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校本课程《人生幸福课》

  [复制链接]

16

主题

99

帖子

5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0
发表于 2022-6-11 2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暴力沟通》
     在最开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书名就吸引了我。我觉得自己脾气很暴躁,需要改变沟通方法。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沟通能力,作者发现了一种按照沟通方式一找他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是把所有的责任推向对方,而非暴力沟通,是愿意探索彼此内心的需求。在非暴力沟通中,第一个要素是观察,第二个要素是感受,第三个要素是需要,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
    在生活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比如家中的牙膏,我喜欢正着放,而我的爱人喜欢反着放。结果就是当牙膏用过半时,每次刷牙时候我需要很费力的去挤牙膏,之前总是发火,指责他,明明说了很多次,为什么不改。后来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再一次刷牙的时候,把我的爱人叫过来,心平气和告诉他,你看我挤不出来牙膏,你能帮我吗?他很诧异,为什么会挤不出来牙膏,我把原因告诉他,随后又再一次说到,下次能不能正放。从那以后家里的牙膏永远都是正着放。
    生活不是一场辩论赛目的不是为了针对和错,而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6

帖子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9
发表于 2022-6-12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幸福课——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收获与体会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达……然而,社会发展太快,我们一直关注物质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没有用心去欣赏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
  自从听了樊登读书会,细细回味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近期听了推荐的一本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主要讲的是关于幸福。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
  在书中,彭老师把幸福定义成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很多人一说起意义,就把它上升到一种哲学的、形而上的高度。其实,意义是我们大脑前额叶的产物,是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创造的感受,它也来自各种神经机理的作用。
  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彭凯平教授提到“五施”——言施、身施、眼施、颜施和心施。“五施”可以让我们获得幸福的感受。
  言施:在生活工作中总能听到抱怨声,如果我们参与进去,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变得很糟糕。抱怨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帮助,与其抱怨,不如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也许会豁然开朗。多聊一些快乐幸福的话题,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笑起来,这种笑会带来正能量,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积极的沟通能产生正面的效果,多说一些积极的话,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身施:“双手最敏感的触觉区域是掌心,人们不断拍打自己的掌心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反应。跑步15分钟到30分钟,大脑就会分泌各种积极的化学物质,它们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兴奋,所以运动会使人上瘾。人在闻到香味后会很开心,这也是身体的感受。”通过拍打掌心或运动,也是寻求快乐的方法。
  眼施:“幸福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去表达、传递我们的爱。”有时工作生活的忙碌会遮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无视周围的事物,放下手机和工作,多看看孩子的笑脸,感受孩子的改变,这也是创造快乐的一种方法。
  颜施:“科学家发现,人类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就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10分钟的运动效果。”所以多笑笑也算是锻炼身体了,刻意练习微笑,也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心施:就是用心感受生活。“我们只顾着培养做事情的能力,却疏于培养内心的感受力。”被忙碌湮没的生活容易使人心灵枯竭和贫瘠,多感受生活的幸福吧!
  培养下一代的幸福和快乐本身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呵护孩子的梦想和好奇心,而不是一所好大学和攀比的心理。内心的满足,本身就是心花怒放的状态。通往幸福快乐的状态不是修行,它没有无奈和痛苦,是发自内心的积极阳光和内心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0

