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背景 单元教材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围绕着人文主题安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在朝鲜战争时期,邱少云为了执行潜伏任务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整个单元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一致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景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而关于场面描写的了解和体会,在之前的教材中并没有提及,只在本册本单元内以“阅读训练要素”的形式出现,且集中体现在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和第7课《开国大典》中。而在这两课的课后习题中也有这一要素的具体体现。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旨在为阅读铺路,由读到写。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练习过写活动,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又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 学情分析: “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阅读训练要素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及到,因此即使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对于 “点面结合”和“场面”的理解上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当中,教师应明确帮助学生感受“点面结合”这种在描写环境和描写场面时常用的方法,即明确“点”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既有整体,又有局部,能表现出人事景物真切的形象状态,将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理解“场面”是发生在“一定场合下”的,是可知可感的有画面的情景。 另外,对于本单元所选取的“革命题材”,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真正理解内容和情感的把握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同时也适量地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真正传达出的精神,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切地体会,将这种精神力量传承下去。 单元目标 识字写字目标: 会写“律、崖”等33个生字,会写“日寇、悬崖、攀登”等39个词语。 阅读与鉴赏目标: 1.阅读有关“革命岁月”的诗文,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知道“点面描写”是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并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描写手法。 3.通过品读、勾画和批注的方法关注整个场面的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体会点面描写既能整体感受又能突出个体特点。 表达与交流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3.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4.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5.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梳理与探究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3.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4.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解释的习惯。 5.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内容 | | | | | | | 1、会写“律、崖”等四个字。 2、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3、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 | | 1、会写“寇、副”等15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 | |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感受开国大典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 | | 1、了解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之间关系。 2、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 | [size=9.0000pt]9[size=10.5000pt]*[size=9.0000pt]我的战友邱少云 | | 1、能结合文中“我”的心理活动,体会邱少云精神。 2、能领悟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 | | | |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 | | |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 | | |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 | 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2、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 | | | | | | | 1.通过老师、家长、学生共同交流读书感受,共同分享《小英雄雨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凸显其中的红色元素,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2.巧妙引入资料,辅助理解相关背景。自然结合插图,回顾关键情节。聚焦人物,运用跳读直击关键语段,共同体会雨来的英雄表现。通过回读,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成长经历,共同探究雨来成为小英雄的原因。 3.链接“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相关资料,凸显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共读,播撒“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颗红色种子。通过有效的红色经典阅读实践,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 [size=9.0000pt]1[size=9.0000pt]5[size=9.0000pt]~1[size=9.0000pt]6 | |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课外资源:结合快乐读书吧及校本课程推荐的课外读物;本单元提供的课程纲要及教学案例。 本学期“趣阅读”整本书阅读计划: 六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计划选择的书目兼顾融合了课本“快乐读书吧”与机场路“百部童书润泽童年”推荐书目,进行了合理安排。 阅读目标: 1. 体会成长故事中的人物特点,理清小说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读懂成长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把握小说三要素。 2. 在充分的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进一步养成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通过精彩片段赏析、朗读等形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鉴赏能力。 4. 持续提升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本学期阅读总量在25万字左右。 具体实施: 注:以上课时安排为导读课和交流分享课的课时安排,平时学生阅读安排在阅读课及课下时间。 本单元的阅读书目是《小英雄雨来》,在第一单元导读和推进课的基础上,通过“共读交流会”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在汇报交流时,学生通过了解抗战背景以及雨来的原型,借助课本上的彩色插图,回忆故事情节;同时结合自己的“读书单”聊聊雨来的表现,从书中的关键处,感受雨来的形象特点,通过不断地交流和补充丰满雨来的形象,进而感受雨来成为英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聚焦本单元主题,达成与学成本单元教材内容的一致目的,重温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通过阅读雨来纪念碑的碑文,学习小英雄,并再重温名言,内化于心,让红色精神永记心间,指导实践。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1998年,在河北唐山市还乡河公园落成的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管桦亲笔写下的碑文: 一九三七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抗日战争,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是很多很多的。 儿童团有夜校,每当把日本鬼子和汉奸赶出村以后,敌情缓和的时候,村里朦胧星光的夜雾里,花木的繁枝密叶中房屋的窗子亮着鲜红的灯光,从那里传出孩子们齐声念书的声音:“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地保护了八路军交通员。在日本强盗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誓死不屈,最后又机智逃出死亡魔掌,人民称赞雨来是抗日小英雄。 ――管桦题记 (二)教学建议 第一,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融人语言实践过程之中。本单元选取了五篇革命题材的作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革命先烈的事迹,感受革命志士不怕艰难因苦、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而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铸就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品质。但革命传统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如,《七律•长征》应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其节奏的铿锅、语言的凝练、气势的豪迈,进而深人体会其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国大典》应通过重点关注其场面描写的语句,感受人民群众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欢欣鼓舞和自豪之情。 第二,重视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理解课文主题。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适当了解相关背景。要注意,让学生搜集资料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给出大致方向和范国,不要漫无目的地大量搜集。课上对资料的使用也要适时、适当,避免由于过度使用资料影响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深人品味。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深人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把握作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关注本单元的共读书目《小英雄雨来》的学习定位,它是作为革命题材教学的内容的拓展进行学习。在四年级学习节选的基础上,放在本单元的内容拓展,能够让在学生与那些历史过程中的“大英雄”之间搭建桥梁,减少距离感,加深学生对革命主题的理解。 评价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重点可以从阅读、习作和基础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将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自评与他评的结合,重视定性与定量结合。 1.(基础知识)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 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以及积累背诵的情况。课堂上创设语言环境,将字词放到语境中,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字词的正确运用。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采用学生互测的方式落实评价,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单元评价时采用小卷测评与背诵检查的方式,教师提供小卷并测评,学生小组间判卷打分、督促改正、并记录。学期中进行单项测试评价,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2.(阅读)考查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课外阅读情况。 课内阅读的考查: 本单元这五篇革命题材的文章是否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检测,以及课下预习时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打分。让课上的朗读和课下的讲述贯穿在整个的学习当中。 课外阅读的评价: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总结自己本学期课外阅读的情况。要求梳理的信息包括:本单元学习期间除了共读书目《小英雄雨来》之外,还读了哪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书中的哪个情节最有意思?在这单元学习的过程中你的阅读量大概是多少?学生先根据表格自我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任务表现给出定性评价。 3.(习作)评价学生习作完成的情况。 本单元阅读和习作联系紧密,因此,学生的习作作品是最能综合反映本单元学习成效的依据。因此,对学生完成的习作评价,我们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且评价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单元的习作围绕“多彩活动”,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次活动的场面。具体操作:学生在写完作文后先用或黑笔进行自我修改,从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段落安排是否合理、中心立意的表达以及描写场面时是否用到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等进行自改;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评价时既重视自身不足,更重视习作优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当然,如同评价的多元化一样,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书面的,口头的,等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