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聚焦我们学生的行为指南

  [复制链接]

4

主题

38

帖子

2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2
发表于 2022-6-8 13: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鲁东艳 于 2022-6-10 11:43 编辑

这学期我最注重:学会倾听。分享一下我的教育收获。


    自从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倾听以后, 我在工作中批评学生的时候,会注意让学生多说一点,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只顾自己教育学生。
    比如说有一个学生a,在学校课间操的时候,几次推搡插到他前面来的那个学生b。当我批评他行为不安全的时候,他嚷嚷着不服从,眼泪横飞,说话很冲。我很反感他面对老师的那种不恭敬的态度,但还是一边大声弹压他,一边听他说自己的理由,并且慢慢了解到,他是想让老师了解到,对方有错在先。我询问了课间操时他们四周的同学,搞清真相,问了学生b的感受,而且考虑到在他的成长环境里,奔跑中的推搡是正常的行为。他父母也是粗人不教这种修养细节的。所以我让全班同学来表示,假如自己是他的话会这么做吗? 在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我把b的错误也明确描述出来。当其他所有人都说自己不会推搡插队的人的时候,我再讲学校晨跑的安全问题,他也就没话可说了,认罚。但还是飙着眼泪牛气冲天,把自己的衣服扫在地上,书本拿出来也不翻开也不读。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的性格一向是暴躁的,很难一下刹住车,并不是与老师作对。他道理讲通了还是服的。所以我不管他开始检查读课文,几分钟后他也眉开眼笑的与大家一起关注读课文的检查环节。下午他找时间把惩罚的任务完成了。
    倾听的关键是让对方说,并体会他的理解角度,观察他的情绪变化,不要急着否定对方,不急着说自己的观点,问清楚事情的细节。
自从我运用倾听以后,与那些较会撒谎、骂人、骚扰别人的学生沟通,我多数时候会问清事情,让他们把想法多说说,感觉对他们的了解更深了一步,而他们的态度也从对抗抵触转向恭顺惭愧。
    倾听也要求:面对对方的沉默,不要自责。我生活中经常遇到那种沉默的人。感觉对方很没礼貌,自己被冒犯。现在学了以后,我会先让自己离开那个让我冒火的环境,然后有心情的话,还会再去默默想想此人故意沉默要表达什么。一旦开始考虑对方的想法,往往会有收获。
    倾听是沟通的起点。倾听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重要的是拉近了沟通双方彼此之间的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86

帖子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8
发表于 2022-6-8 14: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听让教学变得更具创造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上帝赐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从小学一年级,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我们就不停地给学生强调,要尊重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倾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
善于倾听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会听才会说,善于倾听才会交际。然而,如今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倾听意识和倾听习惯。遗憾的是,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但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形成主动听、善于听的良好习惯。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口语交际教学与教材失调。在口语交际的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中,听说教学凸显独白式单项语言训练,让听说教学直接为书面语言表达服务,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口头作文。
我平时就注重对孩子们倾听的训练:
比如说对方跟你讲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要学会体察对方的感觉。倾听不能只听内容,而忽略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听他人讲话一定要认真、耐心,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切实了解并接受说话人的真实面,体察感觉对方话语背后的情感,达到可以将感觉进行描述的程度。
“听者”要认真倾听,“所答即所问”,不能无故打断对方的谈话,可用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讲话者。可以就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对方商讨。
在倾听姿势训练方面,要求学生听课时要目光紧随老师,还要边听边想。听同学发言时,要精力集中,不插嘴,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则以微笑、点头等姿态表示赞同和认可。也可以采用借助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践、模拟生活场景以及利用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创设倾听情境开展训练,激发倾听兴致。
在我上课的时候,如果会倾听的孩子,我就指出他的优点,然后奖励他一个学会倾听的胸章。更幸运的是,康玉倩老师在我们班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重点学习的是如何学会倾听,怎样学会倾听,孩子们受益匪浅。
当然学会倾听,是师生双方的习惯。在学习上,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所以,学会倾听,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学生要专注地倾听老师的讲解分析,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听学生说的话,并且,给予适当的评价分析,这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我们现在都提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那首先就应静下心来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需要,接纳孩子的不同,理解孩子的语言。
其实,在素来注重教育的犹太人的学习的课堂上,专门有讨论、探究、互换知识的课程。有问题可以多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创造言论自由的环境,才能知天下事,倾听、评论,敢言,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这是我们期盼教改的心声,也是希望教改所能够达成的成果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从而展开对话,让教学变得更走心,更润泽,更具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2

