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王静敏

我(我们)的课程纲要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31

帖子

7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9
发表于 2023-6-7 11: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    时:13-14课时
设 计 者:郭增强 吴旭 张启尧 梁蓓 张美乐
李子君 穆凌波 王玉玲 陈朝娟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分别是《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三篇精读课文。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第二次安排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童年的欢乐,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其中,《牛和鹅》记叙了“我”对待牛和鹅态度的变化。《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扮演老虎给“我”带来的困惑。《陀螺》一文讲述了“我”玩陀螺的烦恼与欢乐。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本单元围绕这一要素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牛和鹅》呈现了学习伙伴作的批注,让学生直观认识批注,提示学生可以批注对内容的体会、疑问,对写法的体会,以及获得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后两篇课文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梳理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材围绕此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牛和鹅》引导学生通过勾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陀螺》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某种心情,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教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游戏经历,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同时写出想法和感受。要求在写清楚游戏过程的同时,写游戏结束后的想法和感受,还可以写当时的心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独立学习达到学会的目的,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相互监测、评价、鼓励来提升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说四年级学生在记叙文方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理清文章脉络构架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圈画词语、作批注”、“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等学法来落实重点;通过品读重点段落,运用分角色朗读、画动作流程图、复述等方法突破难点,从而借助文本,强化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单元目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43个字,会写46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目标:
1. 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
3.能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2.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惑。
3. 能按顺序把游戏写清楚,写出想法和感受。
4.能自己修改习作,并把习作誊写清楚。
5.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梳理与探究目标:
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内容
分类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牛和鹅        2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3        1.认识“囊、羡”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露、角、啊、哄、唉”,会写“段、俩”等12个字,会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
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陀螺        2        1.认识“兵、恨”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旋”等14个字,会写“冰天雪地、否则”等17个词语。
2.能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表现心情的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4.能说出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口语交际        安慰        1        1.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2.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惑。
习作        记一次游戏        2        1. 能按顺序把游戏写清楚,写出想法和感受。
2.能自己修改习作,并把习作誊写清楚。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5.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趣读书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        2        1.让学生感受阅读神话故事的快乐,激发并产生阅读神话故事传说的兴趣。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
3.一边阅读一边总结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学会制作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图、人物明信片。

合计
        13-14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课外资源、跨单元资源补充:
本学期为学生安排了《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这四本书,其中,《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选自快乐读书吧,《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选自机场路小学“百部童书、润泽童年”四年级推荐书目。引导学生以自读、小组共读、读书分享会等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师生开展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等整本书阅读教学,最终实现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以及带给自己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五六单元将进行《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熟悉神话中主要人物及其故事,理清人物关系,感知人物个性,感受神话的独特神奇。
其中,在上一单元《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导读课的基础上,六单元继续两个课时的趣阅读:第一课时为推进课,第二课时为分享课,为学生准备《<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导读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联结的策略进行阅读,从而感知人物个性,感受神话的独特神奇。
(二)教学建议
第一,引导学生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第二,处理好两个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阅读、习作和基础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1.(阅读)考查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能力。
根据晒一晒阅读笔记的形式,考察学生是否可以从不同角度做批注,是否可以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人物心情,可以通过生生互评,选出最佳分享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定性评价。
2.(习作)考查学生“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的能力。
3.(基础知识)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内互测的方式进行。在小组内互相背诵、听写、修正,测评过程中组内互评。这样既可以促进组内成员互相鼓励、帮助的学风,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3

