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校本课程《人生幸福课》

  [复制链接]

2

主题

27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发表于 2022-6-9 15: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好,小孩》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孩子从来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孩子,他们更是整个社会的孩子。那些无论是在呵斥打骂中长大的孩子,还是被呵护、善待着长大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共同构成这个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未来,所以我们现在如何培育养育孩子,就是如何创造未来。
这也是我一直认同的观点,孩子广义上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孩子,家庭社会都承担着教育保护孩子的责任。作为教师更是如此,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老师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我看到有位老师分享的她和一个学生的故事。那时候,这位老师还在湘乡的农村教书,底下坐了一个孩子,有一些智力缺陷,课业一塌糊涂,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把书本撕成纸条,贴在脸上装神弄鬼,扰乱纪律。下了课,她把孩子叫到办公室。那么小的孩子,对她说,你上课从来都不看我一眼。“我那时候就想到,小孩子都喜欢被关注,这个小孩子可能从小被冷眼相待,就更加是这样。”从此这位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做调整,上课下课,都有意识地让他觉得自己是被喜欢的。慢慢地,这个小孩子真的就安分了,不管她上什么课,他都认认真真在听,她布置的作业,他也从不缺交。几年后,这位老师考到湘潭市里的学校教书,这个孩子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那封信写得支离破碎,没有一个句子是写通的,但老师读出来了大意:自从老师教了我,我真的爱上了学习,我开始觉得自己有希望了。而这个故事的后续是那个孩子没能克服他的智力障碍,他最后没能考上高中,留在农村做了农民。“但这位老师说的话却击中了我的内心,她说“我不觉得我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教书的目的从来不是把多少人送进清华北大,而是让这些被我教过的学生,不管接下来漫长的人生是不是冰冷,但他至少还能想起,曾经在教室里被另一个人温暖过,关注过,不是一无是处。”被温暖被关注,看似及其简单且极易获得的事情,却也是多少孩子未曾获得的,而如何做到真心的去关注去温暖每一个孩子们,恐怕也只有是发自内心的爱才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6
发表于 2022-6-9 15: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管教》
何为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的核心就是和善与坚定。和善是指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年龄,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需求;坚定则是要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坚持原则和底线。和善与坚定放在一起就是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防止走极端。书中作者通过十二个章节文字,用详实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今天我就第六章节关注于解决问题和七章节有效地运用鼓励简单地说一下我的感受。
书的第六章节关注于解决问题中,让我们意识到传统的管教方式和正面管教方式的区别,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并且这一章节告诉我们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在情绪冲突无法缓和时,采取积极的暂停,让每个人的感觉都好起来时再去往下进行。其实这个相当于我们说的“冷处理”,给彼此的情绪一个冷静期。在班级管理中也可以运用,学生吃饭说话的时候,课堂不听讲的时......第二当需要帮孩子探讨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要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她,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走进孩子的内心,进而帮助孩子认识到本质,纠正错误认知和做法,化解问题。这个我们其实在解决孩子个人问题或者处理孩子矛盾纠纷时都很常用。
第七章节有效地运用鼓励。这一章节给我们讲了鼓励的重要性,文中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这句话特别形象,也特别提醒了我,哪怕面对言行不当的孩子,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去鼓励,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当然,有效运用鼓励,需要抓住恰当的时机,需要师生之间知道相互尊重,需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教育心理,我们要着眼于改善孩子,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完美,我们需要着眼于发扬优点,鼓励积极的一面,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积极的一面不断增加,消极的方面自然就会消失。比如作业本上不同鼓励语小印章,以及我们班级的小组积分表、个人积分卡的使用,都在通过运用鼓励和表扬,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常规,帮助同学们形成好的言行习惯。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方式和方法,如正面方法、当心逻辑后果、班会、家庭会议等章节,启发我们每个师者在教育上既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和现实,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和善而坚定地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6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2-6-10 08: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索兆雪 于 2022-6-10 09:00 编辑

《非暴力沟通》——以同理心倾听

    非暴力沟通时刻提醒我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同理自己,提升自我幸福的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恰当运用同理心倾听学生及家长的感受与需要,快速、有效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各项事务。

