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趣课题分享

  [复制链接]

14

主题

99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22-6-14 1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课题
我和我的新伙伴
——有意思的儿歌(一年级)
课型
儿歌主题阅读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创编儿歌,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创作儿歌的乐趣。

教学
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
准备
教师:
1.活动之前收集整理专题资料,将适宜学生阅读的材料和网站推荐给学生;
2.活动中,创设交流空间引导学生交流沟通,协助学生用各种方式展示阅读所得。

[size=12.0000pt]
课前导入:儿歌展示
一、历程回顾  揭示课题
1. 镜头展示
师:王老师知道咱们一(5)班的小朋友最喜欢阅读啦!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了大量的儿歌,并且围绕着儿歌我们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还记得吗?那就随着老师的镜头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吧!(视频播放)
2. 读书分享  
师: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呀!哪个孩子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儿歌读给我们听一听,或者勇敢点尝试着表演给我们看看呢?
生:……
师:你的这首儿童是从那本书中读到的?能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吗?……
生:……
师:老师可看出来了你们真的是太喜欢儿歌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的世界,去和有意思的儿歌做朋友。(出示课题)
二、版块展示  分组汇报
第一版块:形式多样的儿歌(20~22分钟)
师:小小的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将继续对有意思的儿歌进行研究。
A“绕口令—绕绕绕”
生:下边我想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我先不说他们是什么组的,等他们读完了,你们猜猜他们是什么组的!(绕口令组上台展示)老师发现刚才这个小朋友读的时候,好多小朋友在笑?为什么笑啊?(指名2生说)
师:他们读的是什么儿歌?看来绕口令真是太有趣!下边哪个孩子愿意跟他们PK一下?
师:别看儿歌短小精悍,它可是我们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它在等着我们以后去慢慢发现!
B“谜语儿歌—大家猜”
生:有一首儿歌里藏着一个小秘密,仔细听一听,聪明的孩子一定能把秘密找出来。谁还找到了其他谜语,愿意让我们猜一猜?你们再猜猜我们是什么儿歌小组?
师:你们真是会发现的孩子!
C“问答儿歌—你来问我来答”
(指名2生读)
生:我们合作给大家朗诵一个儿歌,我们这个儿歌可有特点呢?你们听出来了吗?
师:那咱们可以男女生互读,现在咱们分成男、女生两组试一试。女生问,男生答。
师:看你们读的这么有趣,老师也想加入进来一起读,欢迎吗?老师问,你们答。
师: 咱们一(5)班的小朋友真是聪明过人,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编一首问答歌考考别人啊?问答儿歌小组的同学已经提前编好了一首问答歌,可惜只有前半句,谁能帮帮他们?(课件出示:我是小作家)
师:小朋友们的反应真快!难怪有人说,咱们小朋友天生就是小诗人呢!只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一定会成为小作家!
D“游戏儿歌—跳跳跳”
1)下边轮到哪个组上台了?你们组愿意领着我们做些什么活动呢?
游戏儿歌小组带领大家进行跳绳活动(视频播放:跳绳歌)
师:这首儿歌可以在什么时候吟唱呀?(游戏的时候)以后小朋友课间做游戏时,就可以一边玩,一边唱,这样我们一定可以玩得更开心。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游戏歌?
第二版块:家乡的儿歌(10分钟)
师:看小朋友读儿歌读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想到了我小时候的儿歌,想听吗?(课件出示家乡的儿歌)“风来了,雨来了, 一群人敲着鼓来了。 什么鼓,大花鼓,咚咚咚,过十五。”  
师:谁还知道哪些你家乡的儿歌?
三、文化传承  情感升华
1.快板表演
师:儿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下边我想请听儿歌表演《玲珑塔》,请大家欣赏。
四、设计活动  课后延伸  
1.课外推荐
2.结束
课下和你的同学一起走进图书馆,继续“有意思的儿歌”为主题,挑选适合自己喜欢的儿歌进行阅读,也可以以绘画或者文字的形式制作成手抄报,愿你们在儿歌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22-6-14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课文“一个接一个”孩子们发出了“人为什么会做梦”的疑问,于是以此为依托,我们展开了“我的梦”这一趣课题,围绕1.梦是什么;2.人为什么会做梦;3.你做过梦吗,可以画一画吗?来展开。孩子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来思考、课上的时间来画画,最后分组展示、介绍。这一趣课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保留了孩子们的童真、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3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6
发表于 2022-6-14 1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与实践
手操作对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他毕生倡导职业教育,主张手脑并用,反对劳心劳力分离。他说:“要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者联系起来”,只有手脑联合才能产生智慧。教学中恰当地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抽象性与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级第6单元学习了图形的相关知识,最后一个课时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折、拼、剪。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手,所以我就利用这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这一单元学习的知识自己创造。以下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创作的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8