帖子

5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2
发表于 2023-6-7 1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    时:8课时
一、背 景
2022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内容要求:认识圆柱,了解其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其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认识圆锥并探索其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33)
学业要求:完成从平面到立体、从多面体到旋转体的知识体系建构。(P34)
教学提示: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指出沟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增强空间想象能力。(P35)
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表现为: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圆柱与圆锥》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后认识的两个几何图形。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感性的认识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基本特征,并能辨认圆柱形物体。虽然在此之前教材未明确介绍过圆锥的特征,但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中,“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这一题,学生能初步感知圆锥的组成部分有圆这一特点。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也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目 标
1.通过观察、操作、描述、画图、想象等活动,建立圆柱与圆锥的形体、表面积、体积的表象,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发展空间观念;在学生经历圆柱与圆锥的图形、特征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公式的抽象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在圆柱的表面积及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探索活动,经历有根有据地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过程。(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
2.认识并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圆锥、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领会圆柱的特征与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特征与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合理的单元整体认知结构,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迁移运用几何图形认识及表面积、体积测量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将几何图形认识及表面积、体积测量学习探究的一般方法融通性理解,建立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方法结构,在圆柱与圆锥表面积、体积测量学习过程中领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不变等数学思想方法。(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
3.在圆柱与圆锥表面积、体积测量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单元知识方法运用过程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圆柱与圆锥的学习价值;在与圆柱与圆锥相关的数学文化学习中感悟图形与几何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
单元重点: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圆锥体积的计算。
单元难点: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内 容
  
单元内容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2课时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渗透转化思想,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的表面积
  
2课时
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侧面积,侧面积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面积如何求?一串串的疑问和思考,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这个内容的探究将是我们初中的学习任务。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2课时
在探索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活动课:有趣的圆柱与圆锥
  
2课时
圆柱与圆锥等积变形是这一单元难点知识,因为这一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再加上圆柱与圆锥的等积变形多出了一个条件,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圆柱与圆锥数学文化的拓展,了解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数学的“温度”,使数学变得充满人文气息。
  
总计
  
8课时


四、实
(一)课程资源
1.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课外资源、跨单元、跨学科资源补充:
(二)教学建议
具体建议: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建议:我们可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当圆柱的一个底面变成一个点时,圆柱就变成了圆锥;同时又从底面的个数、侧面的形状以及高的条数来研究圆柱与圆锥的区别。我们还可以从面的旋转来理解它们的区别,圆柱是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旋转而得的立体图形;圆锥则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而得的立体图形。以这样对比的认识,更好地关联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利于学生深度的思考与学习。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建议:按着圆柱与圆锥同步行进的教学来看,在探讨圆柱表面积的同时会激起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探讨圆锥的表面积呢?它们会去探讨不同的数学模型与概念间的联系,并学会思考、概括、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圆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侧面积,侧面积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面积如何求?一串串的疑问和思考,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这个内容的探究将是我们初中的学习任务。
有趣的圆柱与圆锥教学建议: 圆柱与圆锥等积变形是这一单元难点知识,因为这一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再加上圆柱与圆锥的等积变形多出了一个条件,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圆柱与圆锥数学文化的拓展,了解它们的起源与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数学的“温度”,使数学变得充满人文气息。
五、评 价
单元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调控学生学习过程,为进一步的教学做指导。因此评价方式选择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评价的维度注重多元化,从多角度全面的分析学生,在评价结果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3

