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196|回复: 181

2021下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81

帖子

97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79
发表于 2021-9-1 1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学期,学校开启教师专业阅读活动。请在此帖子下分享你2021下半年阅读的教育专著,相信你的分享会给同伴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哦!

附书单:
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书目推荐
1、《孔子传》 鲍鹏山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孩子们,你们好》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
5、《过去的教师》 商友敬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6、《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吴正宪、窦桂梅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学记>评注》 高时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陶行知教育名篇选》 陶行知  著/董宝良编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2、《教育的目的》【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
13、《什么是教育》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邹进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儿童心理学》【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 商务印书馆
16、《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7、《儿童发展》(美)贝克,吴颖 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8、《教师人文读本》增订本(上中下)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公正》【美】迈克尔·桑德尔著/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
20、《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2、《苏菲的世界》[美] 乔斯坦·贾德,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23 、《民国先生》 马建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4、《夏山学校》 (英)尼尔著,王克难译 南海出版公司
25、《情境教育的诗篇》 李吉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岁月如歌》 于漪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7、《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于永正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8、《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9、《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 【美】乔纳森·考泽尔著/史亚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0、《致青年教师》 吴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1、《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 【美】吉鲁著,朱红文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32、《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3、《华德福教育之道》 【荷】克里斯托夫·维歇特著/魏羽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34、《课程的逻辑》 钟启泉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35、《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6、《面向个体的教育》 李希贵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37、《什么是好的教育》 刘铁芳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8、《教育常识》 李政涛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9、《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商务印书馆
40、《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1、《幸福与教育》 【美】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2、《教育哲学》 石中英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3、《爱的艺术》 【美】艾里希•弗洛姆著/李健鸣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4、《多元智能新视野》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5、《后现代课程观》 【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著/王红宇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46、《教学机智》 (加)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7、《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8、《美德的起源》【英】马特·里德利著/吴礼敬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49、《奖励的惩罚》 【美】埃尔菲·艾恩著/程寅、艾斐译 上海三联书店
50、《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 郭斌和,张竹明译
51、《老子注译与评价》 陈鼓应译注 中华书局
52、《吾国吾民》 林语堂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53、《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4、《文明之光》 吴军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3

