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聚焦教育专著,分享研读的收获

  [复制链接]

5

主题

42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1-6-16 18: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源于我对调整自身教育教学风格的一种愿望和需要,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班主任工作让我更加倾向于以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缺乏更高效更能促进孩子们发展的方式,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在这本书提到的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我能行。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和四项技能: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2.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每一条都很能给人以启发,也教给我一些方法,但有一个特别的点吸引我关注的就是所有这些信念和技能在传递给孩子时使用的主语“我”。孩子们在受到不管是来自家庭还是学校、社会的教育时,听到最多的往往是“你要……”、“你必须……”、“你不许……”、“你不能……”等等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在接受这些命令的时候是以被指挥的方式去接受和执行的,恰恰是这样,让孩子们失去了自主感,在做事情时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热情,在成功时也缺少了成就感。反之,如果孩子们以主人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孩子们会不自觉的去主动探究、学习和思考,努力去促成事情,在成功时也会收获更多的成就感,而整个过程的主导者是孩子自己,他们也会收获更多。
当然这本书可取之处远不仅于此,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我去发掘,待读完后一定还会有更多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7

帖子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4
发表于 2021-6-17 1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悄悄的革命》所描述的课堂教学革命旨在使学生从“勉强”转换成“学习”。每个教室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方寸之间,我们是守望者。“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一直以来的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而我们的教室要么是寂静、沉闷的,要么听到的只是学生们齐声的高呼“是”、“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个体的参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灵,对于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教师的角色不应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的守望者。 我们是倾听者。对于倾听,佐藤学先生对老师的要求是“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他指出老师要做到两点:一是理解孩子言语所表达的意思;二是理解对方话语中渗入却又没有明说的想法。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关于孩子们的倾听,佐藤学先生指出:告诉孩子们,倾听就要用好自己的耳朵,但并不仅仅指用耳朵,有时候我们还要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就像一只小鸟在向我们说话,我们听不明白它的叫声,如何去了解它此刻的心情呢?就要用眼睛去“听”。倾听实际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起码可以在自己的方寸课堂上以自己微小的力量进行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1

帖子

2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8
发表于 2021-6-17 16: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一、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同孩子一起研究,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话,顺从自己的一切命令。对于违反命令的孩子,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去解决。这些方法看似很有效,因为在那一刻,孩子的纪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只是那一刻赢了孩子,但是没有赢得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还是会重复再犯错误。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儿童观,要知道,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有自己的世界,学会尊、重理解、关爱孩子,从而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面对孩子的纪律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尝试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从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老师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正确的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认同解决的办法。
二、不要吝啬鼓励,多去鼓励孩子。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如阳光雨露,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鼓励是一种良好的内心抚慰,给人愈挫愈勇,重头再来的力量;鼓励是一种深层的唤醒,唤醒内心的觉知。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妨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熟记于心。:一我能行;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三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当我们真正想帮助孩子时,尊重就来了。当我们尊重孩子时,鼓励就来了。作为老师,不要吝啬美言,经常鼓励他们吧,这样学生就有了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需要的技能。
  三、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21-6-18 15: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本讨论班级管理的读物,《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着眼点在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
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围绕这七项核心内容阐述了具体的执行方式。
其中,我认为对中国现实的情境最有触动的一个提法是——学会放弃责备他人的受害者心态,并接受一种承担责任的心态。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成人的固有思维起到了深刻的作用。从摔倒了怪地板、碰破了怨桌角等等鸡毛蒜皮开始的教养心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乃至于民族群体心理的影响至为深远。“这不赖我呀!”“这不是我干的!”“为什么就冲着我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卸责、推诿、冷血、怨恨……一系列负面情绪悄然滋生。“我”是对的,“我”是无辜的。犯错的、担责的一定是别人。在大学里,要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在单位里,呆不下去一定是别人故意为难;好不容易创个业吧,合伙人之间互相埋怨,最终分崩离析。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这个概念,我认为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至于概括本书的精髓,我认为书中呈现的两张表格就已经足以说明正面管教的内涵。
一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对立学派”,这张表格从七个方面的对比关系(谁创立了这个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是什么在激励人们的行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对别人行为能产生最大影响、成年人最有力的工具是什么、对不当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对危险和破坏行为的反应是什么、学生如何才能学得最好)呈现了“在美国的学校中占比主导地位的传统方法”和“正面管教(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区别;
一是行为不良的孩子的“错误目的表”,从孩子的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中,提出——“如果父母或老师的感觉是、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如果孩子的回应是、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密码信息、父母或老师主动的赋予孩子力量的回应包括等详细内容。
这两张表格的呈现,从本质上阐述了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与我们惯用的行为主义的教育方法(刺激——反应)不同,正面管教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理论,相信人自身所具备的主动、积极的精神与力量。
至于书中提到的教师团体互助;设立行为惯例表;班会的8项技能;从头脑、内心和直觉出发的话语;对应四种错误目的的鼓励话语都是非常可行、明确的操作方法,极为实用。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而“在纠正前先建立情感联结”更是必要的管教的前提,那就是爱与信任、温暖的关系。这,是真正的教育生发的土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8

