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2|回复: 1

韩菲艳的主题贴

[复制链接]

9

主题

12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4-9-28 2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有感
  来到机场路小学,在校长的引领下,和同事们不仅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的日常杂碎,也和大家经常聊起读过的书籍。其中《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让我感悟颇深。从书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跟孩子相处,更为教育学生,和家长沟通开阔了思路。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的心呢?
  第一,交流思想。亲子间加强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真正动机,也可使孩子体谅父母的疾苦,从而逐步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
  第二,学会观察。孩子的语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孩子一定的思想;同时,孩子的课本、作业本、听课笔记本上的涂涂画画也是他们心灵的独白,父母可以从中了解不少信息。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经常交往的朋友。
  第三,不摆架子。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应该有正向的目的,例如提供知识信息、解决疑难、分享情感、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对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态度,尽可能经常微笑,以欢愉平和的声音,显示出友善可亲的态度,以达到沟通的效果。父母如果能表现友善,不以强者的权威压制孩子,往往会得到孩子相对的友善。
  第四,情感引导很重要。得到过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孩子: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能够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会向外界表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让别人理解或是感受到,这点在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他们会拥有一身盔甲,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从坏情绪中走出来;他们能够忍耐,也能够享受快乐,还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三思而后行;他们在学习中也会更加轻松和快乐。
  就像这本书后记所写的那样: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心想事成,因此,请伸出你关爱的双手,给予他们温柔的指引,并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等你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会看到这些努力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2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的觉醒》读后感
     《成长的觉醒》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度觉醒。作为一名二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当我翻开樊登博士的《成长的觉醒》时,书中关于“幂次法则”的论述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理解。那些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为何有些孩子突然出现学习滑坡?为何反复强调的行为习惯难以养成?答案竟藏在这看似陌生的经济学术语中。
      一、觉醒的起点:理解成长的隐秘法则
      书中提出的“幂次法则”彻底颠覆了我对教育效果的认知。就像烧水时水温在99℃前看似平静,实则每一度的提升都在积蓄能量,教育中的每一次引导、每一个契机都在悄然塑造着孩子的成长轨迹。这让我想起班上那个总爱插话的男孩,当我不再简单批评,而是在他举手发言时夸张地竖起大拇指:“你的想法让课堂更精彩!”两周后,他竟主动担任了班级讨论的主持人。这个转变印证了书中的观点: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非灌输,是等待临界点的爆发而非即时见效的控制。
      二、觉醒的实践:用科学照亮教育现场
      脑科学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教育行为。当看到学生考试失利时,我不再急于分析错题,而是先共情:“这次没考好一定很难过吧?”这种改变源于书中提到的“前额叶皮质发育规律”——当孩子处于情绪低谷时,理性脑区会暂时关闭。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孩子们用“如果我是老师”为题写作,意外发现那些常被批评的孩子笔下满是对尊重与理解的渴望。这让我意识到,教育者的每个表情、每句话都在雕刻着孩子的神经回路。
      三、觉醒的延伸:构建成长共同体
      作为班主任,我在书中找到了班级管理的新方向。尝试将“情绪管理五步法”融入班会:当学生发生冲突时,引导他们说出“我感到……因为……我希望……”。这种结构化表达不仅化解了矛盾,更培养了同理心。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注重家校协同,在家长会上分享“幂次法则”案例:那些在小学阶段被过度压榨的孩子,往往在青春期出现断崖式下滑。这种基于脑科学的解读让家长们开始反思教育方式,一位曾因作业问题与孩子剑拔弩张的母亲,如今会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真诚致谢:“谢谢你的坚持,让我看到你的成长。”
这场教育觉醒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幸福不仅在于学生的成绩提升,更在于见证生命拔节的过程。当我们学会用“幂次法则”看待成长,用科学视角理解行为,用觉醒心态陪伴生命,教育便不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诗意旅程。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绽放光芒。”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19:54 , Processed in 0.0764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