    (一)同理家长: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的联系不断紧密,教师和家长看待问题时所处的身份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以至于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甚至产生埋怨或争执。非暴力沟通时刻提醒我:不要试图分析对方有什么毛病,而是全心全意去体会自己内心的需要,面对冲突,要学会改变聆听方式,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理解,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静静的听,那些看似不友善的沟通,其实是沟通者的内心受伤的表现,不管他用怎样的言辞表达自己,我们都只聆听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接着我们可以选择反馈他们的意思,复述我们的理解,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被情绪左右。当我们专注于寻找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要时,便听不到对方的攻击与评判,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同理学生: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与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寻求关注的方式,而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告状”。很多时候,学生清楚有些事情没有必要着急让老师知道,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他们在追求“被同理”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学生告状时,我们要完全卸下对他们先入为主的批判,尝试全然地和学生当下的体验同在。

    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喜欢随时随地向老师播报心中的苦楚,“老师,他把我的鞋踩掉了!”“老师,他踢我腿!”之前遇到这些情况,我都会先让孩子把鞋穿好,检查腿有没有伤到,而听到这些话他们并未开心,这不免让我思索,我是否正确领会了他们的需要。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我能同理他们的心情,而我的建议是那么寻常而不合时宜,所以面对孩子口中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我们也要带着尊重来理解他们的经历。

    作为老师,我们常常有强烈的冲动想给他们建议或安慰,但同理邀请我们清空先入为主的想法,全身心地聆听孩子,如果无法判断我们是否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复述我们的理解,同时尝试使用持续的同理,让孩子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在他们感到被充分理解后再来关注解决方案。

    (三)同理自己:

    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主导我们的生活。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我们可以充分表达愤怒,甚至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首先要关注和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忠实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调整状态,同理自己,让自己充满爱和能量,才能有效同理他人。希望自己在未来与人的沟通中能够做到: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关切地倾听他⼈,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用爱和合作的态度感知彼此,化解问题和冲突。让身边的⼈能够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3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发表于 2022-6-10 11: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艳敏 于 2022-6-10 11:35 编辑

