许两人光明的前途。而今已到中年,前方等着他的却是未知的叵测。这一年的暮春初夏,他登香炉峰,宿大林寺,看到山寺桃花,突然明白了什么,于是提笔抒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登山时,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但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芳菲尽”与“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写感情的跳跃,由愁绪满怀变到心花怒放。其实在百花缭乱的三月,游人如织,欣赏春光,而山寺桃花含苞静默,无人光顾。同样是花,为什么别的花会领先一步呢?落后的心里不免会产生焦虑,慌张,自我否定,但这时,要像山寺的桃花一样,坚定地相信自己,是花终究会开的。 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以得知,白居易在登临之前,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失望,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错怪了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孩子捉迷藏一样,偷偷躲到山上了。春光仿佛有脚似的,简直具有顽皮惹人的性子。春天来得慢,春天才浪漫。 人生本就是用来体验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只要你愿意,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只要坚持吸取阳光和雨露,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