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丽萍

【必修第一项】我最得意的一节课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24-12-23 1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跳大绳教学目标
  • 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跳大绳的基本技巧,包括进绳时机、跳绳节奏和出绳方法等,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完成连续跳绳动作
  •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大绳练习,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下肢力量
  •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跳绳者把握好进绳时机,以及跳绳过程中与摇绳者的节奏配合;摇绳者要保持绳子摇动的稳定性和匀速性
  • 教学难点:跳绳者在跳绳过程中的动作协调性和连贯性,能够根据绳子的摇动速度及时调整自己的起跳高度和频率;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确保跳绳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方法
  •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跳大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 分解练习法:将跳大绳的动作分解为几个部分,如进绳、跳绳、出绳等,让学生逐步进行练习,掌握每个环节的技术动作,然后再进行完整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游戏竞赛法: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如组织小组跳绳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 开始部分(3 分钟)
    •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检查学生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
    • 导入:提问学生是否有跳过小绳或大绳的经历,引导学生回忆跳绳的乐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跳大绳。
  • 准备部分(7 分钟)
    • 热身操:带领学生进行 4 分钟的热身操练习,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等,每个动作做 4 个八拍,让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 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 2 分钟的原地高抬腿跳绳练习,每组 30 秒,共 2 组,要求学生保持一定的节奏,体会跳绳时的腿部动作和身体协调配合。
    • 游戏:“跳绳接力赛”: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学生依次跳绳,从绳子的一侧进入,跳过之后从另一侧跑出,然后迅速跑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下一位同学重复上述动作,最先完成的小组为胜。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兴奋性,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跳大绳教学做好铺垫。
  • 基本部分(25 分钟)
    • 教师示范讲解:教师邀请两位同学协助摇绳,进行完整的跳大绳示范,让学生观察跳绳的全过程,包括进绳时机、跳绳姿势、出绳方法以及与摇绳者的配合等。示范结束后,教师结合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强调进绳时要在绳子落地的瞬间快速进入,跳绳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微微屈膝,用前脚掌着地起跳,出绳时要注意时机,避免被绳子碰到125.
    • 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两名同学负责摇绳,其余同学依次进行跳绳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如进绳时机不当、跳绳姿势不正确、与摇绳者配合不协调等,并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克服恐惧心理
    • 提高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跳大绳的技巧后,组织学生进行 “8” 字跳长绳练习。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摇绳者按照一定的节奏摇动绳子,跳绳者依次从绳子的一侧进入,按照 “8” 字路线跳绳,然后从另一侧跑出,循环进行。通过 “8” 字跳长绳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跳绳技巧和团队配合能力
    • 游戏竞赛:“跳绳挑战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跳绳比赛,每组推选若干名同学参加,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跳绳的次数多少来评判胜负。比赛结束后,对获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 结束部分(5 分钟)
    •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肌肉拉伸放松,如手臂拉伸、腿部抖动等,每个动作保持 15-30 秒,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放松2.
    •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跳大绳的技术水平。
    • 收拾器材:安排学生收拾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爱护公物的意识。
    •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组织跳大绳活动,进一步提高跳绳技能,增强体质。
  • 引导学生探索跳大绳的不同玩法和创新组合,如加入花样跳绳动作、多人同时跳绳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发表于 2024-12-23 14: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晓红 于 2024-12-23 15:12 编辑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词语,会写“司、登”等7个生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安排: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猜历史故事。
2.生讲述故事《司马光砸缸》
3.板书课题,讲述“司”的字理,指导书写。
4.回顾复姓,知晓历史上拥有复姓的四位名人。
5.教师讲述文言文《司马光》,引导学生初识小古文。
6.回顾古诗学习方法,点拨小古文的学习方法。
初读课文,读好停顿。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3.点拨多音字“没”的读音,指导学法。
4.指导读准后鼻音“瓮”。借助注释、插图、补充资料了解“瓮”和“缸”的区别。
5.采用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借助停顿线读出小古文的停顿。
三、再读课文,读懂意思。
1.梳理故事主要任务。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话。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群儿戏于庭”的意思,认识“庭院”。
(2)引导学生想象: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游戏,他们会玩什么游戏呢?(指名说)
(3)通过图片了解古代儿童爱玩的游戏,用上句式“群儿戏于庭,一儿_____________,一儿_____________”说话。
(4)读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借助注释和插图,交流: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5)借助理解,读好第一句话的停顿。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话。借助注释和插图,再想想之前读过的故事,交流:接下来怎样了?结果如何?
(2)交流面对失足落水中的孩子,群儿的表现。
(3)积累文言词汇“皆”及成语。
(4)交流司马光的表现。
(5)教师讲述溺水常识。小孩子溺水1—2分钟就会昏迷,5分钟救活的希望就很小了。
(6)指导朗读“持石击瓮破之”及“水迸,儿得活”。
四、熟读成诵,讲述故事。
1.借助理解读好整篇文言文的停顿。
2.出示填空支架,背诵《司马光》。
3.全班齐诵《司马光》。
4.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司马光破瓮救友》。
5.交流:.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感悟写法,通过群儿和司马光的对比,体现出司马光的冷静沉着 聪明机智。
2.引读单元导语:司马光美好的品质,犹如美好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3.简介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4.课后阅读小古文《曹冲称象》。
六、关注结构,书写生字。
1.交流“登”和“弃”的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生练习。
3.根据评星标准,师生共评。
板书设计:
                  司马光
[size=18.6667px]     群儿               司马光    登  弃
[size=18.6667px]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size=18.6667px]              对比
[size=18.6667px]            沉着冷静 机智聪明

