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下午,机场路小学本学期第三次全体教师例会在学校四楼大厅举行,例会中穆凌波老师在项目式学习版块分享了教师角色变化的意义。 【导语】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勤,学生学得惑。如果你不想被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教学”困住,我想PBL,也就是项目式学习,可以帮到你。 每当出现新事物,就意味着过去的思想要发生变化。那么在项目式学习中,我们教师的角色要做出什么改变呢?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内容。 【设计师角色】 在一个项目开始前,我们是“能够倾听孩子声音的”设计师。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围绕问题设计学习活动。 并且项目开始前,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任务分配,明晰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挖掘独立学习的能力。 例子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青瓷国韵”项目 项目开始前,教师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进行分类。将问题分为四类后,学生选择不同的问题进入不同小组。如好奇青花瓷涂色方法的孩子,加入“制作工具和材料”组。 小组分工需要细化,这里展示一张分工计划表,表格内容尽可能细化,组员,小组任务,具体分工,工具资源,汇总工具都清晰明了,能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确保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 【引导者角色】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是“鼓励独立思考的”引导者。 PBL教学要求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直接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 例子 围绕“水稻”开展的研学活动 一位同学产上了疑问:“展板上病虫防治指向这些昆虫,是对水稻有害还是有益的?” 如果是在学校里,老师应该就直接告诉他答案了。 该项目老师是把小组成员叫来,让他们一起讨论一下,他们都觉得这些昆虫是要被“防治”的昆虫。 老师继续引导他们自己查资料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老师建议他们把这段内容用小戏剧表演出来。 经过小组讨论,一个孩子的问题变成了小组成员的问题,最终大家都获得了答案,并且通过表演深化了理解。相信以后他们在田野里看到瓢虫、蜘蛛,就会想起这次表演,会告诉别人它们是对植物有益的昆虫。 这体现了PBL学习方式对孩子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想办法获得答案。 另外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包容、公平的讨论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还要积极地旁观,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各种情况,确保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评估者角色】 厨师尝汤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客人品汤时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 ——罗伯特·斯坦克 过程指向结果,作为一名项目型教师,你应该更关注于形成性评价,因为过程指向结果。 比如加贝村某研学项目,在项目开头,大家全都投入查询资料,没有实践分工协作,在第一次汇报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于是老师专门和学生探讨了项目推进与管理的概念,说清楚分工的意义,进度的把控,汇报的流程等。最后调整了人员分工,让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老师确定是否需要对某些概念再度讲解,是否需要调整特定的人物或学习活动,并监控教学进度。 【资源分享】 公众号,小红书截图【有时间就放个视频轻松一下】 每当出现新事物,就意味着过去的思想要被打破,再重塑。让我们试着改变权威性教师的角色,把项目式学习还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