帖子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7
发表于 2021-6-21 0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其实在阅读之前,我想当然的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了书里的内容,就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
这本书提出的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教育方法。而首先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发展的社会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特别是越大的孩子越想实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基于孩子这样的心理,整本书都贯穿了一种相互尊重和重在与生沟通的理念。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提出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用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比喻来阐述这一过程,着实是精妙的比喻,那么学习必有收获,收获要出自于实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着运用作者介绍的方法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希望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0

帖子

2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6
发表于 2021-6-21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智芳 于 2021-6-21 10:14 编辑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谈到一个词语“正面管教”。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即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处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见容。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在接受过正面管教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犯错误中学习。在这种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 会知道一种感受是什么,以及如何把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行为区分开。以往的管教形式和正面管教的不同,前者是告诉孩子们去做什么;后者是邀请孩子们思考应该做什么。
      让孩子自己思考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是做为家长的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5

帖子

3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6
发表于 2021-6-21 0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这本书讲的是一种课堂管理方法:正面管教,相较于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常用的“说教”、“奖励”、“惩罚”,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忘带作业而罚站,忘写英文作业被打手心,结果除了增添对英文老师的厌恶和恐惧之外,并没有什么正面的效果。我曾听说有老师在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通过抄写汉字来惩罚他,我想效果也是一样的,虽然在一时间用“害怕抄汉字”的心理制止了吵闹,可把汉字作为惩罚的工具,还能吸引本来就对汉语有畏难心理的孩子继续学习吗?书中提到,“惩罚会造成的三个R:反叛;报复,因为惩罚引起不快,因此采取恶劣的手段报复老师);退缩,因为惩罚引起内心的自卑,因此更没信心学好汉语),表明了长期来说,惩罚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反观奖励,尤其是过度的奖励也有负面的作用。我记得一年带中文夏令营,为了让小华裔们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用加分的方式鼓励他们,可是之后上课只要一提问题就有孩子问“这是加分题吗?”,如果不是,哪怕再容易的问题也懒得回答。“喜欢奖励的孩子很快就会依赖于奖励的刺激而不会因为内心的回报而想成为有贡献的社会一员”,这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
正面管教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作者用孩子学说话的例子作了比喻。因为每个人幼儿时期都曾经历跟着父母学说话,每当我们说错,父母总是重复正确的话语鼓励我们,告诉我们“没事,再来一次就好!”而不会严厉地指责或者打骂我们。这个例子放在中文课堂中更普遍,我想没有哪个中文老师会在学生说错中文的时候去指责他而不是鼓励他再来一次吧。那么当学生在课堂上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呢,我们或许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安全感和班级归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0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1-6-21 10: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乍听这一书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轰轰烈烈”、“血腥”、“战争”等这些词汇,心想难道是因为庆祝建党90周年,要求多读一些有关革命历史的书。拿到此书,认真读来,实感惭愧。《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类型的学校后写下的,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学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此书论述了许多新的观点,更多的是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在积极推进“课改”的今天阅读本书,真是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0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1-6-21 16: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
以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理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理、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书中大篇幅的提到了鼓励,因为正面管教是一种鼓励的模式。不是赞扬和奖励,不是寻求他人的认可,更不是惩罚,而是和善而坚定的鼓励,从而真正的帮助孩子们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中,帮助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学习人生技能,并提高学习成绩。
但是空泛的鼓励不但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虚荣心,所以在鼓励的时候,我们更要客观描述学生好的行为,再加上对学生后续表现的期待,引导学生之后要继续努力挑战。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惩罚只会带来叛逆、报复和退缩。书中列举了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当学生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下四种错误目的行为中的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这些情况不是单一出现的,这时分,分清条理,根据学生的情绪、时机等适时鼓励,会有很好地反馈。所以我们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先分析原因,根据具体的事情,去做相应的处理,在学生犯错时,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耐心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正面积极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走向对的道路,一步一步慢慢进步,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6