帖子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3
发表于 2022-6-12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暴力沟通》在第十二章为了保护使用强制力中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当冲突双方没有机会进行充分沟通,同理对方的情况时,为了保护生命或捍卫权力,我们需要采取强制力。而且在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务必要区分使用强制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还是惩罚。  在这里一共有两种强制力。一种是“保护性强制力”,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受伤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另一种“惩罚性强制力”则是为了让做错事的人吃苦头。  采取“保护性强制力”背后的假设是,人们之所以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出于无知。所谓的“无知”包括: (1)对行为的后果缺乏意识; (2)认识不到可以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认为自己有权利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罪有应得”;(4)妄想,例如,听到“某种声音”指示自己去杀人。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纠正他们,而非惩罚。
  “惩罚性强制力”背后的假设是:人们做出不当行为是因为他们是坏的或邪恶的,为了纠正这种行为,必须通过惩罚使他们有所悔改,让他们: (1)吃足苦头,从而认清自己的过错; (2)对所作所为后悔: (3)改变行为。然而实际上,惩罚非但不能让人悔改和学习,反而会引发仇恨和敌意,并对他人所期待的改变心生抗拒。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对学生的不对的行为进行纠正与教育。教育他们的行为时,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强调了多次的安全问题,依旧有孩子不听。走廊里轻声慢步,在水泥地上不要追逐打闹,每次班会早读结束都会经常强调,但是依旧有孩子摔倒受伤,发生矛盾。每当这个时候,我问他们是否知道该怎么做,他们都知道应该怎么样,但是依旧会有这样的行为。面对他们“明知故犯”的行为,偶尔又生气又无措。对于他们违反我要求的行为,我也会给他们给予一定的惩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他们产生了书中提到的行为,并不是真的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而是为了应付我,短暂的为了避免惩罚而减少追逐行为,但久而久之又会如此。
  非暴力沟通所要培养的道德意识,是建立在自主和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我们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需要明白自己与他人的福祉是一体且无分别的。在校园里,比起来惩罚性强制力,保护性强制力的应用更为广泛。阅读完这一章节,再跟学生交流的时候,我会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并不是一上来就告诉他们校园的要求和违反纪律的惩罚。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尝试理解他们的游戏,并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提出更为安全合理的建议,并不再像之前一样全然制止他们的游戏。明确了我跟他们交流的真正目的时为了改善他们的行为而非惩罚他们以此记住该怎么做,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又会多了一些更好的方法,我想这便是非暴力沟通教会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5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发表于 2022-6-13 0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方法

本学期研读了《幸福的方法》这一本书,通过这一本书,我收获了很多的感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更努力幸福的生活,千人千品,万人万相,幸福没有标准答案,更是千奇百怪,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道,只要我们没有偏离轨道,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内心就产生幸福感。

幸福如此绚丽多彩,如此令人神往,然而又有谁不渴望幸福、等待幸福、享受幸福、回味幸福呢?我们渴望幸福时,它不会随叫随到,而又在我们不经意间,它又会悄悄地如天使般降临我们的身旁。它滋润着我们那快要枯竭的心田,一阵阵笑容荡漾在我们的脸庞。
当我们丰衣足食之后,就开始争名夺利,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周身上下围绕着是诸多的痛心与遗憾,感觉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还会试图逃避着现实,去寻找所谓的幸福,越是这样,但现实就越会戏谑我们,嘲笑我们。我们就会开始害怕生活中的欺骗,恐惧现实中的背叛。我们扪心自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幸福?但我们必须要知道,金钱和声望在幸福面前并没有固定的价值,不过,它们的魔力还是很大的。或许,有些人认为它们可以带来幸福,有时候,金钱和声望反而会让一个人走向没落。因为,金钱和声望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当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根本就无法给我们带来任何幸福。但是,声望和金钱,或许只是去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
幸福,其实也很简单,当我们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健康的体魄,都来生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每一样都是幸福的源泉。我们不计得失的去工作、生活,我们就会幸福。一个人豁达了,不一定什么都拥有,心胸开朗了,也就自然感到幸福了。
有时候,幸福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超越物质的一种享受。用心感受生活,悦纳自然,体会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用感恩、豁达的心善待他人,幸福就会悄然而至,或许,这就是幸福的真谛。因为,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不必去等待什么,我们随时都可以启程,去赴这份美好的邀约,给自己一份幸福的感觉!
我们每天见不同的人,每个人几乎都在讨论不幸福的事,事业成功的人,说工作压力大,工作清闲的人,说这行业没前途,没有成家的人,说为什么还遇不到适合自己的人,遇到了却说不合适,幸福就像足球一样踢来踢去,烦恼像奖杯一样不可撒手。其实是我们拥有太多了,麻烦已经侵蚀我们的内心,将幸福紧紧扣住。因为,幸福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感受。决定我们幸福与否,不在于我们是谁,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有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感受心中的那份满足感。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笑生活愿望的达成。于是我们终于知道了,经历,才是真实的,拥有,才是自己的,想象如浮云,只能点缀在心空,不能融解于生活。
人一生的时光是有限的,我们的一生到底能拥有多少幸福的体验?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生命的存在当成一种幸福,然后好好珍惜,人生最大的幸福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要求和看法都有所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3

