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近年来,我校积极践行“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善待儿童的教育”理念,尝试通过多元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我将低竞争和低管控的理念与小学音乐相结合,提供一种更加自由、开放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多元评价让音乐学习更有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主动探索,利用好奇心和想象力进行创新,大胆表现。 音乐课增加趣味性,我根据自身特长设计结合问好和发声的开课律动,如通过高、中、低手势位置体验不同音高位置的问好;通过相互拍手加强互动与合作;通通过点头、拍肩、摇手、闻花等来进行歌唱前的热身,让孩子们在肢体语言更丰富的情况下,开心地进入音乐课堂。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丰富,在听到音乐时会有不同动作反应。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动作,将听到的音乐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丰富想象力。例如,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跳跃、旋转等动作,教师对这些创意动作通过表扬学生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当学生在律动实践中有好的表现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如“这个动作和音乐配合得非常棒”等话语,会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律动教学中,从而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抓住兴趣点教学,角色演绎大胆表现增加趣味。 单纯讲述乐理知识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演绎,将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某个音乐故事相关的曲目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孩子对动物的模仿很有兴趣,例如在学习《大鹿》时,让学生在学会唱的同时,分组合作安排几名同学分别扮演大鹿和小白兔、猎人,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这能激发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欲,让他们自由组合表演,使整个课堂沉浸在快乐气氛中。 通过创造机会激发音乐创造热情,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创造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拓宽创造空间,鼓励主动创造并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与意义。比如教师给出一段音乐主题,让学生分组创作与之相匹配的律动动作,然后在班级内展示。这种创作过程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也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律动教学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正确运用律动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时,会对音乐律动教学更感兴趣。在课堂中我根据歌曲情绪设计相应的体态律动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内在情感的感知能力与共情能力。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简单、易理解的体态律动。例如,对于情绪激昂的音乐曲段,可设计将手紧握为拳头,身体笔直站立的体态律动;对于情绪低落的音乐曲段,设计手臂垂落,手掌简单张开,背部稍微弯曲的体态律动;对于情绪欢快的音乐曲段,设计五指张开,轻轻举起旋转晃动的体态律动。教师除了为学生设计动作,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感知不同情绪的相应动作,使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动自由调整身体幅度与动作,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情绪的自主感知力与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供展示机会。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在人前展示自己,教师要提供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例如组织音乐律动表演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律动创作成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表现欲望,满足学习与发展需求,进而激发对音乐律动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欣赏舒曼的《士兵进行曲》时,利用身势设计律动,通过拍腿、跺脚、打枪等有规律的声势动作,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掌握节拍又熟悉记忆了旋律,还能保持专注。 多元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做一个快乐有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