帖子

5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9
发表于 2023-6-7 16: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课程纲要
一、背 景:
2022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内容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P21
学业要求: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说明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P24
教学提示:通过负数的运算,感悟负数的性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P25
本单元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表现为: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生活中的负数》属于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丰富了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负数,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相对完整的数的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初步认识负数,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如,天气预报中显示的-3°C”、电梯上显示的“-1”层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这些学生熟知的情景,学生是不难理解负数的。
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和能够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第三,在学生利用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生活中的负数》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比较陌生,但生活中却普遍存在。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很丰富,他们更多的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但是,这一单元在实际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真实情境中的负数;2.学生对从数中正确地找出负数感到困难;3.学生对于负数的认知过于肤浅。针对以上问题,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因此对本单元的内容和课时进行了一些微调,调整后的内容更加贴近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数感、运算能力)
2.知道“-”表示的实际意义,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建立符号意识。(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符号意识、推理意识)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说明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示。(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数感、推理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
单元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单元难点: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
三、内容:
单元内容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前置性探究: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一周时间收集天气预报中的数据
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情境入手,借助生活认知,理解具体情景中负数的具体意义,如气温计中的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具备合理解释具体意义的基础。
认识负数
1课时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并借助温度计,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
1课时
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1课时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事物的过程。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
3、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
1课时
1、经历小组合作、观察、测量、记录水温变化以及交流实验结果的过程。
2、能用正、负数记录水温变化及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变化情况。
3、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进一步感受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作用。
“记录天气(一)”的综合运用
1课时
1、经历记录、交流、整理天气情况,并尝试记录温差的过程。
2、了解温差的含义,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每天的温差。
3、积极参加天气的实践活动,获得有关天气的常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活动课
2课时
你懂得了哪些负数的知识?将掌握的知识制成手抄报。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在同学们的眼里,负数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一堆数字,而是变得生动鲜活,现实中,每一个负数都有着具体的含义,负数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
总计
6课时
四、实施
(一)课程资源
1.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2.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课外资源、跨单元、跨学科资源补充:
(二)教学建议
认识负数教学建议:
学生通过读温度计上的温度认识正数和负数进入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温度计上的数,学生在读数时会出现读数错误,并且对于直线上的数从0往左越来越小有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讲解横放温度计到直线上的点需要给孩子直观并对比时间。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建议:
让学生了解问题的现实背景,讨论包装袋上500±5g”表示的意思,进而理解7袋白糖的检测结果最后再让学生了解用正数、负数和0表示与标准质量相差克数的要求。
综合实践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综合实践课程,将掌握的负数知识制成手抄报,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在同学们的眼里,负数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一堆数字,而是变得生动鲜活,现实中,每一个负数都有着具体的含义,负数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通过实际生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五、评价
单元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调控学生学习过程,为进一步的教学做指导。因此评价方式选择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评价的维度注重多元化,从多角度全面的分析学生,在评价结果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 过程性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
评价维度
等级
姓名
组评
师评
A
B
C
D
学生学习
搜集资料
积极搜索资料,整理信息全面,条理清楚。
能快速搜集资料,并能进行一定的整理,但信息不全面。
能搜集到一定的资料,但整理信息能力较弱。
不会根据活动搜集资料,信息处理能力较弱。
交流合作
积极主动与小组通过配合,耐心倾听,接纳他人观点。
与组内同学较好地配合,能较好地听取别人意见。
与组内同学基本配合,基本能接纳他人观点。
不肯主动承担组内的任务,不认真倾听他人观点。
表达展示
表达清楚流利,展示活动任务时有一定的创意。
表达基本流利,展示成果时与活动要求基本一致。
能表达观点,但是逻辑性不强。
表达不流利,逻辑性较差
学生素养
学习理解
能够掌握知识,能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掌握,但不能很好地建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对每个知识点理解到位,灵活运用有待提高。
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一知半解。
实践应用
能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在同学的帮助下,能利用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理解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够。
不会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迁移
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能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并具有创新能力。
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不够。
对实际问题与所学内容的关联不能准确理解。
2. 结果性评价:
                       学习结果评价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核心素养
能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能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生评
师评
数感、
符号意识
能体会用到“-”表示事物的简明性
理解天气预报、吐鲁番盆地、地下室、包装袋等上的“-”表示的意思
生评
组评
运算能力、推理意识
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解释自己所得的结果
能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变化、电梯运行等情况
生评
师评
组评
推理意识、数据意识
单元整体测试
1)成绩≥85,优秀
2)70—84,良好
3)60—67,及格
4)60以下,需要努力
师评
纸笔测试
量感、
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负数,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发现生活中负数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
生评
师评
自我评价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9

帖子

1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8
发表于 2023-6-7 1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1