                                                                                                                                          《司马光》教学反思

一、趣味导入与朗读指导
   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初读时通过范读与跟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节奏。但朗读训练深度不够,部分学生仍未精准把握韵味,后续应加强个别指导与多样化朗读活动设计。
二、学生个体差异关注
  课堂上,我鼓励积极发言的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但部分性格内向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度较低。在提问环节,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回答,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续教学中,应设计分层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
三、课堂评价反馈
  课堂上我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评价,多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未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或引导性的追问,不利于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学习表现和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提升方面有所欠缺。
  通过对《司马光》教学的全面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雕琢、持续优化的过程。未来,我会把反思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用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培养其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能力,让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启迪,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与学生携手共赴成长的新高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9

帖子

3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1
发表于 2024-12-23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

帖子

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发表于 2024-12-24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式统计表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班级组织春游买水果的情境,填写调查表并收集的过程,学生初步地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和方法。
2.通过整理调查结果,填写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描述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单式统计表。
3.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行表达与交流购买方案,并决定购买计划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数据分析对于决策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
4.结合调查全班最爱吃的蔬菜的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学生自主地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本环节由班里要组织春游,班委会决定买两种水果,可同学们喜欢水果的种类很多,意见不统一,怎么去买这两种水果?引发学生思考,可以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来统计大家最喜欢吃的水果。
关键问题: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去买这两种水果呢?
要怎么去统计呢?
二、激情交流,探究新知
通过收集起来的调查表,引发学生思考,该如何去整理大家的票数,师生谈话得出: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然后再填入统计表,引入单式统计表的概念,最后观察统计表,进行描述,最终确定需购买的两种水果。
关键问题:这么多的调查表,怎么能看出大家的意见呢?
要怎么整理?谁有好的方法?
一笔代表一票的话,一个正字代表几票?
如何去数票呢?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现在同学们能确定出我们要为春游购买哪两种水果了吗?
三、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
了解了大家喜欢吃的水果,还要知道价钱,引入几种水果的价格,先是师生讨论,怎么买什么才是合理的方案?(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再小组交流,你打算买几千克?再展示给学生“一千克的水果有多少个”为参考,小组重点交流:两种水果各买多少千克?需要花多少钱?共同制定出合理的购买方案。(方案合理省钱即可,不唯一)
关键问题:那要怎么买才是合理呢?
你打算买几千克?
这两种水果各买多少千克?需要花多少钱?
说说你们组这样买的理由?买几千克?花多少钱?
他们组的方案你们觉得合理吗?
对于吃水果这件事你有什么建议吗?
四、巩固练习,自我提升
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以举手的方式来进行统计,再对统计表的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与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比较,调查表更科学严谨。最后倡导多吃蔬菜,均衡饮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关键问题:老师想知道,大家最喜欢的吃哪一种蔬菜?该怎么办呢?
有没有简单快速的调查方法?
举手的规则是什么?
观察统计结果,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如何去验证是否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投票?
最爱吃的水果        苹果        雪梨        香蕉        桃        葡萄        橘子        其他
人数(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4-12-24 15: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晓思 于 2024-12-24 15:27 编辑