帖子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6
发表于 2021-10-13 08: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教育专著是《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特克而:“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多换换角度思考你的课堂,定会收获别样的风景。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可能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肯定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读于老师的书,我深刻被于老师有着像水一样的温润、奉献、宽容、清洁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7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1-10-13 16: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小学老师》一文。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两个字——理解。细细琢磨后发现,做到理解,想来离于老师的小学老师们便近了一步。   
首先在于理解儿童。对于儿童的正常的天性有一份理解,王其欣校长才能不必端着架子,自承不会绘画,把空间教给乐于创作的孩子们,去给予孩子们最渴望的肯定与褒扬;正是有了理解,张老师的每一个圈,每一条波浪线才那么的让孩子们如痴如醉,不禁让我也回忆起学生岁月里曾经让我难以忘怀的语文老师,回忆起学习《荔枝蜜》一课时他是如何指着我的语文书说“把三千里江山”写成了“三千里长山”了。文中的老师正是知道孩子们的天性,才会去延展儿童的天性,才能够激发出每一颗种子向上的力量。理解儿童,满足儿童,才能真正地唤醒儿童,并最后成为我们记忆中永远难以忘怀的那个人。   
其次在于理解自我。于永正老师的每一个小学老师在文中都能给我们一种身怀绝技的印象,这不是上世纪后期中师生的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而是一个时代催生的产物,是那个时代里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背景与学养,于老师幸运地遇到了这一批独特而又极其卓越的老师。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运道,在现今而言,同样如此。基于此,我们回顾文章,回顾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对照当今的教学,大抵看来也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如地理课竟然是画地图等等。这似乎与我们当今的教学大大的不一致,是我们错了,还是前辈们错了。其实都不是,而是这就是一种教学风格,一种充分的理解了自我,明白了自己的专长、爱好后,在时光中形成的一种独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就如朱自清不是一个好的中学教师,但却是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讷于言却可手写满黑板,培养出如王瑶,季镇淮等大家。古今之差异在于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不能、我们做不到前辈那般,我们没有那份素养。不过,我们在郭校长的带领下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于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要深刻的理解自我,找准自己的专长、特色,逐步地去形成适合自己,儿童喜爱的教学风格。   
最后在于理解教育。文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是那么可爱又可敬,尽管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训练,也依然做到了学生喜爱,也做到了促进儿童成长的目标。想来在每位老师的心中都有一份对于教育的理解吧。记得于永正先生曾有不少后悔的事情,后悔体罚学生,后悔让孩子尿裤子,先生的一次又一次的后悔给我最大的警醒就是:一定要做到宽容,以慈悲之心对待学生,换位思考地去理解学生,要耐着性子和孩子相处,绝不轻易发火。
此外,文中的老师们以及于永正先生都做到了一点,在他们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走到孩子们中去,和孩子们在一起,做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常有人说老师要有威严,要和孩子们保持距离,不能对孩子们太好,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把自己保护的太好,位置摆的太高,那么教育想来也不过趋于平庸。   
以上是我的几点思考,也算作是对于永正老师的一些追思。只要我们的记忆里还有那些优秀的老师,他们就一定会继续的存在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7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1-10-13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甘草”式的老师
本周继续读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用清浅的文字,娓娓道出他从教五十多年来的为师之道。全书虽然是于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和经验之谈,但是其所述之事与理跟我们的生活经历相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书中的第一章——《做甘草》。
一.要像甘草一样性温、味甘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是说孔子具备五大美德,即“温、良、恭、俭、让”,其中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居五大美德之首。“温”是所有学生对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甘草的第一大特性就是性温、味甘。一个老师只要具备了甘草性温的特征,那么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会心平气和地对待,哪怕是学生的表现令他暴跳如雷时,他也能由暴风骤雨变为和风细雨。
面对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能做到心平气和,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 要像甘草一样包容
甘草的第二个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于老师说:“‘治’学生不如‘接纳’学生,‘晓之以理’不如先‘动之以情’。‘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迂回战’,‘情’中所包含的‘理’有更强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犯错在所难免的,一个好老师就应该包容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误,但是,当孩子犯了错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危害性,找到犯错的原因,并能知错就改。霍姆林斯基说:“‘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成人的,谁都知道自己在孩提时代也有常犯错的时候,当我们为人师,面对孩子犯错时也要换位思考,应该以一颗宽容大度的心来看待孩子犯的错,并帮助他及时改正。
三. 要像甘草一样调和
甘草的第三大特性就是调和,教育就是在不断地调和师生间、师师间、生生间的各种矛盾,使之趋向于相互融洽、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与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并非一帆风顺,师生间的矛盾时时显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老师会害怕课堂失控而进行适当惩罚,有的老师会因为没有掌握好惩罚的度而伤害到学生,给自己或学校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为师者必须牢记:“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给揉一揉。”
“做甘草,就要做个好人;是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愿我们从做一个甘草式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1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1-10-15 14: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
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 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 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
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 ”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
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此刻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 "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5

帖子

2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1
发表于 2021-10-15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有感
这一周进行了我的英语教研课,在等着老师们来听课前,我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听课是在听老师还是在听你们?”孩子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有了不同的回答:“听老师”“听我们”…我告诉学生们“现在大家想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坐在后面听课,老师在前面讲课天花乱坠,但是学生却没有反应并没有听懂,你觉得这节课成功吗?”,孩子们反应过来了并且很认真地说“不成功”,于是我继续追问“所以大家觉得,听课是在听谁?”,这时候,学生们很确定得回答“听我们有没有学会”。
这是我在假期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得到的感悟。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
“我的确不太愿意老师们在我的课堂上录像。有些课上得差强人意,会有同行埋怨:“为什么不录下来呢?你是不是保守?”我不是那种不肯和同行分享快乐的人,我只是想到:我的学生可能不太愿意,所以还是不录为好。请想一想: 你们来听课,或是我想到这节课将要留着作资料,无论如何,对这节课我会有所准备的;可是我的学生完全没有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有一些失误,本来,他对自己的失误并不在意,因为这是“我们的课堂”我和五十多名朝夕相处的学生的共同课堂,可是他们并不想在摄像机面前展示错误。如果我不由分说,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的学生会认为“这是老师的课堂”。
如果你不信,那请注意看:长期在摄像机镜头下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最后自觉地成了配角
所以,在课堂中,我时刻关注所有孩子的学习情况,哪怕慢一点,也尽量让所有孩子都能有所收获。令我欣慰的是,平时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已经跟不上的学生通过课堂游戏和小组竞争的活动,主动举手和同桌进行对话,愿意在英语课上张口讲英语和抢答,对他们来说,我帮助他们有了进步和改变,这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6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1
发表于 2021-10-18 15: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第56间教室的奇迹》有感

