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9|回复: 13

【必修第一项】聚焦成长型思维

[复制链接]

58

主题

112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发表于 2025-2-18 18: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修主题:聚焦成长型思维——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善于向他人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请分享至少一条学习心得,谈一谈您在学校研修平台阅读他人帖子后的收获或思考。
发帖要求:可以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学习对象、帖子内容、学习收获或思考),在论坛“主题教研”相应的教研版块中回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3-6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并深入学习成长型思维后,我对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和学生们前行的道路。成长型思维让我深刻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我可能会不自觉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分类,给一些学生贴上“学习能力强”或“学习能力弱”的标签。但现在我明白,这种固定型思维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大的阻碍。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不同,学习能力也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引导得到提升。就像班上的泽涵同学,曾经在学习上困难重重,对自己也缺乏信心。但当我运用成长型思维,不断鼓励他,帮助他分析问题,逐步攻克难题后,他的成绩和学习态度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同时,成长型思维也影响着我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我学会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是成绩。当学生取得一点小进步时,我会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25-3-18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到大家分享了终身成长的主题征文以后,我大为震撼,光从大家的题目里就看出了很多学习的地方,各个学科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结合成长型思维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的共情点就是从学习好转变为成长进步思维,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以前的我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成长和变化。《终身成长》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取得高分,而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成长。我决定新学期开始尝试用成长型思维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的挑战,不怕失败。
在课堂上,我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并不成熟或完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想法都是他们成长的火花。比如课上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等。这也是自己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读完老师们的征文我更能体会到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在体育的学科里对这种思维更重要,也对我的课有了更多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25-3-18 14: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岁的教育人生不必做永不疲倦的陀螺,而应成为让教育诗意栖居的琥珀,在时光的松脂里,将每一个焦虑的瞬间淬炼成智慧的结晶。"这句话出自高乐强老师在读了《一平方米静心》这本书的一个感悟,作为和高老师同一个时期入职的老教师来说,在读了《一平方米静心》后,我也深受启发。它让我意识到,即便身处忙碌的教育环境,也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五十加的我,不再想做那永不停歇的陀螺,而是渴望成为一颗能让教育诗意栖居的琥珀。我开始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每一个瞬间,那些曾让我焦虑的时刻,现在看来都是宝贵的成长契机。
  曾经面对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我会心急如焚,可现在我尝试静下心,用更温和耐心的方式去了解他们。我会在课后和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像把时光的“松脂”慢慢包裹住这些焦虑瞬间,然后在内心的沉淀中,将其淬炼成智慧的结晶。这不仅让我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让我的教育方式更加得心应手。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逐渐懂得,教育不是一味地忙碌和追赶,而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去雕琢。《一平方米静心》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让我接下来的教育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以更从容的姿态,去拥抱教育的美好 。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怀揣教育理想的读者,知足而上进,温和而坚定,在善待儿童的教育之路上,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划上一个尽量圆满的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

帖子

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发表于 2025-3-19 16: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讲台三十载,职业倦怠如藤蔓般缠绕身心。《一平方米的静心》让我明白:教师的情绪花园需要日日修剪,方能开出平和之花。上周五的科学课上,学生们因实验器材争执推搡。按往常我定会厉声训斥,但这次我选择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脑海中翻出一件件过往处理的案例:"看来大家对实验充满期待,现在请各组派代表领取器材。"当我把"斥责"转化为"看见",孩子们反而自觉排好了队。书中"暂停键"的智慧,让突发事件成为教育契机。如今我的桌子上上总摆着学生发给我的奖状,一字字一句句在阳光下织成流动的正念网络。当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时,我会时时触摸那些透过字里行间展现孩子们——爱与信任的生长姿态。《一平方米的静心》让我明白:五十岁的教育人生不必做永不疲倦的陀螺,而应成为让教育诗意栖居的琥珀,在时光的松脂里,将每一个焦虑的瞬间淬炼成智慧的结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发表于 2025-3-20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成长型思维的人