《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三、精读文本,剖析角色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牢固,再读课文肯定更带劲!这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划出描写狐狸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虎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能看出它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开始吧。(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不少同学已经划好啦,咱们先来看描写狐狸的句子。有同学划了这句“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谁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得绘声绘色的!大家注意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来,咱们一起模仿一下这个动作,是不是特别灵动、机灵的样子?那“扯着嗓子”呢,谁来扯着嗓子读读,读出那种虚张声势的感觉。(学生模仿读)读得太有意思啦!从这,咱们能感觉到狐狸是不是特别狡猾、机灵,一碰到老虎,脑子就飞速转起来想法子保命。带着这种理解,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再看老虎的反应,“老虎一愣,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从“一愣”“蒙住” 这些词,你觉得老虎这时候啥状态呀?你来说,有点懵,没想到狐狸会这么问。对啦,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下子被狐狸的话唬住了,是不是有点憨憨的。
狐狸还接着忽悠呢,“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天爷都搬出来了,狐狸可太会拿捏老虎的心理了。同学们,要是你是老虎,听了这话,心里咋想?你来说,会有点犹豫,不敢轻易下口了。没错,这狐狸多狡猾,利用老虎对老天爷的敬畏,把老虎拿捏得死死的。咱们分组,分角色读读狐狸和老虎这段精彩对话,一组读狐狸,一组读老虎,看看哪组最能读出角色的感觉。(分组朗读、评价)
后来呀,到了百兽面前,出现了特别有意思的画面,“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出示图片)大家瞧瞧这幅图,谁能上台模仿一下狐狸和老虎此刻的模样?(学生表演)表演得太像啦!看着图,咱们也能更明白这几个词语意思,“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把狐狸得意洋洋的劲儿全出来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则写出老虎的犹犹豫豫。咱们带着动作,一起读读这句话,把画面感读出来。
        四、情境表演,深化理解
   光读还不过瘾,咱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前后桌4人为一组,分分工,谁演狐狸、老虎,谁演小兔子、小猴子这些小动物,再用手头的文具、卡纸做几个简单小道具,给大家10分钟准备时间,开始!(巡视各小组,指导表演)
好啦,哪个小组第一个上台来展示?哇,第一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其他同学可要认真看咯,看完咱们还要评一评呢。(小组表演)表演得太精彩啦,台下都响起掌声了!大家来说说,最喜欢谁的表演呀?你喜欢演狐狸的同学,把狡猾的神态表现得特别到位,还有补充的吗?嗯,觉得演老虎的同学那种威风又疑惑的感觉也诠释得不错,不过要是步伐再沉稳点就更好了。
那老师问问大家,小动物们撒腿就跑,到底是怕狐狸,还是怕老虎呀?小组快速讨论一下。(小组讨论后发言)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说得也很对,小动物们怕的是老虎的威风,狐狸呢,就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在吓唬大家,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啦。