帖子

3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2
发表于 2022-6-14 17: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趣课题
一、自主探索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1、出示一张白纸
师:我们把这张白纸看成一个平面,孩子们,闭上你们的小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平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睁开你们的眼睛,把你刚才想象的两条直线用直尺、彩色笔画在纸上。
(学生动手画)
师:画完的同学举起来互相看看,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两条直线展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画法,现在我们选几组有代表性的直线来研究。
2、提取6组直线,课件出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师:你能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把这个六组直线分类吗?同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边分边想,为什么这样分,组长把分好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活动)
3、汇报:
生1:①和⑤交叉了分为一类 ②③④⑥没有交叉分为一类。
师:刚才老师听到一个词“交叉”,两条直线“交叉”了,也就是两条直线相碰了,用数学语言应表述为两条直线“相交”了,请同学们记住“相交”这个词。
生2:①⑤③⑥相交了分为一类 ② ④没有相交分为一类,因为③⑥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也会相交。
师:③⑥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真的会相交吗?学生动用验证。
课件动态深示:
师:③⑥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真的相交了,③⑥两条直线也可以和①⑤分为一类。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和不相交。
4、揭示概念:互相垂直,互相平行
师:② ④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真的不相交吗?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有的画,有的量……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不会相交,因为我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之后没有相交。
生2:不会相交,因为我量了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没变。
课件动态演示:
师:象这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平行”
师: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具备一些什么条件?
生1:直线  生2:同一平面  生3:不相交
出示:
师:长方体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
生:这两条直线不是互相平行的,因为它们没在同一平面内。
师:“互相”是什么意思呢?
生:必须有2条或2条以上的直线,才说互相,一条直线不能说互相平行。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是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例子呢?
生1: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
生2:地板砖的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
生3:……
练习:下面哪组图形中的两条线互相平行。
一组判断题练习。
研究
生:相交了。
师:相交形成了什么?
生:角、锐角、钝角……
师:想象一下,两条直线相交还能形成什么角?
生:直角
动态演示:
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我们应画上直角符号。刚才同学们画的两条直线有哪些形成了直角。
生:⑤和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了。
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量角器或三角板量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知道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
师:象这种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板书: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必须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
生1:直线  生2:相交成直角,  生3:同一平面
师: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相交叫垂足。
师:生活中有哪些垂直的例子呢?
练习巩固,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板书:垂直与平行。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二、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一)回到主题图运动场
师:运动场上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垂直与平行的知识呢?
生1:双杠的两条横杠互相平行。生2:双杠的横杠和支架互相垂直。生3……
(二)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了运动场上的垂直与平行的知识。小明也学习了垂直与平行的知识,还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想不想看?
出示小明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今天,我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的知识,知道了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②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③垂线和直角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有垂线的地方就有直角。
师:你对小明的数学日记有什么看法?有哪些话对?哪些话不对。
生:(略)
(三)猜一猜  摆一摆
①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这两根小棒是什么关系?
②把两组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这两根小棒是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5

帖子

3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8
发表于 2022-6-15 0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夜空中最亮的星——四年级校园主题曲展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90