帖子

4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发表于 2022-6-8 14: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关注的是行为指南的第一条:学会倾听。
我的收获和总结:学校生活中学生不能让自己过于孤独,经常需要与其他同学及老师沟通交流,学会倾听别人,倾听也是与他人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课堂上、课余时间教会学生一些倾听的小方法。
1、表现出兴趣,不要打断对方。
2、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努力弄清楚对方传达的信息。
3、要全神贯注聆听,不要做其他无关的举动。
4、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冷静。
5、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重要,这才是沟通,不要让对方觉得在你在自说自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

帖子

3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
QQ
发表于 2022-6-8 15: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学会倾听:少说多听。耐心听人说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
收获:
倾听不仅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起着重要作用,在孩子的世界里也同样重要。那么在培养孩子倾听能力上需要怎么做呢?
一、简单的指令,有趣地说小孩子的世界是充满童话色彩的,那么趣味性在他们的世界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和孩子的语言沟通上尽量做到趣味性,去吸引他们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比较喜欢听老师话的原因,因为特别是小学和学前阶段的老师说话都非常温柔,甚至非常的有趣味性。例如:当组织孩子排队去外面活动时,老师通常会说“小朋友,准备好没?我们的小火车就要出发了咯”!这句话一出没有小朋友不感兴趣的。
二、指导倾听方法。小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都不丰富,表达和交往的能力较低,倾听的态度和能力更为不足。所以,他们对倾听的语言形式、内容与方式都比较生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或亲自示范的方式,对倾听的要领、方法、技巧进行讲解,使他们增加感性认识;也可以运用讨论和操练模仿的方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围绕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及时指点,开展反馈评价,使他们学有方向、练有依托。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有效倾听提出具体的指令和明确的要求,比如为了确保倾听效果,需要创造安静的环境氛围;听者不仅要细心倾听,还可以就对方讲话的重要观点、亮点,以及自己在听话过程中遇到的疑点等适当做笔记,为补充发言和后续交流提供依据。
三、是开展专项训练。例如,在倾听姿势训练方面,要求学生听课时要目光紧随老师,还要边听边想。听同学发言时,要精力集中,不插嘴,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则以微笑、点头等姿态表示赞同和认可。也可以采用借助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践、模拟生活场景以及利用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创设倾听情境开展训练,激发倾听兴致。还可以开展以“听”为核心的单项训练。一是听后就问: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二是听后再写:教师出示听写词语不再读一个写一个,而是一次读两个三个再写,逐步增加,着重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三是听后复述:强化刚刚接到信息所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加深印痕,防止遗忘;四是听后记录:指导学生“听记”重点内容和文字纲要,防止口语表达之后出现转瞬即逝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9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发表于 2022-6-9 08: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让孩子遵守规则,首先让孩子体会到尊重和自由,让孩子充分地自主,其次才是规则。孩子得到了足够的自由,对自由不感到饥饿,对规则也就不会有逆反心理,那么遵守规则就会容易很多,即使是对干特殊情况下要遵守的不合理规则相信也会具备更强的承受能力。
例如:六年级男生在打篮球活动中,刚开始,他们只要活动一会儿,肯定会出现矛盾,甚至会“打架”。我询问原因时,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于是,我将篮球规则讲给他们,让他们都知道什么情况是“违例”什么情况是“犯规”,这样下来,打篮球的同学发生矛盾的情况明显减少,篮球活动积极性更高了。
相信孩子,他们并不比我们更无知,当你把必要的生活状态都展现给他们时,他们一定能在自由的实践中理解规则的存在,并主动去遵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6-9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注重的是第四条遵守规则:养成排队习惯。游戏玩耍时要轮流,不能霸占独享。
科学的学习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进行一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则,孩子们会感到迷茫,同时也会乱成一片。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不知道行为的边界和底线,自控力差,因而会表现出破坏公共秩序,伤害他人的不良举动。可见,给孩子建立行为规则是必要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有效、学生愿意自愿遵守的规则。
1、规则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现状。 我们应尽量用孩子当下听得懂的简单、具体的行为步骤作为规则内容,这样更便于孩子操作执行。
2、让孩子了解行为规则的具体行为细节,而不是概括性的规则要求,这可以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的自控力。
3、让孩子了解立规矩是为了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界限。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学会分享体谅。
4、立规矩要循序渐进。每次确立少数1-2个规则,等到孩子完全形成习惯,养成自律性,再立更多的规则,这样孩子更容易专注执行不焦虑。
通过巧妙的方式制定规则,孩子们也会乐于遵守并享受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2-6-9 14: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莉莹 于 2022-6-9 14:38 编辑

