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路小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郭振洲

2022上半年机场北郡教师专业阅读

  [复制链接]

6

主题

43

帖子

2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
发表于 2022-6-24 09: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需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慢,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教育好比种田,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是慢活”,是“细活”。“慢”不是“怠慢”。“慢”是一种感悟。“慢”需要等待。”当我读到这的时候,我不禁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理想主义者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
而我在这本书中读到了教育者最基本的是拥宽容、等待、倾听、欣赏、赞美、参与、合作、表现、反省、创造。今天我就其中的3点发表下我的看法:
首先是学会宽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禀赋,不同的个体在不同领域有巨大差距,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差,但他也许绘画很好,有的孩子不善言辞,但也许他对体育运动身体协调性很好,我们要宽容、尊重这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样性。
其次是学会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
最后是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所犯的过错,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可只听一面之词,避免伤害孩子的心灵。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我们帮助孩子获得知识,我们学习和孩子共同生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一体感中,孩子们才能感受我们对他们真挚的希望,这种希望不是外在的对他们的馈赠,而是,这就是共同生活的意义—我们彼此葆有希望,这样的信念是生活的动力也是价值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4

帖子

3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2
发表于 2022-6-24 0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这是她的第二本书。
因为自己有一个五岁多的儿子,正是上幼儿园的年纪。在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沟通的时候,作为新手妈妈,我还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该怎样去教育,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不对。在看了这本书后,很多的问题似乎都找到了答案。也终于明白,教育孩子这件事没有谁是天生就会的,我们都需要去学习。改变孩子也是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的。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让我有很大感触。“保卫纯真的童年”从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开始。作者的女儿圆圆很喜欢画画,到处都有他的墨宝。作为父母的他们并没有阻止,还专门做出一面墙让孩子尽情的去画。孩子对这面墙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化。作者说,我们不必上纲上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有时候成全孩子的自由没有那么难。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同样是对在墙上画画很感兴趣。当他第一次兴高采烈的在墙上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时,他睁着大眼睛俏皮的看着我,骄傲地说“妈妈,你看我画得漂亮吗?"看着墙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线条。我心里的火气已经上来了,可是低头看到孩子那无辜的样子,我努力平复心情,告诉自己,我生的,不生气,不发火。然后深呼吸蹲下身,告诉他,球球画的很漂亮,可是如果下次我们能画到纸上就更好啦。妈妈给你拿纸好不好啊?”虽然这一次他乖乖跟我去纸上画了。可是第二天,他又继续在墙上画了。画个他自己眼里看着像奥特曼的小人,画个小小的房子,一个大大的爱心。看着他那十足的创作热情,我决定不管了,随他吧。在之后的日子里,家里的墙上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他的墨宝。大概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吧。我带着他走出家门,去公园,去郊外,去找小伙伴。从那时候开始,他对在墙上画画似乎失去了兴趣。很少再画了。他爸爸看着墙上的涂鸦,无奈还有点骄傲的说,这可是儿子的创作。好好留着吧。等他长大了让他看看。”其实就像作者说的,给孩子一些搞破坏的机会,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尊重和自由。
允许孩子犯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一节重要的课程。这需要我们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接纳孩子的小错误。看淡一切,然后试着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成长。
作者给出以下建议希望对大家也能有帮助,当我们发现孩子搞破坏的时候,先不要激动,不要急着去斥责孩子。也不要过讨分放大这件事的结果。如果他只是将你的口红抹得到处都是。笑着说,没事,别动,妈妈给你拍张照。这样做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让他因此而产生心理负担。好奇心和敢于尝试,其实是种不可多得的的品质。
告诉他,你理解他是因为好奇,或者觉得有趣。比如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好奇,看着妈妈抹口红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啊,孩子在我们的语气中感受到的是妈妈的宽容和关爱。然后带孩子去清理干净。告诉他怎样正确使用口红。这个过程会是很好的亲子时刻。这样的处理会比我们对孩子发脾气的效果要好的多。
给孩子自由和立规矩并不冲突,规矩是要有的,但是不要太多,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不妨碍他人,都可以让孩子放手去做。
记得在球球快两岁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在他面前吃辣椒,他看着红红的辣椒一定以为是很好吃的东西,张开小手跟我要着吃,爸爸说,这可是辣椒,很辣的。可是孩子并不知道辣是什么滋味,他看我们不给,于是哇哇大哭起来。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我给他夹了一小块就放到他嘴里。小家伙看我给他吃了,也不哭了。然后皱着眉头一点一点的品尝着。直到,他终于尝到了辣味。撇着小嘴赶紧将辣椒吐了出来哭得更大声。跟我们喊“辣,辣。”我给他递过水杯,他着急的喝了好几口水。从那以后,只要说是辣的。他都会退避三舍,再也不提要吃了。球球开始对各种锅碗瓢盆感兴趣的时候,刚盛的热饭怕他会去动碗烫到他,奶奶会刻意的把碗放的离他很远,那天他又兴致勃勃的要去拿碗,我把盛饭的碗拿到他身边,让他试着摸了下他马上缩回去了,告诉我妈妈烫,从那儿以后我们拿碗时候他会告诉我妈妈烫,妈妈小心,生活中很多像这样的事情,不用我们成年人的思维和标准去限制规范孩子,安全范围内让他去试一试,去感受一下。纯真的童年需要我们放手,需要他自己去探索。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我们从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
我很喜欢作者的这段话,我们能送给孩子,保障他一生幸福健康的可靠宝物有三件:
一是阅读,塑造孩子的智力,塑造他的心理品质;