帖子

3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1
发表于 2023-6-7 23: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时:  13-14课时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主题为“祖国河山”。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马》;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语文要素:

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

2.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

单元目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2个字,会写46个词。

阅读与鉴赏目标:

1.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2.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3.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2.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3.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4.能说出“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5.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梳理与探究目标:

1.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课外资源、跨单元资源补充:

1)整个学期的整本书阅读安排:

本学期整本书阅读,我们一共安排了四本书,分别是选自快乐读书吧的《格林童话》、《稻草人》和选自于机场路小学“百部童书润泽童年”中的两本书《花木兰》、《小布头奇遇记》。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基础知识、阅读、习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针对不同类型学习活动,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8

帖子

3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9
发表于 2023-6-8 09: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    时:14课时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精选了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的诗词。《乡下人家》描绘了农家不同时节独特、迷人的景致。《天窗》则写了乡村儿童从天窗中获得想象的乐趣。《三月桃花水》是略读课文,展现了乡村田野的明丽春光。这四篇课文编排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初步"强调了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的选文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所选文章情感表达是比较明显的,为学生"初步体会思想感情"提供了支架:《乡下人家》借助泡泡点明抓结尾处关键句来体会课文情感;《天窗》除了用课后练习点明需理解结尾的关键句,还借助泡泡点明阅读时也需关注并理解藏在课文中间的关键句;《三月桃花水》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抓关键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交流平台则启发学生比较课文关键语句的表达,梳理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安排了"我的乐园"这一习作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并表达出自己的快乐感受。这一习作要求跟本单元语文要素相互联系。从内容看,本单元课文从"乡村生活"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和感受;从表达看,阅读课文时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思想情感,为习作时如何表达感受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古诗积累,对于学习古诗有一定的方法,对于课文表达的情感能有一定的感受,乡村生活和景致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会有些陌生,学生从平凡的乡村生活中体会乐趣并不容易。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当中。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感受,使其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单元目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
3.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2. 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3.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
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4.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梳理与探究目标:
1.了解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
市生活。
3. 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4. 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内容
分类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1古诗词三首        3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2  乡下人家        2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        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       
14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3.天窗        2        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卜”,会写“慰、藉”等11个字,会写“慰藉、扫荡”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天窗是孩子们“唯        的慰藉”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        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4* 三月桃花水        1        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口语交际        转述        1        1.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2. 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习作        我的乐园        2        1. 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
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2. 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1.了解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
市生活。
3. 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4. 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4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二)教学建议   
第一,“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思想感情”要联系上下文语境。三篇精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虽然教材作了提示,但还应关联上下文理解其含义。关键语句并没有严格的限定,能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的语句,都可以是关键语句,教材只是提供了关键语句的一些示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不宜机械地教关键语句的概念,也不宜将个人解读强加于学生,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增进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第二,要努力丰富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乡村生活和景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熟悉平常,要注重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会有些陌生,学生从平凡的乡村生活中体会乐趣并不容易,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感受,使其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在引导学生感受的过程中,要有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也要指导学生尝试“表达感受”。
第三,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很适合积累        教学时需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抄写中感受课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自觉主动地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评价
1.(基础知识)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古诗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通过批阅生字组词作业、每课每单元听写、午写书法练习、组内背诵互测的方式落实评价,培养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2.(习作)评价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
评价方式:首先进行自读自改自评,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和能力,围绕“是否介绍清楚”“推荐理由是否充分”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修改;再让学生读给同学听,促进生生互相学习和评价,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最后进行教师的定性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9

帖子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23-6-8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会琴 于 2023-6-8 15:28 编辑

