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孙丽娜

孙丽娜的主题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1: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        理解无常,接受无常,培养适应力
教导学生接受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无论是学习内容的更新还是学习方法的变革,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都需要适应力和灵活性。                     
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正见
不单纯的以成绩物质衡量成功,重视内心成长和精神富足,让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人生意义,不仅在竞争和获取,更在自我提升与帮助他人中实现价值.
三、减少期待,放下执念,注重过程
家长和教育者避免对学生有过于固定的期待。对结果的执着常常陷入痛苦和焦虑,学会接受和欣赏孩子的独特性,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不仅。看重结果。也要让他们享受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尊重规律,耐心成长,平等包容
修行对于我们来说是次第而行的,强调了尊重生命和万物的规律。成长观中,教育者尊重学生成长节奏和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空间时间发展成长。佛法强调众生平等,我们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五、心灵成长,情感健康,情绪认知
佛法认为,心灵的成长与解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情感稳定,能够觉察自身情绪,建立积极心态,培养同理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六、领悟事物本质,培养全面视角
教育学生认识事物无自性,及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避免片面孤立的看待知识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希贵校长“教育年会发言”视频学习笔录:
我们被“学习”驱动了什么?
教育的视角与成长的逻辑
成长的逻辑,首先有持续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入口,然后必须是适切的挑战,如果统一设计,就不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然后是价值感,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的价值,就有了自信心。成长的逻辑一定是面对每一个个体的,而不是整体的。有兴趣必须有选择,有适切的挑战一定是多样性,有价值感必然要多元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有信心,一定是各美其美。
没有意义就没有学习
在整个人生路途中寻找意义感。(人的一生都在寻找意义感)我们必须俯下身子,与孩子一起寻找意义感。行动带来能感知到的意义,于是就有了持续的兴趣。在学习任务中,大量的都是通过让学生在服务别人的过程当中获取意义。教育是帮助孩子不断扩大半径,于是有了“我与我们”“我们与社会”“我们与世界”“我们与未来”的课程体系。但不仅仅是扩大认识世界的半径,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我们要扩大孩子产生意义感的半径。刚开始的时候,他会在自足于自身获取意义感,慢慢的我们就把他引向别人,从帮助别人当中获取意义,最后,为社会做出你的贡献获取意义。
连续性课程与连续性学习
课程领域面临两个问题:面向全体的课程无法满足个体,学科之间的壁垒阻断了持续学习的进程。这个世界是由挑战构成的,要解决任何一个挑战,靠一个两个学科是无法完成的。从学习内容本身、需求资源本身和学习节奏本身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还不知道他是怎样学习的,他对我们就永远是一个抽象的学生。学习拱碎了系统的课程,打乱了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迫切需要我们为一类一类学生甚至一个一个学生建立学程。
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可以从课程模块的改造上,不断缩小课程模块的长度,让它变得细小,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变换课程模块(缩短课程链条,从结构上方便学生自己建构学程),学生课程模块缩小的时候,学生的选择权就会增大;除了课程模块,从内容涉及上最大限度给予学生选择性。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因为不同的习惯,也可能因为不同的认知类型。不能认定你是什么认知类型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地积累,找到实践当中能够行得通的经验;从丰富的材料、工具、脚手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程。学科老师之间要去融合,学科之间要不断地握手。
学习一旦被启动,学习的跑道需要续接。教育是会过时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成为续接学生学习跑道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安的哲学》
不安,是人们面对未知的事情或不可掌控的事情时,拼命想要做出反应,努力掌控的情绪。一切尝试控制现实的企图,都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看到了无常,目睹了无序,体会了太多无力,个体的不安被进一步放大,这是我们共同的情绪。不安的对象是无,是黑暗和虚无。我们感到不安通常并不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而是纯粹于无中生不安,是为了逃避人生课题而被激发出来的情绪。
所有的烦恼皆是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和人际关系相连。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才感到不安,而是为了根本上避免与人交往,所以制造了不安。因此,变得不安才是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逃避与人交往的一个说辞。有没有方法就能够消除人际关系带来的不安,答案是你可能需要跟这个不安长期相处。我们要不断地创造,不断改变,培养成长型人格,塑造一个自信的自我,这个成长的、自信的自我,能够让我们和别人减少仇恨、猜忌、嫉妒。
衰老、疾病、死亡也是人生课题,是有关生命的课题。生命,只有在今天,在此刻才有真实的意义,所谓活下去,就是要毫不犹豫的向前走,不要把明天当做今天的延长,而要把每一个今天都过的充实的而有意义。人生就是向着未知之地的一场漂泊,在这段旅程中,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人生就是要目睹不想目睹的现状,遭遇不想遭遇的经历。好好生活,终日为无法掌控的事情担忧,不安,实在是毫无意义。不应该对生命有太多执念,而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度过活着的时光上,活出与众不同的样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不安的情绪是对未来投射的情感,我们都是在看不到未来的情况下,在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一步一步的走完自己的人生。未知引发的不安恰恰可以鞭策我们通过努力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如果在出发前知道所有的细节,那么我们恐怕就会失去旅行的乐趣,如果人生只是在铺设好的轨道上前进,那么人也不会有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艺术家沉醉于创作的斑斓画布前,棋手对弈时眼中只有黑白纵横的棋盘,手工艺人在精雕细琢中赋予木料灵魂,皆为心流的生动注脚,心流的构成,恰似一座精密复杂却又和谐有序的心灵建筑。        