教学反思:
  在《狐假虎威》这堂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中,我有意识地推行课堂微变革,力求打破传统讲授模式的桎梏,为课堂注入新活力,收获不少宝贵经验,也察觉到一些待优化之处:
  一、变革亮点
    1. 表演驱动,深度理解词语:传统字词教学多依赖教师口头讲解、学生机械记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此次课上,我大胆引入表演环节,把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类抽象词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要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时,他们得琢磨怎样的神态、动作才契合,于是不自觉深挖词语内涵,不再是单纯背诵释义。从课堂反馈看,表演后的词语理解准确率大幅提升,学生对文本画面感也有了真切体悟。
    2. 趣味升级,点燃学习热情:以往平铺直叙的讲授易让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迷。表演元素融入后,课堂瞬间“活”了起来。分组筹备表演时,学生们热烈讨论角色分配、道具制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正式表演时,台下聚精会神观看,还不时因精彩表现鼓掌、欢笑,课堂变成趣味舞台,学生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投入,学习兴趣显著攀升。
    3. 自主探究,培养综合素养:表演筹备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绝佳契机。他们反复研读描写狐狸、老虎的语句,从字里行间捕捉角色性格,以便塑造鲜活形象。这个过程里,学生不仅阅读理解能力得到锻炼,还在团队协作制作道具、编排情节中有了合作意识与创造力的提升,综合素养培育水到渠成。
    二、待优化之处
    1. 表演筹备的引导缺位:放手让学生表演,初衷虽好,但前期筹备时,我给予的方法指导不足。部分小组不知从何下手,在道具选材、角色磨合上耗时过多,导致表演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仓促上台,未能充分展现文本精髓。
    2. 全员参与的均衡缺失:表演环节中,性格外向、表现力强的学生占据主导,部分内向学生沦为“旁观者”,参与感寥寥。我忽视了构建机制保障全员融入,使得这部分学生错失深度体验文本、锻炼能力的机会,背离教育公平原则。
    3. 表演与知识体系融合短板:表演结束,过渡到总结寓意、知识拓展环节时稍显生硬。未趁热打铁,深挖表演细节与成语寓意、语文知识的关联,造成知识学习碎片化,没有很好助力学生搭建完整知识框架,削弱学习连贯性。
    三、改进举措
    1. 强化筹备指导:下次开展类似活动,表演前预留5 - 10分钟专项指导。分享简易道具制作技巧,如用彩纸折动物耳朵、帽子;给出角色分析思路框架,引导学生从动作、语言找性格特点,还可播放优秀表演范例启发思路,让每组表演都有质量保障。
    2. 关注全员融入:表演分组时,采用“强弱搭配”原则,鼓励内向学生承担记录台词、设计旁白等幕后任务,表演后设置“最佳配角”“创意道具奖”等多元奖项,激励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表演中找到价值落点。
    3. 完善知识融合链路:表演一结束,立刻组织讨论,紧扣表演情节剖析“狐假虎威”寓意,关联语文要素,比如让学生仿照文中描写手法,改写表演剧本片段,实现从表演到知识巩固、拓展的顺滑过渡,编织紧密知识网络。
    这场课堂微变革有得有失,后续教学中,我将精准发力,持续完善,让课堂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6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4-12-25 0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什么》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我是什么》,让学生认识“晒、飘、浮”等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生字词,理解水的变化过程;难点是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水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水的动画视频,展示水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如河流、湖泊、云朵、雪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视频中的主角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我是什么》。
      2.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读音、部首、笔画和组词,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进行认读练习,重点讲解“晒、飘、浮”等易错字的书写。
      3.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段讲解课文,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变化过程,如“水变成汽,在空中飘来飘去,它会遇到什么?”“云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雨、雪、冰雹落下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述水变化的动词和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利用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变化过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回顾水的变化过程,总结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强调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和朗读课文等活动,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而且思考得很全面!”“你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很积极,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如“你在认字方面有点困难,老师和你一起再读几遍这个字,相信你一定能记住。”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小测验,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听写生字、填空、问答等形式。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
     3. 表现性评价:布置学生课后画一幅水的变化过程图,并在旁边用文字简单描述,在下节课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画面的创意、色彩、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如“这幅画的颜色很鲜艳,把水变成云的样子画得很可爱,文字描述也很清楚,你真的很用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增值性评价: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学生关于水的知识和相关语文能力进行一次简单的前测,如让学生说说对水的认识、写一篇关于水的短文等。在学习完《我是什么》及本单元相关内容后,进行一次后测,对比前后测的结果,分析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增值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47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发表于 2024-12-25 10: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的雨》教学片段
在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中,我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上课伊始,我通过一段精美的秋天风景视频导入新课,视频中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南飞的大雁等画面,瞬间将学生带入了秋天的氛围。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我微笑着问道。
学生们纷纷举手。
“秋天是五颜六色的,有金黄的银杏叶,还有红红的苹果。”
“秋天是凉爽的,风一吹,感觉很舒服。”
在学生们分享完自己对秋天的初步印象后,我说道:“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秋天又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学生们开始认真朗读课文,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课文从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是写秋天的雨是秋天的使者。”一位学生回答道。“还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各种颜色分给了不同的事物,让秋天变得绚丽多彩。”另一个学生补充道。“非常棒!那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部分。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再次阅读后,有学生说:“因为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就像我们开门需要钥匙一样,有了秋雨,秋天就来了。”“很好,这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那从‘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这些词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我追问。“能感觉到秋雨很柔和,不像夏天的雨那么猛烈。”“对,这就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那我们接着看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部分。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这些颜色都给了谁。”学生们迅速找出了“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等词语,并与同桌热烈地讨论起来。“黄色给了银杏树,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给了田野,橙红色给了果树,紫红、淡黄、雪白给了菊花。”学生们准确地回答道。