《好的教育》读书心得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其实,千年前的孔子、孟子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本书是鲍鹏山教授从事教育近40年的思考结晶,他在《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中找到了教育的本质: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过读这本书,以下是我从书中获得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1) 观点一:好的教育是人的主体性教育。
教育某些功能性的教育,不是教会学生考试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一种以发挥学生主观性的教育,不是被动的吸收所学内容,而是主动的接受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2) 观点二:主体性教育与功能性,知识性教育有什么区别?
功能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是仅停留在讲解知识内容,例如一般老师教授《诗经》,讲解完结构,内容,设置填空,选项,简答题,学生回答出来就过关了。这种教学法,只知道诗经是什么。而鲍鹏山老师用孔子教诗经的四个字总结了主体性教育的内容:
  兴,观,群,怨。
兴:唤醒孩子的生命力,让孩子产生做事的动力。
观:就是看。博览群书,理解艺术,人文,
群: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是为了自己解决问题,也要为他人解决困难。
怨:具有批判性精神。
  所以主体性教育,更像是对生命个体的内在本质做教育。
鲍老师通过现在孩子写不出作文的例子,阐述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想表达的欲望?
我们要唤醒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就是她的生命力欲望,作文本就是一个不吐不快的表达方式,而不应被句式结构,文章条理,文章模版所禁锢。我个人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3) 观点三:教育的两大功能:文化传承和拓展知识的边界。将文明化在我们的脑袋里。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程的教学程序传承下去,而在传承的过程中,拓展一些更有意思的教学活动。
在这里,鲍老师提出了老师的身上应具备一颗好心。他举例孔子让子贡葬狗,千万叮嘱不要用土直接埋住狗头等环节,彰显老师内心的仁爱之心。
而就这样一件葬狗的事情,孔子还能讲出许多古人葬狗方法的例子。这也是一种学习。
通过这个故事,鲍老师认为文化的教育是人心灵的教育,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是外在行动力的教育,心灵的教育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和温暖。
(4) 观点四:关于师之道,老师可以做什么呢?
如孔子那般的传授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如今,知识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样知识泛滥的教育时代,如果一个老师只教学生知识的话,这个老师必然会淘汰。
老师更多的是要在价值的判断上引领学生。
对“温故而知新”有不同的定义。——有知识且有判断力的人才能做老师。
我们常用来指孩子复习,温故而知新。而知新,并不是表层意义上的知道新知识。
对于老师来说,我理解为复盘过去的知识学习经历,对层出不穷的新事件作出判断力。作为老师,我自己的价值出发点是什么呢?我与孩子的沟通逻辑是什么呢?
(5) 观点五:中西方精神大爆炸时代产生的文化“元典”,从一开始让孩子接受“元典”,分清元典与经典的区别。
    而我们英语教学中,我们是否给孩子规划了什么是元典?在此基础上再去读经典。我们教授了生活词汇,拼读知识,语法知识,这些板块里,哪些是元典知识?
特别学习之处:是否学生没有兴趣的东西,孩子就不用学?不是孩子基础不好,没有能力就不学。是我们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这个兴趣是能够影响孩子生命发展的兴趣。在课堂知识趣味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去学,这就是考验一家机构老师的差异性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5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发表于 2022-6-10 15: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听樊登读书,已经听了好几本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书,今天又听了《大脑幸福密码》。里面对幸福的介绍:幸福——平静、自信、满足大脑对外在的挑战有三种应对方式: 顺应,放手,接受
你关注的东西便是你大脑的塑造者,你对思维驻留之处的选择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坏比好强大”——你会更加关注那一件错误的事,而不去关注那十九件好事
人的一生追求的方向: 避免伤害、得到安全;寻求回报,提升满足感;亲附他人,感到自信和平静
大脑的每个操作系统有两个设置: 顺应和反应
怎么让大脑回路变得对幸福、友情、感恩更敏感:要拥有一个美好的体验,丰富它,吸收融合它,回想连接它,习惯成自然
如果你能过好每一分钟,那你自然就能过好每一年
①留心积极体验,你只要多一份心就好了;留意想法,记住美好的回忆,喜欢不必转为想要
②创造一些积极体验,重新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构思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好事,关怀他人,善意的看待别人
从纷繁复杂的美好事物中吸收平和、满足和爱,我现在的感受是我很幸福。能有这样的幸福感受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遇到了关于幸福的好书;二是我在努力向幸福靠近。
之前我很容易陷入烦恼的困境,比如孩子吃饭挑剔,有时会大吼大叫;比如老公工作忙顾不上家;比如妈妈总是重复过去的事……诸如此类的事都会让我陷入烦恼。
但听了几本关于幸福的书,我明白了,自己的大脑要学会自己去控制和训练,让它多关注快乐的事,多给满足留下印记,就会更多的获得幸福。
于是,我面对上述情况时,经常告诉自己,那是他们的课题,不是我的课题,我要学会课题分离,管好我自己,让自己心态平和,不要陷入烦恼。很神奇的是,我真的少了很多烦恼。
我还学会了关注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比如早起时和家人道声早,看一看阳台的花花草草,和它们说说感谢的话,嗅嗅各种花的香,闻一闻昨天晾晒过的衣服上残留的阳光的味道……
更大的幸福是多做点善事。对待家人要用心,为父母洗洗大件衣物,跟他们聊聊天,及时关注它们的生活;对老公多点温暖的话语,有时做的很多却会毁在一句恶语中,所以努力好好说话,对孩子也是如此。这样好的家庭气氛就形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5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发表于 2022-6-10 16: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小孩》一书对我触动很深,书的作者是李小萌,她是亲子教育专家,萌享汇创始人,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关于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李小萌提出了儿童友好和善意养育。她一头扎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发现:用善意去对待孩子、照顾他们的情绪、信任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关键时刻加以指引,就是最好的养育方式。这需要父母转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需要整个社会为之努力。
书中主要讲了1.每一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既然如此,家长就应该去发现、了解并且尊重他的个性,然后按照孩子的个性,轻微地去引导。“轻微”这两个字,其实特别难做到,所谓举重若轻,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2.教育不是控制,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安全感。3.孩子看似弱小,却也好像一个能量放大器。父母对孩子传递负能量时,孩子的内心就会越来越脆弱、扭曲;父母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孩子就会保持积极和勇敢。
每一本家庭教育类的书,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收获很大。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驾驶员,不能因为孩子小或者是你的孩子,而去抢孩子的驾驶员位置。更多反思自己,正确客观的引导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们的附属品,情绪爆发的发泄口,所有问题的承担者。愿所有孩子被善意、温柔的对待,我们曾经也是孩子,现在或以后都可能会有孩子。不能因为ta小,成为父母们“为所欲为”的借口。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所有都可以成为将就,像60分父母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帖子