帖子

1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3
发表于 2022-6-13 0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幸福课》的心得与收获--读《终身成长》让我明白:
1.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无关年龄。
2.让我们了解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3.了解了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4.学会努力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①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②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发表于 2022-6-14 1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是一门必修课:现在的人们太缺乏幸福感了。从上学到工作,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尽管曾经有过一些短暂而简单的快乐,如金榜题名、升迁加薪,但那是像工业化时代的产品一样可以简单复制,你有别人也有,最多算是快乐,却与幸福相距甚远。真正的幸福是各有各的美妙,是无法复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发表于 2022-6-14 10: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怎样才能让下一代具有幸福感?让学生经常能体验幸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两个学生,一个是学霸,另一个爱好体育。你让学霸教另一位学生功课,再让另一位学生教学霸体育,他们都会获得自信,同时获得幸福。这样每天让学生获得幸福,而作为学生,在多年的就学生涯中,就拥有了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2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2-6-14 1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拟《大脑幸福密码》人生幸福课教案
教学目标:1.感受“好事”与“坏事”不同的内心体验。
2.体会人类进化过程中大脑变化。
3.领会深化积极体验的方法。
教学难点:1.体会人类进化过程中大脑变化,了解“坏事”给人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2.领会深化积极体验的方法,学习“拥有”、“丰富”、“内化”、“连接”四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设疑导思(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认为幸福是什么?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自己感到快乐就是幸福!
2.简单来说,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幸福,反之不快乐的事情使我们不快乐。“好事”带给我们快乐,“坏事”带给我们不快乐。(出示课件)
3.今天,我们就以“好事”与“坏事”为导入点,一起感受一下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变我们的大脑来感受幸福。
二、追溯大脑,了解原因
1.(出示课件)“甲一天遇到二十件事,一件是‘好事’,十九件是‘坏事’;乙一天遇到二十件事,一件是‘坏事’,十九件是‘好事’”,同学们认为他们两个人谁幸福呢?
预设:学生回答乙幸福。
预设:乙更幸福一点。
2.师:如果他们没有学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法的话,那么甲、乙都会非常烦恼,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他们都碰见了坏事。
师:坏事给我们的影响是及其严重的,我们要了解其中原因的话就需要追溯历史,人类刚出现的那个时代。
预设:学生回答不知道。
师: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都碰见了“坏事”,只不过一个多一个少,为什么乙一天遇到十九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会烦恼呢?这就需要我们追溯历史,从人类刚出现的那个时代去寻找答案。
3.(1)出示课件(人类原始时期图片),原始时期人类最迫切需要得到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住所、食物等等
(出示课件“胡萝卜”)这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当时那个时期这些事物能够给人类带来快乐吗?
预设:学生回答能。
那么这些事情就是“好事”,我们把它称为“胡萝卜”
(2)当时人类能够遇上的“坏事”,你们认为有哪些呢?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食物动物、缺少食物、其他种族的侵袭等等。
          这些事情是“坏事”,对人类生存有巨大影响,我们把它称为“大棒”。
(3)“胡萝卜”与“大棒”对应“好事”与“坏事”,同学们认为在原始时期,“胡萝卜”与“大棒”的威胁哪一个更重要呢?
预设:学生回答“胡萝卜”。
预设:学生回答“大棒”。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出示寻找食物被狮子追捕)。
现在我们再想一想,原始时期的人类认为“胡萝卜”重要还是“大棒”带来的威胁重要呢?
预设:学生回答“大棒”。
(4)(出示课件)在以生存为第一条件下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会视“大棒”如洪水猛兽,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大棒”。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一种固有的消极偏见,大脑总是时刻为你留意着潜在的危险或损失,它已经深深印刻到了我们的大脑中。
过渡语:(出示课件甲 乙),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甲、乙。再联系到生活中的自己,我们是不是在遇到一些“坏事”时,会时刻纠结,即使在“坏事”前我们遇到了十九件“好事”。不用担心,这知识潜存于我们大脑中的原始生存机制在作用,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坏事”的影响,加深“好事”的快乐。
三、学习方法,深化快乐
(1)(出示课件“拥有”、“丰富”、“内化”、“连接”)这是我们的四个“法宝”,接下来我们来一步一步掌握这些“法宝”。
(2)
(3)(出示课件“拥有”指我们需要先拥有一件快乐的事),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今天我来选择“食物”,说一说我们最喜欢的“食物”吧。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你会如何形容你喜欢的“食物”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4)这些还不够,这样“食物”这样的“好事”,还不能深深得印刻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还需要去丰富它。(出示课件 丰富)。
(出示课件)如何丰富他们呢?我们需要回想它的外形、质感、口感、温度、以及品尝时自己的动作、想法、共同品尝的人。
请同学们依照这些条件,把我们喜欢的“食物”丰富。
留给学生三分钟的思考时间。
预设:学生自由回答。
(5)(出示课件“内化”),内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花费10s~30s时间来回忆我们刚才丰富过的事情,但请同学们不要选在上午第四节课,以免口水流出。
(6)(出示课件连接),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连接我们之前的“好事”呢?
预设:学生回答在遇到“坏事”的时候。
在我们内化过后,再遇到“坏事”我们就能自然而然联想起自己内化国的内容,当我们再次回想那些“好事”的时候,同学们认为“坏事”带给你的负面情绪还会那么强大吗?
四、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坏事”为什么对我们影响这么大,以及让我们深化快乐的四“法宝”。但我们仍然需要去正确的面对“好事”与“坏事”,“坏事”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需要去刻意回避,也不需要去刻意迎合“好事”,我们只需利用好我们的“法宝”,让我们的快乐更加深刻、让我们的快乐更加久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87