二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给他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三是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我们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
爱是一门艺术,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22-6-24 15: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 孩子们 , 你们好 ! 》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孩子们,你们好!》主要描述小学一年级教学和教育工作。 阿莫老师 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执著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整本书表达了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主张:教育首先必须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和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其主要内容是:教师要热爱、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成功要抱有信心,使他们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要排除权利主义、强迫主义、侮辱主义、粗暴主义作风等种种违反教育原则的表现形式。
    阿莫纳什维利的这些主张,现在已是我们在教育中老生常谈的理念了,这些理念相信大家也已经是烂熟于心了。但现实是这些只是一些挂在嘴边的理念而已,它成了一种口号,一面旗帜。在我们的思维模式里,凡是口号、旗帜,也就是口里说一套而实际做一套而已。这不得不令我们惭愧呀,阿莫纳什维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实践了的教育,到现在还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教育梦而已,中国的教育呀,言不尽的悲哀呀;中国的孩子们呀,言不尽的无奈呀!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呀!
    新学期,阿莫纳什维利的工作从开学前就已经开始了。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他在假期的后几天天天伏案工作到深夜。他在思考,制定各种计划,反复估量,作出结论,自己与自己辩论,规划着自己的教育革新蓝图。
    在思考中,他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老师,孩子们将给予自己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他认为: 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学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做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难道不是吗?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就是和所教的孩子们一起成长起来的吗?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老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他们会更乐于接受等等,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我们也是一个接受教学和教育的人。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实践教育学和心理学。
    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了,有时会厌烦自己的工作环境,喧闹嘈杂之声不停地冲击的耳膜,难得一刻清净安宁。在阿莫纳什维利的耳朵里,孩子们的喧嚷声却成了最美妙的交响乐。他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的听觉,要能从孩子们的所谓的喧嚷声的交响乐中听出各种不同音律所走出的音响,从而感受不同孩子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快乐。儿童的喧嚷就是欢乐和愉快。
    阿莫纳什维利在还没有见到孩子们之前,就通过人事档案,记住了每一个孩子的样子、特点、甚至笑脸,并由此想象着每一个孩子可能发出的笑声。注视着即将会面的每一个孩子的照片,他有一种想听到这些孩子喧嚷声的迫不及待的心情。他把自己对孩子们“叽叽喳喳”声的爱好,看做是自己能够理解儿童的证明;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喜欢这些喧嚷声,就意味着自己将能够成为一个接受教学和教育的人。他坚信: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的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向40 分钟要质量”的呼声,这是对教学效率的一种追求。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如何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根本性的知识,得到最卓越的成长,是我们教师在工作中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太多时候是在为了考试的分数耗费孩子的时间,为了一些死的知识机械地、无休止地践踏孩子的成长。
    阿莫纳什维利在工作中是惜时如金的,为了帮助儿童最富有成效地工作和思考,他把课时改成了15 分钟一节的短课时课。他认为: “ 处在与教育时间搏斗的情况下,我将常常迫使自己在有限的秒时里完成决定儿童今后一生命运的积极复杂的教育任务。我要有条不紊地做到这一点,并牢牢记住,我对儿童的命运承担着个人的责任。”
    一个热爱生活专心致志于事业的人,总是在与时间搏斗。所以,让我们珍惜课堂上的每一秒钟吧,让课堂上的每一秒钟都发生“核裂变”,让课堂上的每一秒钟都能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奠基之石。因为我们是永远是时光的穷人,我们没有使时光增长或者倒流的回天之力,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是那么多孩子的最有活力、最有创造性、最有可塑性的时光,我们责无旁贷。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的每一条教育箴言都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教育之路,为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细细品味和斟酌,付诸于我们的教育实践,让我们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1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7
发表于 2022-6-24 15: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本来哲学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且无趣的,但看完《苏菲的世界》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刷新了我对哲学的看法。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以苏菲不断收到以为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全书的线索,然后再从哲学的角度告诉人们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当我们只是看书的人物和目录时就已经会觉得很有意思了,首先,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苏菲与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席德和她的父亲。但是这两对人物又给人以真真假假,虚实之感,让我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跟着作者去思考“我们到底 是谁”“我们又为什么在这里”等等问题。其次,目录中如“伊甸园……在某个时刻十五必然从无到有…….”、“少校的小木屋……镜中女孩的双眼眨了一眨……”、“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等等。