帖子

4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0
发表于 2022-6-15 09: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趣课题,Lesson 12  Mr. Moon's Birthday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并复述这个简单的故事。
2.学生能正确排列故事事件中的先后顺序。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
2.学生能就故事进行提问和回答。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用具
录音机,时钟
五.教学过程
1. Warm up and review:复习十二个月份。
2.Ask : When is your birthday?
3. 导入  创设情景 show the pictures of Mr. Moon and ask students "who is he ?".   Look at the picture ,the moon is so sad, because Mr Moon doesn't have a birthday ,so he wants to find a birthday  for himself。There is a quarrel between twelve months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o they quarrel  about ?"  now read this story yourself and find the answer.
4.梳理故事    I have a question "what does January say?"  how about February ? (use this  method  and teach this story )  .
5. 问题抢答,Now we will have a answer race 。
6. 角色扮演,After learn this  story, do you want to act out  this story, I will call thirteen students to act this story with action。
7. 读后活动:讨论学生自己喜欢哪个月份?一定要让他们说出原因。问学生他们是否认为月亮每个月过一次生日的选择是明智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0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2-6-15 09: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课堂ktv
在学会歌曲之后,为学生分组
各组根据歌词意思创编新的歌词练习
每组练习结束后运用录歌软件进行录制把录制好的歌曲播放给学生听选择大家最喜欢的一组给予奖励
如《采山》这首歌曲.开始学生随音乐律动,模仿采蘑菇动作,导入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中采摘了哪些食物熟悉歌词。之后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在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后,为学生进行分组,4-6人一组,分组讨论在山中还有哪些食物可以采摘到。为四十六节奏处进行歌词创编。在分组讨论时,学生们发挥想象,采到了红薯、野菜、香菇、木耳等,他们根据自己想到的食物,选择了演唱时最合适的歌词。每组都能够积极的去讨论选择。
在各组完成歌词编创后,学生们开始对新的歌词进行练习,要求每组合作完成,歌曲要完整准确。组内互相帮助,一起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之后每组表演自己编创的歌词,并使用手机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孩子们更能清楚的发现自己演唱的问题,出现错误时会暂停再重新演唱。谁的歌词唱错,谁的音没有唱准互相监督,充分调动了他们聆听的积极性。
在录制完成之后,全班一起来听录制的歌曲,选择出最喜欢的一组,给予奖励。在听歌曲时,学生的聆听状态很好,大家认真的去听每一组的演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对歌曲美的欣赏和辨析,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3

帖子

4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4
发表于 2022-6-15 0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英语课学教学活动中,我会兼顾到每位学生。为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我会特别留意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多提问他们,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他们回答对了,我会鼓励他们说“非常好”。如果他们回答错了,我也会鼓励他们说“有勇气发言就很棒”。鼓励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肯定和赏识,体验到进步和快乐,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体会到了英语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的关键。比如我讲How to make a hamburger这一课时,先让全班学生分组,每八个学生为一组围坐在桌子旁边。我事先让每个学生都带一个汉
堡来,学生看着各自所带的五花八门的汉堡,顿时兴奋起来,都在谈论着这些汉堡的用途。我让学生安静下来,将课前准备的一些生菜、肉饼、奶油、西红柿等材料拿出来,并用英语向学生介绍这些材料。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看着、听着,并很快地学会说“lettuce leaf,the cooked meat patty,ketchup,tomato”这些单词。我边向学生演示制作汉堡的过程边说:
“First,open the hamburger bun,then put the cooked meat patty on the bottom half of the bun. Nest put a slice of tomato on top of the meat patty. Then put a lettuce leaf on top the
tomato.After that place the top bun on the lettuce leaf.Finally put some ketchup on the top bun."演示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汉堡,学生兴致勃勃地做起来。学生做好汉堡后,我先找一
个英语口语好的学生用英语介绍汉堡的制作过程。在他表述有困难时,我会给他提示。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顺利地用英语表述完汉堡的制作过程。之后我让每个学生轮流用英语向
本小组同学介绍汉堡制作过程。开始时学生有
些紧张,担心不能用英语表述整个过程。我鼓励他们“Don't worry,you can help each other."在小组其它成员的帮助下,每个学生都能够把汉堡的制作过程用英语表述下来。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每一组选一个代表用英语讲一下制作汉堡的过程。各组都选了英语口语表达较好的同学,选手们都认真地展示自己,课堂气氛很活跃,英语课堂焕发出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75

