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8 1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图片,一下子就被书名给吸引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几个字莫名给我一种挣脱“牢笼”追求自由的感觉,是的,就是两个字“自由”。这种感觉光是想到就让人心情无比的舒畅,像鸟一样自由的翱翔于广阔无垠的天空中,没有束缚,无所畏惧,放飞自我。于是,我决定“会会”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后来就读剑桥大学、访学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出生在一个父亲是半个疯子、母亲甘愿跟随父亲亦步亦趋的环境中,经历了父亲的专制、母亲的冷漠、哥哥(肖恩)的侮辱、亲人的背离,通过自学考入大学,接受教育的洗礼,重塑自己的认知、信仰,在面对父亲坚持的忠诚和真理、父母为她创造的回忆和历史,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信仰,为创造自己的回忆和历史,毅然决然飞往那座属于自己的山。
坦白讲,刚开翻开这本书时,书中的内容跟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给我的感觉有很大的出入,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这应该是一本讲道理加举例解释论证的书才对。但实际这是一本叙述书籍。我起初有点失望,但为了理解“书名”所想表达的意思,我还是决定一探究竟。当读到快接近尾声时,我控制不住地去猜想结局,我想象着书中的父亲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过错,给作者塔拉道歉和一个大大拥抱,母亲很开心,哥哥肖恩真诚地跟塔拉道歉,请求她的原谅,显然塔拉也原谅了他,最后塔拉又重新可以自由的出入那个爱达荷州巴克峰脚下那个羁绊着她的家。但书中真实的结局是塔拉再次拒绝了母亲让她妥协于父亲、接受他们为她创造的历史和回忆的要求,坚定的选择了自己的思想、信仰。好在,那时的塔拉已经拥有了哥哥卢克、泰勒以及母亲的兄弟姐妹,那时的她并不完全孤独。只不过内心属于父亲、母亲以及哥哥肖恩、姐姐奥黛丽的位置最后还是无法被填补,尤其是父亲,正如书中作者所言的那样“谁看见了他,他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有多震惊,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在乎的是他的想法;他才是我要失去的人。”结局跟我理想的有所出入,早已习惯了美好结局的我,勉强接受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本书最后,作者认为是“教育”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我极力让回想这本书自己能记忆的点,然后我脱口而出“阅读”“自由”,即便书中的作者强调的是教育帮助她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蜕变,但是我更认为是“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大量的自我主动地阅读让作者塔拉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重构自己过去的认知、重塑自己的信仰。当然对于作者所言的“教育”,我认为其更像是一个基石、杠杆,引领作者
走进一个脱离巴克峰脚下那个家的全新的世界,而持续的学习阅读才是那一堵坚不可摧的墙,将作者的大学生活与巴克峰的生活完全分开。从拥有自己的思想到坚定自己的信仰再到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回忆,正是这些构成了作者所追求的那座“山”,作者就是那只鸟坚定而决绝的飞往那座山,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