2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0
发表于 2022-6-10 16: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身成长》心得与收获
樊登老师说教养孩子需要三个支柱点:
一是无条件的爱,如果孩子知道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他的一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走得过去。
二是价值感,价值感让孩子有动力去做事情,他会主动去追求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
三是终身成长的心态,让孩子不只盯着结果看,还能享受奋斗的过程,每天愉快、放松的生活。
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生活中很容易听到一些人说无条件爱孩子,愿意为了孩子付出所有甚至是生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随处可见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随意呵斥,骂孩子,甚至是打孩子,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又有多少次父母批评甚至打过孩子之后在一旁生气,孩子自己哭过之后还会反过来求得父母的原谅,孩子爱父母远胜于父母爱孩子。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最近因为工作繁忙,爱人又转调外地工作,家里老人突然瘫痪在床,繁忙与劳累交织在一起时还要忙于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难免使我产生了诸多的不良情绪,恰巧这时儿子犯了小小的错误却点燃了我的怒火,无处发泄的我便将自己所有的不快一股脑的发泄在了孩子身上,而小小的他在听完我的责备后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间,没一会儿便看到他红着眼圈过来诚恳地跟我道歉,懂事的他极力地哄我开心。听着孩子反过来征得我原谅的话语时,我自己也流泪了,恨自己将不良情绪转嫁给无辜的他,恨自己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是呀正如樊登老师书中说的做好父母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总要一直走在前面为他们遮风挡雨,这首先需要我们学会如何去爱,承认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收敛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包容孩子的缺点,学会给予他无条件的爱。
有了无条件的爱,还要继续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因为价值感不会自己获得,需要我们父母的引导,而生活中大量的事实是父母在不停地打压孩子甚至讽刺挖苦,有了进步之后也羞于表扬,在有的父母看来孩子就是不能夸,一夸就开始翘尾巴。 而孩子需要的正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扬,需要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能让重要的人感觉到开心快乐。
最后是培养孩子终身成长的心态,人的生活就像是旅程,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把它当作人生的必修课,经历之后就会更加坦然,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完全看自己的心态,怎样对待就会有怎样的收获。只要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就能够愉快、放松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1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发表于 2022-6-10 1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幸福课
《大脑幸福密码》这本书揭露幸福的秘诀是能够通过日常训练让大脑常处于平静、自信和满足的状态,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变得平静,越来越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
“为什么会这样”?脑子的特质是“坏比好强大”,你做了二十件事,十九件事成功,一件事失败的话,那你的脑海里就会一直被那件失败的事所困扰。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自己有时也会陷入过去的错误中,每每想起懊恼万分,但又对现实于事无补,这不仅会让自身压力变大,还会造成一连串消极影响。书中说到,消极体验就像维可劳,只要有一次就粘住了。但是积极体验需要进入缓存区,等到下一次再遇到才会被唤醒,进入到长期存储区。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设想场景:你上班路上有人开车别你,忘带打卡工牌、老板向你提出质疑。同一场景不同的人的大脑会处于不同状态,一种是顺应模式,头脑是轻松的,让你感到安全,感到满足,你随时随地准备好面对很多新鲜事,这些事可能不可预期,但是你能接受它,并且把它变成一件好事接着去做;一种头脑是焦虑的、紧张的、让你觉得沮丧、颓废、不被接纳。
怎么训练能让我们的大脑回路变得对幸福、友情、感恩更敏感?
1拥有一个美好的体验。留心积极体验,创造一些积极体验,从习以为常的事件中发现一些美好。
2Enrich,丰富它。
第一个就是持久化。几个维度,时间,每天五到十次,每次十到三十秒。强度,就是让它更宏大、更丰富、更圆满。多样性,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东西都能够给你带来美好的感受。对事物保持新奇性。因为好奇心这样的东西能够帮助海马体再生神经元。最后一个叫作个人相关性,我觉得这些事都跟我有关。
3吸收 。
能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美好事物当中吸收最基本的三样东西,平和、满足和爱,当你能够感受到很平和、很满足,能够感受到被爱所包围,这个训练就是有效的。
4连接。用鲜花来替代杂草,用积极素材 重写和消除消极素材,始终让积极素材待在更显著的位置。
当我们能够慢慢训练大脑,你就会发现和之前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2