打开第一章,吸引我们眼球的便是那封匿名信中的问题:“你是谁”?当苏菲第一次看见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的表现是仓皇失措的,对着镜子不断的问自己,当然,我相信这种反应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还是不能很好的认识自我,假如我去整个容,换另一种方式去想的话,难道我就不是我了嘛?很显然,当然不是这样。以这种“迷惑”的问题出现,其实更能引起我们去思考,去认识自我。当我们真正的跟着作者进入状态时,便会发现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疑惑,究竟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是真实的还是席德和她的父亲是真实的,这种孰真孰假的感觉让读者能更加沉醉其中。是的,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深深的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哲学读物,这本书给我们更多的感触及思考的问题是“存在与虚无”。也许哲学的所有的最终问题,都有可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将不同,但又正是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让人类变得与众不同,所以我们要相信哲学,相信它是一个能带我们从困惑走向醒悟,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5

帖子

4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9
发表于 2022-6-24 16: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

帖子

1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发表于 2022-6-25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专著阅读

  考编时,备考书中总是提到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儿》,对他的著作敬仰已久,看到今年的教育专著里包含这本书,就赶紧找时间拜读了一下,受益良多。在西方的世界里,卢梭的《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遍览全书后,我发现《爱弥儿》根本就不是卢梭开头所讲的“满足善于思考的好母亲的要求”所写的书。《爱弥儿:论教育》实则是谈论了教育与人的关系。
    全书一共是5个章节,第一卷讲述爱弥儿的婴儿时期,第二卷讲述爱弥儿的童年,第三卷讲述青少年时期,第四卷讲述爱弥儿的青春(十六岁到二十岁),第5卷讲述爱弥儿的恋爱(包括恋人的具体情况),进入社会,游历,最后是结婚,成为真正的公民。卢梭为爱弥儿每个阶段都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案,在书中,卢梭是让雅克,爱弥儿父母指定的唯一教师,与其说是教师,我感觉更像是保姆,不过卢梭将这种身份提高为了忘年之交的挚友,以此指导爱弥儿早期的生活。从第一页起,从字里行间之中,我从始至终都好象是与一位睿智的、崇尚自然的,一位极其随和而对待儿童生命的成长又极其严谨的一位老者交谈,他是那么深情地讲解、焦急地述说,犹如山峦叠翠的森林中潺潺流淌的清泉在浸润你的心田。
    卢梭将爱弥儿童年的教育集中在玩耍和游戏当中,为的是发扬爱弥儿在感官也就是身体上的长处,这实际上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相反。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适时而动,即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用身体素质的完善去协助随后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在第三卷中,卢梭开始谈论学习的方式,此时爱弥儿已经渐渐到了能够正式开始学习的年龄,卢梭没有依据社会或是习惯为爱弥儿选择职业,而是以自然为引子,让爱弥儿依据自然(在这里表现为本能的指引)来选择自己应有的职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与我们的认知不符,我们通常认为职业的意义是成就自我或者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赚钱),但是卢梭却只是认为职业是一种用来谋生的工具,其与任何高尚的品行和所谓的自我发展没有关联,除非它们与本能结合--也就是你所选取的职业和你的生活有关系。
    在第四卷中,卢梭谈到了教育的顺序问题,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能体会到,总是想急切的把父母家人获得的与社会与生活里的知识灌输给孩子,总是害怕他落后于其他的小朋友。想起了某一日带孩子去打疫苗,看到旁边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在打完疫苗后观察的时间里,在妈妈的带领下用英语认识屋子里的事物,当时就感到十分的内卷。然而回到家里,自己就迫不及待的教孩子用英语认识很多事物,内卷的态势可见一斑。如果说语言的学习还可以早早的进入孩子的生活里,那教授内容顺序和起始时间,就一定要遵循孩子自己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了。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是可以的,但是刻意的让孩子去过早的接触与年龄不符的教育,是急不得的。
   遍览全书,《爱弥儿》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著作,它弘扬了为自然育人,为自由育人的观点,一些观点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放到如今也是非常值得我辈教育者去拜读的巨作。在书中,卢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思想者一个好的公民应该塑造的方向与目标。更讲述了他对于教育、自然、人格和道德的高深理解。我相信,好的教育一定是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父母永远是引导者,在孩子有兴趣健康的成长中,成为他思想和生活里的明灯,而不能成为左右他人生的无形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6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发表于 2022-6-25 16: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看完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走学生的心门,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不敢说有什么体会,就暂且谈谈一些心得,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之后我有很多的疑问,每次上完课之后,总觉得不满意。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满意,问题出在哪。当了几年的老师,现在去回想说,让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时,居然是茫茫然的,我在上课的时候,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却华而不实。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那就要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发展,也是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在做好这两个问题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学才会走向优质。
一、从学生方面
       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刷和评价学生的积校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子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教师方面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背景知识,内化为对教学有用的东西,使文本在学生眼前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讨的一福因画。谨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通过阅读这一段我理解要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第一步应该从钻研教材入手。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掘,领会其蕴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进一步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三、从教材方面
      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专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 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外,美术教师应善手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有效教学十讲》的阅读,我才刚刚接触它的皮毛,今后还将继续深入阅读,要达到触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课堂是我的目标,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坚决杜绝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自主快乐的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3