本学期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间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讲述了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用独特的方法创造出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家最温暖,方法和疯狂之举。
      第一部分家最温暖。雷夫老师在56号教室里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在维持纪律时要做到公平,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而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同时雷夫老师用六阶段来教育学生,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告诫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是最终目的;第二阶段,我想要奖励,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励;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告诉学生表现出符合老师期望的行为是对的,但是理由是取悦老师,这个理由是错的;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教导孩子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墙上的班规所限;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雷夫老师告诫学生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除非你可以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的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
      第二部分方法。我们要培育终身阅读的孩子,阅读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样的怎么读比读多少更重要。他们也需要学会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飞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
      第三部分疯狂之举。雷夫老师教导学生学着在不造成敌对的情况下提出异议,若是提出的答案相互冲突,他们不会用争论的方式来解决,而是轮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看一场电影,准备一次旅行,听一次摇滚乐,演一场话剧,都会让学生从其中获得很多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多,多数情况下我的教学只是为了教而教,并没有用特别好的方法,也没有给学生树立特别好的榜样,在教育中不能只拘泥于讲台,要把眼界放远,帮助我的学生更好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1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发表于 2021-10-19 09: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教育专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多年前学校就推荐过这本书,当时也匆匆的简单翻看了一遍。最近在整理书柜时,又看到了这本被束之高阁沾了些尘土并略微泛黄的书,随手翻看了几页,就被书中的内容再次吸引,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既是一位小学教师也是一位母亲的原因,跟书中雷夫老师的社会和家庭角色相似,他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也竟有很多熟悉的地方。忽然发现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原来之前并没有仔细认真的阅读,如此棒的书,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和教师用心阅读。
       雷夫老师是很多家长向往的教师。他用爱心、真诚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自主性。书中记录的每一个发生在56号教室的故事,都被雷夫老师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意义,让我看到雷夫老师的着眼点是看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而非结果。从而,我也能深刻的理解“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常说:“身教大于言教”,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角色榜样”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尹建莉老师说:“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教师深感责任之重大,因为在一间教室里,教师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本书中雷夫老师身上对教育的热情用心,对工作的努力付出,对自我的反省总结,在教学中跟孩子们一起努力成长的勇气,都是我好好学习的地方,就像雷夫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我愿意做一位努力付出、追寻自我价值的勇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46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1-10-22 1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教育专著--《幸福与教育》

一、初识《幸福与教育》

有幸拜读了美国作者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一书,感受颇多。
书中作者以“幸福”为目的,另类的视角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将幸福与教育相关联,阐释了幸福的内涵和外延,探究了教育的使命是幸福的,打开了教育研究新的视野。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让自己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有一颗仁爱之心,有一颗感恩之心,找到幸福的感觉。因为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去感染自己的学生。


二、掌握幸福的本领

教育者不必让学生刻意地付出努力。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学习感到快乐的学生更善于为困难的事情赋予意义,从而攻克难关,获得幸福感。(P2)
学生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兴趣。因此我认为,兴趣是获取幸福的途径。假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快乐,效果可能会微不足道,如果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心境坦然地面对和应对学习中遇到的挑战和失败,将自身的闪光点不断地放大,也许会产生星火燎原般的效果,或许这个学生会从此燃起烈火般的学习热情,并从学习中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受。
师:造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路→燃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授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生:寻求→寻兴趣、寻方法
    实践→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得到快乐,获得幸福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目的和理想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做人。”这也是一位教师的幸福的事业。在执教生涯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并不是实现教育目的后获得的果实,而是在持续进行中的教育过程中源源不断地获得的精神食粮,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愉悦。
总而言之,我最大的感受是,幸福的教育既是理想,也是工作,更是事业;是为了让工作更出色,生活更美好,从精神和物质双层面都是可以感受到幸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3

帖子

2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3
发表于 2021-10-22 17: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的教育专著——《爱心与教育》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前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我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 “优秀学生”的培养, 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缘何让学生们对他终生难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还是独特的个性?这是值得让我认真思索的问题。是爱,去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 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

  

  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备的辅导书,其次是幽默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学生心灵的书籍少之又少。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懂得如何张扬个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知道要考上大学,却不知考上之后该做些什么;他们明白要踏实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却从来都不明确。这分明是一种责任心与爱心的缺乏。现在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作为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去爱,爱世界,爱国家,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大环境里,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学校才会更加繁荣,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不会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李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老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此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19 , Processed in 0.0826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