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0|回复: 5

【选修第四项】对“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复制链接]

58

主题

112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发表于 2025-2-18 1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修主题:对“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发帖要求:分享本学期您带领孩子们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案例,围绕“项目确立、项目设计、项目探究、项目发布”对每个阶段的基本流程及实施过程进行说明。并在对应的教研板块回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5
发表于 2025-3-19 1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学习之制作最省材料的包装盒
张利伟、马梦坤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我和马老师是针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单元进行的项目式学习。
3月8日妇女节,孩子们要给女性长辈送礼物,为了制造惊喜,所以咱们这个礼物要用包装盒包起来,以此为契机,形成了驱动问题。然后我们对项目目标进行了细化,有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数学模型等学科素养,还有学习简单结构和承重原理、设计精美图案等跨学科素养。结合项目目标,我们又对项目流程做了详细的梳理。根据驱动问题,小组讨论又形成了以下如包装什么、  表面积如何计算、误差如何考虑等七个子问题。根据子问题,又将同学们细分成以下六组。
接下来就进入实操环节。
第一次活动,任务一课上活动,任务二课后活动,呈现项目过程,小组讨论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并总结。接下来请欣赏两次任务后的成果展示。有用橡皮泥捏的,有用木棒或棉签搭的,有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做总结的,有的是进行了比较,还有的制作了漂亮的手抄报。结合任务二,孩子们以组为单位,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艺品,我们也将个别的作品带来了,请领导和老师们欣赏。
经过活动一的学习,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有了深刻的建构,我们进入第二次活动,由于过程与成果密切相关,我们把它们融合到了一起。
经过了之前的空间建构和对表面积的探索,接下来的活动我们就开始围绕“制作最省材料的包装盒”这一实际问题展开。
环节一:对选定物品进行测量。
首先小组需要共同商议出想要包装的物品,选定后测量出它的尺寸,并记录下来。设计组的同学们需要先讨论出如何设计才能最省材料,这里以书为例简单说明,这几本书最大的面重合时使用的包装盒的表面积最小。这个过程中,空间观念这一数学核心素养发挥着关键作用。
环节二:开始绘制平面展开图。
这一环节不少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包装盒太大,平面图在一张A4纸上画不下,怎么办?请大家一起讨论后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等比例缩小后再画下来,虽然还没学到比例和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但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也不难理解。这一子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环节三:制作包装盒并美化。
有的组选择硬卡纸,有的选择家里没用的纸盒,他们合理利用了身边的资源。接下来的美化环节也同样蕴含智慧,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有作画的、有用扭扭棒装饰的,还有剪下身边合适素材贴一贴的。
之后进行了成果展示,全班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思想碰撞,实现共同进步。最后进行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家长评价的多元化评价。
本次的项目学习,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在做中学,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项目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做的不错,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也存在不足之处:1.对时间的把控欠佳,有的小组没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最优作品;2.知识拓展不足,未引导学生讨论其他立体图形在包装中的可能性。今后我们会对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以上是我们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帖子