[size=18.0000pt]《声音的奥妙》 ·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内容综述】
[size=12.0000pt] 1.内容简介
[size=12.0000pt]歌曲演唱《山谷回声真好听》、音乐知识“声音的强弱”、唱一唱《是谁在敲》、听赏《公鸡、母鸡》与《大象》。意图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 f  和 p,并在演唱中用声音加以表现。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模仿能力强等特点。
[size=12.0000pt]2.作品联系
[size=12.0000pt]本课四首作品都是感受声音的强弱,从山谷回声引入声音的强弱,再通过歌曲演唱《是谁在敲》感受声音的强弱;《是谁在敲》歌曲旋律简单,仅出现do、re、mi、sol四个音,且采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歌词富有童趣,采用问答的形式,为学生对这四个音符的感性认知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公鸡、母鸡》与《大象》两个音乐片段都选自《动物狂欢节》,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从不同乐器感受声音的强弱。
[size=12.0000pt]3.教学价值
[size=12.0000pt]本单元两首欣赏曲都是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第二首和第五首,无论是演唱歌曲还是欣赏管弦乐曲,本单元聚焦于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生活的紧密关系。通过对“回声”的探索,从发现回声,了解回声,演唱回声再到寻找身边的强弱、乐器的强弱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音乐作品中强弱、音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理解。
                                                                                                                       【单元学习目标】
[size=14.0000pt]1.感受乐曲音色、音响、旋律特点等要素,初步体会音乐的强弱特点,体验活泼快乐的音乐情绪和中外音乐中的强弱。
[size=14.0000pt]2.在游戏、律动、图谱体验中感知音乐主题、段落与旋律特点。结合演唱、舞蹈、歌表演等表现形式 逐步养成表演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size=14.0000pt]3.选择、运用合适表现音乐作品旋律形象与情景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探索生活中的强弱音,进行歌词律动创编表现音乐。
                                                                                                                      【单元教学建议】
[size=14.0000pt] 一年级下册作品多为故事,角色感较强,作品旋律活泼跳跃,利于学生模仿角色,表达音乐情绪。本单元设置了“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动一动”的知识渗透。本单元的主题是“声音的奥妙”重在让学生体验强弱声音在音乐中的乐趣,探索音乐和生活的关系。所以,本单元的音乐活动以声音的探索为线索,通过音乐要素让学生深刻理解体验音乐与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妙。一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打击乐器,除了唱、跳以外奏也能很好地表现音乐,表达自我。
【单元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工具
审美感知
[size=9.0000pt]1.情绪情感:能够体验活泼快乐的音乐情绪。
[size=9.0000pt](A)知道
[size=9.0000pt](B)理解
[size=9.0000pt](C)运用
[size=9.0000pt]教师课堂观察师生课堂交流学生自评
[size=9.0000pt]活动评价量规卡
2.表现要素:[size=9.0000pt]感受乐曲旋律断与连、上行与下行、力度的强弱等特点。
[size=9.0000pt](A)知道
[size=9.0000pt](B)理解
[size=9.0000pt](C)运用
[size=9.0000pt]
3.体裁形式:[size=9.0000pt]初步体会音乐中强与弱力度记号与大自然和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
[size=9.0000pt](A)知道
[size=9.0000pt](B)理解
[size=9.0000pt](C)运用  
艺术表现
1.声乐表演:[size=9.0000pt]结合演唱、演奏、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所听、所想。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size=9.0000pt]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size=9.0000pt]活动评价量规卡
[size=9.0000pt]分组表演汇报
[size=9.0000pt]个别指导评价
2.器乐表演:[size=9.0000pt]在游戏、律动、图谱体验中感知音乐主题、段落与旋律特点。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3.综合性艺术表演:[size=9.0000pt]舞蹈、歌表演、音乐剧等表现形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所听、所想。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4.乐谱识读:[size=9.0000pt]感知 1235 五个音符发;f与p力度记号;二分、四分、八分节奏。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创意实践
1.声音与音乐探索:[size=9.0000pt]选择、运用合适表现音乐作品旋律形象与情景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size=9.0000pt]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size=9.0000pt]活动评价量规卡
[size=9.0000pt]分组表演汇报
[size=9.0000pt]个别指导评价
2.即兴表演:[size=9.0000pt]发现生活中的强音与弱音;探索与音乐旋律特点相吻合的动作。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3.音乐编创:[size=9.0000pt]创编歌词、舞蹈动作对歌曲进行歌表演与音乐剧表现。
[size=9.0000pt](A)模仿
[size=9.0000pt](B)学会
[size=9.0000pt](C)掌握
文化理解
1.音乐与社会:[size=9.0000pt]初步感受中外国外儿童音乐作品的多元化。
[size=9.0000pt](A)知道
[size=9.0000pt](B)理解
[size=9.0000pt](C)运用
2.音乐与姊妹艺术:[size=9.0000pt]了解三首作品中外作曲家,知道每首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对表演唱、管弦乐曲产生兴趣。
[size=9.0000pt](A)知道
[size=9.0000pt](B)理解
[size=9.0000pt](C)运用
学习态度
1.学习兴趣:[size=9.0000pt]课堂能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size=9.0000pt](A)合格
[size=9.0000pt](B)良好
[size=9.0000pt](C)优秀
[size=9.0000pt] 叙述性评价
[size=9.0000pt]质性评价
[size=9.0000pt]师评
[size=9.0000pt]学生自评
[size=9.0000pt]评语评价
[size=9.0000pt]班级优化大师 APP
[size=9.0000pt]鼓励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7