我最注重的是第一条:学会倾听。少说多听,耐心听人说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
俗话说,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会倾听。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就像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
毕竟得先会“听”才能到“听到”再到“听懂”,小学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1教方法,认真听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说:“要认真倾听,认真倾听。”也许孩子根本不知道怎样才是老师口中的认真倾听。所以在上课时我就告诉他们,倾听时注意两点:一要专心。当同学发言时,不管是坐你前面还是后面的同学,你都要转过身、面对着他、目视他发言的样子。(很多时候,坐后面的同学发言,孩子也是面向着黑板,有时根本没听)要耐心。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耐心的听完,听完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插嘴,听到别的同学没讲对或者没讲全你要补充时,要举手示意老师。
2勤提问,生复述
复述是一个训练的好方法,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复述其他同学的发言,比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请你再来说一说?”经常这样要求,学生会重视别人的发言内容,而不是觉得与我无关。
3多评价、多表扬
当学生做到了认真倾听时,要及时鼓励,你可以这样说:
他知道用眼睛鼓励发言的同学,听得很认真,能友好地补充,你真了不起!
这位同学不仅认真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补充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
你真聪明,知道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在认真倾听!
4用游戏,寓教于乐
例如:“传话筒”游戏。由第一个人说一句话,让孩子把这句话传递给下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7

帖子

29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4
发表于 2022-6-9 14: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倾听:少说多听。耐心听人说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
英国诗人本琼森讲过:“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会说话,能显示一个人的修养;而管住嘴,却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正所谓,雄辩是银,倾听是金。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关系,莫过于相处舒服。而相处舒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让人难堪。懂得在适当时候,管住自己的嘴的人,往往更受人尊重和欢迎。我们要告诉孩子:在谈话时,别人想要表达什么观点,都要听明白,注意去听,一切疑惑都要等别人陈述完毕后再进行提问。 学会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是一种有教养、有风度的表现。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无视他人的存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就要让他在听其他人讲话时,尽量保持安静。在别人陈述完毕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
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才会有丰富的思想、有缜密的见识和谦虚柔和的性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3

帖子

39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7
发表于 2022-6-9 15: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注重学生的适当表达。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一部分孩子上课不积极举手,我开始以为是孩子不感兴趣或者不会,后来私底下和孩子们沟通后才发现,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们心里知道,也能写出来,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通过嘴巴表达出来,当然其中不乏一部分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优异的学生。对此现象,我觉得应该提起重视。
在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一下几个措施,效果还是不错的。
1.我尽量少说话,提高学生们的发言机会。
2.提出发言要求,例如声音要洪亮,有自信,吐字清晰等。
3.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以赞赏鼓励为主。
4.同学之间互评,学习他人长处,共同进步。
5.偶尔举行“小老师”活动,鼓励学生们讲题,锻炼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2-6-9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注重:学会倾听:少说多听。耐心听人说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
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回个令: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而现在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是低年级孩子们都没有耐心听同学们、老师所说的话,所以让孩子们能够学会倾听就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开始教学生认真倾听的方法:
(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
(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
(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想一下他和你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4)强化“听”的训练。通过玩”传话“游戏等方式强化听的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20 04:31 , Processed in 0.0978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