帖子

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3
发表于 2022-6-14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孩子的品格优势,帮助孩子获得幸福的人生。
    7种品格优势
    情绪力:培养孩子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抗逆力:培养孩子面对压力时的适应、恢复能力。
自我效能感:帮孩子确立“我能行”的人生态度。
    自控力: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天赋优势:发现并发挥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专注力:让孩子在投入中获得福流体验(一种高度专注,浑然忘我的巅峰体验)
    善良:为孩子保留一颗珍贵的善良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2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2-6-14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克服自己不想干的事儿(内化积极体验)

你想想一个场景,有一次你做地铁,人特别多,但是那些人里有一个很漂亮地小姐姐,你跟她正好挨着,你们被人挤来挤去,你们俩挨在一起,你甚至能感觉到她地体温。 那你这时候就想想这些事儿,你去挤地铁就可能碰到这种好事儿,这时候就不会那么抵触了。

还有一件事儿,这个是针对我自己的,我试过两次很管用,在学校外时候会碰到其他同事,不是特别熟,但是都认识,这时候自己就会假装没有看到,要么快点走,要么慢点走,总是就能避就避,后来我看到他我就在想,我们以前聊过一两次,有一次聊的很好,我们笑地都很开心,想想到这些,我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就会主动过去打招呼。


喜欢和想要

书中提到我们看到美好地事物会有两种想法,一个是喜欢,另外一个是想要,喜欢会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美好,而想要则会让你感觉到压力。

这个说法我特别感同身受,在我特别好地一个朋友眼中,我是一个无欲无求地人,我是一个在路上看到美女都不会回头地那种人,像他们路上看到美女都会看看,有时候几个人还会品头论足,而我就很少参与这些。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是不喜欢,也并不是无欲无求。我是看到美好地事物就想要地人,但是有这种心理状态以后,看到美女我会想得到,但是又考虑到自己碌碌无为,则会自惭形秽,变得很不开心。所以我只能装作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好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

看到书中描写喜欢和想要的时候,我就感觉醍醐灌顶,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得到他呢,美好的事物自己看到就是一种荣幸,就应该满足了,没有必要得到。

突然想到《三体》里看到的一句话,”喜欢你,与你何干“,我们喜欢别人,没有必要刻意讨好,甚至自惭形秽。自己喜欢是自己的事儿,跟她喜不喜欢自己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21 , Processed in 0.0767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