帖子

4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71
发表于 2023-6-8 1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围绕着人文主题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在朝鲜战争时期,邱少云为了执行潜伏任务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景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而关于场面描写的了解和体会,在之前的教材中并没有提及,只在本册本单元内以“阅读训练要素”的形式出现,且集中体现在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和第7课《开国大典》中。而在这两课的课后习题中也有这一要素的具体体现。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旨在为阅读铺路,由读到写。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
学情分析:
“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阅读训练要素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及到,因此即使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对于 “点面结合”和“场面”的理解上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当中,教师应明确帮助学生感受“点面结合”这种在描写环境和描写场面时常用的方法,即明确“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既有整体,又有局部,能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理解“场面”是发生在“一定场合下”的,是可知可感的有画面的情景。
另外,对于本单元所选取的“革命题材”,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真正理解内容和情感的把握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同时也适量地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真正传达出的精神,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切地体会,将这种精神力量传承下去。
单元目标
识字写字目标:
会写“律、崖”等33个生字,会写“日寇、悬崖、攀登”等39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目标:
1.阅读有关“革命岁月”的诗文,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知道“点面描写”是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并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描写手法。
3.通过品读、勾画和批注的方法关注整个场面的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体会点面描写既能整体感受又能突出个体特点。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3.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4.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5.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梳理与探究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4.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解释的习惯。
5.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内容
分类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5 七律·长征
2
1、会写“律、崖”等四个字。
2、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6  狼牙山五壮士
2
1、会写“寇、副”等15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7开国大典
2~3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感受开国大典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8*  灯光
1
1、了解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之间关系。
2、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size=9.0000pt]9[size=10.5000pt]*[size=9.0000pt]我的战友邱少云
1
1、能结合文中“我”的心理活动,体会邱少云精神。
2、能领悟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
[size=9.0000pt]口语交际
演讲
1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习作
多彩的活动
2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size=9.0000pt]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2、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书写提示
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解释的习惯,
日积月累
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size=9.0000pt]趣阅读
[size=9.0000pt]《小英雄雨来》
2
1.通过老师、家长、学生共同交流读书感受,共同分享《小英雄雨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凸显其中的红色元素,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2.巧妙引入资料,辅助理解相关背景。自然结合插图,回顾关键情节。聚焦人物,运用跳读直击关键语段,共同体会雨来的英雄表现。通过回读,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成长经历,共同探究雨来成为小英雄的原因。
3.链接“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相关资料,凸显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共读,播撒“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颗红色种子。通过有效的红色经典阅读实践,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合计
[size=9.0000pt]1[size=9.0000pt]5[size=9.0000pt]1[size=9.0000pt]6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结合快乐读书吧及校本课程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本学期“趣阅读”整本书阅读计划:
六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计划选择的书目兼顾融合了课本“快乐读书吧”与机场路“百部童书润泽童年”推荐书目,进行了合理安排。
阅读目标:
1. 体会成长故事中的人物特点,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读懂成长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把握小说三要素。
