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3|回复: 4

【选修第三项】“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及备课“变革”

[复制链接]

58

主题

112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发表于 2025-2-18 18: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修主题:“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及备课“变革”
发帖要求:聚焦“从教走向学”的约课活动,从具体听课、约课中提取备课中促进“学习真实发生”的“变革”。即:反馈自己的约课听课活动,并结合自己在约课和听课中的具体收获,谈自己备课过程中的改进方案。在论坛“主题教研”相应的版块中回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3-19 16: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帆~ 于 2025-3-19 16:11 编辑

在3月19日,我进行了约课,题目是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本节课我所设计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统、贴”等14个生字,会写“舟”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在授课中存在节日过多导致效果呈现有欠缺,通过听取康欣老师、孙丽荣校长的建议,我对于识字单元的文本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可以借助板贴进行授课,让学生上台进行排序,并且在课堂伊始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讲解“贴”字和“饼‘字可以更生动,讲解”艾草“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讲“舟”字的时候,出示“船、舰、艇”这些字,学生会很清楚在做偏旁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再讲“舟”作为独立的字的时候,书写也会有变化。可以将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在每个节日下方进行展示;在题目的介绍时,与国庆节日区分,学生会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更加清楚,否则他们会将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都归为传统节日,这一点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朗读时,如果学生遇到打磕绊的地方,可以发动班级中的小老师进行纠正,学生读的多了,节日顺序自己就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不用刻意讲解顺序排列,这样学生之间进行指导,能够更好的调动积极性,运用生动的语言,比如进行闯关小游戏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充分,并且课时安排上,第一课时以课文朗读和讲解2-3个节日为主,将七个节日分开处理会更恰当。
在日常备课的时候,我会多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度更高,上好有趣的课,认真研读教参上的单元说明以及课文说明,就像上周二听李玉梅老师的讲座,她也提到先悟教材,再读教参,这两者都很重要,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打铁尚需自身硬,教学犹赖内功深。且行且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5-3-21 1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坡先生的餐桌》整本书导读课教学反思
《东坡先生的餐桌》整本书导读课是我3月初进行的一次约课。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传授基础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搭建起理解整本书的框架。通过观整体---知背景---读诗文三个环节介绍了浏览、跳读和精读的阅读方法,最终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进行本书的阅读。
本课一共进行3个班级的试讲,修改了3轮,最终确定了各个教学环节。课后我们年级组进行了教学反思:

1、从课堂导入来看,苏轼吃河豚的故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进入阅读情境,不少学生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但回顾时发现,导入时间偏长,占据了原本用于介绍阅读方法的部分时长,导致后续环节有些仓促。

2、在阅读方法的传授上,精读品味精彩段落的环节结合书中《猪肉颂》章节进行示范。对这篇文章语言的趣味性挖掘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一段文字中蕴含着苏轼的生活智慧。阅读不仅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3.小组讨论环节旨在让学生交流制定阅读计划的想法,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氛围热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架,为后期的交流推荐课留有悬念。

这堂导读课有亮点,也存在不足。未来,我会更加合理地规划时间,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引导能力,让导读课真正为学生开启深入阅读整本书的大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3
发表于 2025-4-7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雪 于 2025-4-7 11:45 编辑

《赵州桥》三年级下册课文约课:
《赵州桥》是我3月28日进行的一次约课,本节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赵州桥的建造结构与历史意义,通过“记录关键信息”“解析设计亮点”“描绘艺术之美”三项主要任务,完成对赵州桥的探究,提升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课堂导入,为了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我创设了“穿越时空回隋朝”的趣味情境,赋予学生“小史官”的角色,让他们带着记录赵州桥故事的任务开启学习之旅。这种导入方式行之有效,成功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学过程中,借助默读、自由朗读等方式,利用"竹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出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等信息,理解设计特点与外观之美。通过对“列数字”“排比”等说明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在描绘艺术之美环节,围绕龙的各种动作与神态进行分析,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壮观,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感受古代人民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 课堂上,我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讨论赵州桥设计独特性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逐步剖析设计背后的科学原理。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与指导,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不足反思:
      1. 语文课朗读不充分:对于语文课来说,朗读是很重要和关键的部分,让学生体会优美的语句,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应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本节课只采用了齐读与默读,应将朗读部分融入到课文的讲授当中,在本节课上,知识点讲解的过快,最后余留5分钟时间朗读课文,没有融合.
      2. 缺乏小组合作环节:课堂互动以个体发言为主,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升学习效果。这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学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改进措施规划:
      1. 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如围绕“如何利用赵州桥的设计理念设计现代桥梁”开展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2.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比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配乐朗读等,更加注重对于课文的朗读,也可以给学生布置朗诵赵州桥的任务,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同时,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紧扣识字教学的要求和儿歌的文本特点,在教学中把识字和朗读作为重点,以下是针对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动态视频直观呈现汉字演变,把虫字旁的字集中识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的规律,符合低年级“具象认知”的特点。并且利用“识字转盘”游戏,在游戏中检验形声字规律的掌握程度,同时并在理解儿歌的过程中,分散识记“藏、网、造、粮”等字,运用字理图、古文字图,把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展现汉字的趣味性和深度。
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音乐和劳动,使学生在边唱边做手势操的过程中,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和欢乐的情绪,学生对儿歌句式结构也更加记忆深刻。
最后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同主题阅读推荐,以一篇带多篇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大语文学习的概念,识字、阅读之外拓展更广阔的视野。
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性,前面识字部分进程较快,后面朗读部分时间较长,并且在书写部分只安排了一个“网”的书写,第二课时需学习5个字,学生压力过大,第二课时课程较为枯燥,所以可以增加两个进行随文识字,如在出示题目的过程中讲解“物”,在讲解“造”字时,学习部首走之底之后也可以进行书写教学。其次可以将句式教学放在第二课时,在让学生了解句式“动物+在哪儿+干什么”的基础上仿照句式进行造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后面课文教学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都为分析句子加手指操,学生积极性降低,应丰富不同的朗读形式和表演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06:08 , Processed in 0.0769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