帖子

1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22-6-11 1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珊 于 2022-6-11 12:14 编辑

《关键对话》读书分享
   这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我们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并且告诉我们知道了这些技巧后如何把它运用到生活中。说的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的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有时候在对话用我们运用一些技巧,可能难以应对的局面,也能轻松面对。我选择了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对话?书中是这样为我们解读的:当人们激动时,意见不统一时产生的对话就叫做关键对话。知道了什么是关键对话,我们就要学会辨别关键对话,关于如何分辨关键对哈,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几种方法:1、学会观察-注意何时安全出现危机(1)注意身体信号-胃部紧缩或眼睛干涩你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每个人的反应都会有一些不同,你的反应是什么?不管是什么,你要学会把它们看成一种信号,让你自己在事情失去控制前先后退一步,慢下来,然后用心开始。(2)注意情绪-恐慌?受伤?气氛?(3)注意行动-提高嗓门?手指别人?指责对方?或是沉默?2、学会发现安全问题的警告信号从沉默和暴力中,就能辨认出其中的安全问题。3、注意观察自己在压力下的行为方式在对方生气时,你也会生气?沉默?语言暴力?当我们能分辨出关键对话了,就要学着如何解决他,我选择了几点解决关键对话的技巧和大家分享:1:道歉。当你冒犯了别人,或者是得罪了别人,首先要真诚的道歉,对你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去道歉,这样做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气氛,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尽量弥补过错!2:对比。通过对比来消除误会,然后再回到议题上。句式:“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这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消除别人的误会,重新建立安全形势。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说明“不是什么”的作用)。明确你是尊重他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说明“是什么”的作用)。“对比法”不是道歉。它不是指收回那些伤害了别人感情的话,而是确保我们所说的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要比预想的更严重。指出问题时,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受到打击,而冲淡问题的重要性,“你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千万不要这样做,不要收回你说过的话,而是要把它放在相应的环境中。3:通过CRIB达到共同目标。C:承认寻找共同目标。从心开始,放弃沉默或语言暴力,放弃错误对话,单方面地、公开地承诺保持真正的谈话,直到找到一种可以满足所有人要求的解决办法。R:确认策略背后的目的。在找到共同目的前,先知道对方的目的1:创造共同目的。知道对方的目的之后,就会发现彼此有相容的目标,这样可以找到共同的策略,或者主动创造一目的。B:通过头脑风暴寻找新的策略。
   书中的一些技巧也同样适合于学生产生对话的时候,比如,书中提到了这样一种技巧——探寻别人行为产生的途径。我们可以试着用在一些谈话或者解读学生的行为的时候。1、用心开始-准备倾听。好奇、耐心、鼓励别人回顾他们行为产生的途径。2、倾听的四大工具:AMPP。(1)询问(Ask)“发生了什么?”“我非常想听听你的观点。”“如果你的观点不同的话,请告诉我。”“不要担心伤害我的感情。我真的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2)映射(Mirror)。从别人的语气或动作(情感的暗示)与他或她所说的话不一致中,可以得知对方的情感。例如:“别担心,我很好。”(但是这个人说话时的表情说明他实际上非常不安。他皱着眉,处看着,用脚踢着地。)“真的吗?从你的说话方式来看,你并不是这样子的”说话要注意语气,整个过程要保持平静镇定,建立安全形势。映射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语气。并不是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情感就可以建立安全的形势。当我们的语气告诉对方无论他们的感觉是什么我们都能接受时,安全的形势就建立了。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很好,对方就不会通过行为表达他们的情感,而会有信心与我们谈论他们的情感。(3)复述(Paraphrase)。通过复述听到的话来建立安全形势,复述时用概括对方说的意思即可。无需复杂。和询问一样,要保持平静和镇定,目的:建立安全形势,复述对方的话,并且暗示这没有问题,你在试图去理解整个事情,对方直率说出来并不会造成什么重大影响。(4)“抛砖引玉”(Prime,Prime原意为给水泵加水,以使其进入工作状态。)使用以上几点技巧之后,如果对方仍旧感到不安,那就要优雅的退出了。尽最大的努力猜测他们在想什么,然后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把他的猜测说出来,让人们觉得谈论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关系的。不论别人的观点多么荒谬,我们也不必同意或支持,我们只是试图去了解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行为,先了解别人想法,再说出自己的途径。
   书中所提的观点和技巧都是相互联系的,也会举一些例子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对话,对话进行的顺利,会使我们一些工作更容易一些,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值得阅读,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6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发表于 2022-6-11 1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索兆雪 于 2022-6-11 18:49 编辑