2. 在充分的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进一步养成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通过精彩片段赏析、朗读等形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鉴赏能力。
4. 持续提升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本学期阅读总量在25万字左右。
具体实施:
单元
书目
课时
一二单元
《小英雄雨来》
2
三四单元
《童年》
2
五六单元
《爱的教育》
2
七八单元
《名人传》
2
注:以上课时安排为导读课和交流分享课的课时安排,平时学生阅读安排在阅读课及课下时间。
本单元的阅读书目是《小英雄雨来》,在第一单元导读和推进课的基础上,通过“共读交流会”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在汇报交流时,学生通过了解抗战背景以及雨来的原型,借助课本上的彩色插图,回忆故事情节;同时结合自己的“读书单”聊聊雨来的表现,从书中的关键处,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通过不断地交流和补充丰满雨来的形象,进而感受雨来成为英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聚焦本单元主题,达成与学成本单元教材内容的一致目的,重温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通过阅读雨来纪念碑的碑文,学习小英雄,并再重温名言,内化于心,让红色精神永记心间,指导实践。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1998年,在河北唐山市还乡河公园落成的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管桦亲笔写下的碑文:
一九三七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抗日战争,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是很多很多的。
儿童团有夜校,每当把日本鬼子和汉奸赶出村以后,敌情缓和的时候,村里朦胧星光的夜雾里,花木的繁枝密叶中房屋的窗子亮着鲜红的灯光,从那里传出孩子们齐声念书的声音:“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地保护了八路军交通员。在日本强盗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誓死不屈,最后又机智逃出死亡魔掌,人民称赞雨来是抗日小英雄。
                                                  ――管桦题记
(二)教学建议   
第一,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融人语言实践过程之中。本单元选取了五篇革命题材的作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革命先烈的事迹,感受革命志士不怕艰难因苦、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而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铸就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品质。但革命传统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如,《七律•长征》应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其节奏的铿锅、语言的凝练、气势的豪迈,进而深人体会其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国大典》应通过重点关注其场面描写的语句,感受人民群众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欢欣鼓舞和自豪之情。
第二,重视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理解课文主题。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适当了解相关背景。要注意,让学生搜集资料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给出大致方向和范国,不要漫无目的地大量搜集。课上对资料的使用也要适时、适当,避免由于过度使用资料影响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深人品味。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深人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把握作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关注本单元的共读书目《小英雄雨来》的学习定位,它是作为革命题材教学的内容的拓展进行学习。在四年级学习节选的基础上,放在本单元的内容拓展,能够让在学生与那些历史过程中的“大英雄”之间搭建桥梁,减少距离感,加深学生对革命主题的理解。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阅读、习作和基础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1.(基础知识)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课堂上创设语言环境,将字词放到语境中,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字词的正确运用。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采用学生互测的方式落实评价,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单元评价时采用小卷测评与背诵检查的方式,教师提供小卷并测评,学生小组间判卷打分、督促改正、并记录。学期中进行单项测试评价,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2.(阅读)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课外阅读情况。
课内阅读的考查:
本单元这五篇革命题材的文章是否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检测,以及课下预习时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打分。让课上的朗读和课下的讲述贯穿在整个的学习当中。
课外阅读的评价: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总结自己本学期课外阅读的情况。要求梳理的信息包括:本单元学习期间除了共读书目《小英雄雨来》之外,还读了哪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书中的哪个情节最有意思?在这单元学习的过程中你的阅读量大概是多少?学生先根据表格自我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任务表现给出定性评价。
3.(习作)评价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
本单元阅读和习作联系紧密,因此,学生的习作作品是最能综合反映本单元学习成效的依据。因此,对学生完成的习作评价,我们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且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单元的习作围绕“多彩活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次活动的场面。具体操作:学生在写完作文后先用或黑笔进行自我修改,从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段落安排是否合理、中心立意的表达以及描写场面时是否用到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等进行自改;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评价时既重视自身不足,更重视习作优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当然,如同评价的多元化一样,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书面的,口头的,等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3