      首先在思想上,要学会推倒思维里的墙。固定型思维的人之所以被自己所限,是因为有一面“思维里的墙“把自己禁锢住了。这面墙便是一些固有的认知。比如邻居家的孩子小伟 ,总被大人夸,说他聪明。这无形中就在孩子的脑中形成了固定型的思维。结果孩子在学业上一遇到难题解不出来的时候,就很气急败坏,说自己脑子可能生病了,却从来不从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上找原因。一个“聪明”的标签,就成了限制小伟进步的一堵“墙”。如果不推倒这面“墙”,那么小伟可能永远都不懂努力的意义所在。
      其次在行为上,要学会勇于尝试,少说:“我不行”,多说:“我试一试”。比如:我们遇到困难时,总爱把“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到”“我很笨“等语句挂在嘴边,用这种固定型的思维限制了自己。但如果我们换成下面的说法呢:把:“这个事我从来都没做过,我不行。”换成:“这个事我是没做过,不过,我可以试试。”把“我从小到大都不会。”换成:“这个我现在还不会,但我可以学。”把“我很笨,一定不能胜任这工作。”换成:“我对这个工作流程还不太熟悉,但我会尽力去做好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3-21 16: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各位老师有关成长性思维的征文,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1. 拥抱挑战,视困难为成长机会。
     面对教学难题时,不再逃避,而是将其视为提升的机会。勇于尝试新方法,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学习。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2. 持续学习,保持开放心态:
    不断更新知识,关注教育前沿,参加培训和研讨会。向同事、学生甚至家长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反思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3.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成绩。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目标,并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4. 相信学生潜力,激发内在动力: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设定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 以身作则,成为终身学习者:
    通过自身行动展示成长性思维,成为学生的榜样。分享学习经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享受学习的过程。
     成长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实践。 作为老师,保持这种思维不仅能提升自己,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潜能。
     总之,成长性思维是老师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5-3-21 16: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汇编成册的“终身成长”主题征文,我深刻感受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差异,在同事们的征文中,我读到了比书中更全方位的视角,好像在和同事们进行了一场深度的思维对话。既读到了和我一样的青年教师的迷茫和焦虑,又看到了资深教师更高站位的沉思领悟。
       和我一样的青年教师阅读《成长型思维》时,如同获得一份实用指南,让我们明白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我们会更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怕在教学过程中犯错,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而在读教学经验更为丰富的资深教师的读后征文中,我感受到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潜力,鼓励学生挑战高难度任务。他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将书中理念融入教育日常和对班级的管理中,勇于尝试。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积极推动成长型思维在全校的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 ,更全方面的落实学校的章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5-3-26 14: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老师们撰写的成长型思维论文,是一场深入剖析教育本质与个人发展的启迪之旅,让我对教育理念与自我成长有了全新认知。
论文里,老师们从教学实践出发,指出成长型思维对学生成长的关键作用。它让学生相信,自身能力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努力能实现突破。这一点令我反思传统教育中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曾经我们可能过度聚焦成绩,忽略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努力与进步,这容易让学生陷入固定型思维,害怕犯错、畏惧挑战。现在看来,老师更应像论文里说的,为学生营造容错空间,用积极反馈引导他们走向成长型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们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这打破了以往填鸭式教学的局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被动接受知识时,我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难以灵活运用。而主动探索时,虽会遭遇困难,但每一次克服都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培养成长型思维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驱力。
从教育者自身角度,这些论文也给我启发。老师也需具备成长型思维,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教育环境在变,只有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学习,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这些论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育认知大门,让我明白成长型思维不仅塑造学生未来,也是老师自我提升的法宝。我将把这些理念融入今后学习与生活,助力自己与他人共同成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5-3-26 16: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型思维聚焦于个人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当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时,能收获许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

1. 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成长型思维者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威胁。这种心态让他们更乐观,更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2. 持续学习:他们热爱学习,追求知识,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自己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有助于个人在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不断进步。

3. 增强韧性:在面对失败时,成长型思维者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他们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然后再次尝试,因此具有更强的韧性。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长型思维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成长过程,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成长。这种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

5. 实现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发展,成长型思维者更有可能突破自我设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更高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4-19 06:16 , Processed in 0.0931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