帖子

5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7
发表于 2022-6-26 16: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孔子传》感受《论语》新内涵
     本学期在语文教学安排上,早读我和学生们一起读《论语》,在朗朗上口的音律之美中,感受着孔子的处世道理。为更好理解《论语》,我找来《孔子传》,两本书一起翻阅,在感受孔子生平故事的同时,对《论语》中言辞有了深入的了解。
    《孔子传》这本书,对孔子的大量历史资料进行了整合,用优美、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刻画了孔子本人真实的故事和历史事件,详细介绍了孔子曲折、坎坷的一生。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总结出一套治国平定天下之道和教学经验。孔子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大胆质疑。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总能找到适合教育他们的方法。反观日常学习生活,对学生的引导应是全方面的。用耐心和专心,引导学生拥有多彩生活。在《孔子传》一书表述孔子故事中,作者鲍鹏山引用了多条《论语》中的内容。我将两本书相结合,深入了解着《论语》中孔子的故事。
     读《论语》是一种学习,在品读间,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在“仁”的思维熏陶下,感悟人心之伟岸,让“自爱”和“爱人”两朵人性最美好的花儿,盛开在每一位贤士的心中。感悟其学习修身治学之法:“学而时习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深入读《论语》感受更多的是精神点滴精华,领悟到的是思想深刻内涵。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了解别人,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
      读《孔子传》感受《论语》真谛,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再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7

帖子

2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3
发表于 2022-6-27 0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的历程》有感
如果你想读一本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或者你有一个想宏观了解中国各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真切愿望,那么《美的历程》可以一读,又不得不读。