帖子

25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6
发表于 2021-6-21 16: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丽佳 于 2021-6-21 17:04 编辑

静悄悄的革命》
  当我打开日本佐藤学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时,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我觉得书中所写的非常贴近教师的日常工作,不仅写出了教师的困惑,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老师在工作中都有过这种体会,正如书中所说的:“现今学校的不幸就在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不信任”“每个家长的教育观各不相同,对学校、对教师的期待也各不相同。”“教师不信任家长,家长也不信任教师,只要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要全面的推进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可能,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也没有可能。”怎么办呢?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参与学习—“要克服父母 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把对儿童的教育 私事化 的教育意识,就必须让家长有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经验。”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总是丢三拉四,找不到东西。他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然后自己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等着老师去找。家长觉得孩子小,在学校老师应该帮孩子处理各种问题。
有一次这个学生连丢了两件外套,第二次又找我的时候,我很严肃地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找回来。
  我也和家长沟通了这件事情:孩子总得学会成长,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事都依赖老师和家长去做,这件衣服一定让孩子自己去找。家长也同意了。一直到第二天,孩子没有任何要找的意思。我让另一个男生陪着他去,结果他就是去楼下逛了一圈还是没有去找。
  过了两天,家长沉不住气,发微信说孩子胆子小不敢去找。这件衣服是新买的,希望老师帮忙找到。晚上又发信息问:老师,你帮家彬找衣服了吗?找到了没有?我当时很无奈,就回复:没有找到。
  这个事情过去了,家长肯定是不高兴。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家长总觉得老师应该为孩子做各种事情,孩子自己出了问题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我想原因是家长不清楚孩子在学校的真实状态,不了解老师的工作有多么繁琐和辛苦,再加上网络上对老师的种种偏见,家长肯定不信任老师。于是我想到了书中提到的“参与学习”这个办法。我请这位家长来参加妈妈故事会,正好那天下午是去图书馆阅读,家长一直都跟着。快放学的时候,我组织孩子们放书、收桌椅、整理书籍、交代书板各种事。这名男生过来非常小声地说:老师,我的代书板找不着了。我当时根本顾不上他,就让他妈妈帮他找,我带其他学生下去收拾书包。看着孩子们陆陆续续都走了,家长也觉得不好意思,没有细找就和孩子赶紧出来了。一直到放学解散,孩子妈妈对我说老师太辛苦了,给这么多学生上课还要处理各种事情。这一句话让之前那个矛盾一下子化解了。而且家长也认识到不能对孩子事无巨细地照顾,要放手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他才能学着长大。后来这个家长很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孩子到现在也没有再和我说过丢东西。
  通过这件事情,我真正感受到书中提到的家长“参与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像家长故事会、运动会、艺术节这些活动,我鼓励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不仅有助于家长找到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同时也会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我想朝着书中这句话努力,只要“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学校就能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6:07 , Processed in 0.0874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