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文娜 于 2021-6-26 15:37 编辑
正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序言中所说,它之所以能在中国教育类图书中销量长期位居前列,秘密就在它的名字当中。这本书的副标题为——《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这里面的内在关系可以说是,教师改变,学生改变,课堂改变,进而学校就会改变。而我们教师的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应该是角色——从“指令者”到“倾听者”。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观摩过很多名师的课,听过很多名讲座,很多时候我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在积极踊跃参与课堂”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这样一来,我们就寄希望于学生能多给我们反馈,学生多与我们配合,当一节课气氛沉闷或者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与挫败感,从而把这堂课定义为“失败的课”。 但是佐藤学先生认为这是教师在追求一种“虚假的主体性”,“教师似乎有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地发表出来。正因为此,就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地表达‘赞成’、‘反对’、‘提问’的立场,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基于此,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发出如下“指令”:“知道的同学请站起来回答”、“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要补充”、“声音再大一些、再说清楚一些”、“你们赞同他的说法吗”等等,我们追求的只是一些表面的“虚假繁荣”,这并不是说气氛活跃的课堂是不好的,而是我们过分关注“活跃度”却忽略了学生们真正的微妙的感受。“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佐藤学的话如当头棒喝,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我们只是要求学生积极回答,却没有想他们为什么不想回答,为什么回答不清楚,为什么声音不洪亮,作为教师,我们只是在一遍又一遍下发指令,是否真的倾听过学生的内心需求? 班里的那些不想回答的学生自己有没有真正地了解过?看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老师与一个课上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交谈这个问题,学生却说到: “老师,您总是在上课逼迫我们积极回答问题,可是我就是不喜欢回答。”她说作为语文教师,想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可是这是自己“自以为是”的“为了你们好”,到了学生那里竟然变成了一种“逼迫”,这不是我的出发点,却不知不觉给学生带来了困扰。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行径? 佐藤学的书,让我们意识到,“表达”不仅仅是“口头”或者“文字”上的,可以是“肢体”上的,也可以是“目光”上的,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 有的学生虽然没有积极站起来回答问题,但是他目光炯炯有神;有的学生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表达他的困惑,但是他眉头紧锁,一脸茫然;有的学生听到其他同学的回答在频频点头;有的学生小声地回答是因为对自己的答案不确定,(而正是不确定才应该是一种常态) ……教室里需要我们“倾听”的“表达”是丰富的,但是我们却执着于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站起来清晰响亮的说出他们的想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模板,这也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诉求。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俯下身子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尊重他们自己选择的表达方式,不仅要听到他们说出来的话语,更要听到他们尚未说出的话语,教师追求的不应当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教室成为“润泽的教室”这样诗意的存在。因为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命令”与“被命令”、“呵斥”与“被呵斥”式的“简单粗暴”的活动,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感化与引导。 当我们每个老师都愿意先做出改变,也愿意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做出改变,真正的课改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