大约一本好书,你都能或是朦胧隐约,或是直接强烈,或者两者兼有地感受到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不是别的,它只能是著者个体特有而迸发的天赋才华、“修为”的人生境界,“积淀”的生命质量,它在当时感动着你,而后给你无穷无尽的“意味”。同样,《美的历程》也会在上述的一些方面让你“一唱三叹,流连忘返”:“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恢弘博大的气势。似乎并不是优美语言的一时倾倒,也不是特立思想的盲目吸引,而是其恢弘气势的首先折服。《美的历程》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从史前文化一路辗转明清近代,从图腾歌舞、青铜陶器一路延展经史辞章、诗词书画,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以诸如“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之、铺陈之、思辨之,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也正是这些,赋予了薄薄一册《美的历程》以恢弘博大的气势,他让你在可能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已经欲罢不能,便只好开始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庭院深深深几许”——敏锐深邃的思想。固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理论的空中楼阁、概念的空壳游戏,恰也可以在此发生,因此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如“楚汉浪漫主义”,即是对楚地区、汉时代(楚汉文化)文学艺术特质的敏锐把握、独到概括,唐朝如是,宋元如是,明清亦如是。它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你提取出著者理解之下的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的“庭院深处”。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珠玉圆润的语言。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语言则常常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大约你是禁不住要读,要写,要背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要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他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铺排列锦、博引旁征……如珠玉般圆润,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也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不感掉书袋似的酸腐不堪,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本身已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然而,其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首先在理论上建设一种饱含美学精神、性格的新道德——“审美性道德”:如何重新发掘已为本书所发现和尚在传统中所深藏的美学精神、心理结构,创造性转化西方、印度文明的正面、积极因素,并其中最主要是道德吸收、转化,与当下时代“轻浅浮躁”的现实精神相照顾、相调节,注入到“审美性道德”的建构事业中去,以期能够对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以解毒、救赎,建立起闪耀着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历史理性价值的“情本体”,赋予“时代个体和人类整体”的道德以活泼有力、“初晴”般的美学性格。这是《美的历程》也即“李氏美学”其后的待完成的意义,也是我以及后来的我们或许能够去做的事情。

寥寥几句,远不足观。后时努力,诚堪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7

帖子

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4
发表于 2022-6-27 1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学期我阅读了项目式教学、未来学校、准备、好的教育等书。
《准备》作者黛安娜·塔文纳是美国新型教育理念的开拓者。在加州和华盛顿两地共计开办了十五所萨米特公立初高中学校,学校大学录取率高达98%,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没有任何入学资格选拔!让人不得不惊叹这样一所有新型教育理念又同时有这样大学录取率的“乌托邦”是如果造就的。「只要你改变看待教育的方式,你既可以帮助孩子考上大学,也能够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两者并不矛盾,却都不容易。
书中的谈及对于教育的公平性相信能引发每一位教育从业者的共鸣。“有教无类”是绝大多数人走入这个行业的初心,“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在残酷现实面前低头,虽说还没有“一败涂地”但是在各种情景下放弃一些学生,也是情非得已,实属无奈。看到书中一个个真实而极端案例,让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到: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有多重要。书本讲述涉及到“黑帮”“犯罪”边缘的学生重新回归教室,再考上大学,案例后面校长和每一位老师做出的努力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这样极端的案例在中国我们不会见到,但是学生“厌学”的案例必是“屡见不鲜”,老师们如何挽救,陪伴,激励,帮助每一位孩子的改变,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努力学习并竭尽全力实现的。
针对教育方法论,书中做出了非常使用的梳理,在这里就不逐一重复,从书中得到的启发和延展着实让我心潮澎湃。如果说15家新型初高中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那松鼠Ai在全国两千多家学校如果能实现这样的一个提分率,有98%的学生能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改变将会是多么的惊人。对标书中兢兢业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全国两万多名教师都可以把“不抛弃,不放弃”奉为圭臬,能改变多少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这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书中汲取到最大的心灵能量。
书里面得到一些启发让我更好的理解了真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的启发作用,也想到一些改进我们松鼠Ai的人工智能课堂的具体方法:
1、把学科的知识链,知识图谱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全览他们需要学习,对于学习有掌控感从而有更好的反省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依据自主学习的能力模型方式来展开课堂,并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
3、真人老师跟系统相互补充的作用需要更加具象。真人老师如何做到不教学,只答疑,要努力克服老师过多介入的问题。
4、打破统一化的教学进度,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内容,给到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学习规划。
5、重新反省和定义作业的价值,注重基础的作用,当有学不会的内容,把
推荐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有时间都去阅读一下这本书,他对教育的颠覆绝对不亚于《可汗学院》。
最后用书中的两段话来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些激励:
竭尽所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做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驱动我们前进的力量。竭尽所能不意味着我们要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竭尽所能意味着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现状,而是要更长久的努力去客服困难。竭尽所能意味着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降低标准或者干脆放弃。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都能做好准备步入承认社会,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机场路小学教研 ( 冀ICP备2021028907号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85

GMT+8, 2025-1-12 12:00 , Processed in 0.0776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