       在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反馈、个人技能与挑战难度的精准匹配中,在微妙的平衡中,意识流顺畅奔涌,焦虑与无聊皆被远远抛诸脑后。
       在喧嚣尘世的琐碎日常里,心流的踪迹并非难觅。专注于一箪食,一杯羹,一段冥想,一段轻音乐,感受时光里的温暖,此刻时间慢了下来,心流在袅袅香气中氤氲而生;工作中,全身心投入,梳理思路、整合资源、雕琢细节,当创意火花不断闪现,难题迎刃而解,外界喧嚣皆成背景音,心流照亮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在亲子阅读时光,与孩子一同沉浸于童话世界,用声音塑造角色、用情感编织情节,彼此眼神交汇中的专注与欣喜,亦是心流在家庭生活中绽放的花朵。
       专注当下重建内心的秩序,才能让内心宁静,才能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心流体验:时间在飞逝,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此时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外界的一切干扰和内心的烦恼自然也都仿佛被屏蔽掉,从而体会到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和谐、相容。
       这让我想到了苏轼,他的人格魅力其中之一就是他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苏轼在困厄和不公中的乐观和豁达,正如他的代表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就是如此一个很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尽管命途多舛、屡遭磨难,但他总能在生活中体验很多的积极情绪,常常感到内心愉悦、充实满足。
       苏东坡曾写信和朋友,说自己一生最快意的就是执笔写文章,每当自己提笔投入到写作之中,内心的感受情思都能通过手里的笔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感觉人生没有比这种体验还快乐的事了。除了执笔作文、烹饪美食、酿制美酒、煎茶品茗,苏东坡还有很多乐趣,其中既有高雅的艺术爱好,也有接地气的生活兴趣:琴棋书画,园林设计;练瑜伽,采草药;研究美容秘方等等......
       苏轼古老朴素的人生智慧与当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几乎达到了完美地契合。他在逆境中寻找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各种兴趣中,保持着积极的人际关系,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成就和意义。哪怕千年以后,他的积极乐观依旧释放着无限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阳明《传习录》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是理的源泉,天地万物之理皆在心中。认识世界、理解道理,不需要向外寻求,而是要回归内心,通过内省和自我觉察来实现。“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教育生活中,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兴趣和需求,像王阳明主张的反求诸心一样,去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深入探寻其内心的根源。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有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理”,即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教师要引导和激发这种动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他看来,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精进。知与行就如同在灯下的人与影一般,没有先后,同时存在。
教育中,树立全面育人观,教师明白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能力提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同“知”与“行”合一。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及品德行为的养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新发现、新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良知”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阳明基于孟子思想,提出“致良知”。他将“良知”作为心理和天理的合一,它先天存在,人人兼而有之。不同于传统儒家的道德教化方法是由外而内施加约束,“致良知”是从内部往外部生长,是道德行为主体真正的自觉意识。王阳明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或作恶,关键在于是否能致良知。致良知,就是要去除私欲的蒙蔽,不断反省和修正自己,回归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教育中,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良知,都有向善的内在动力。教师要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自觉地追求真、善、美,激发他们内心的良知,使其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内在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2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四训》是古代劝善书,是明代官员、思想家袁黄创作的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著作,书成于公元1602年。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了凡四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邃和智慧,包含了丰富的劝善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修身的智慧,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这本书也是袁了凡先生作为父亲写给儿子的家训,它的意境深远、富有哲学智慧,第一人称的情真意切的朴实故事读来倍感亲切。
    造命的是天,立命的是自己。从我们一出生,命运的长河就已经开始,有了凡尘俗世的影响,修行变得更加重要,人的起心动念牵动着事情的多方面因素。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不对的地方,从内心中意识到和明白问题的根本,并加以改正,培植善念,一心清净,三轮体空。
构建自己的生命格局不存一丝妄念,虔诚祈祷,勤勉修行,安心等待,才能有所感应,竭尽所能之后的放下,放下焦虑与不安。明白了我们所谓的修就是修心,修自己的过错,去意识去改正,不起分别心,无论贫富都知天命知所为,只要有一点点的非分企图、念头有一点点的迁就和迎合都应该彻底斩断它们,发现就去克制。
    别人对我们的毁谤和污蔑当做自我的磨炼和考研,不愤怒,因为愤怒如火,火在空中燃烧再大都会熄灭,费尽心思的辩解澄清只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自寻烦恼。培植良善的心念,做善良的事情,专注于正念的精要。根治心灵,又兼顾具体事物,不算失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26 10:41 , Processed in 0.198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