“那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么多颜色交织在一起,秋天是不是像一幅绚丽的画卷?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色彩斑斓。”
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其他学生都沉浸在优美的文字和想象的画面中。
读完后,我又说:“同学们读得真美!那你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的写法,来说一说春天的雨或者冬天的雪像什么,又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呢?”这一下,学生们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了。“春天的雨是一支画笔,它给大地画上了嫩绿的小草,画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画上了欢快的小溪。”“冬天的雪是一床厚厚的棉被,它给麦苗盖上,让麦苗暖暖和和地过冬,给大地披上,让大地变得银装素裹。”
看着学生们充满创意和童趣的回答,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自然之美,可谓收获满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9

帖子

4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8
发表于 2024-12-25 1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鸦喝水》课堂微变革尝试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已经讲过好多年了,它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发展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开动脑筋想办法。
      课堂上我试着让学生找“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三个词贯穿整个故事,找出这三个词语能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课文线索,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并尝试用不同的水瓶形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做出判断和选择,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又能发展学生思维。
      以下是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喝、只”等11个生字和走之底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着”,会写“只、石”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故事。
3.读懂第1自然段,知道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片,认识乌鸦
1.出示乌鸦的图片。引导:瞧,这儿有一只黑色的鸟,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板书“乌鸦”)
2.引导: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与乌鸦有关的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会认识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将不认识的生字圈一圈,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
(1)提示学生注意翘舌音“只、处、找、石、出”、前鼻音“进”、后鼻音“放”和多音字“着”的读音,相机指导、正音。
(2)注意引导学生读准“一、子”的不同读音。(3)带领学生读好长句子。
先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长句子中哪些地方有停顿,再教师分句带读,然后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喝水、一只、到处、找水、许多、石子、办法、放进、升高”等,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识字,认识新偏旁走之底。
5.引导:课题是“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中带有“喝”,把它们画下来,读一读。
(“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2.引导:“到处”找水喝的乌鸦会去哪些地方?
提问:“处”字你还在哪里见过?(相机出示学校教导处、保卫处等的指示牌)
点拨:“到处”就是各个地方。乌鸦飞来飞去到处找水喝,心情会怎样?请你读一读。
3.课件出示几个不同瓶口和水量的瓶子图片,引导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根据文句,选择其中哪一个是乌鸦看到的瓶子,说说理由。
4.指导读好“怎么办呢”,体会乌鸦的不知所措。
5.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四、巩固识字,练写“只、石”
1.开火车读词语:喝奶、三只、长处、找出、许可、石头、出来、书法、放学、高大。意
2.课中操: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小乌鸦,找水喝。到处找,找不着。看见一个瓶子,瓶口小,水不多,喝不着,怎么办?
3.书写“只、石”。
(1)指导学生观察“只”,教师范写并指导要点:“口”不要太大或太小,封口横从横中线上起笔;下面的撇与点左右相对。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指导学生观察“石”,教师范写并指导要点:第1笔横不要太长,撇要舒展,从竖中线起笔,下面的“口”略扁。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3)展示反馈,根据需要再次练写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0

帖子

3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7
发表于 2024-12-25 15: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入环节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撰写一篇生动的观察日记。大家知道吗?观察日记是一种记录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事物的写作方式。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技能。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确定观察对象!
教师:非常好!确定观察对象是第一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观察对象呢?
确定观察对象
教师: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你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甚至是你身边的人们。今天,我们就以绿豆发芽为例,来学习如何撰写观察日记。
教师:(展示绿豆)看,这是绿豆。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观察绿豆发芽的全过程,并记录下来。
观察方法与记录技巧
教师:确定了观察对象后,我们要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认真观察!
教师:对,认真观察是关键。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对于安全可食用的对象)、用手触。这样,我们才能全方位地了解观察对象。
教师:那么,我们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写下来!
教师:没错,我们要把观察到的结果有条理地写下来。这包括观察对象的变化、我们当时的想法和心情,甚至可以附上图画和照片。
示范观察日记
教师:现在,我来给大家读一篇关于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看看示范是如何记录的。
(教师朗读示范观察日记,内容如下)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泡了一些绿豆,准备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绿豆小小的、圆圆的,颜色绿油油的,十分可爱。我把它们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加了适量的水,让它们保持湿润。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二 晴
早上,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绿豆。我发现它们的身体比昨天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一些。更神奇的是,有一颗绿豆的正中间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露出了里面的小芽。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绿豆的芽已经长出来了,细细长长的,像小蝌蚪的尾巴。绿豆的外皮也被撑开了,露出了里面嫩嫩的身体。看着它们一天天地长大,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2023年10月4日 星期四 晴
晚上,我发现豆芽又长了一大截,已经接近两厘米长了。尾部还有一根长长的细线,就像头发一样。妈妈说,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绿豆芽。看着自己亲手泡出的绿豆芽,我成就感满满。

