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7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雪 于 2025-4-7 11:45 编辑
《赵州桥》三年级下册课文约课:
《赵州桥》是我3月28日进行的一次约课,本节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赵州桥的建造结构与历史意义,通过“记录关键信息”“解析设计亮点”“描绘艺术之美”三项主要任务,完成对赵州桥的探究,提升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课堂导入,为了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我创设了“穿越时空回隋朝”的趣味情境,赋予学生“小史官”的角色,让他们带着记录赵州桥故事的任务开启学习之旅。这种导入方式行之有效,成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学过程中,借助默读、自由朗读等方式,利用"竹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出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等信息,理解设计特点与外观之美。通过对“列数字”“排比”等说明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在描绘艺术之美环节,围绕龙的各种动作与神态进行分析,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壮观,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感受古代人民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3. 课堂上,我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讨论赵州桥设计独特性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逐步剖析设计背后的科学原理。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与指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不足反思:
1. 语文课朗读不充分:对于语文课来说,朗读是很重要和关键的部分,让学生体会优美的语句,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应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本节课只采用了齐读与默读,应将朗读部分融入到课文的讲授当中,在本节课上,知识点讲解的过快,最后余留5分钟时间朗读课文,没有融合.
2. 缺乏小组合作环节:课堂互动以个体发言为主,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升学习效果。这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学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改进措施规划:
1. 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如围绕“如何利用赵州桥的设计理念设计现代桥梁”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2.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比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配乐朗读等,更加注重对于课文的朗读,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朗诵赵州桥的任务,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