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7
发表于 2025-3-24 23: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成长的学期里,我引领孩子们踏上了一段求知旅程——“最省材料的包装盒”项目式学习活动。
(点击下方附件可查看详细内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发表于 2025-3-25 14: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升核心素养 争做文明少年
                                                                                                                                                                        ——德育项目实施方案
一、 项目背景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环境下,传统德育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难以让德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素养。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与合作交流,将其应用于德育工作,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面对复杂的道德问题,提升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动、深入、有效。本项目以“每月一素养”为主题,通过系统化、序列化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每月聚焦一个核心素养点,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最终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项目目标
      1.每月聚焦一个核心素养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积极践行。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升德育实效。
      3.鼓励学生将德育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品德发展。
三、 项目内容
      1.学校每月素养提升点安排
       2月份主题:懂得安静;
       3月份主题:不乱丢垃圾;
       4月份主题:爱护校园;
       5月份主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月份主题:我是校园小主人。
       2.活动形式
    (1)主题班会:结合升旗仪式中的内容,班内每月围绕素养提升点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
    (2)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3)环境创设: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可制定班级文明公约、打造班级文化墙、开展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四、项目实施
      1.结合周一升旗仪式上领导讲话的内容,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如:(1)认真值日我能行(准时到岗、明确职责、关注细节、专注负责、分工合作;学期末各班评选“优秀值日生”);(2)不丢垃圾我做到(不丢垃圾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素养);(3)弯腰捡拾我最棒(主动弯腰捡拾,可以到教育处登记名字,学期末评选“弯腰捡拾小标兵”)。
      2.班内学生分组开展设计班级文明公约,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征求同学意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班级文明公约,并在班级内公示、宣传,引导同学们自觉遵守。
      3.打造班级文化墙,学生自行规划设计、收集素材、动手布置,将文化墙建设成学生们践行每月文明素养点的宣传阵地,内容可涵盖学生们在提升每月素养点活动时的照片、调查记录表、宣传小报等内容。
      4.进行校园不文明行为的调查,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不同区域观察记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向老师和同学同学汇报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评价
      1.学生们组织自评,每个小组汇报项目实施过程与成果,同学们相互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班级内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出“优秀实践小组”、“班级文明之星”,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六、 预期成果
      1.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明显提升。
      2.班级德育工作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更加显著。
      3.小组活动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所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昨天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涛伟 彭梦莹
我和诗歌有个约会
一、确定主题
本学期也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特殊的单元,它既是一个文体单元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而且还是整个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编排现代诗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共有三条语文要素,第一条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指向文本学习的,第2、3条收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则是指向综合性学习的。以开展一次“春日诗歌朗诵会”为驱动问题,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开展活动呢?
二、项目设计
我们再次整体审视本单元的三条语文要素,理清了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条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的前提与基础。
第二条,根据需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这里的需要不仅是了解现代诗歌特点,体会情感的需要,也是合作编小诗集的需要。
第三条,合编小诗集是对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自主实践,举办诗歌朗诵会是对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歌情感的再次提升。
有了以上逻辑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制定了如下的计划:
板块一:是个见面会
板块二:诗歌创作会
板块三:成果展示会
三、项目实施与探索
板块一:诗歌见面会,初步了解诗歌特点
活动一:为你读诗
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就有所呈现:有节奏感语言独特想象丰富;蕴含真挚情感;
如何在不出现学术化、成人化的讲解中让学生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呢?通过课后题,我们发现四篇课文无一例外的指向是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去感受、去想象。因此重视朗读和展开想象就是了解诗歌特点,体会诗歌情感的最好方式。
活动二:诗海拾贝
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是一节课的学习,而是一段时间的学习,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现代诗歌,不局限于课本中的几篇课文,每课学习后都会布置相对应的现代诗摘抄活动。大家可以发现这些要求是逐层递进的,在有了量的积累上,学生对于现代诗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第二个活动仿写、自创打下了基础。
板块二:诗歌创作会
这里分为两步:第一步仿写
我以繁星一课为例,有了读和想象的加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孩子们记忆中的情感,仿写诗歌对孩子们来说并不算难。大家请看这两首孩子们仿写的诗歌,非常的真实自然。
第二步自创诗歌
其实相对来说是个难点,因为课文中展示的都是艾青、冰心这样的名家,因此我找了《孩子们的诗》这本儿童诗集作为思维拓展,课上带着孩子们读了几首,读第一首的孩子们都笑了说:这也能算诗啊?读第二首只有一句话,孩子更兴奋了对这种短句子特别喜欢,说这我也会写,拓展了五六首以后他们思维就慢慢打开了,尝试自己创作。接下来请几位老师给我们读一些我们孩子写得诗。
板块三 诗歌成果展示会
活动一:合编诗集
阶段一:了解诗歌编排步骤

借助综合性学习提示,让学生讨论怎样编排一本诗集?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诗集编排步骤:一内容上可以是收集的,可以是自创的,也可以是诗有关的资料和背景,二按一定规律给诗歌分类;三配上合适的插图;四用书法的形式来展示;五给诗集取一个喜欢的名字;六制作封面和目录,还可以增加序言、后记等内容。七装订成册。
阶段二:做好分工
根据班级人数分6-8人一小组,经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同意自愿结组。结组完毕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统筹进度,并填写分工表。
角色        职责        成员
主编        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任务       
文字编辑        校对诗歌、调整格式与排版       
美术设计        绘制封面、插图,设计页面装饰       
资料收集员        查找诗歌配图素材,       
协调员        监督小组进度协调矛盾       
发言人        撰写展示发言稿       
阶段三:创作阶段
各小组先是围绕主题分享灵感,记录关键信息;接着在主编的领导下分工创作;最后整合修改。
阶段四:赏析与评价
评价维度        达标(√)        需改进
主题统一性               
版面美观度               
诗歌创意性               
每组成员在汇报创作过程时,小组挑选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齐读。同时其他组进行多元评价。最后宣布小组奖项:最佳编排奖、最佳作品奖、最佳介绍奖、最佳插图奖、最佳设计奖等。
通过分工与协作编写诗集,既能让学生发挥个人专长,又能感受集体创作的乐趣,同时还能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以下是班级创编的部分诗集。打开一本看看吧。
活动二:诗歌朗诵会

