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月芳

【必修二】自主教育实践案例——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学习

[复制链接]

4

主题

14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班级自主拓展课程分享】从不敢开口到自信发声
班里总有这样的孩子:点名回答问题时,声音轻得像蚊子;小组讨论时,永远是默默听别人说的那个;想举手却又缩回手,眼神里藏着渴望又带着怯意。为了让这些“小沉默者”找到表达的勇气,这学期我们在自主拓展课程《我是小小演说家》中,开展了一节特别的诗歌朗诵课——《为自己鼓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孩子们从“不敢读”到“自信说”的蜕变故事。
一、初遇诗歌:沉默里藏着想发声的种子
   第一次拿出《为自己鼓掌》的诗歌时,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课本的声音。我故意大声朗读其中一段:“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我也要为自己鼓掌/拍拍小手,告诉世界——我在认真生长!”
- 不敢开口的开始: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读时,小航把脸埋在课本里,声音闷在胸腔里;小琳读两句就卡住,眼眶渐渐泛红。我没有急着纠正,而是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先听一听自己的声音。”于是用手机录下孩子们读诗的片段,有的捂着耳朵不敢听,有的偷偷笑出声:“原来我的声音这么小呀!”
二、三步引导:让勇气在陪伴中发芽
1. 老师示范:把诗歌读成“悄悄话”
- 轻声共情法:我用贴近孩子们的语气示范朗读,比如读到“害怕时,我攥紧衣角”时,故意放轻声音,像朋友聊天一样:“你们紧张时会不会也这样?”孩子们纷纷点头,小语小声说:“我举手时手心里都是汗。”
- 肢体辅助法:教孩子们用动作配合诗句——读“拍拍小手”时轻拍桌面,读“挺直脊梁”时坐直身子。小浩边拍桌子边读,越读越带劲,眼睛亮晶晶的:“这样读好像不那么害怕了!”
2. 同伴互助:我们是彼此的“声音小搭档”
- 一对一朗读角: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和“小沉默者”组队,互相听读。小轩主动对小琳说:“我先读给你听,你觉得哪里好听,就跟着学。”小琳跟着模仿小轩的语气,读到“我为自己的每一次尝试鼓掌”时,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 小组轮读游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句,其他人用掌声“接力”。轮到小雨时,全组同学提前举起手,用掌声节奏帮她打拍子,她终于完整读完了一句,抬头时眼里闪着光。
3. 自主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 家庭练习:鼓励孩子用手机记录练习过程。惊喜的发现了变化:第一天,小航躲在房间角落读,声音模糊不清;第三天,他站在书桌前,声音大了一些;第七天,他主动对着镜头挥着手读,嘴角扬起了笑意。
- 教室“勇气展示台”:在黑板设置“每日进步榜”,只要主动朗读一次,就能贴上一颗星星。小语第一次贴上星星时,用指尖轻轻摸了摸贴纸,转身对同桌说:“你看,我也做到了!”
三、收获掌声: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
结课展示那天,第一个举手的是小航,他走上讲台时脚步还有些不稳,但开口后却越来越从容:“以前我害怕别人看我,现在我知道——我的声音,也是值得被听见的!”话音刚落,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耳朵红了,却笑得特别灿烂。
- 小雨的突破:平时几乎不发言的她,主动要求朗读最后一段。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还有点颤,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为自己鼓掌,为每一个勇敢的瞬间鼓掌!”读完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像是放下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 集体的力量:最后全班齐读时,声音起初参差不齐,却在几句之后渐渐整齐有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仰起的脸上,我看见小语微微扬起下巴,小琳的手随着节奏轻轻挥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躲在角落的“小透明”,而是发光的主角。
写在最后:教育就是给每个声音一个起点
  这节朗诵课结束后,教室里多了些变化:小航会在课间主动和同学分享绘本故事,小雨在小组讨论时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连最内向的小语,也能在点名时清晰地回答问题。我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老师,我们或许无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演说家”,但可以给他们一个温柔的起点——用耐心接住不敢开口的怯意,用同伴的温暖驱散独自面对的恐惧,用一点点的进步积累起“我能行”的底气。
如果你班里也有这样的“小沉默者”,不妨试试用一首诗、一个小搭档、一次鼓励的掌声,为他们搭建一个轻轻开口的台阶。毕竟,每个孩子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每个灵魂都需要一次为自己鼓掌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5-4 14:35 , Processed in 0.0912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