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片段) 一、新课导入 二、学习《山居秋瞑》 1.了解题目的意思,简介作者。 (1)教师导入并板书题目:山居秋暝。 (2)引导学生读诗题“山居秋暝”并尝试理解:“暝”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怎样理解?教师相机点拨:“暝”的“日字旁”说明它和太阳有关,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因此“秋暝”说的是秋天的傍晚。诗题可理解为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的景色。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王维的资料。 2.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轻声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3)随文指导写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大意。 (1)提问:学习一首古诗,你一般会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呢?预设:结合注释理解;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等。 (2)提出要求:请用上这些方法再读一读《山居秋暝》,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交流。 (3)同桌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点拨:可根据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并结合书中插图发挥想象,从而描述出诗中所写的雨后山林景色。 预设:空旷的山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月光透过林洒落下来,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 (5)引导学生梳理提炼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读前三联,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三联。 教师相机点拨:朗读首联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空山”的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朗读颔联,一“照”一“流”,由静到动,语调要变得活泼些;颈联由景入事,朗读时声音要相对响亮、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 (3) 补充介绍诗人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联,体会诗人的情感。 (4) ①教师补充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的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山中的生活悠闲自在,生机勃勃,诗人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时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相机板书:向往。 三、学生自主学习《枫桥夜泊> 1.理解题意,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泊”。 (2)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夜晚将船停泊在枫桥边。(3)全班交流作者信息。 提示:张继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对本诗的理解也不必特别基于对作者生平的了解,本环节可以简要带过。 2.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运用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教师出示学习提示: ①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②说一说:根据注释,说说诗意。③划一划:划出诗中的景物名称。 ④ 想一想:诗句让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随文指导书写“愁、寺”:“愁”字上大下小,心字底要写得舒展;“寺”的第二“横”最长,“土”的“竖”和“寸”的“竖钩”不要对齐写。 (3)学生交流难懂的词句。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预设:漫天寒霜里,月儿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的灯火星星点点,诗人忧愁地看着这些景象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 3.想象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 (1)引导学生交流: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教师板书: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客船)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进一步追问: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板书:愁 (4)教师小结:在这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清冷、幽静的夜景,令诗人愁绪万千。此时,又听到钟声悠悠传来,引发了诗人悠远的思绪和无尽的感慨,怎一个愁字了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慨,再来朗诵这首诗。
亮点反思: 在小组讨论疏通诗意的环节中,同学们对“竹喧”一词提出了不同理解,一男生认为“竹喧”应该是风吹过竹子,竹叶发出的“唰唰”声;一男生认为理解“竹喧”应该结合后面的“归浣女”和“下渔舟”,“竹喧”是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嬉笑声和渔船回来时的人声、水声,还有一个女生表示“竹喧”应该是竹林中鸟儿们飞翔和鸣叫发出的声音。经过这几位同学的碰撞,大家好像对诗人的归隐环境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风吹过竹林的声音、鸟儿在竹林中鸣叫的声音、山中人们劳作归来的声音,构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山居秋暝图”。 第二次碰撞是在学习“霜满天”时,有同学提出质疑:霜不应该是在地上吗?怎么成了满天?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理解。一个男生认为“霜”是落在地上,可是因为当时天气寒冷,作者不仅看到了地上的霜,他联想到天上一定还有很多霜要下,不然怎么会这么冷?另一个男生认为,作者当时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同时又担心动荡的时局,他的身心都感觉特别冷,这种冷把他包围了,所以他觉得天上地上都是霜,让他无处可逃!另一个女生还联系到“疑是地上霜”,她认为这里的“霜”是月亮西落,月光好像是给夜空铺上了一层霜;更有高手解答:古诗写诗多是“写意”,作者描述的是当时所见、所听、所想、所感的整体感受,不能一一割裂来看,不然就会破坏诗歌的意境美。 看看,孩子们思维的碰撞让我不仅称赞,作为老师,在只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足够宽松、足够广阔的天地,再适时加以引导,就能从他们身上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