帖子

6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7
发表于 2022-6-15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音乐趣课题:低年级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本学期我增加了律动教学,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在唤醒小学生音乐意识的同时,让他们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起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律动教学中,有意识地补充符合学生兴趣的元素,引导小学生们在体态律动中提升节奏感和音乐感,培养出小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天赋,勇敢地展示出自己,从而对音乐学习保持足够的信心。在律动教学中我注重:
1、师生的互动交流。新课改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但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挥出内在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老师并不是完全放手,所有课堂的教学和活动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合作。在律动教学中,老师也一定是一名平等的参与者,和学生能够坦诚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从而让教学事半功倍。
2、学生的主动性。在律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用不同的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发挥出个性,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信心。
3、主次分清,动静交替。律动教学并不是意味着课堂要一直活跃,从头到尾都要用体态来表现音乐,而是要和音乐课堂相结合,尽量做到动静结合,主次分明。律动教学是一种学习音乐的工具,所以老师千万不能因为课堂气氛活跃和小学生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忘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过多的“律动”教学会喧宾夺主,反而将音乐的美感变成了混乱的玩闹,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音乐课堂既要有动,同时也要有静,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体味音乐的美感,享受音乐对心灵的启迪。
     音乐语言以其特殊的方式、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小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速度、力度、拍子、节奏等这些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就是律动教学的真谛,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出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律动教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以其灵活性和表现性,弥补了传统音乐教育单一模式的不足,事实证明,这样动静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更能使小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从耳朵、身体和心灵等全方面获得音乐艺术体验,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0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2-6-15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润童心 趣溢校园
唐诗是我国古代几千年来传送下来的文化瑰宝,小学生背诵和积累古诗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
从开学初我跟班级的孩子们就约定好每周在黑板上抄二首或者三首古诗大家来背诵,由于刚开学,孩子们都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刚开始的一个月背诵劲头特别足,每天同桌之间都会主动互相检查,还有争抢着找我背诵,在班级齐背时也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可是越到后来即使我每天抄写在黑板上也只有个别孩子可以主动地去背诵,大部分都已经忽视了古诗的存在,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肯定不能因为他们的状态而去放弃古诗的积累和背诵,(ppt)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半途而废非常不利于以后的学习。更不能去强迫性的把这些内容强加给他们,不仅不能起积极作用,甚至更容易造成他们对古诗的厌烦心理还有更大压力。所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喜欢古诗,不能让他们当做是一项任务,从兴趣出发,只有喜欢,才能真正从内心愿意接受,愿意去积累。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去跟他们聊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唱,喜欢跳,喜欢绘画,喜欢动手做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上音乐美术课这类课程他们都会那么投入。接下来我直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找了一些古诗不同演绎方式来给他们观看,我找到了三个有趣主题,分别是唱古诗,手语古诗,还有画古诗等形式,看完之后他们都是眼前一亮。让他们看到古诗配画的时候他们也会发出哇的赞叹声,尤其喜欢画画的孩子更加兴奋,可以通过在这样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特长了,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下就形成了是古诗配画这一主题,在给古诗配画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ppt)画的古诗配图同时也会在我们班级的文化墙展示。接下来的一个主题给孩子们看到的是手语古诗,一边看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也做起来,手语古诗也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某个字或者词语的理解。有些孩子在家里还穿上特别好看的衣服去精心的让父母给自己录好分享到班级群里让大家一起学习(ppt)那么还有唱古诗主题,给他们欣赏唱古诗时也会跟着一起哼哼,爱唱歌的孩子回家以后都特别积极的学习唱古诗,既能唱,又能背过古诗,在家就可以准备好,然后来了学校主动到前边来展示自己的成果(PPT)现在,古诗在我们的班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口头背诵了,现在每天也不用刻意再去留一首古诗让他们背诵,我会经常在家长群里分享一些背诵古诗的不同形式,还有的孩子经常自己搜索自己喜欢的古诗去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积累古诗。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较自信,而且喜欢在同学面展示自己,所以我们每天的大课间我们都会进行古诗展示,孩子们为了可以展示自己,在家就会特别积极地准备。我们还会请学生将自己学习的内容教给其他同学,这样孩子们不仅喜欢背古诗了,而且接触的古诗数量比以前还要多,对于他们来说每天都有新鲜的内容出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爱上了积累古诗。
目前我们发掘出的这三种形式,如果有老师们还有其他更好的形式,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更多的建议,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20 04:19 , Processed in 0.1195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