非暴力沟通 —— 让赞赏更有意义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对四要素的觉察。因此,在与人沟通时,我学着审视自己:一审言语是否“文明”,是否不经意间产生暴力伤害他人;二审表达是否“简洁”,是否直抒需求;三审思考是否“准确”,是否准确接收他人需求并做出反馈。

   (一)真诚表达赞赏
    回顾过往的经历,我意识到自己对学生的赞美仍不够多,考虑学生的需要也不够全面,经常关注学生做过的错事,习惯性地把重点放在他们未做好的20%,而忽略了另外的80%,就像有些时候,我们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自身很多优点,久而久之形成自我认知偏差,产生自卑的心理,遗失了生活中更多的舒心和幸福。
    我们总在试图寻找哪里可以做的更好,却很少停下来庆祝做的好的地方,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赞赏,同时也会把赞赏当做一种肯定,我们要学会正确赞赏学生,以欣赏的态度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留意学生积极、温暖的一面,充分表达对学生的赞美。
    但是作为老师,如果将表扬形式化,强化表扬的目的性,那赞赏将很难起到持续性的激励作用。好的赞赏应该是教师同理学生,和学生共享喜悦,而很多表扬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比如我们经常表扬某位同学字体清秀,当学生意识到表扬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提高写字水平后,表扬就无法起到与真诚赞赏同等的效用,更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反让人觉得虚伪。因此,有时候用来表达赞赏的话,也可能成为⼀种疏离生命的沟通方式,只有发自内心地真诚赞赏他人,才能真正表达赞赏。

   (二)赞赏具体化
    除了发自内心的赞扬,将赞赏具体化更容易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要,这也意味着我们要丰富及升华课堂评价语。
    我们习惯于用“你太棒了”“你太聪明了”等评价来表扬学生,但具体为何表扬没有具体说明,学生也就不得而知,类似这样的评价语,在满足学生被肯定的基本需要上作用有限。
    真诚表达赞赏,就要将赞赏具体化。例如:可以这样评价“你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赞赏既能激发学生,还能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从评价中知道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注意感情的表达是会得到赞赏的。再如,当一个学生补充其他学生的答案时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你不仅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表现,又对全班指出了要多角度思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表达具体化帮助我们满足被表扬者被肯定的需要,为旁观者指明努力的方向。赞美并不局限于语言,有时加以崇拜的目光,或其他一些夸张的动作,都能表达我们的敬佩和惊叹,甚至比单纯的语言攻势效果更好。

    只有像卢森堡博士那样,在表达赞赏时,诚恳地表达了:他人做了什么增进了我们的福祉;我们有哪些需要因此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引起了我们什么样的愉悦感受等这三个要素时,我们才能算是走心的赞扬,这样的赞赏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19 , Processed in 0.1280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