阶段一:根据综合性学习提示,分组讨论: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
朗诵的内容:可以是收集的,可以是自创的
朗诵的形式:丰富多样,个人、小组,配乐、手势都可以添加
还确定组织分工:力求每个人或小组都有任务。同时通过自愿报名加投票的方式选取主持人;如环境布置、为朗诵者打分等等。
节目顺序以自愿报名的前后为序。
朗诵评分标准:主题内容20分,普通话40分,表达30分,台风10分,总共100分
阶段二:开展朗诵会
阶段三:颁发奖项
突出贡献奖、优秀朗读者、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等等。
四、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        ☆☆        ☆        自评        伙伴评        师评
诗歌理解        能精准阐述现代诗特点,深刻体会诗歌蕴含情感        能较准确说出诗歌特点,较好理解情感        基本了解诗歌特点,能感受情感                       
资料收集整理        根据需求,多渠道广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条理,分类清晰        能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整理较有条理,资料有一定分类        能收集资料,简单整理,分类不明确                       
诗歌创作        主题鲜明新颖,运用多种修辞,语言优美,情感充沛        主题明确,有一定想象力,能运用修辞,语言较通顺,情感较真实        主题明确,想象较平淡,有少量修辞,情感较平淡                       
团队协作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组员分工明确合理,能高效完成任务,善于解决矛盾        能参与讨论,配合分工,完成任务较顺利,能与组员友好相处        参与讨论以及分工执行较被动,能完成基本任务,偶尔有小摩擦                       
成果展示        朗诵时声音洪亮清晰,节奏把握准确,情感饱满投入,肢体语言自然;小诗集设计精美,排版合理,内容丰富有特色        朗诵较流畅,感情较投入;小诗集设计较美观,内容较充实        能完成朗诵和小诗集制作                       
借助评价单,学生通过自评、伙伴评、师评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努力方向。
五、项目反思
亮点:全员创作热情高涨;协作能力显著提升;舞台表现突破自我。
不足:创编诗集时间规划较松散;朗诵会声音太小,自信心不足;个体参与差异大。
优化:细化任务节点,设计分层参与任务
总结:项目式学习成功点燃学生对诗歌的热情,但需在过程管理、个性化支持与评价精准度上持续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言实践中收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昨天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主题:创意拼图设计师
驱动性问题:如何利用学过的基础图形,通过拼接设计制成精美的贴画
项目目标:
1. 数学目标
   - 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特征
   - 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进行组合与分解  
2. 能力目标:
   - 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图形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 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沟通与批判性思维;  
   - 用创意作品替代机械练习,减少无效竞争
3.项目流程
第一阶段:问题引入与知识储备
在前几个课时学习了相关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引出任务:用基础图形碎片拼出指定图案。  
第二阶段:拼图挑战与方案设计
初级挑战:修复图形碎片
  每组领取“被分割”的复杂图形(如动物、建筑轮廓),用基础图形拼合还原,标注所用图形名称和数量。   
进阶挑战:创意拼图设计
  设计规则:用不超过10块基础图形拼出一个有意义的图案(如火箭、机器人),并编写“拼图说明书”(步骤+图形变换描述)。  
  合作机制:组内分工为“图形工程师”(计算)、“艺术总监”(构图)、“解说员”(描述逻辑)。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成果发布会
   用展板或短视频展示作品,重点说明数学逻辑(如“用4个直角三角形旋转组成正方形”);  
  投票评选“最具创意奖”“最严谨数学奖”,弱化排名
第四阶段:反思迁移
联系生活
  讨论生活中图形拼合的应用(如七巧板、建筑结构、家具组装),观看埃舍尔镶嵌艺术短片。  
评估设计
评估维度     | 具体方式                                                              
| 数学理解   | 拼图方案中图形分类、变换描述的准确性                                         
| 创造力      | 拼图作品的独特性与美学价值(如色彩搭配、主题意义)                           
| 合作能力    | 小组分工记录表 + 盲拼测试中其他组的反馈                                      
| 元认知    | 反思日志中对策略和错误的分析                                                
      通过该项目,学生将在图形设计中深度理解图形知识,同时体验“学习是为了创造与解决问题”的乐趣,而非陷入题海竞赛。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项目导师”,重点在于引导探究、提供工具和鼓励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19:55 , Processed in 0.0939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