帖子

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7
发表于 2023-6-8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不畏艰苦、关心他人的赵一曼,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全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将默读方法运用在日常阅读中。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是学生思想的转折期,思想认知上需要积极引领,每一位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有所不同,这需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美好品质”的学习。《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距离较远,教学中可以从古诗开始,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拉进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课文中的故事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对故事背景的理解会出现脱节现象,必要的课文背景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故事中感受“美好品质”,在学习中引导思想的成长。默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中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是本单元课外阅读的重点,所以引导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习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从低年级的简单表达逐渐提升到“完整地描写一件事”,日常好词句的积累、日记的记录就显得很重要。
单元目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
认识32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会写29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4.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5.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6.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2.不清楚地地方能及时追问。
3.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在习作交流中,学习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梳理与探究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相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内容【表格略】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结合快乐读书吧及校本课程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本学期“趣阅读”整本书阅读计划:
本学期整本书阅读,我们一共安排了四本书,分别是选自快乐读书吧的《格林童话》、《稻草人》和选自于机场路小学“百部童书润泽童年”中的两本书《花木兰》、《小布头奇遇记》。根据人文主题相似或者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每两个单元交流一本书,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阅读交流《花木兰》;第二单元“金秋时节”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阅读交流《稻草人》;第三单元“童话世界”和第四单元“预测”阅读交流《格林童话》;第五单元“留心观察”和第六单元“祖国河山”阅读交流《小布头奇遇记》。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小组交流、以及老师的导读课、推进课等形式实现以下目标:
①能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
②能体会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主动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③能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④学习这四本书中蕴含的中华智慧,口头或书面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
*《花木兰》整本书阅读安排:
《花木兰》这本书将通过第一单元的阅读导读课和第八单元的阅读交流课来完成。
①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定期读书分享、人物形象分析等方式促进同学们在阅读中积累新鲜感词语并收获好的阅读习惯。
② 用默读的方法开展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花木兰人物形象和品质。
*第八单元是《花木兰》阅读交流课。本单元将在第一单元的导读课的基础上进行默读阅读习惯培养,同时采用绘制人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①通过绘制整本书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文脉,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②默读《花木兰》中精彩段落,体会花木兰勇敢和机智,分小组进行交流。
*补充本单元阅读书目的相关资料:
补充观看电影《花木兰》,再次感受花木兰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要重视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默读的效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司马光》一课可通过与现代文比较,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灰雀》一课可通过比较发现,同样是喜爱灰雀,列宁和小男孩有不同的喜爱方式,彰显了不同的人物特点。
3.本单元的《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阅读、习作和基础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1.阅读:考查学生默读能力以及课外图书阅读情况。
评价任务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梳理、总结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通过摘抄的方式记录下来。
评价方式:学生依据读书信息的梳理,整理读书摘抄小报进行自我评测;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任务表现给出定性评价。
2.习作:评价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
本单元习作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评价方式:在班级开辟习作展示平台,将学生的习作展示出来,将读者群从教师一人扩展到全班同学,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对照习作要求进行同伴间的互评互改,有助于激发习作的动机和热情。
3.基础知识: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在学习小组内采用学生互测的方式落实评价,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3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发表于 2023-6-9 0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06 , Processed in 0.0833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