教师:大家看,这篇观察日记是不是写得很有条理,也很生动呢?
学生实践
教师:现在,轮到你们来实践了。请大家回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认真观察并记录下来。记得,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有条理哦!
(学生开始讨论并准备自己的观察计划)
总结与反馈
教师: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通过观察日记的学习,我们不仅锻炼了观察力,还提升了写作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每天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点评和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2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发表于 2024-12-25 15: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案例背景

本学期教材中的第五单元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堂里有着性格各异、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我秉持“从教走向学”的理念,希望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效果。

评价主体的多元

教师评价

课堂开始,先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让学生们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A同学第一个举手发言,他指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相对的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教师微笑回应:“观察得很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重要特点,这可是我们学习它们周长的关键,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哦。”

在讲解完周长的计算公式后,进行课堂练习环节,B同学在计算一道长方形周长的题目时,虽然解题步骤稍显繁琐,但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我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你通过自己的思考算出了这道题,非常棒哦。虽然方法可能不是最简便的,但你这种认真思考、努力求解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呢,相信你之后还能找到更巧妙的办法哦。”

学生互评

在小组合作探究如何用不同方法计算给定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各个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来展示成果。第二组代表小刚发言完,我引导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第三组的C站起来说道:“第二组想到了两种方法呢,一种是把四条边依次相加,另一种是用长乘 2 加上宽乘 2,很全面呀。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长和宽先加起来,再乘 2,这样计算可能会更快一些哦。”我肯定了C同学的评价,并说道:“你认真倾听了别人的想法,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互相学习呀,大家通过这样的交流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呢。”

学生自评

随后,我让学生们回顾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D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我今天比之前勇敢了,敢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想法了,但是我在理解周长公式的时候,一开始有点慢,后来才明白,以后我要再多做几道题巩固一下。”我鼓励道:“你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知道怎么去改进,这就是在进步呀,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掌握得越来越好哦。”

评价内容的多元

知识与技能评价

在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记忆时,E同学不仅能准确说出公式,还能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我评价道:“你对知识的掌握很扎实呀,记住了公式还能灵活运用,看得出你上课很用心,继续保持哦。”

在做一道拓展题,需要用周长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给花坛围栅栏长度的问题时,F同学的解题思路清晰,能准确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王老师夸赞说:“你的应用能力很强呀,能把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可是学习数学很重要的本事呢,大家要向你学习哦。”

过程与方法评价

小组合作测量课桌上长方形物品周长的过程中,第四组的同学们分工有序,有负责拿尺子测量的、有记录数据的、有进行计算的,配合得十分默契。我评价道:“第四组的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展现出了很棒的团队协作能力哦,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这样能高效又准确地完成测量任务,这种合作精神值得其他组借鉴呢。”

当同学们尝试用不同方法推导长方形周长公式时,G同学别出心裁地用画图的方式,把长方形的四条边拆开再拼接,直观地展示了长和宽与周长的关系,虽然表述不是特别严谨,但创意十足。我称赞说:“你的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呀,通过画图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周长的构成,这就是用独特的思考方式来学习数学呢,非常好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在课堂的最后,大家一起讨论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不少同学都踊跃发言,表达了数学很有趣、能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问题的想法。H同学感慨地说:“我觉得数学真神奇呀,原来我们身边这么多事儿都能用数学算出来,我以后要更认真学数学了。”我欣慰地评价:“你能从这堂课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且有了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说明你是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了,相信你会越来越喜欢数学的哦。”

通过这样“低评价、低竞争、低管控”的多元评价方式,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自在地、自主的学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探索数学知识,营造出了一个宽松、积极且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04:46 , Processed in 0.0826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